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八十天环游地球/企鹅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著的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小说主人公福格与朋友打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他和仆人“万事通”千方百计克服了路途中的种种困难,但到伦敦时仍迟到了五分钟,他自认失败,却又意外地获得胜利。

内容推荐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一八七二年十月二日下午,菲利斯·福格先生在伦敦的改革俱乐部里与几位绅士以两万英镑为赌注,打赌可以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当晚便带着仆人“万事通”出发,踏上了旅程。福格先生一行人乘坐了火车、轮船、雪橇,甚至还有大象,不仅要面对各种天灾人祸,还要应付警察的纠缠。最终,他奇迹般地完成了旅行,不仅赢得了打赌,也获得了宝贵的爱情。

目录

八十天环游地球

导读

试读章节

旅客们迅速吃了午饭,在塔普蒂河畔漫步片刻,这条小河在苏拉特附近注入康拜海湾。他们又朝阿苏古尔站出发。

该是时候揭示一下万事通这时脑子里在想什么了。直到孟买,他曾经以为而且仍然以为旅行到此为止。但是现在,自从火车全速穿过印度以来,他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他的本性迅速复苏。他青年时代异想天开的想法又冒出头来,他认真考虑主人的计划,相信打赌实有其事,因此,也就相信这次环球旅行,而且不能超过限定的时间。他甚至已经担心可能延误,可能在路上发生事故。他觉得似乎对打赌息息相关,想到前一天自己不可饶恕的爱热闹,可能损害这次打赌就颤抖不已。他远不如福格冷静,因此比福格担心得多。他反复计算过去了多少日子,诅咒火车停靠,责怪开得太慢,心里指责福格先生事先答应给火车司机奖赏。这个正派的小伙子不知道在邮船上能做的事,在铁路上是做不了的,火车的速度有一定之规。

将近黄昏,火车穿行在苏普尔山区,这里将坎德什地区和本德坎地区分隔开来。

第二天,十月二十二日,弗兰西斯·克罗马蒂爵士问万事通几点了,他回答是凌晨三点。实际上,这只表一直是格林威治时间,即西经七十七度,其实晚了四小时。

弗兰西斯爵士修正了万事通的时间,他提出同样的看法,万事通已经得到了菲克斯的指点。弗兰西斯力图让他明白,他应该根据新的经线纠正时间,因为他是不断往东走,就是说赶在太阳之前,每走过一个经度,就缩短四分钟。这是白说。固执的小伙子不管是否明白旅长的看法,执著地不往前调他的表,一成不变地坚持伦敦时间。况且这种陉癖无伤大雅,不会损害任何人。

早上八点,在离罗塔尔站十五英里的地方,火车停在一大片空地上,周围有几所平房和工棚。司列车长经过车厢时说:

“各位旅客在这儿下车。”

菲利斯·福格看着弗兰西斯·克罗马蒂爵士,后者看来丝毫不明白要停在罗望子树和乌梅的树林中。

万事通同样惊诧,跳到路上,几乎又马上回来,喊道:

“先生,没有铁路了!”

“您在说什么?”弗兰西斯·克罗马蒂爵士问。

“我是说,火车不能继续往前了!”

旅长立刻下火车。菲利斯·福格不慌不忙地跟随着他。两人找到列车长说话:

“我们在哪儿?”弗兰西斯·克罗马蒂爵士问。

“在科尔比村。”司机回答。

“我们停在这儿?”

“毫无疑问。铁路还没有修完……”

“怎么!没有修完?”

“没有修完!还有一段五十多英里没修好,到阿拉哈巴德才再有铁路。”

“可是报纸上宣布已全线修通了。”

“怎么办呢,军爷,报纸搞错了。”

“可是你们卖的票是从孟买到加尔各答的!”弗兰西斯·克罗马蒂爵士又说,他开始发火了。

“不错,”司机回答,“但是这些旅客很清楚,他们要让人从拉尔比送到阿拉哈巴德。”

弗兰西斯·克罗马蒂爵士恼火了。万事通真想揍列车长一顿,司机是无能为力,万事通不敢看他的主人。

“弗朗西斯爵士,”福格先生简单地说,“如果您愿意,我们会想办法到达阿拉哈巴德。”

“福格先生,这样延误,准定会损害您的利益吗?”

P46-47

序言

企鹅经典丛书

出版说明

这套中文简体字版“企鹅经典”丛书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携手上海九久读书人与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 Books)的一个合作项目,以企鹅集团授权使用的“企鹅”商标作为丛书标识,并采用了企鹅原版图书的编辑体例与规范。“企鹅经典”凡一千三百多种,我们初步遴选的书目有数百种之多,涵盖英、法、西、俄、德、意、阿拉伯、希伯来等多个语种。这虽是一项需要多年努力和积累的功业,但正如古人所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由艾伦·莱恩(Allen Lane)创办于一九三五年的企鹅出版公司,最初起步于英伦,如今已是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尤以面向大众的平装本经典图书著称于世。一九四六年以前,英国经典图书的读者群局限于研究人员,普通读者根本找不到优秀易读的版本。二战后,这种局面被企鹅出版公司推出的“企鹅经典”丛书所打破。它用现代英语书写,既通俗又吸引人,裁减了冷僻生涩之词和外来成语。“高品质、平民化”可以说是企鹅创办之初就奠定的出版方针,这看似简单的思路中植入了一个大胆的想象,那就是可持续成长的文化期待。在这套经典丛书中,第一种就是荷马的《奥德赛》,以这样一部西方文学源头之作引领战后英美社会的阅读潮流,可谓高瞻远瞩,那个历经磨难重归家园的故事恰恰印证着世俗生活的传统理念。

经典之所以谓之经典,许多大学者大作家都有过精辟的定义,时间的检验是一个客观标尺,至于其形成机制却各有说法。经典的诞生除作品本身的因素,传播者(出版者)、读者和批评者的广泛参与同样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一个主体,经典的生命延续也在于每一个接受个体的认同与投入。从企鹅公司最早出版经典系列那个年代开始,经典就已经走出学者与贵族精英的书斋,进入了大众视野,成为千千万万普通读者的精神伴侣。在现代社会,经典作品绝对不再是小众沙龙里的宠儿,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经典都存活在大众阅读之中,它已是每一代人知识与教养的构成元素,成为人们心灵与智慧的培养基。

处于全球化的当今之世,优秀的世界文学作品更有一种特殊的价值承载,那就是提供了跨越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理解之途。文学的审美归根结底在于理解和同情,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与投入。阅读经典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对文化个性和多样性的最佳体验方式,此中的乐趣莫过于感受想象与思维的异质性,也即穿越时空阅尽人世的欣悦。换成更理性的说法,正是经典作品所涵纳的多样性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地球人精神视野的宽广与深邃。在大工业和产业化席卷全球的浪潮中,迪士尼式的大众消费文化越来越多地造成了单极化的拟象世界,面对那些铺天盖地的电子游戏一类文化产品,人们的确需要从精神上作出反拨,加以制衡,需要一种文化救赎。此时此刻,如果打开一本经典,你也许不难找到重归家园或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感觉。

中文版“企鹅经典”丛书沿袭原版企鹅经典的一贯宗旨:首先在选题上精心斟酌,保证所有的书目都是名至实归的经典作品,并具有不同语种和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其次,采用优质的译本,译文务求贴近作者的语言风格,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著的内容与品质;另外,每一种书都附有专家撰写的导读文字,以及必要的注释,希望这对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会有一定作用。总之,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绝对不低的标准,期望用自己的努力将读者引入庄重而温馨的文化殿堂。

关于经典,一位业已迈入当今经典之列的大作家,有这样一个简单而生动的说法——“‘经典’的另一层意思是:搁在书架上以备一千次、一百万次被人取下。”或许你可以骄傲地补充说,那本让自己从书架上频繁取下的经典,正是我们这套丛书中的某一种。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部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一月

后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问世时,正值机器给世界带来一场巨大变革和乐观精神,现在已然二十一世纪了。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对人类能力的颂扬,更是对机器的颂扬。或许正因为此,主人公菲利斯·福格活像一部机器。甚至连小说的章节标题都反映出这一事实,比如,第十四章的标题“菲利斯·福格走下恒河美丽的山谷却无心赏景”。福格无意于眼前这幅与他所生活的世界截然相反的景象:个头矮小、骨瘦如柴、让烈日晒得黝黑的人们在浩浩荡荡的河边劳作,仍旧满心以为水牛就是这世上唯一的运输工具。

儒勒·凡尔纳是多么典型的十九世纪人物啊!他出生于一八二八年,逝世于一九○五年,享年七十八岁。他一生著作等身,可以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左拉的“卢贡-马卡家族”系列小说相提并论。但是凡尔纳的小说,六十四部小说合集“奇异的旅行”,并没有像巴尔扎克或左拉的作品那样享受到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学术界对这一数字历来存在争议。例如,伊恩·克拉克教授在其著作《期望的模式1644—2001》中认为,这一数字应该是四十七。六十四则是现今公认的数字,包括凡尔纳去世后出版的作品。) 凡尔纳在世时就深受读者喜爱,现在依旧如此。但是他个人最喜爱的《地心游记》等小说却总被视为儿童读物。早期的凡尔纳坚信,科技可以促进人类进步。但随着追逐物质功利的科技占据主导地位,大规模工业——生产线——让人类活得更加不幸,他后期小说所传递的观点渐趋悲观,各种社会组织问题层出不穷地出现在他后期创作的小说中。这一点在小说《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和《机器岛》(1895)中有所体现。前者出版于一八七九年,描述了未来的钢之都斯塔尔斯塔德,让人感到寒心;后者讲述的是一座岛屿最终毁灭于贪婪和竞争的故事。随着帝国主义时代得以巩固,悲观情绪日益加剧,人类社会能否继续存活遭受质疑。在凡尔纳去世后出版的《永恒的亚当》(1910)一书中,遥远未来的人类开始挖掘现有文明的遗迹,火山喷发的幸存者留下这样一段声明:“思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食物,食物,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除此之外,我们别无他求……”这种看法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时间机器》中所表达的看法一样消极。

然而,凡尔纳在一八七二年时仍抱有乐观态度,《八十天环游地球》还是对人类社会加速进步的赞歌。在那一年代,环游地球可能仅需八十天,甚至七十九天都有可能!因为那时苏伊士运河已经开通,还可以乘坐火车从北美这一海岸到达另一海岸。普法战争期间,泰奥菲尔·戈蒂耶、伊波利特·丹纳和埃德蒙·德·龚古尔等文人都坦言,已经尝遍了动物园里半数以上的动物。战争结束了巴黎渐渐回归正轨,饮食才正常化起来。

因为战争而几乎陷入停顿状态的出版业纷纷重整旗鼓,皮埃尔·儒勒·埃泽尔便是其中一位出版商。凡尔纳与他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埃泽尔本人也是一位作家(笔名斯塔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凡尔纳而言如同父亲一般,至少也是像父亲那样的长辈。正如大部分出版商同作家的关系一样,埃泽尔比凡尔纳富有。埃泽尔也是巴尔扎克和乔治·桑的出版商,二者都曾征求过埃泽尔的意见,并任凭他修改稿件。现在世界太平了,人们又开始热衷于旅行和探险,轮船和火车不断扩展着人们的视野。一篇发表在《风景画报》上的文章认为,人们仅需八十天就可以完成环球旅行。凡尔纳则认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会让情况有所不同;游客可能会花上七十九天或者八十一天,这取决于他是自西往东,还是自东往西行驶。这一现象在小说中至关重要。如果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火星上,就会产生新的难题,因为仍然存在这一问题:如何在一个没有海洋贯穿两极的星球上划定国际日期变更线,应该在哪儿划定这一变更线呢?

《八十天环游地球》出版于一个乐观的时代。小说连载在《时代周刊》上,该报的发行量也因此而增至三倍之多。人人都想阅读这部小说。有些人打赌,福格究竟能否成功;轮船公司纷纷提议,出资派遣本公司的轮船协助福格横渡大西洋。凡尔纳拒绝了这种提议,理由是,这种做法非君子所为。这部小说当时深受读者喜爱,现在依然如此。有一部根据该小说改编而成的戏剧,投资成本创下了历史新高,让这部小说更加深得人心。一九五六年,史上耗资最大的电影发行了。为了这部电影,著名的演出经理人迈克尔·托德说服了四十六位明星来出演剧中的小角色。(最具绅士风度的大卫·尼文则出演菲利斯·福格,墨西哥演员莫莱诺·马里奥扮演忠心耿耿的仆人万事通。)正是这部小说,其影响力超越了凡尔纳的其他作品,让他跻身于全球知名作家之列的。

……

在乘坐火车穿越北美时,福格一行碰到了两个新奇的阻碍。先是成群的野牛(“美国人误以为是水牛”)。成群的野牛在穿越铁路,阻碍了火车的行进。万事通气急败坏,福格面不改色。牛群耽搁了他们三个钟头。乘客们不得不忍受一场关于摩门教的演说,读者自然也跟着如此。更为激动人心的是,火车又遭到一群苏族人的袭击。这本是阿乌达展现她非凡勇气的绝佳机会,而万事通却成了这次际遇的英雄。这场袭击导致福格延误了二十小时。凡尔纳采取了多种方法,始终让福格承受着心理压力,一会儿比预计时间晚了,一会儿比预计时间早了。福格最终在八十天之内返回改革俱乐部了吗?赢得了这场赌注吗?这场冒险之旅给他带来了什么?毫无收获,除了一位美丽的妻子……

看来凡尔纳在写作时缺乏驱动巴尔扎克和左拉的那股疯狂创造力。左拉在写作时会陷入一种与平时不同的状态中,内心的恐惧、尘封的记忆、性欲的梦境,以及让人心生厌恶的景象都在左右着他。很多不出名的作家都声称曾陷入过这种“不同的状态”,他们虚构出的人物,仅仅存在于电脑上的文字,似乎一开口说话,说的就是那些作家在不那么夸张的情况下会拒绝采纳的话。

我们很难想象,凡尔纳会像着了魔似的亢奋;然而,他的确也摆脱不开“另一个自我”的纠缠,作家有时认为,这种自我会为那些被掩藏的东西发声。凡尔纳在亚眠的一生是值得尊敬的一生,也是循规蹈矩的一生,最终以那块石板下的裸体雕像为形象长眠于此。而凡尔纳在书中创造了另一派天地:没有教堂,除非是用来描述的形容词,上帝不会被时刻挂在嘴边;让人毛骨悚然的生活环境,暴动,船舶失事,叛乱,反抗专制,对抗气候,谋杀,纵情享乐,以及对地理的热爱,都像在剥去成熟橙子的果皮,显露真我。

至于十一岁那年父亲强行把凡尔纳从发往印度区域的船舶拖回家,究竟对他幼小的心灵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可以推测,那次事件激发了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凡尔纳运用精确的科学事实让他的想象更为可信,利用科学展望让它们更为生动。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八十天环游地球》已经充分表明,凡尔纳的著作是集浪漫传奇、地理知识和科学于一体的杰作。

(王艺荣译 吴建国校)

书评(媒体评论)

就文学风格而言,凡尔纳才更像是我父亲的儿子。

—一小仲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7: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