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天遣赤须龙下界 佛谪金翅鸟降凡
三百余年宋史,中间南北纵横。闲将二帝事评论,忠义堪悲堪敬。
忠义炎天霜露,奸邪秋月痴蝇。忽荣忽辱总虚名,怎奈黄粱不醒!
右调《西江月》
诗曰:
五代干戈未肯休,黄袍加体始无忧。
那知南渡偏安主,不用忠良万姓愁。
自古天运循环,有兴有废。在下这一首诗,却引起一部南宋精忠武穆王尽忠报国的话头。
且说那残唐五代之时,朝梁暮晋,黎庶遭殃。其时西岳华山有个处士陈抟,名唤希夷先生,是个道高德行仙人。一日,骑着骡儿在天汉桥经过,抬头看见五色祥云,忽然大笑一声,跌下骡来。众人忙问其故,先生道:“好了,好了!莫道世间无真主,一胎生下二龙来。”列位,你道他为何道此两句?只因有一宦家,姓赵名宏殷,官拜司徒之职,夫人杜氏,在夹马营中生下一子,名叫匡胤,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故此红光异香,祥云拥护。那匡胤长大来英雄无比:一条杆棒,两个拳头,打成四百座军州,创立三百余年基业,国号大宋,建都汴梁。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见龙天子”。传位与弟匡义,所以说“一胎二龙”。自太祖开国至徽宗,共传八帝,乃是: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哲宗,神宗,徽宗。
这徽宗乃是上界长眉大仙降世,酷好神仙,自称为“道君皇帝”。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有诗曰:
尧天舜日庆三多,鼓腹含哺遍地歌。
雨顺风调民乐业,牧牛放马弃干戈。
闲言不道。且说西方极乐世界大雷音寺我佛如来,一日端坐九品莲台,旁列着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罗汉、三千偈谛、比邱尼、比邱僧、优婆夷、优婆塞,共诸天护法圣众,齐听讲说妙法真经。正说得天花乱坠、宝雨缤纷之际,不期有一位星官,乃是女士蝠,偶在莲台之下听讲,一时忍不住撒出一个臭屁来。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不道恼了佛顶上头一位护法神祇,名为大鹏金翅明王,眼射金光,背呈祥瑞,见那女士蝠污秽不洁,不觉大怒,展开双翅落下来,望着女士蝠头上,这一嘴就啄死了!那女士蝠一点灵光射出雷音寺,径往东土认母投胎,在下界王门为女,后来嫁与秦桧为妻,残害忠良,以报今日之仇。此是后话,按下不提。
且说佛爷将慧眼一观,口称:“善哉,善哉!原来有此一段因果。”即唤大鹏鸟近前,喝道:“你这孽畜!既归我教,怎不皈依五戒,辄敢如此行凶!我这里用你不着,今将你降落红尘,偿还冤债。直待功成行满,方许你归山,再成正果。”大鹏鸟遵了法旨,飞出雷音寺,径来东土投胎,不表。 再说那陈抟老祖,一生好睡。他本是在睡中得道的神仙,世人不晓得,只说是“陈抟一(目忽)困千年”。那一日,老祖正睡在云床之上,有两个仙童,一个名唤清风,一个叫做明月。两个无事,清风便对明月道:“贤弟,师父方才睡去,又不知几时方醒,我和你往前山去游玩片时如何?”明月道:“使得。”他二人就手搀着手,出洞门来闲步寻欢。但见松径清幽,竹阴逸趣。行到盘院石边,猛见摆着一副残棋。清风道:“贤弟,何人在此下棋,留到如今,你可记得吗?”明月道:“小弟记得当年赵太祖去关西之时,在此地经过,被我师父将神风摄上山来下棋,赢了太祖二百两银子,逼他写卖华山文契,却是小青龙柴世宗、饿虎星郑子明做中保。后来太祖登了基,我师父带了文契下山,到京贺喜,求他免了钱粮。这盘棋就是他的残局。”清风道:“贤弟,好记性,果然不差。今日无事,我请教你,对弈一盘何如?”明月道:“师兄有兴,小弟即当奉陪。”P1-3
第一回 天遣赤须龙下界 佛谪金翅鸟降凡
第二回 泛洪涛虬王报怨 抚孤寡员外施恩
第三回 岳院君闭门课子 周先生设帐授徒
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结义 沥泉洞老蛇怪献枪
第五回 岳飞巧试九枝箭 李春慨缔百年姻
第六回 沥泉山岳飞庐墓 乱草冈牛皋剪径
第七回 梦飞虎徐仁荐贤 索贿赂洪先革职
第八回 岳飞完姻归故土 洪先纠盗劫行装
第九回 元帅府岳鹏举谈兵 招商店宗留守赐宴
第十回 大相国寺闲听评话小校场中私抢状元
第十一回 周三畏遵训赠宝剑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
第十二回 夺状元枪挑小梁王 反武场放走岳鹏举
第十三回 昭丰镇王贵染病 牟驼冈宗泽踹营
第十四回 岳飞破贼酬知己 施全剪径遇良朋
第十五回 金兀朮兴兵入寇 陆子敬设计御敌
第十六回 下假书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陆节度尽忠
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两狼 张叔夜假降保河间
第十八回 金兀朮冰冻渡黄河 张邦昌奸谋倾社稷
第十九回 李侍郎拼命骂番王 崔总兵进衣传血诏
第二十回 金营神鸟引真主 夹江泥马渡康王
第二十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岳鹏举划地绝交情
第二十二回 结义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训子
第二十三回 胡先奉令探功绩 岳飞设计败金兵
第二十四回 释番将刘豫降金 献玉玺邦昌拜相
第二十五回 王横断桥霸渡口 邦昌假诏害忠良
第二十六回 刘豫恃宠张珠盖 曹荣降贼献黄河
第二十七回 岳飞大战爱华山 阮良水底擒兀朮
第二十八回 岳元帅调兵剿寇 牛统制巡湖被擒
第二十九回 岳元帅单身探贼 耿明达弟兄投诚
第三十回 破兵船岳飞定计 袭洞庭杨虎归降
第三十一回 穿梭镖明收虎将 苦肉计暗取康郎
第三十二回 牛皋酒醉破番兵 金节梦虎谐婚匹
第三十三回 刘鲁王纵子行凶 孟邦杰逃灾遇友
第三十四回 掘陷坑吉青被获 认兄弟张用献关
第三十五回 九宫山解粮遇盗 樊家庄争鹿招亲
第三十六回 何元庆两番被获 金兀朮五路进兵
第三十七回 五通神显灵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头山
第三十八回 解军粮英雄归宋室 下战书福将进金营
第三十九回 祭帅旗奸臣代畜 挑华车勇士遭殃
第四十回 杀番兵岳云保家属 赠赤兔关铃结义兄
第四十一回 巩家庄岳云聘妇 牛头山张宪救主
第四十二回 打碎免战牌岳公子犯令 挑死大王子韩彦直冲营
第四十三回 送客将军双结义 赠囊和尚泄天机
第四十四回 梁夫人击鼓战金山 金兀朮败走黄天荡
第四十五回 掘通老鹤河兀朮逃生 迁都临安郡岳飞归里
第四十六回 兀朮施恩养秦桧 苗傅衔怨杀王渊
第四十七回 擒叛臣虎将勤王 召良帅贤后赐旗
第四十八回 杨景梦传杀手锏 王佐计设金兰宴
第四十九回 杨钦暗献地理图 世忠计破藏金窟
第五十回 打酒坛福将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难
第五十一回 伍尚志火牛冲敌阵 鲍方祖赠宝破妖人
第五十二回 严成方较锤结义 戚统制暗箭报仇
第五十三回 岳元帅大破五方阵 杨再兴误走小商河
第五十四回 贬九成秦桧弄权 送钦差汤怀自刎
第五十五回 陆殿下单身战五将 王统制断臂假降金
第五十六回 述往事王佐献图 明邪正曹宁弑父
第五十七回 演钩连大破连环马 射箭书潜避铁浮陀
第五十八回 再放报仇箭戚方殒命 大破金龙阵关铃逞能
第五十九回 召回兵矫诏发金牌 详恶梦禅师赠偈语
第六十回 勘冤狱周三畏挂冠 探囹圄张总兵死义
第六十一回 东窗下夫妻设计 风波亭父子归神
第六十二回 韩家庄岳雷逢义友 七宝镇牛通闹酒坊
第六十三回 兴风浪忠魂显圣 投古井烈女殉身
第六十四回 诸葛梦里授兵书 欧阳狱中施巧计
第六十五回 小兄弟偷祭岳王坟 吕巡检贪赃闹乌镇
第六十六回 牛公子直言触父 柴娘娘恩义待仇
第六十七回 赵王府莽汉闹新房 问月庵兄弟双配匹
第六十八回 牛通智取尽南关 岳霆途遇众好汉
第六十九回 打擂台二祭岳王坟 愤冤情哭诉潮神庙
第七十回 灵隐寺进香疯僧游戏 众安桥行刺义士捐躯
第七十一回 苗王洞岳霖入赘 东南山何立见佛
第七十二回 黑蛮龙提兵祭岳坟 秦丞相嚼舌归阴府
第七十三回 胡梦蝶醉后吟诗游地狱 金兀朮三曹对案再兴兵
第七十四回 赦罪封功御祭岳王坟 勘奸定罪正法栖霞岭
第七十五回 万人口张俊应誓 杀奸属王彪报仇
第七十六回 普风师宝珠打宋将 诸葛锦火箭破驼龙
第七十七回 山狮驼兵阻界山 杨继周力敌番将
第七十八回 黑风珠吉青丧命 白龙带伍连遭擒
第七十九回 施岑收服乌灵圣母 牛皋气死完颜兀朮
第八十回 表精忠墓顶加封 证因果大鹏归位
在中国民众的心目中,岳飞是一位值得崇拜的英雄人物,与其相关的岳母刺字、风波亭、东窗事发等故事流传甚广,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对岳飞的崇拜与关公崇拜、包公崇拜一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岳飞故事的形成与流传过程中,《说岳全传》等小说作品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要全面深入了解《说岳全传》这部小说,还得从岳飞进入文学领域讲起。
岳飞史有其人,因其生平事迹一般读者都比较熟悉,这里不再介绍。在岳飞生前,他就已经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特别是他的“莫须有”冤案更是牵动着千万民众的心,成为一个持续性的话题。围绕着岳飞的生平经历,有不少民间传说故事。宋元时期是小说、戏曲、说唱艺术兴盛的时代,岳飞在这一时期进入文学艺术领域,成为小说等作品的创作素材及描写对象,是题中应有之义。
据《梦粱录》《醉翁谈录》记载,在当时说书艺人所说的书目中,就有《复华篇》《中兴名将传》等讲史类作品,这两部书都是讲抗金故事的,里面自然会有岳飞的故事。据《醉翁谈录》云:“说忠臣负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这里所说忠臣受冤的故事显然包括岳飞故事在内。与此同时《夷坚志》《大宋宣和遗事》等小说中也出现了岳飞的形象。此外这一时期的杂剧作品如孔文卿的《地藏王证东窗事犯》、金仁杰的《秦太师东窗事犯》等也都写到了岳飞。从这些岳飞题材作品的出现可见民间对岳飞的深厚情感,这些故事促进了岳飞故事的流传,也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素材。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岳飞并非核心人物,而是与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一起描写的。
进入明代之后,随着通俗小说特别是章回小说的发达,出现了一批专门描写岳飞事迹的小说作品,如《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武穆精忠传》《岳武穆尽忠报国传》等。这些作品以历史记载为主要依据,叙述岳飞的生平事迹。这一时期以岳飞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也有不少,如《岳飞破虏东窗记》《精忠记》等。在这些作品中,岳飞已经逐渐成为故事的主角。可以说,岳飞故事发展到明代,已经有了相当丰厚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故事群。
到了清代,在以往岳飞题材文艺作品的基础上,出现了一部具有集大成性质的小说作品即《说岳全传》。《说岳全传》虽然晚出,却是最有代表性,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说岳全传》之外,清代还有一些岳飞题材的戏曲作品,如《夺秋魁》《牛头山》《续精忠》《如是观》等。此外还有不少岳飞题材的民间说唱作品。
《说岳全传》的全名为《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署名为“仁和钱彩锦文氏编次”,“永福金丰大有氏增订”,前者为作者,后者为修改者。仁和在今浙江杭州,由此可知钱彩的籍贯,锦文为其字,其余生平事迹皆不详。其文字今可见者尚有其康熙十九年(1680)为《白石钱氏宗谱》所写的《重修宗谱序》。永福在今福建永泰,这是金丰的籍贯,至于其生平事迹,限于资料,难以确知。
根据卷首的题署,可以将该书的成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编次阶段,一是增订阶段。编次是由钱彩完成的,限于材料,具体时间和过程目前无法确知,根据相关材料来看,时间大致在康熙至乾隆间。增订则是由金丰完成的,至于编次和增订的时间差有多少,两人是否相识,目前已无法确知。从卷首金丰那篇署有“甲子孟春”的序言来看,他的增订当在乾隆年问,很可能就是他写序的时间即乾隆九年(1744)。
前文已经说过,从宋元以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先后产生了一批岳飞题材的文艺作品,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岳飞故事群。该书是在借鉴前代岳飞题材文艺作品的基础上写成的,具有集大成的性质。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该书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情况有些相似,属于集体创作,而钱彩、金丰不过是编订者和修订者。该书有较多的说书痕迹,比如情节的设置、赞词的使用、叙述的语气等,很有可能是钱彩依据江南地区的民间说唱加工而成,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刻意模仿说书的口吻和语气。
需要说明的是,《说岳全传》一书受到《水浒传》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创作手法的借鉴,而且两书在题材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比如双鞭将呼延灼在该书中虽已年迈,但奋力抗击金兵,为国捐躯,梁山英雄的第二代如阮小二之子阮良、关胜之子关铃、董平之子董芳、张清之子张国祥等也加入了岳家军,不畏强敌,报效国家。这显然是《说岳全传》对《水浒传》的自觉传承。
全书二十卷八十回。目前看到的版本是金丰增订过的,至于钱彩编次的原本,现已不可见。该书现存版本有嘉庆三年刊本、嘉庆六年福文堂本等。
《说岳全传》的思想艺术成就虽然无法与四大名著相比,但放在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还是比较优秀的。在岳飞题材的文艺作品中,该书是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说岳全传》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契合了民众的两种心理:
一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尽管现代学界对岳飞是否属于民族英雄还存在争论,但在中国古代,这并非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原地区与周围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深深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他们对这一问题十分关注,特别是那些饱受侵扰和战火的民众,更是对岳飞有一种亲切感。从岳飞身上,他们得到一种寄托和安慰。在民族融合团结的今天,这部作品仍有一定的借鉴启发意义,那种抵御强敌、保家卫国的精神无疑是值得发扬的。
二是浓厚的忠义思想。作品浓墨重彩描绘的正面人物,无论是岳飞还是他的手下牛皋等,对外冲锋陷阵、抗击强敌,对内与卖国投敌的奸臣进行斗争,彼此之间情同手足,为国尽忠。这种忠义思想既是他们自身的根本,也是作品所宣传的,这是中国古代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契合了民众的心理。特别是主要人物岳飞,被塑造成忠孝双全的完美人物,符合传统道德对人的要求,对读者来说,既有人格魅力的吸引,又有励志的效应。
在作品中,作者爱憎分明,借助所塑造人物形象的言行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其中许多思想契合了民众的想法,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愿望,因而受到欢迎。
不过作者同时也要面对一个有些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既然岳飞精忠报国,忠义双全,应该得到好报才是,为何竟然落得一个如此悲惨的下场?他将岳飞的形象塑造得越是高大,这个问题就显得越突出。显然作者也是考虑到这一问题的,于是在作品开头设计了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冤报故事,以前生今世的因果论来解释岳飞与兀术、王氏等人之间的矛盾,并将这个神话故事作为全书总的结构框架,这样做固然可以消除一些读者的困惑,实际上也减弱了全书的悲剧性。实际上这样的困惑不仅仅属于《说岳全传》,《三国演义》也是如此,毛宗岗在批点《三国演义》时,在卷首加上杨慎的《临江仙》词,还撰写了一段历史循环论的表述,想以此解决读者的困惑。
四
总的来看,《说岳全传》一书在艺术上有如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一是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全书着墨最多的是岳飞,将其塑造成一位有勇有谋、忠义双全的英雄形象,作品从其不幸的身世讲起,完整地讲述了岳飞从少年英雄到千古名将的成长过程,也写到其被冤死的不幸命运。在其思想性格各方面中,作品重点突出的是其忠义,特别是忠。这种忠是对国家和朝廷的,受到其母亲的影响,母亲在其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这是母亲对他的厚望,也是其人生的信条,体现在其后来的言行中,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朝廷上。
当然,这种忠也意味着无条件的顺从,让岳飞在朱仙镇大捷的大好形势下班师回朝,丧失了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良好机会,不仅断送了抗金事业,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使其人生以悲剧而告终。临死前,他还让自己的儿子岳云、部下张宪一起赴难。不管这种忠是忠诚还是愚忠,都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作者不仅浓笔重彩塑造了岳飞这个核心人物形象,而且还写到岳家将这个带有家族色彩的英雄团体,这个群里既包括岳飞的部下牛皋、施全、杨再兴,也包括岳飞的后代岳云、岳雷等,都写出各自的个性。
特别是牛皋这个人物,尽管史有其人,但在以前的岳飞题材作品中基本没有出现过,这应该是该书的首创。这位草莽英雄与一般武将不同,他心直口快,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又行为鲁莽,敢作敢为。这种性格会使其陷入险境,但其在险境中屡建奇功,所以常常有惊无险。在其身上有着浓郁的草莽气息,也带有一定的喜剧色彩。这类性格鲜明、莽撞且带有喜感的英雄人物形象在此前的小说作品中也有一些,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杨家府演义》中的焦赞、孟良,《说唐》里的程咬金等,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人物类型,有人称这类人物为喜剧英雄,这个概括还是比较恰当的。
岳雷是作品后半部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带领一群少年英雄,不仅为父亲雪冤,而且还战胜了金兵,完成了岳飞未竞的事业。当然这种结局的安排是虚构的,反映了民众及作者的一种愿望。
需要说明的是,《说岳全传》一书不仅正面人物塑造得很成功,反面人物如兀术、张邦昌、秦桧、王氏等也没有简单地脸谱化,无论是兀术的蛮横,还是秦桧的奸诈、王氏的阴险等,都在作品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更为可贵的是,作品写出了人物的复杂性,以金国将领兀术为例,他是作品中的反面人物,蛮横、残暴,带领金兵进犯中原,所过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给当地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作者写出了其负面人格,但并没有将其简单地脸谱化,在突出兀术恶行的同时,也写到了他对忠义之士的敬重,对奸佞小人的痛恨,这样就写出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使人物形象立体化,也更有内涵。这种写法在此前的小说作品中是不多见的,也算是作者的一个创新。
二是情节跌宕起伏,富有艺术魅力。全书以岳飞一生为主线,着力描写其抗金的英雄事迹。但在情节的设置方面,作品并非平均用力,而是抓住岳飞生平中具有传奇色彩的部分进行重点描写,比如对岳飞出生及青少年时期,就用了较多笔墨,描写这位传奇英雄如何在苦难中成长。这部分内容在此前的同类作品中是较少写到的,作品这样写,不仅使岳飞这个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而且为后来的抗金报国做了很好的铺垫。
作品善于设计情节,营造悬念,对重要事件比如战争的描写往往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像爱华山、牛头山、朱仙镇等大战,皆是如此,可谓精彩纷呈。作品中不少精彩的段落如岳母刺字、枪挑小梁王、牛皋招亲等为读者所熟知,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三是虚实相生,可读性强。作品所写岳飞等人物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其中也有很多情节为想象虚构,既有基于史实的厚重,又有出于想象的灵动,两者的结合较为成功。对此,增订者金丰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在《说岳全传》序中明确指出:“从来创说者,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苟事事皆虚,则过于诞妄,而无以服考古之心;事事皆实,则失于平庸,而无以动一时之听。” 这段话在现在看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在当时来说,则是非常精彩且有针对性的。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是最早出现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与之对应的历史演义小说。明代特别是中后期,是通俗小说的高峰期,其间刊行了一批历史演义小说,但是除了《三国演义》外,其他各书的艺术水准都不高,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虚实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过于拘泥于史实,放不开手脚,缺少必要的想象和虚构,文学性不强,同时也影响到作品的可读性。
金丰显然意识到这一问题,他汲取此前同类作品创作的教训,努力在史实和虚构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作品的实际情况来看,他和钱彩的处理还是较为恰当的。对于大的历史史实,比如岳飞的抗金、遇害等,则基本遵照史实来写,但对于一些具体的人物事件,则尽可以虚构,特别是作品后十九回岳雷等二代英雄为岳飞复仇、战败金兵、气死兀术的描写,想象虚构的成分较多。尽管这部分内容虚构较多,但它反映了广大读者扬善除恶的愿望,并不让人感到虚假,反而容易接受。
总的来看,《说岳全传》一书在大体遵从史实的框架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虚构,虚构的极限是不破坏大历史框架的真实性,这种想象虚构合情合理,符合读者的心理。这是该书比熊大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高明之处,后者依据《宋史》《通鉴纲目》等史书进行演义,虽然也有一些虚构的成分,但拘于史实,缺少文学性,人物性格不够鲜明生动,可读性不强,自然也就流传不广。
作者有着良好的文学素养,无论是叙述故事,还是营构情节,都有不俗之处,语言精练、流畅,富有感染力,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因而从众多的岳飞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代表之作。从上述几点来看,《说岳全传》的成功并非偶然。
《说岳全传》刊出后,广受欢迎,不少戏曲、说唱根据该书进行改编,如昆曲《牛头山》、石派书《风波亭》、子弟书《调精忠》等,使岳飞故事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进入现代社会后,又出现了根据该书改编的影视剧,借助新的媒介形式,岳飞故事更为深入人心。
需要说明的是,《说岳全传》一书在清代还一度成为禁书,特别是乾隆年间,曾多次被查禁。这部作品被禁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写到了民族矛盾,有一些指斥金人的言语,而金人是满族的先祖,自然为清廷所不容。好在这种查禁并未对该书的流传造成太大的阻碍。
钱彩编次的《说岳全传》是一部以抗金为背景,以岳飞及岳家军为主线,贯穿史实,虚实结合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全称是《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作者为清代钱彩、金丰,生卒年均不详。最早刊本为清康熙金氏余庆堂刻本,共二十卷八十回。歌颂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揭露了秦桧等人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恶罪行和君主的昏庸无能。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语言通俗而有风趣,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本书是“说岳”系列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也是清代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钱彩编次的《说岳全传(注释本)(精)》产生于清康熙年间,是“说岳”系列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堪称是岳飞故事的集大成者;同时,它也是清代英雄传奇小说中的代表名作。自南宋直到清代,“岳家将”故事就一直是说书艺人们讲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数百年来从未中断过。《说岳全传》正是以民间说书人的底本为基础编订而成的。小说以抗金为背景,歌颂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鞭笞了秦桧等人的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恶罪行。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