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豪歌德的成名作,拿破仑出征时曾随身携带并读了七遍。由德国歌德所著、闻钟主编、潘子立翻译的这本《少年维特的烦恼(素质版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不仅是一部带有批判性的世界名著,更是一部有助于青少年心灵成长的伟大作品。故事的主人公维特有着诸多优秀的特质,如热情、友善、真诚,但是他在性格上依然有着致命的弱点,如恃才傲物、刚愎自用等,最终悲剧的发生和这些因素不无关系。借助这样一部反映生活本质的小说,我们能看到热情、友善、真诚、博学、优雅、高尚这些人性的闪光点,也能看到自负、偏执与懦弱的丑陋,继而反观自身,努力成为优秀的翩翩少年!
由德国歌德所著、闻钟主编、潘子立翻译的这本《少年维特的烦恼(素质版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经典名著大家名译》讲述了:年轻的维特来到一个小镇,这里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天真快乐的儿童给予他极大的快乐。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一个叫绿蒂的少女,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让他倾倒;绿蒂也喜欢他,却不能予以回报,因为她已与维特的好友订婚。维特陷入了尴尬和痛苦的境地,他毅然离开此地,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以便得到解脱。然而鄙陋的环境,污浊的人际关系,压抑个性窒息自由的现存秩序,都使他无法忍受。当他怀才不遇地重返绿蒂身边时,发现绿蒂已经结婚,决定以死殉情,遂用一支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771年5月4日
真高兴我走了!我的挚友,人心真的好奇怪啊!我那么挚爱你,一向与你形影不离,离开了你,居然还这么高兴!我知道,你会原谅我的。我和其他人的交往,不都是造化刻意安排来让我这样的心灵感到惶惑不安的吗?可怜的莱奥诺蕾!但是,过不在我。我同她那妩媚且魅力非凡的妹妹相处,甚感惬意,谁知在她可怜的心中竟萌生出爱恋之情,这能怪我吗?!可是——我就没有丝毫责任吗?我不是也滋养了她的情感?她那天性纯真、自然的流露,本来没什么可笑的,却常常让我们大笑不已,我不是也曾以此为乐吗?难道我不曾……啊,自怨自艾一通,这算怎么回事!我要,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绝不再像过去那样反复咀嚼命运赐予我们的那一点儿不幸;我要享受当下的生活,已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确实,挚友,你说得对,如果人们不那么孜孜不倦地去想象痛苦,不一再追忆过往的不幸,而心甘情愿忍受眼下生活的平淡、平凡,世人的痛苦肯定要少些——上帝才晓得人怎么生成这个样子!
麻烦你告诉我母亲,她吩咐我办的事,我会竭力办好,并尽快把有关的消息告诉她。我同我姑姑谈过了,发现她远非人们跟我们描述的那么凶悍。她是个性情爽朗的急性子妇人,心地很好。我告诉她家母对那份遗产至今未分颇有怨言,她告诉我之所以如此的缘由、根据和在哪些条件下她准备把所有的一切都拿出来,甚至比我们要求的还要多——简言之,关于此事,我现在不想写什么,请转告我母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朋友,从这件小事我又省悟到,人世间也许误解和懈怠比奸计和恶意还要误事。至少后二者较为少见。
我在此间至感惬意,在这乐园般的处所,寂寥之于我心,有如珍贵良药;时当春季,艳阳、鲜花、惠风,都在温柔抚慰我这时感不安的寸心。每一棵树,每一排树篱,无不繁花似锦,我愿能变成一只金甲虫,在这馥郁芬芳的海洋中畅游,觅取其中的所有养分。
城镇本身并不宜人,城镇周边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自然之美。一座座山丘纵横交错,形态各异,构成众多美不胜收的山谷,已故的M伯爵因此决定在一座小山上修建花园。那是一座简朴的花园,一走进园门,立刻感到花园的布局构想并非出自专业园艺家之手,而是一个敏于感受的心灵所为,意在供他本人在此休憩。在那花木繁茂、浓荫覆盖的园亭,我为已故者洒下了不少泪水。这里是他生前爱待的地方,现在则是我流连忘返的处所。不久我就是这座花园的主人了;不过短短几天,园丁对我已颇有好感,往后他会感到我不会亏待他的。
5月10日
一种奇妙的欢欣充溢着我的整个心灵,有如我满心享受着的春日的清晨。我独自一人,在为像我这样的人设置的环境里享受生的乐趣。我那么快乐,我的挚友,完全沉浸在宁静的生之感受中,以致荒废了我的艺术。眼下我或许不能作画,一笔也画不了,但在这些瞬间,作为画家,我达到了自己以往从未达到的境界。当四周秀丽的山谷雾霭蒸腾,高空的太阳悬在那片无法穿透的幽暗树林之上,只有几缕稀疏的光线渗入这方圣境,而我躺在飞流直下的溪涧旁的长草中,地上千百种形态各异的小草近在咫尺,令我诧异;当我感觉到草茎之间那小小世界的嗡营,形状不可穷尽的小虫贴近我的心房,我能感觉到那按照他的形象创造我们的全能者的存在,感觉到那携带我们在永恒的欢乐中飘飞并维系我们的大爱者的嘘息;我的朋友,当我看到周遭暮色渐浓,身边的世界和天空完全憩息在我心灵里面,有如情人的倩影——于是我不禁心中渴望,想道:如此丰满、如此温暖地活在你心中的,如若你能把它再现出来,在纸上描画出来,使之成为你心灵的镜子,一如你的灵魂是永恒的上帝的镜子一般,那该多好!——我的朋友!——但这会毁了我的,这景色是如此雄奇瑰丽,面对它的伟力,我只有甘拜下风。
5月12日
不知是否有迷惑人的精灵在这一方飘荡,抑或暖意融融的天国之想象寓于我心,我周遭的一切,目力所及,无一不是乐园般的景象。离此地不远有一眼井泉,一眼令我如同梅露西·(法国古代传说中的人鱼海妖,上部为女身,下身呈鱼形,后来此传说被移植入德国中世纪末期流行的民间话本)和她的姐妹一样着迷的井泉——出了花园,走下小山岗,便来到一座拱门前,再走下二十级台阶,就见清澈晶莹的泉水从下面的大理石岩层中汩汩流出。泉水上方有低矮的井栏,四周林木高耸,绿荫匝地,凉爽宜人,这一切既赏心悦目,又令人肃然而生敬畏之感。我没有一天不会在那里坐上一小时。这时市镇的姑娘们会来汲水,这是最普通而又最必需的日常家务,往昔国王的女儿们也都要亲力亲为的。每当我坐在那里,古代宗法社会的诸般情景便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周围,我仿佛看见先祖们如何在泉水边相互结识、婚配,行善的精灵们在水井和泉水周围飘游。啊,对此没有同感的人,必定不曾在炎炎夏日艰辛跋涉之后领略过清冽的甘泉是何等沁人心脾!
5月13日
你问,要不要把我的书寄来?亲爱的朋友,我求你看在上帝的分上,千万别拿书籍来打扰我!我再也不愿被引导,被激励,被鼓舞,我这颗心自己就已经激越翻腾得够了;我需要的是摇篮曲,而这,我在我的《荷马史诗》里找到了许多许多。多少次我低声吟哦,让我沸腾的热血趋于平静,你从没见识过像我这颗心这么难以捉摸、这么变幻不定的。亲爱的朋友,多少次你看着我由苦闷转为放浪形骸,从恬美的忧郁转为有损健康的心情激越,多少次你为我担惊受怕,还用我告诉你吗?我待我这颗心如同待一生病的孩婴。无论什么要求我都会满足他的。此事不足为他人道,有些人说不定会为此怪罪我的。(P004-009)
价值人生从价值阅读开始——代序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朱永新
信仰与法治,一软一硬地引导与规范着一个人的言行,而最终导引与制约着国家、民族乃至人类。
何为信仰?信仰就是方向。所以,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能够有明确的前行方向,才会步履坚定从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何为法治?法治就是契约。所以,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才能够更科学地决策,更及时地纠偏,更充分地保障,更理性地行动。
信仰与法治,都离不开全体国民的基本素养。所以,中国未来的命运,其实正是这样从一人至人人,最终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素质的核心是价值观。无论是信仰的建立还是法治精神的形成,都是基于价值观。由此,在当下,在社会层面上,我们亟须寻找一个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在个人层面上,我们亟须寻找一种有利成长的“正向价值观”。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最大当务之急。
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青少年开始。价值观就像方向盘,方向正确,只要坚持行走,距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反之则会南辕北辙。事实上,在影响人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非最重要,真正起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要让其享受做人的快乐,受人欢迎、尊重,而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的习得。但是,当今许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技能上得到了很好甚至过度的关注,却在人生的一些基本价值观上发生教育缺失,直接导致了这些有天分的孩子误入歧途。
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我们的精神高度由我们阅读的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在阅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已逐步成为共识的情况下,读什么和怎么读,就是另外两个根本的问题。我在许多场合下强调,应该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为此,新教育实验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为青少年精心挑选优秀图书,全面定制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显然,通过经典名著的价值阅读,培养青少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心、专注、勤俭、坚韧、自信、自立、勇敢等一生受用的品质,使名著阅读回归其本意,这既是阅读的本质,又是解决“读什么”的答案。
也正是基于同样的思考,商务印书馆作为百年品牌出版社,高举“价值阅读”的大旗,紧紧抓住经典名著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推出了这套“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图书,倡导重读经典与价值阅读。其编辑思想是,对名著阅读既不做简单的呈现,又不将名著阅读庸俗化和功利化,而是在认真理解原著本意的基础上,从主题对品质的角度,紧扣价值观阅读的宗旨,使阅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从《爱的教育》的阅读中,学会如何爱及对爱心的培养;从《童年》的阅读中,懂得困境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从《老人与海》中,了解人的尊严和意志的力量;等等。
在这套“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图书的策划中,还专门做了“名家导学3—2—1”的体例设计,即在阅读每一本经典名著时,都需关注3个阅读要点、2个知识要点、1个成长要点。这既能使学生在面对名著时盲目阅读、无从选择等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又能使学生翻书即有收获,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当然,就像人们对于要不要开书目有不同的观点一样,要不要提供具体的阅读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我们新教育也主张让学生自主探究,班级共读。但毫无疑问,对干初步接触名著的学生来说,有一个阅读的书目,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还是有益的。
总之,以价值阅读接受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的濡染,寻觅并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这的确是值得点赞的尝试。
让有价值的人生从有价值的阅读开始!
2014年8月24日写于河南洛宁
读书笔记
跳出人生窄天地——读《少年维特的烦恼》
杨小曼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是歌德根据自身经历,结合朋友自杀的事件写成的,他采用了当时较为流行的书信体,讲述了一个满怀理想的青年如何走向自杀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维特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叛逆者,他喜欢朴实的乡村,乐于亲近自然,同情普通民众,没有森严的等级观念。他对朋友坦诚友好,对爱情真挚热烈,可以说他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真诚地爱着世间的一切美好事物。然而,他的遭遇让他失望,他的人生也因此变得灰暗。
维特爱上了绿蒂。绿蒂不仅美丽聪慧,而且性格开朗、单纯、善良,是个可爱的姑娘。维特对她着了迷,可惜她已经订婚,这注定了维特的爱情没有希望。在难过一阵子后,维特想振作起来,放下这段感情,于是进入官场谋了个差事来做,可官场的腐朽黑暗,贵族们狭隘沉闷的生活让他倍感失望,心情压抑。维特在当时的世界里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出路,茫然而忧愁。在贵族们举办的宴会上维特受到了令他特别难堪的歧视和排挤,愤怒的维特决定辞去职务。几经周折后,他选择再次回到绿蒂身边,只为能靠她近一点,这样好看到心爱的人,让心灵有个归宿。
绿蒂已经结婚,维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投入别人的怀抱。他虽然获得了绿蒂夫妇的友谊,却无法忍受爱情的折磨。他所同情的那些普通人都命运悲惨,他所喜欢的大自然也被损害,人类的丑恶在哪里都占据了上风,这让维特从失望变为了绝望,再也无法从忧愁的阴云里走出来,最终选择了自杀。
人们说维特的死是因为爱情无望,但实际上他的死是各种因素促成的结果,爱情只不过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罢了。歌德本人也经历了类似的爱情,他所爱的女子也早已订婚,跟他没有缘分,他也在痛苦中选择了离开。但歌德没有走上绝路,而是走上了创作的道路,写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他跟维特的区别在哪里?在于他跳出了爱情的狭窄天地,投身到更广阔的生活当中,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维特则把自己的痛苦和忧伤不断放大,所有的一切在他眼里都蒙上了悲哀的色彩,大自然、普通人的生活,甚至绿蒂的婚姻,在他看来都不如意,都不完美。面对这种种不如意、不完美,他无能为力,没有办法阻止也没有办法改变。维特将自己的心局限在自我、悲伤的狭隘空间里,抑郁再抑郁,失望再失望,除了自杀,还能有什么结局?
从维特的人生遭遇里我们学得了一种智慧,那就是跳出人生窄天地。当我们面临人生的困境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努力突破心灵的枷锁,让生活不断改变,让心灵摆脱困扰,这是我们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生活里难免有各种不如意,现实中也存在着各种丑恶与黑暗,如果我们一味放大自己的失意和痛苦,裹足不前,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们就只能走进死胡同,失去生活的信念和乐趣。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我们要学会用高远、广阔的视野来看待问题,看待一切困难,要相信我们的遭遇并不是最可怕、最严重的,在这困难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去奋斗、去努力。只有当我们的心再次鼓起勇气,再次充满信心,我们才能走出生活带给我们的阴影,才能创造更好的人生,与更美好的人与事相逢。
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来实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经典的意义在于其中凝结了人类的共通经验,世界级的经典就尤其具有普适性。商务印书馆从来看重经典图书的价值意义,这套经典译著的出版,是中国的文学读家莫大的福分。——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 马原
这些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乃是它可以超越时间、年龄、语言和族群而成为人类心灵成长的营养。商务印书馆是信誉极好的出版机构,相信这套书能带给读者莫大的阅读惊喜。——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 方方
对文学我怀着感恩之心,在我人生重要的时刻读了这些伟大的作品,当我开出我自己的花朵才意识到我们被嫁接到那棵伟大的生命之树上,这些伟大的作品对我的心灵是一种照料,有时候也是一种校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诗人 王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