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护理之道百年传承(1869-2017)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
作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伴随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初创、发展和壮大,历经150年的岁月长河,一代又一代浙二护理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留下了可贵的照护足迹。不仅成就了今天的照护品质,同时也是是推动护理人文不断前进的动力。金静芬主编的这本《护理之道百年传承(1869-2017)》分为六章,按时间线索从历史轨迹、人物专访、部门发展、纪实报告、人文故事和传承与发展多方面展开,旨在梳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走过的轨迹,各个历史时期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展现专业的广度与深度。很多看似微小的内涵,实是积淀的力量,值得业内人士思考,值得后辈传承。

内容推荐

金静芬主编的这本《护理之道百年传承(1869-2017)》通过梳理和记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近一百五十年的发展历史,不仅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医院护理专业人员与其他医务工作者一道所担负的使命与责任,而且鼓舞和激励护理同仁始终传承前辈智慧与力量,不断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

目录

第一章 滚滚红尘

 广济体制下的照护往事

 一百年前的病房管理

 广济护校的人和事

 守护一方妇婴的广济产科

第二章 随记流年

 我的广济之路

 谢谢您,用半年的时间改变我的一生

 不忘初心,永葆本色

 用心做好每件事

 3分钟快速刷手浸泡灭菌法的重大发明

 初折桂枝,护理研新

 三十年的“男丁格尔”

 竞技之路,挑战另一个自己

 烧伤护理的岁月变革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门里·门外(诗一首)

第三章 步履不停

 化零为整手供一体,扫码溯源集中管理

 优质护理践行之路

 不是医生,胜似医生

 急救技术的传播使者

 专科护理新突破

 加速患者康复,我们在行动

 爱,在延伸

第四章 不惧风雨

 抗美援朝医疗队纪事

 王一士护士长的援非生活

 台风过境,守护一方安宁

 抗击“非典”实录

 震后情援,护理传递

 来自国际SOS组织的感谢信

 妞妞,你好吗

 烈焰炙烤,护理长存

 资源下沉,人才输出

 护卫安康,助力G20

第五章 人文情怀

 大手牵小手,成长一起走

 常回家看看

 感谢信的故事

 爱的教育

 身边的感动

 你若有难,我必出手相助

 有情感,才有温度

 那年五月风在吹

第六章 迈向国际

 漂洋过海,只为相遇

 革新之路,品质之路

 架起蓝天中的最美生命线

附录:大事记(1869~2017)

试读章节

百年广济历史长河之中,护理人扮演着不可磨灭的角色,将仁爱之初衷以浓墨重彩的一笔,划注在传承的历史道路之上。

1928年,全院一共约有110余个床位,正式护士只有20多人,医院没有家属陪伴,没有护工,护士是病人唯一的照顾者。从打针发药,到吃喝拉撒洗头洗澡,极为繁重。但护理部对护士的要求细微,其中一条,是寒冬为患者使用便盆,须先用热水烫过,免得患者感觉冰冷。为了这一点暖意,可以想象多出多少人工,多少心力,尤其寒冬侵晓,人人瑟缩之时。

时任院长梅滕更(DL David Duncan Main)的传记里也写到这一点:“最初的时候,护士没有那么大耐力,会很难遵守医院的制度和要求。”但纪律往往要通过严苛的要求才能内化成行为惯性。广济护校的学生傅梅生回忆:“总护士长是一位英国人,她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出现在病房里,悄无声息地站在夜班护士旁边,检查操作是否规范到位。我们每次上夜班,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不管多忙也都不会偷懒,生怕自己不经意的疏忽落到那双碧绿而严厉的法眼。”就是这样的严谨,造就了广济护理人的慎独底线。

炮火中的广济护理

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4日,侵略者的飞机咆哮在杭城的上空,四处投弹,恐怖的气氛笼罩着这个“人间天堂”。12月24日,杭州城彻底陷落,失去家园的杭州百姓,如待杀的羔羊,四处寻找避难寓所。广济医院地处杭州市中心,成为这场炮火纷飞的历史见证者。

从“八一四”空战开始,广济医院开始接治受伤的中国伤兵及大量的难民。当时全院的护理人员稀缺,寇蒂斯夫人(E.S.Curtis)忙着照顾从难民收容所移到产科部来生育的许多孕妇,加纳脱女士(M.Garnett)则忙着保障医院秩序,看护班学生仍上课听讲,医院的全部工作,治疗和看护伤兵、难民、婴孩等等,都日夜照常进行。

随着伤员和难民的不断涌人,护理照护逐渐捉襟见肘。在日常的照护工作中,常常能够看到广济医院的护士们,无论是蓝眼高鼻的洋护士,还是有着熟悉面孔的同胞,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断穿梭在伤兵和难民中间。有时候,护理人员不得不指导一些妇女及轻症患者从事一些护理及清洁工作,包括进行一些简单的说教指导、伤口包扎、体温测量等,以此来补充护理在人力上的不足。

除了伤病的困扰,这些伤员和难民们面对更多的,是战争带来的恐惧与悲痛。每当夜幕降临,医院的四壁总会响起凝重的撞击声,听了让人忍不住瑟瑟发抖。褴褛的伤员们,把躯体蜷得紧紧的,时不时因为恐惧发出无助的呻吟;可怜的妇人,抱着怀中害怕不已的孩童,一动也不敢动,无神地望着灰白的墙壁。幸而,巡夜的护士总会及时出现在医院的角角落落,正如圣洁的南丁格尔,提着灯,告诉这些苦难的人们:没事没事,他们(日本兵)不能闯人我们医院。

在中国最动荡、杭州最恐怖的岁月中,广济医院为中国伤兵和杭州百姓们提供了一个生命的避难所,广济护理人也用她们温柔的双手和话慰藉战火中受伤的灵魂。

广济医疗突击队

1889年,广济医院开设麻风诊所和麻风儿童之家。19世纪末,广济孤儿院建立。1914年,广济医院松木场分院成立,设有男、女肺痨病院,男、女麻风病院以及男、女清气院等。1936年,广济医院创办了“残废儿童院”,收治无家可归的残疾儿童……在这些公益性的医疗活动中,受益的弱势人群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感念广济医院,伴随着这些机构的建立,广济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一并被建立起来。

众多举措巾,值得一提的是广济医院的医疗突击队。广济医院的医疗突击队,最初由苏达立夫人(Mrs.sturton)主持,是广济医院一项广泛服务农村的重要措施。

那时广济医院的正式护士,除了在医院内进行日常的护理医疗工作,还需要轮流和医生、药剂员搭配组成队伍,以医疗突击队的形式,前往杭州郊外六里到六十里问的各村镇,为老百姓进行医疗照护服务,以便推广广济服务。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民风保守,当淳朴的农村百姓看到头顶燕尾帽、身着围裙的蓝眼睛白皮肤的洋护士跟随着医生穿梭在田问地头,最初的反应便是洋鬼子来抓人吃了。偶有胆大的,拿着钉耙,做驱逐样,对两洋医生护十的到来充满防备。但是广济医疗突击队并未就此停止服务。在“下乡”过程中,护士们找寻到村镇里的流民,用娴熟的汉语与之沟通交流,对长满疥疮的乞丐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再交由医生给予进一步诊治。久而久之,“吃人”的传闻逐渐消散,百姓逐渐开始接受医疗突击队的各种帮助。

广济医院的医疗突击队在浙江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史上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活动,广济护理更为之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各批次的农村巡回医疗护理工作都与其有相同的性质——将医疗护理服务扩展到广阔的中国农村去。

往事跟随人们的回忆深深地烙刻在泛黄的纸张里,百年的变迁,不变的却依旧是广济护理人最初的仁爱之心。在闪烁光点的历史长河里,广济护理人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继续奔走在健康中国的中国梦道路之上。

P3-5

序言

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护理活动的萌芽。护理(Nursing)一词是由拉丁文“Nutricius”演绎而来,原为抚育、扶助、保护、照顾残疾、照顾幼小等涵义。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发展以及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护理的概念和内涵及其理论研究和专业实践,逐步从简单的“照料、照顾”向纵深方向拓展和延伸。特别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护士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作为护理专业的创始人,促进了护理专业的科学化发展,她通过制定和实施专业化的护理工作程序,倡导科学的医院管理,创办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对护理学科的建立和护理专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百多年来,护理专业的发展始终以其专业化知识和技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在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担负着救死扶伤、保护生命、防治疾病、减轻痛苦的专业职责。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任务十分艰巨。一直以来,我I到医疗服务总量位居世界之首,且持续上升。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达到79.3亿人次,比2015年增长3.1%;住院量2.27亿人次,增长8.0%。我国350多万护理专业工作者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日常的医疗护理工作中,还是在重大自然灾害、疾病流行等人民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恪守宗旨、辛勤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的理念,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于2016年颁布实施,强调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建立“公平可及”和“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应当看到,当前到今后一段时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护理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从发展理念来看,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在人生老病死全过程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诊疗康复、照护关怀等工作中发挥专业作用。从专业实践来看,要将护理服务内涵、外延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密切对接起来,与推进分级诊疗、促进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相适应,使护理专业服务从疾病临床治疗向慢病管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方面拓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  《护理之道百年传承》一书通过梳理和记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近一百五十年的发展历史,不仅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医院护理专业人员与其他医务工作者一道所担负的使命与责任,而且鼓舞和激励护理同仁始终传承前辈智慧与力量,不断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希望通过这些叙事的分享,能够激发广大护理人员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征程中做出贡献,续写新篇章。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9: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