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未来简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作者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亮点展示

99999990000781946_1_o.jpg

编辑推荐

★畅销30多个国家、100周蝉联榜单首位、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热荐的《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新作!

★《卫报》《泰晤士报》年度推荐图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盛赞!

★人类迎来第二次认知革命,算法将战胜自由意志,大部分人将沦为无用阶层!

一切都是数据处理。如果把每个人都想象成一个处理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信息交流,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整个人类历史,就是给这个系统增加效率的历史。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从人类如何胜出,到人类的未来命运!

生命本身就是数据处理,算法将战胜自由意志!

2017烧脑奇书,颠覆认知,刷新你的世界观,

错过这本书的人将错过未来!

★人类未来面临的三大议题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升级人类。

★人类将迎来第二次认知革命

如果说diyi次认知革命是因为智人的DNA起了一点小变化,让人类拥有了虚构的能力,创造了宗教、国家、企业等概念,使其成为地球的统治者。那么,未来算法和生物技术将带来人类的第二次认知革命,完成从智人到神人的物种进化。

★人类认知升级的三个知识公式

中世纪时期,人类获取的知识公式:知识=经文×逻辑。

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我们会阅读相关经文,再用逻辑来理解经文的确切含义。

科学革命之后,人类获取知识的公式:知识=实证数据 × 数学

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我们会收集相关的实证数据,再用数学工具加以分析。

人文主义时期,人类获取知识的公式:知识=经验×敏感性

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连接到自己内心的体验,并以敏感性来观察它们

★未来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

人类将把工作和决策权交给机器和算法来完成,大部分人将沦为“无用阶级”。只有少数精英才能真正享受到这些新技术的成果,用智能的设计完成进化、编辑自己的基因,最终与机器融为一体,统治全人类。

★算法将统治21世纪?

生命本身就是算法——动物和人都各有精密的算法,为的是生存和繁衍。人的感觉、情绪、想法都是算法在支配。人类已经开发出更精密的算法,谷歌、facebook等大数据公司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人类。人类社会的未来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效率更高的数据处理系统,称为“万物互联网”。

内容简介

尤瓦尔·赫拉利编著的《未来简史》介绍了,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目录

第1章 人类的新议题

生物贫穷线

看不见的舰队

打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死亡的末日

幸福快乐的权利

地球的神

可以请哪位踩个刹车吗?

知识的矛盾

一段关于草坪的历史

第一幕中出现的一把枪

第一部分 智人征服世界

第2章 人类世

蛇的孩子

祖先的需求

生物也是算法

农业交易

五百年孤寂

第3章 人类的特殊之处

谁怕达尔文?

为什么股票交易所没有意识?

生命的等式

实验室大鼠的抑郁生活

有自我意识的黑猩猩

聪明的马

革命万岁!

在色情与暴力之外

意义的网

大同世界

第二部分 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第4章 说书人

纸上的生活

神圣的经文

但这就是有用

第5章 一对冤家

细菌和恶魔

如果遇见佛陀

伪造上帝

神圣教条

猎巫行动

第6章 与现代的契约

银行家与吸血蝙蝠有何不同?

奇迹般的大饼

方舟综合征

毫无意义的竞赛追逐

第7章 人文主义革命

向内心探寻

踏上绿野仙踪的黄砖路

战争的真相

人文主义的分裂

贝多芬比查克?贝里更高级吗?

宗教的人文战争

电力、基因学、伊斯兰激进主义

第三部分 智人失去控制权

第8章 实验室里的定时炸弹

我是谁

生命的意义

第9章 大分离

无用的阶级

87%的可能性

从神使到君主

不平等的再升级

第10章 意识的海洋

心智的差距

我闻到恐惧的气味

宇宙凭依的钉子

第11章 信数据得永生

所有的权力都去了哪?

概括历史

信息渴求自由

记录、上传、分享!

认识你自己

数据流里的一片涟漪

图片来源

致谢

注释

文摘

精彩书评

《未来简史》是一部能够震撼人心,同时又趣味盎然的作品。而重点是,这本书会颠覆你的思考方式。

——丹尼尔·卡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考,快与慢》作者

开篇就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令人警醒)的文字明确指出,由于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正在不断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所有物种都面临着巨大挑战。甚至可以说,这本书比他那本了不起的《人类简史》更具可读性和重要性。

——《卫报》

赫拉利之所以能够从当代众多历史学家中脱颖而出,就是缘于他不同常人的清晰文笔和观察视角。

——《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本好书的标志就是不但能够改变读者看世界的方式,而且能够将历史的另一面呈现给读者。在《未来简史》这本书里,尤瓦尔?赫拉利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人类终将走向何方。

——《英国星期日邮报》

看着这样一位天才作家在那么多学科间行踏自如,实在是一大快事赫拉利的才能在于他切入所有这些领域的方式,以及看待这个世界的各种方法,进而让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我们以为自己已知的东西最后大彻大悟。

——《金融时报》

《人类简史》是一部献给人类集体想象力的赞歌--暗示着这些重大事件将如何引导我们创新革命性的信息和生物技术。在结尾处,赫拉利写道;那些永不知足又不负责任的造物主们连他们究竟想要什么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危险的吗?这个问题在《未来简史》一书中得到了回答,跟《人类简史》一样,这本续作依然闪烁着教科书和百科全书般的光芒。

 ——《新科学家》

精彩书摘

第三个千年开始之际,人类醒来,伸展手脚,揉了揉眼睛,脑子里依稀记得某些可怕的噩梦。好像有什么铁丝网、巨大的蘑菇云之类的。但管它的呢,只是个噩梦吧。人类走进浴室,洗洗脸,看看镜子里脸上的皱纹,然后冲了一杯咖啡,打开了记事本。来瞧瞧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几千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什么改变。不管是20世纪的中国人、中世纪的印度人,还是古代的埃及人,都面临着同样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它们永远都是人类的心头大患。一代又一代,人类向所有神明、天使和圣人祈祷膜拜,也发明了无数的工具、制度和社会系统,但仍然有数百万人死于饥饿、流行病和暴力。许多思想家和先知于是认为,饥荒、瘟疫和战争一定是上帝整个宇宙计划的一部分,抑或是出自人类天生的不完美,除非走到时间尽头,否则永远不可能摆脱。

但在第三个千年开始之际,人类开始意识到一件惊人的事。虽然多数人很少想到这件事,但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已经成功遏制了饥荒、瘟疫和战争。当然这些问题还算不上被完全解决,但已经从过去不可理解、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转化为可应对的挑战。我们不再需要祈求某位神或圣人来解救人类,而是已经相当了解怎样预防饥荒、瘟疫和战争,而且通常都能成功。

当然,有些时候还是会事与愿违,但面对这些失败,人类不再只是耸耸肩,说没办法,世界就是这样不完美或是这是上帝的旨意。现在如果再有饥荒、瘟疫和战争爆发而不受人类控制,我们会觉得一定是哪个人出了问题,应该成立调查委员会来研究研究,而且对自己许下承诺,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而且,这套办法还真行得通。此类灾难发生的次数及频率确实都在下降。因营养过剩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因年老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因传染病死亡者,自杀身亡的人数甚至超过被士兵、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杀害的人数的总和,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到了2l世纪早期,平均来说,人类死于干旱、埃博拉病毒或基地组织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还不及死于暴饮暴食麦当劳食品的比率。

因此,虽然各国总统、首席执行官和军事将领的每日议题仍然是经济危机和军事冲突,但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宏观角度来说,人类已经可以看向别处,开始寻找其他议题。如果我们确实已经让饥荒、瘟疫和战争得到控制,什么将取而代之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议题?就像消防员忽然听说再不会有火灾了,到了21世纪,人类得自问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整个世界已经如此健康繁荣又和谐,我们该把注意力和创造力投到什么事情上?因为生物科技及信息技术为人类带来强大的新力量,这个问题也变得倍加迫切。手上有了这些力量,究竟该如何运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对于饥荒、瘟疫和战争还得多谈几句。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说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控制,是个非常离谱、天真甚至麻木不仁的说法。不是还有几十亿人每天只有不到2美元过日子吗?非洲不是还在和艾滋病抗争吗?叙利亚和伊拉克不也正有战争肆虐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得先更仔细地看看21世纪早期的世界;至于探索未来几十年的议题,且待后续再谈。

生物贫穷线

首先谈谈饥荒,几千年来这一直是人类最大的敌人。甚至在不久前,大多数人类仍然生活在生物贫穷线的边缘,再低一点就会落人营养不良和饥饿的状态。只要发生小失误,或是单纯有些运气不好,就很有可能把整个家庭或村庄判了死刑。如果一场大雨毁了你的麦田,或是强盗抢走了你养的羊群,你和亲人可能就会饿死。如果是整体的不幸或愚蠢行径,则会导致大规模的饥荒。在古埃及或中世纪印度,如果碰到严重干旱(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常常一下子就会有5%或10%的人死去。遇上干旱,就会出现粮食短缺;运输又太过缓慢,成本也太高,无法进口足够的食物;而且政府也,无力挽救局面。

随便翻开哪本历史书,几乎都会读到饥荒的惨状,读到人在饥饿之下做出的疯狂行径。1694年4月,法国博韦(Beauvais)某地的官员描述了当地饥荒、粮价飙涨的影响,他说自己的辖地处处都是无数可怜的灵魂饥饿身亡;没有工作,也就没有钱买面包果腹。为求苟延残喘、稍解饥饿,这些可怜的人以不洁之物为食,如死猫或已剥皮而投入粪堆的死马。(还有人吃)宰杀牛流出的血,以及厨子扔到街上的动物内脏。其他可怜人则吃水煮的荨麻、杂草、树根、药草。。

法国各地都出现了类似的景象。由于前两年年景不佳,整个王国严重歉收,到了1694.年春天,粮仓已经完全见底。有钱人设法囤积粮食,以天价出售,而穷人则是大批饿死。1692-1694.年,法国约有280万人饿死,约占总人口的15%;而与此同时,太阳王路易十四仍在凡尔赛宫荒淫无度。第二年(1695年),饥荒袭击爱沙尼亚,导致该国人口损失达五分之一。1696年则是在芬兰肆虐,饿死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口。1695-1698年,苏格兰也遭受严重饥荒,部分地区饿死了高达20%的居民。

P1-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9: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