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富人的新装/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王泉根主编的《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中所编选的故事全部取自中国古代的童话、幻想小说、神话故事等。这些故事是一流的古代文学作家在民间采风过程中收集整理起来的,可谓是中国版《格林童话》,它们丰富了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爷爷的爷爷的童年。每个故事都附有数个知识拓展,让小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文学常识,打下坚实的古代传统文化根基,适合四岁以上听读,八岁以上自主阅读。

《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用一个个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故事,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倡导中华美学精神,培养孩子的阅读趣味,提高孩子的传统文化素养,让美学与美德在美文中滋养孩子的美好心灵,孕育孩子的高尚品格!

《富人的新装》为该丛书之一,共收录41个经典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山海经》《搜神记》《酉阳杂俎》《古今谭概》《聊斋志异》等经籍、志怪、传奇、笔记、小说等多种原典中选取,可谓至今最权威、最经典的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汇编。

内容推荐

王泉根主编的《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共6册,分别为《鹅笼书生》《叶限姑娘》《湘妃竹》《一行和尚》《富人的新装》《井下仙国》,共40多万字,所编选的217篇故事取自《山海经》《搜神记》《酉阳杂俎》《聊斋志异》等魏晋志怪、唐宋传奇、明清小说,是一套十分权威、经典的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汇编。这些传统文学经典,是历代文学文化大师的童年读物,是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训喻故事,更是值得孩子们认真赏读的上佳精神营养品。

《富人的新装》共41个故事,选取了神力罗汉、嘉兴绳技、聂隐娘、扁鹊换心等经典故事。

目录

石鸡山

五丁力士

郭元振除妖

弃家救友

陈鸾凤斗雷公

蛇王三

大胆何文

富人的新装

了不起的呆子

叶天师救龙

奇匠鲁班

钮婆制服关司法

神力罗汉

邓甲的神术

马拯除虎

嘉兴绳技

敲钟人张老汉

魔术家陈休复

左慈戏曹操

周处除三害

珠崖二义

聂隐娘

扁鹊换心

楚国神偷

鲁班运碑

勇敢机智的木师古

演戏的假人

邺君王乔

徐光的故事

君山美酒

僧人显神术

姚牛报仇

狄仁杰与黑脸神

京西店老人

大铁椎传奇

泥怪人

新罗长人

义盗尉九

铁李捕狐

无形儿

试读章节

富人的新装

据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

从前,有一个很挑剔(tiāo ti)的有钱人请纺纱师傅(shī fu,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去家里纺纱。

有钱人对纺纱师傅说:“我付给你足够的工钱,但你一定要纺出又细又匀的纱。”

纺纱师傅满口答应下来。为了让有钱人满意,纺纱师傅倾尽全力,织出了他认为很好很细的纱。可是,当他满有把握地把纺出的纱递到有钱人手中时,有钱人竟然眉头紧皱,怒吼道:“这么粗,也能叫细纱?”

纺纱师傅很生气,因为那纱薄如蝉翼,细得看不清经纬(jīng wěi,指织物上的直线和横线)。忽然,他灵机一动,对有钱人说:“老板,您说得对,这纱确实还不够细。我再加工几天,一定能纺出更细更匀的纱。”

过了几天,有钱人来到纺纱师傅的工作间,看见师傅的手不停地来回移动,可就是看不见纱。有钱人生气地说:“喂,你究竟在搞什么名堂?我是叫你来纺纱的,不是让你来玩的!”

“我明明在纺纱,您怎么说我在玩呢?”纺纱师傅停下手中的工作,指着面前的空气说,“您看到了吗?这就是我纺出的细纱呀!”

“是吗?我怎么看不到?”有钱人用力睁大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到。

“您当然看不到,因为这是世界上最细的纱,连我们行业中最优秀的人都很难看到,更何况其他人呢!”纺纱师傅一边说,一边装模作样地用手摸了摸纱。

“哦,我试试看。”有钱人伸出手,在师傅的手旁摸来摸去,一边摸还一边说,“真细呀!真是好纱!”

“您满意吗?”纺纱师傅问有钱人。

“满意,满意!你去柜上拿工钱吧!”有钱人回答说。

纺纱师傅结了工钱,将这事偷偷告诉了织布师傅。第二天,有钱人将织布师傅叫到家里,叮嘱他说:“师傅,这是世界上很好很细的纱,你一定要织出一匹很好的布。”

织布师傅点点头,郑重地说:“您放心,我一定会让您满意的!”

织布师傅学着纺纱师傅的样子,装出正在织布的样子。后来,织布师傅也拿到了工钱,因为有钱人对他织出的布非常满意。

其实,有钱人既没看到纱,也没看到布。

了不起的呆子

据南朝宋·雷次宗《豫辛记·幸灵》

幸灵,晋代豫章建昌县人,生性寡言少语。别人骂他、侮辱他,他从不生气。同村人都说他是傻子,父亲和哥哥也觉得他呆笨木讷(mu ne,朴实迟钝,不善于说话)。

一年夏天,父亲让他看守稻子。可幸灵见几头牛闯进他家的稻田,不但没把牛赶走,反而对牛说:“慢慢吃!吃饱为止。”等牛吃饱后,幸灵又把那些东倒西歪的稻子扶起来,整理好。父亲知道后,气得半死:“哪天你蠢得不会吃饭了,饿死你才好!”幸灵却说:“万物生长在天地之间,各得其意。牛吃稻子,为什么要驱赶呢?”父亲愤怒地说:“那你为什么还要整理被践踏的稻子呢?”幸灵回答说:“被践踏的稻子也应该终其性命呀!我怎么能坐视不管呢?”父亲气得说不出话来,跺跺脚,头也不回地走了。不过,说来也怪,幸灵家的那片稻田虽然被牛糟蹋(zao ta)得不成样子,可没过几天又长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了。秋后,他家的收成比别人家还多。乡邻们知道后,都觉得幸灵不是凡人。

第二年春天,建昌县的县令征集百姓制造官船,命令每人做一双船桨。幸灵把船桨做好后,还没来得及送到官府就被人偷走了。父亲指责他说:“你脑子不管事,净给我找麻烦!”幸灵好像知道是谁偷了船桨,胸有成竹地说:“时候到了,自然有人送还回来。”就在这时,邻居家忽然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声,幸灵和父亲急忙赶过去看个究竟。邻居张某看到幸灵的父亲,哀求道:“伯伯,我的胸口忽然好痛,麻烦您帮我请个大夫吧!”幸灵的父亲是个热心肠,二话不说,转身就要去请大夫。

P54-58

序言

讲好我们民族自己的故事

王泉根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际社会没有自己的话语权,那就只能拾人牙慧,看别国的脸色行事,沦落为属国番邦。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故事,或者虽有自己的故事而不讲,偏爱讲别人的故事,那就不免丧失民族自信,如同抽去筋脉,矮人三分。一个民族的孩子如果不知道自己民族的故事,而从小听着、看着异族的故事长大,那又会如何呢?

我曾听一位女作家讲过她孩子的故事。她的女儿从小看着日本的绘本、动漫长大,有一天女儿对她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当日本人。”“为什么?”妈妈大惊。“日本多好啊,日本的绘本多好看,还有《樱桃小丸子》《窗边的小豆豆》。”

孩子的一番话使这位女作家彻夜难眠。从此,她将全部精力和智慧用于一件事—打造我们民族自己的图画书。除了自己创作,她还广邀画家和作家朋友一起来做这件事。终于,事情慢慢起了变化。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阅读推广人都来倡导我们民族本土的图画书。终于,在中国孩子爱读的图画书中,有了《布老虎》《元宵灯》《京剧猫》《小石狮》《团圆》《桃花源》《二十四节气》《一园青菜成了精》……

我深深地敬佩这些具有民族良心、文化良知与投入良苦用心的作家、画家、出版人、阅读推广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学,尤其是我们的儿童文学,实在太需要向下一代讲述我们民族自己的故事了。

中华民族缺少自己的故事吗?缺少自己的神话、童话、幻想文学传统吗?当然不是。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文学想象力和创造力。《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等众多史诗保存着珍贵的民族生命史、创造史;嫦娥、西王母、精卫填海等无数美丽动人的神话,讲述着亘古不变的人间梦想;一代代口口相传的童话故事、民间传说,传递着真善美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审美观、生态观;海量的歌谣谚语蕴含着中华民族无穷的生活经验、生产经验与人生智慧……据报道,我国口头文学遗产已建成的数据库,仅第一期就录入了1165000篇(条),8亿多字,而这只是口头文学,并不包括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的文学遗产。

历史文献表明:早在9世纪的唐代,我国就已出现了西方“灰姑娘”式的童话故事,这就是唐代作家段成式《酉阳杂俎》一书中的《叶限》。叶限姑娘的故事比17世纪法国沙尔·贝洛写的《鹅妈妈的故事》中灰姑娘的故事还要早出七八百年。历史文献还表明:16世纪的明代嘉靖年间,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儿童图画故事书,这就是《日记故事》。《日记故事》采用上图下文的形式,以曹冲称象、灌水浮球、司马光破缸救人等故事讲述了我国古代儿童的聪明智慧,这比捷克著名教育家杨·阿姆司·夸美纽斯编写的儿童插图读物《世界图解》还要早。  中国本土传统神话、童话、幻想文学等是一笔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笔丰厚的中国传统儿童文学遗产。这些传统儿童文学,既保存在丰富的口头文学遗产之中,同时也蕴含在历代文献典籍之中。古代有很多作家、学者,从小就爱听故事,长大了还是这样,如晋代的干宝,唐代的段成式、李公佐,宋代的苏东坡、洪迈,明代的冯梦龙、瞿佑,清代的蒲松龄、沈起凤等等。正是这一大批“青春在眼童心热”的有识之士,把他们听到的、采风来的故事记录下来,并写进他们的著述之中。“文锦织成便不磨。”于是,就有了《山海经》《搜神记》《酉阳杂俎》《古今谭概》《聊斋志异》……在这些魏晋志怪、唐宋传奇、明清小说中,有大量神话、童话、幻想文学等传统儿童文学文本,只不过古代并不叫“童话”而已。周作人很早就认为:“中国虽古无童话之名,然实固有成文之童话,见晋唐小说,特多归诸志怪之中,莫为辨别尔。”这一观点是很有见识的。

中国传统儿童文学遗产,是一座尚待我们去开发的文学富矿、文化富矿。这座矿脉的一头联结着由甲骨文传承下来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血脉与文脉,联结着我们古老的土地、山川、风物、民俗、梦想、开拓、乡愁,另一头则联结着中华民族下一代的精神生命世界。我们的爷爷、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都是从小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的。

《石门开》《渔童》《田螺姑娘》《阿凡提》等本土民族童话故事,曾给儿时的我带来无穷的阅读快乐与无边的想象,同时也让我从小懂得了勤劳与善良、正义与追求。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孩子只记住了蓝精灵、米老鼠、无敌铁金刚,只知道《猜猜我有多爱你》《夏洛的网》《哈利·波特》。这些外来的故事固然如同外来的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有它们的营养与可口之处,但如果我们的孩子只爱看这些书,只爱吃这些洋餐,显然会造成偏颇、偏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果走向极端,则会忘记自己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缺失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

今天,在这样一个门户大开、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的时代,我们实在太需要将我们民族自己的故事,将神话、童话、幻想文学等传统儿童文学遗产开发出来,并将传统儿童文学遗产的两头继续贯通起来、联结起来,用现代理念和艺术形式智慧地将其转化为广大少年儿童爱读、爱看、爱接受的读本。希望我们今天的孩子,在阅读叶圣陶、冰心、张天翼、孙幼军、曹文轩等中国作家创作的百年儿童文学优秀原创作品的同时,也能读到从《山海经》延传下来的民族传统神话、童话、幻想文学中的优秀本土作品。童话不等于《白雪公主》《小人鱼》《睡美人》。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童话的第一要义应该是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智慧、情感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本土故事,这不仅是老祖宗巨大的文学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结晶,更是中国孩子看得见的文化之根。

2016年2月17日下午4∶10草于G555次京汉高铁旅途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