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凯利著的《罗马帝国简史/百科通识文库》以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史为经,以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为纬,既展示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成就,又揭露了其征服和统治过程中的血腥和残酷。这是一本引领读者走进神奇的古罗马世界的上佳读物。
| 书名 | 罗马帝国简史/百科通识文库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作者 | (英)克里斯托弗·凯利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克里斯托弗·凯利著的《罗马帝国简史/百科通识文库》以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史为经,以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为纬,既展示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成就,又揭露了其征服和统治过程中的血腥和残酷。这是一本引领读者走进神奇的古罗马世界的上佳读物。 内容推荐 古罗马如何从一个弹丸小城发展成为横跨三洲的超级帝国?其统治精英又如何在落后的技术条件下治理国家,实现首都和行省之间的政治互动?近代的大英帝国,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和当代的好莱坞又如何看待罗马帝国的是非功过? 克里斯托弗·凯利著的《罗马帝国简史/百科通识文库》以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史为经,以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为纬,既展示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成就,又揭露了其政府和统治过程中的血腥和残酷,既有对古罗马人民日常生活的微观描写,又有对古罗马帝国运作机制的宏观分析,是一本引领读者走进神奇的古罗马世界的上佳读物。 目录 图目 绪论 第一章 征服 第二章 帝国权 第三章 共谋 第四章 历史的较量 第五章 让基督徒喂狮子去 第六章 生与死 第七章 回顾罗马 地图:公元2世纪晚期的罗马世界 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扩张与生存 罗马是个崇尚武力的国家,其庞大的帝国是从一系列激烈的战争中艰难赢得的。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罗马还是一座微不足道的小城;它通过和周边诸族结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从而确保了其生存。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使罗马人得以在台伯河谷建立领土,并将其势力范围扩张至南面的康巴尼亚(那不勒斯海湾周围)。这是一个逐渐推进和稳步巩固的缓慢过程。在公元前295年击败萨姆奈人(从而控制了意大利东部)以及挫败希腊亚得里亚海沿岸伊庇鲁斯王国统治者皮洛士的入侵后,罗马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率军在塔伦托姆(现今意大利半岛“脚跟”的塔兰托)登陆。尽管起初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他未能迫使罗马人投降。在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征战5年之后,因为不愿耗尽自己有限的资源和冒失败的危险,他选择了撤退。 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意大利半岛的大部分都处于罗马的控制之下。在之后的1个世纪里,罗马人及其盟友向北非的迦太基城——主宰地中海西部的强国——发起了挑战。迦太基的海上贸易确保了其持续的繁荣和国际影响,其商船队向东行至埃及和黎巴嫩,从事奢侈品贸易;向北可能远达不列颠,以购买铝;向南则活动于非洲沿海,以便运回象牙和黄金。和这样一个颇具威胁的对手的三次长期冲突——称为布匿战争一耗尽了罗马的国力。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前241年)的直接原因是对西西里的争夺。迦太基在西西里的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罗马人认为这是对其安全的直接威胁。不过,如果不能有效地抗衡迦太基的海上优势,就不能进行真正的反击。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的胜利是基于其陆军的优势,现在他们被迫组建一支常设海军,匆忙地将士兵训练成水手。据罗马后来的传说,他们的能工巧匠模仿一艘搁浅的敌舰,在60天里赶造了100艘战舰。最后这一险招取得了成功。在历经了23年艰苦的战争后,罗马人最终在公元前241年迫使迦太基人全部撤退。 来之不易的和平仅仅维持了20多年。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前201年)中,伟大的迦太基将军汉尼拔发动了古代世界最为大胆和最具想象力的军事行动。他率领50,000名士兵、9,000名骑兵和37头大象从西班牙出发,经过法国南部,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最后只有不到一半的人马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幸存了下来。7个月后,在公元前217年5月的晨雾中,汉尼拔把罗马将军弗拉米尼乌斯和他率领的军队包围在了翁布里亚的特拉西梅诺湖畔,一举歼灭了15,000人。次年,在阿普里亚的坎尼,他几乎全歼了罗马军队。这是罗马人所遭受的最为惨重的失败,一场战斗就夺去了他们50,000名士兵的生命,这也是欧洲战争史上在一天之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战斗。和索姆河之战。中的伤亡者不同,坎尼之战中的罗马士兵是倒在了短兵相接的近战中。在血流成河的平原上,他们的尸体堆积如山。 P8-10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