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大铁帽子王府之郑亲王府
有明一代,明成祖朱棣的和尚军师姚广孝的赐第就在西单路西的大木仓胡同。有清一代,顺治皇帝因“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拥护帝统有功,御赐的王府也在大木仓胡同。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崇德元年(1636年)以军功封为和硕郑亲王,成为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清宁宫猝死,皇位谁来继承?皇室内部争夺激烈。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暗中拥戴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承大统,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顺治帝登基后,济尔哈朗、多尔衮共同辅政。这一年,济尔哈朗45岁,多尔衮32岁。但他主动要求将自己排在多尔衮之下,并要求诸王大臣商讨国事时,只报告多尔衮不必报告自己。担任辅政王后,他在盛京尽心辅佐幼帝,多尔衮率领大军直捣北京。济尔哈朗护驾进京后,顺治封他为“信义辅政叔王”(清代仅有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被封为“叔王”)。多尔衮为人专擅,权欲极强。济尔哈朗一事当前,明哲保身,所以他对多尔衮一味退让,甘居下风,但隐忍退让却没能保住自己的权位。尽管多尔衮的王府壮丽不亚于皇宫,但他却以济尔哈朗王府殿基逾制,又擅用铜狮、龟、鹤为由,罢黜了济尔哈朗的辅政王王位并罚银二千,辅政王换成了多铎。
顺治七年(1650年),39岁的多尔衮病死,济尔哈朗获得转机。他审时度势,联合诸王参劾多尔衮一党,结束了皇室内斗,还大权于顺治皇帝。顺治皇帝14岁亲政,济尔哈朗选择功成身退,称号只是“叔和硕郑亲王”,不再主掌朝政,57岁寿终正寝,葬于京郊白石桥。顺治帝诏令休朝7天(大清朝仅有济尔哈朗享此殊荣),赠祭葬银万两,置守陵园10户,并立碑记功。康熙十年(1671年),追谥号为“献”;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祀盛京贤王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下诏配享太庙,复嗣王封号为“郑”。
从顺治八年(1651年)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郑亲王改称“简亲王”,所以郑亲王一系有郑、简两个封号,共封袭了17位亲王。
郑亲王府东起郑王府夹道、西至二龙坑(今二龙路)、北到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南至大木仓胡同,占地80余亩,房屋900余间。王府自东而西分三路,东路前驱突出,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中、西路随街势而退缩,中路为一个院落,西路为花园,是当时的四大王府之一。
郑亲王府建成后有过几次大变故。
一次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济尔哈朗的后人“神保住”被夺爵,王位“飞”到了本家德沛的名下。德沛历任国子监祭酒、吏部尚书,承袭简亲王爵位后,发现王府“邸库中存贮银数万两”,很是惊诧,对手下人说:“此是祸根也。不可不急消耗之,无贻祸于后人也。”。于是,德沛将银子发给府中的下人一部分,其余用来修建府中的花园——惠园,“引池叠石,饶有兴致。传是李笠翁手笔”,成为京师王邸花园中的最佳者。德沛还特意在园中立了一块石碑,记述建园的经过,说明建园经费是用王俸自掏腰包。乾隆十七年(1752年),德沛死了,简亲王又“飞”回来了,济尔哈朗的后人奇通阿被封为简亲王。
再一次是“辛酉政变”。17位郑、简亲王中除济尔哈朗外,最著名的就是端华。道光皇帝驾崩时,端华是顾命大臣之一;咸丰皇帝驾崩时,他和怡亲王载垣、肃顺等8人“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端华本人庸碌无能,基本听弟弟肃顺的。不久,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诉发动“辛酉政变”,肃顺被杀,端华、载垣赐自尽。端华因为身体肥胖,上吊的丝帛断了掉在地上,二次吊起方才气绝。端华死了,郑亲王府也被收回了。同治三年(1864年),郑亲王府赏给了道光皇帝的第八个儿子、钟郡王奕诒。当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今南京)被湘军攻陷,朝廷推恩赏还了郑亲王的爵位,但王府没有还。直到同治十年(1871年),庆至承袭郑亲王爵位时,才回到郑亲王府居住。
第三次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后,郑亲王凯泰逃到了河北固安,并死在了当地。而末代郑亲王昭煦是个“暮生”,在父亲凯泰死后两个月才降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承袭了王爵,成为末代郑亲王。
清朝覆亡之后,王府经济陷入困境。1918年,昭煦以2500元的价格将郑亲王府祠堂卖给了新街口南大街路西的高阳李家。几年之后,他又以郑亲王府为抵押,向西什库天主教堂神父包世杰借款10余万元。因借款到期,无力归还,教堂起诉至法院,要求收取王府房地产抵债。1923年,郑亲王府被京师地方审判厅查封。1925年6月,中国大学向比利时营业公司借款15.5万银圆,替王府偿还了债务,取得了王府和花园共900余间房屋及80余亩地皮的所有权,并聘请昭煦为大学校董。同年9月,中国大学迁入王府新址开学。
1948年,北平中电三厂拍摄了一部由谢添、白光主演的恐怖电影《十三号凶宅》。剧情以郑亲王府为背景,讲述郑亲王被八国联军用战马拖死后,王府日趋没落,王族中一对兄妹私通,生下了私生女。私生女长大后,经常穿着白衣在王府里夜游。当时的宣传海报还使用了诸如“王府之夜,鬼影憧憧。奇情怪闻,兄妹私通。即日上映,勿失良机”这样的煽惑性广告语言。
《十三号凶宅》以真人实地为背景编造故事,引起了住在京城的末代郑亲王昭煦的诉讼,中国大学也以电影渲染恐怖、影响学校招生为由要求禁映。当时这一案件闹得满城风雨,最终法院判决电影厂赔偿末代郑亲王昭煦,将电影中的“郑亲王府”改成“正亲王府”后获准上映。
如今郑亲王府是国家教育部所在地,办公区大门改在北边的辟才胡同。王府新建不少现代的楼房,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空间的天际线,都失去了舒缓的美感。
P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