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的青春不热血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董冬冬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做业务、做管理、跑步、创业看似比较不相干的事情,其实内部隐约有一条暗线:就是法律人对法律事业的热爱,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敢闯敢拼能坚持的精神。董冬冬著的《谁的青春不热血》展现作者不同角色的技能、观点、经验、心路、思维与行业观察,以及拼搏不息的精神状态。

内容推荐

《谁的青春不热血》系董冬冬个人随笔集,他是一个非典型法律人——法硕毕业,第一份职业是新华社记者,然后做律师,读EMBA,做律所管理者。后又果断辞职创业,领衔创立了若干知名的法律品牌,为法律服务市场增添许多新鲜气象。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律师,管理,行业观察,跑步,创业,家庭等等,虽然写于不同时间,但内部依然有条暗线:就是对法律事业的热爱,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劲头。

目录

壹 停不下来的折腾

 停不下来的折腾

 离开与回归

 谁的青春不热血

 从记者到律师

 梦想与信心

 法律人跨界金融,可以另起一行

 牵手腾讯

 媒体眼中的我与创业

贰 法律,管理,互联网

 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盘点(2015)

 律所品牌工作漫谈

 以商业+合伙的逻辑实现组织梦想

 把互联网的基因植入瀛和事业

 法大大与电商江湖

 用“温暖、感恩、实干”之心意凝聚共识

 除了找到合伙人没有第二条路径通往成功

 原来你也在这里

 互联网时代的律所管理与创新

 为什么移动互联网无法缔造法律人的朋友圈

 关于LA离职事件的总结与思考

 互联网科技与法律服务业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危机公关

叁 认识不升级,枉读十年书

 认识不升级,枉读十年书

 成大事者不纠结

 认真的人不会输

 尽快完成你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如何成为不被淹没的高地

 如何在经济调整期创造人生的丰盛

 十年后将无大所

 迎风上,还是等风来

 为什么说静安闸北联姻是一门好亲事?

 漫谈势能

肆 且行,且跑,且思考

 跑步是为了让心灵沉醉

 要感悟,不要赶路

 我坚持是因为我别无选择

 踏上戈壁诗四首(2017)

 从垫高五寸的水杯学习独一无二的用心

 又见平遥

 当我们谈贫穷时我们应该谈论什么

 关于死亡等其他最近的几点思考

伍 有你们,有力量

 HI,小梧桐

 你是折磨人的小天使

 写给女儿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还能不能好好地说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海王

 母亲的前半生

 你是我心中每天盛开的花

 你想见的是自己过去的时光

 把每段琐碎的时光塑成心中的样子

 余生你必须惜命如金

后记

试读章节

停不下来的折腾

一、关于家庭

我老婆是在我一无所有之时,跟我在一起的。当时刚到北京,住在地下室,老婆第一次去看我,看到地下室不到三平方米的地方,衣物干净整洁,书籍成堆,虽然苦逼但精神状态非常好,非常有干劲。用老婆的话说,只要小伙子有干劲,我就赌一把自己的青春吧。凭当时老婆的条件,找一个高富帅男生,是很有机会的,但是她愿意嫁给一无所有的我,确实需要勇气。但正是这份义无反顾的跟随,让我在奋斗时有无限的动力与源泉。

真的非常感谢老婆与家人在我十年的创业中给予的支持与理解。

我想给在座的优秀的单身女青年们说一句话,不要惜嫁,莫嫌少年穷,如果愿意嫁给一个事业尚处在低谷但浑身干劲的青年,也许就为社会拯救了一个找不到爱情而孤单的有为青年。

二、新华社的生活

我是怎么考上新华通讯社的,关键有一个小小的细节——打电话给新华社办公厅,寻问是否可以向贵社发简历。他们说,我们总编室一般招收北京重点院校的学生或者国外留学回来的毕业生。我还是不死心,在北京招聘的现场,我面对当时的人力资源部主任,用心地在简历上加了几行字:法律+中文双教育背景,律师+媒体双职业经验,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努力回报惊喜。然后用非常期待又紧张的眼神看着他读简历。当时的主任认真看了我这一行还算漂亮的手写字,就把我的简历放到较少的一堆里面去了,而在场的简历大部分当场被筛选至另外一垃圾堆中了。后来,我面试通过了。

点评:到现在我仍然感激当时给我这个屌丝青年机会的主任,只记得他姓袁。有时候,一个机会来临时,你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充满激情地努力,效果可能超出你的期待。原来我在北京负责招聘过全国的分所主任,凡是跟我见过面,主动发短信和邮件再次沟通的,我往往会更加关注。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孙正义投资了800家公司,有100家失败,他说成败最大的区别是,领导人是否有足够的激情!激情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法。投杨致远,因为他感到他的每个细胞都在颤抖;投马云是因为看到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火焰。孙正义说,成大业的人具备两个条件,一腔热血(激情);一身正气(品德)。

为什么从新华社离职: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直到2010年之前,新华社一直是传统体制内的媒体人最向往的机构,新华社是中国最大的官办媒体,在体制内可以享受体制内的一些好处,比如有保障感,甚至能满足部分虚荣心,这个机构有四万名全球员工,是排名第一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在这个略显神秘的机构,你可以接触到一线的政治政策的动态,参与重大事件的报道,养成对资讯的敏感,以及参与传播。我第一次到人民大会堂也是在新华社时参与两会的报道,以及2007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黄菊去世,是我在值班时第一时间得到通知的。但是像在体制内所有人的感受一样,你必须接受科层制的层层PK,而且需要越来越习惯谨小慎微的处事风格,在没有社会与家庭背景的大观园里,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机会获得升迁。有一天,我去访问一个副厅级的编辑部主任,他是干了三十年的新华社资深媒体人,满头白发,著作等身,他给我说,他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买不起京城一平米的房子。一下子让我泪奔,仿佛一下子看到了三十年之后的自己。我可以为了新闻理想奋斗一生,但是我不能在京城米贵的地方为房子车子耗尽青春。(P3-4)

序言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谁的青春不热血》本来是我的《平凡之路》的序言题目,我邀请同学兼好友董冬冬帮我写序,那时他就产生了出书的念头,当时说,以后他要出本书就叫《谁的青春不热血》,不曾想,这才半年多点,他出书的计划就要启动了。

我和冬冬是在2003年10月份的研究生入学报到时的教学楼的走廊里认识的,一聊,先是知道我们是山东老乡,然后知道我们竟然还是大学校友,然后知道我们的家庭背景相同,都来自农村,都是贫下中农,殊途同归又走到一起,然后我们成为挚友,好像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情。

无论是研究生三年里,教室里留下我们为司法考试拼搏的身影,篮球场上洒下为班级荣誉战斗的汗水,内蒙古大青沟回荡着漂流时的笑声,还是毕业后一起住在北京地下室找工作时的迷茫,手拿简历早早等在北京展览馆门口接受刺骨寒风的洗礼,失落时在北京胡同里的小饭馆里举起啤酒瓶以示鼓励的碰撞声,都是我们永远的回忆,也是一生的财富。

冬冬本科是学中文的,所以有着文人的气质,文采也不错,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加上山东人的质朴和真诚,是个值得结交的朋友。上学期间,他和我们一家三口去爬千山,儿子那时才四岁,登山时儿子手脚并用,爬得比我们都快,但下山时就走不动了,是冬冬用肩膀扛下来的,满头大汗的样子,但不辞辛劳。

毕业后,冬冬进了新华社,我做了律师。做律师最初的日子非常艰难,非常孤独,于是我们经常联系,互相鼓励,后来他干脆辞职也做了律师,加入进来,从此我不再是一个人战斗。

轰动一时的山东省泰安市65名中师生告政府和教育局一案中,泰山脚下也有他的足迹;我们曾住在一个六十年代时最好的宾馆里,晚上共同抵抗上有蚊子飞机般的轰炸,下有蟑螂坦克似的进攻;我们曾共同代理一个共同犯罪的案子,为不能挽救不幸的失足者而哭泣;我们曾经在海淀法院的法庭上为连锁加盟商的权益而努力,不忘取得胜诉后的忘情庆祝。

那时,我们还年轻,那时,我们还不成熟,但有着满腔热血,有着对于律师职业的疯狂的热爱。

突然有一天,冬冬告诉我,他要去上海发展,那天我正在万寿寺陪着朋友。挂了电话,想不通他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结婚了,有家了,有房子了,还想漂泊?但我还是在万佛像面前为他祈福,保佑他一路平安!

当时确实小瞧了他,没曾想他竟然创建了后来是亚太第一大所的盈科上海分所,我见证了他创建这家分所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整个过程。在这里,他读了EMBA,在这里,他认识了更多的律师大咖,在这里,他结交了更多的有志之士,在我2012年也来到上海时,对他刮目相看。  他的成长和成绩,是我看得见的,但他承受的压力,付出的艰辛、汗水和泪水,他没有和我讲,但我知道,哪有随随便便成功的人?

但他初心未改,依然是那个有情有义的冬冬,依然是性情中人的山东汉子。

他如今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工作再忙也常常听到他谈起他可爱的女儿,幸福的感觉溢于言表。大女儿笑笑,乖巧可爱,不知什么原因,从小就怕我,见我就哭,我想她时就只能在楼下等着,让太太上去看她,实在等急了就偷偷溜进去,不料被笑笑看见了,嘴还没咧开,冬冬就把她抱到卧室里,然后她偷偷地看我,就哭,冬冬说不看不行吗?不行,就看。现在笑笑大了,和她说起这事来她就笑,问她:还怕我吗?她只摇头。小女儿梧桐出世时,冬冬正在云南腾冲出差,没想到产期提前了十几天,冬冬接到电话就往回跑,竟然把行李箱丢到昆明机场,几经辗转才回到上海,女儿已经出世六个小时。我和太太早就在医院照顾了,我大概是他小女儿出世时第一个见面的男爷们,所以她认我当干爹是义不容辞的事情了,大名还是我起的呢。在产房里,冬冬搂着委屈的太太安慰不停,道歉不停,真一个爱家的男人!

爱有多深,负担就有多重,大概是这个原因吧,冬冬一直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后来冬冬从盈科离职,重新创业,和几个合伙人创立了瀛和律师机构,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创造了一个律界奇迹。

近期听说他又转行做起了金融,还有声有色的。

冬冬还是一个奔跑者,他每天都坚持跑步,还经常去外地参加马拉松长跑,参加戈壁滩的挑战赛,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他有这样充沛的精力让我吃惊,这些活动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成本,更需要毅力去坚持。为什么这么执著?用冬冬的话说:“跑步是为了让心灵沉醉”!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这句话,我觉得用在冬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不断地在挑战新的领域,在新领域取得成绩后,仍然不满足,而是继续前进,不断探索,不断超越,并且乐在其中。

这本书,收录了冬冬这几年来的心路历程,虽然是短文的集合,但涵盖了他对于生活、家庭、事业、做人和做事的思考,每一篇都不是简单的随笔,相信会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收获。

张刚

2017年7月25日于上海

后记

本书出版之际,恰好笔者39岁的生日,马上就要步入不惑之年。倏地,曾经的文艺男青转眼到中年,虽自感体力充盈、精力无限,但心理上、家庭上、事业上的现状,又在内心不断提醒自己,经过十多年的摔打历炼,辗转腾挪,应该转为成熟、内敛与理性。流行的语言说,人生有三个阶段: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又回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虽然尚不能断定我的境界处于什么阶段,人世间大多朴素的道理,大道至简,大巧若拙,但普通人有一定的年龄与阅历的积累,才能活个通透,参悟明白。

小时候在农村,目睹邻里间因为宅基地的一堵墙或一棵树,大动干戈甚至反目成仇,还掺杂着大家族欺负小户人家,表示非常不理解。母亲趁机教导我,生活层面不高眼界就低,没有素质就欺软怕硬,没有见识就没有容人之量,必须见过了世面,才不被鸡毛蒜皮的生活所累。换句话说,在底层就必须奋发图强,能飞多高就飞多高,最好飞出他人视线不能及的地方。当然,待我到京城或沪上,才发现人性的弱点无论身处什么阶层什么家庭,其实在哪里都是差不多的。不过,我从母亲言传身教中获得一个真理:人得自己成全自个儿,改变命运改变思维提升格局,全得靠主体自觉。没有多少教育基础的母亲,让我看到了永不放弃,不服输、不认怂的精神,乐观向上善良与人的品质,搁现在叫正能量。

读书、求学、运动、创业、婚恋都是人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机会,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关键是努力沉淀自己。《谁的青春不热血》只是选取了三年来自己创业过程中的点滴感悟,随意成篇,不成体系,恐负了读者,心有惴惴焉。

结集出版不但是缅怀即将逝去的青春,更重要的是希望借书为媒,向所有的家人、亲友、同事、跑友们交一下心,表达心底的感恩之心。

首先感谢我的太太吴妮女士,我敢说继妈妈之后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全力支持我的折腾,同我分享喜忧,十年如一目,低谷时激我奋起,高亢时示我平静,智慧之光把她滋润得更加迷人,她对人间名与利看得比我通透洒脱。两位可爱的小天使笑笑与桐桐,是上帝赠给我们人生最好的礼物,越来越可爱的样子,想想她们甜蜜的笑就心口发热。

也籍以此书,向瀛和律师机构的四周年致敬!

2013年12月12日,是瀛和生态在上海诞生的日子,经过兄弟们四年的打拼,她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法大大、赢了网、原创宝、为安法务金融、律诚保理等,在各自创业赛道上,打下了不错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年轻时结下来的这份友谊,经受住了人性弱点的考验,而弥足珍贵。七位创始人分别是:孙在辰、徐双泉、申伟、董冬冬、梁迪、李磊、黄翔,又被别称为“七匹狼”。

上海,是我三次创业的起点,在这块叫作苏河湾的风水宝地,我携团队先后创办盈科上海、瀛东律师务所、为安法务金融,回顾创业的折腾经历,我曾写了《只有合众为一才能通向成功》,无论追随盈科梅向荣主任布局盈科,还是与张浩、周子闳从零到一创办瀛东,还是跟刘波先生创办为安法务金融,我深谙合伙人的重要性,找到对的人,事就成了一半,目标、绩效、共赢皆以人为本。合伙人如夫妻,一旦携手无间,所爆发的力量会超过你的想象,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道义力量可能造就伟大的合伙人事业。

本书的出版,感谢赵宏女士,十年前在清华西门的“博雅读书会”上认识之时,她还是刚从人大法学院毕业的优秀应届硕士生,如今我们已经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好脾气加好眼光,赵宏女士也成为深受法律写作者喜爱的资深编辑,她帮助中国法律人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法学书籍。

是为记。

董冬冬于上海

2017年9月27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1: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