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与情)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薛智勇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但是有情皆满愿

谁人能够跨越这隔世的忧伤,倾心一场,终成殇。月下花无语,西风独自凉,谁欠谁一段,返生香。

浣溪沙

抛却无端恨转长,慈云稽首返生香。妙莲花说试推详。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篆烟残烛并回肠。

佛经云:“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世间万相,皆由心生,一切皆虚空。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若是有情皆遂愿,世间哪得相思味。如此多少有些自我解嘲的一句,道出了相思的无奈,道出了爱而未得的感慨。似秦少游的那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遇后的别离,自我安慰般的无奈。

纳兰袭用了王次回的诗句。次回有诗说,“但是有情皆满愿,妙莲花说不荒唐”。王次回似比纳兰更参透世间情事,字句中透露着浓浓的佛意。

纳兰的这首《浣溪沙》,词句之间也是多有佛意。纳兰原本对佛学就多有涉猎,自幼学习书法,曾临摹赵孟頫手书的《法华经》。《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自卢氏去世后,纳兰便生趣渐消,此后其词作中开始流露出一种向佛的倾向,词中佛之意象也渐渐增多。

词境即心境,词心即我心。纳兰生于华阀,性本忧郁,情近乎悲。

梁启超称之“古之伤心者,别有怀抱”,应是一语道破纳兰心结。纳兰亦自言,“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低落的心绪诉诸词端,生成凄婉幽怨的凄美之境。陈其年用“哀感顽艳”四个字来概括纳兰词的意境,尤为精当。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的词,惹人心痛,似那南国的红豆,生而为相思。纳兰的词,独为多情人而吟咏,读来教人心有所感。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纳兰的寂寞?

多情之人皆寂寞。纳兰半生沉湎于相思,一生独自品味孤独。在一首《金缕曲》中,纳兰便发出了“料也觉,人间无味”的叹息。这一叹,便耗尽了余生。

康熙十六年(1677)是纳兰人生重要的拐点,也是纳兰词风的转折点。这一年的五月三十日,爱妻卢氏去世,纳兰迟迟不忍将其下葬,灵柩停在双林禅院一年有余。其间,纳兰常流连于此,夜宿双林禅院,且作有两首《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心灰尽,有发未全僧”,“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由此而后,纳兰便偶有一些词作,充满佛家色彩。

纳兰词集初刊之时,纳兰正是年少风流、意气风发之时。纳兰用北朝独孤信的典故,欲学那独孤信,一派侧帽风流,给自己的词集取名为《侧帽词》,引得家家争唱。后顾贞观将其词重新刊印,更名为《饮水词》,取《五灯会元》道明禅师答卢行者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之意。此时,纳兰已心意渐冷,与尘世已渐隔绝,似有红尘看破之意。

顾贞观在《纳兰词·原序》中这样说道:“容若天姿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清凄,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悽惋而后喜悦。”“如听中宵梵呗”,也是佛意明显。

中国古代文人,雅好佛学者众多。然如纳兰,身为满族贵胄,入关不久,年少成名,任职清要,却也对佛学情有独钟者,实为少见,值得玩味。

纳兰后来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楞伽山人。此号来自大乘佛教《楞伽经》,唐代诗人王维、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都深受此经影响。梁佩兰悼纳兰的挽诗道:“佛说楞伽好,年来自署名。几曾忘夙慧,早已悟他生。”纳兰看尽人间悲喜种种,心生红尘厌倦。厌世,缘于爱之深切。向佛,只因情缘难了。

纳兰此词,佛意浓厚。“慈云”“稽首”“返生香”“妙莲花”等皆为佛语。

“慈云”一词是佛家语,在佛经里很常见。因为佛家称佛的慈悲如大云覆盖世界,容若用在此处,代指佛祖。

“稽首”是一种跪拜礼,属“三叩九拜”的“九拜”之一,从周代就有了,《周礼》中便有记载。

“返生香”之典,乃取返生还魂之意。《海内十洲记》载:聚窟洲有一座神鸟山,山上有返魂树,如果砍下这种树的树根和树心,在玉釜里煮成汁,煎成丸,就成了所谓的惊精香,也叫返生香。埋在地下的死者一闻到它的香气就会复活,复活之后便再也不会死去。

“妙莲花”,指的是《妙法莲华经》。“花”通“华”,汉字里本来没有“花”字,“花”是后起的俗字。

佛家谓,“如来慈心,如彼大云,荫注世界”。称佛名号能“破除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又云《妙法莲华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志”。

纳兰与卢氏三载情缘,一朝断绝。死者已矣,生者悲不自禁,遂生痴想。他曾不止一次祈求佛主,使亡妻还魂。也曾在篆烟残烛之中,忍泪推详佛经。然而,无论他多么虔诚,终是无法如愿,徒惹愁肠百转。情到绝时,便生痴想。纵无情处,亦是多情。

满纸佛音,却不为大彻大悟。痴于情中,寄望还魂,盼后身之缘,终难满愿,却仍眷眷于此。

正是这眷眷不忘的深情,构架了纳兰词的风骨。

无人可以真正看破红尘,所谓看破,逃避而已。一心向佛,也只是一种逃离,一次自我的救赎,心中那一丝光亮却永远没有熄灭。

佛念不惹尘间事,一花一木总关情。淡淡轻愁如烟,悠悠红尘相思,断不了的是尘世情缘。

情非所愿,空惹思量。心空无物,唯情难忘。

谁人能够跨越这隔世的忧伤,倾心一场,终成殇。

月下花无语,西风独自凉,谁欠谁一段,返生香。

P35-39

后记

诗意地活着

余学西文,喜读诗词,然才疏学浅,终不求甚解。全凭执念于心,品诗中趣味,揣诗人痴心。偶得情绪一二,心有戚戚,每每记之于怀,录之以文。

人之于世,只求无愧于己,只求安然于心。

人须诗意地活着,唯求内心,有诗,有真情。

大繁华处大寂寞,闲数光阴虚度,静看花开花落。念去去,我心寂寂,唯诗意还在,夫复何求?

唯求于人间世俗之中,独品诗意。每与友人揣度词句至夜深,推敲之趣,独乐其中。

匆匆几载,终得以成文刊印。感谢诸多好友的鼓励与帮助,尤王颖女士不厌其烦,多有推敲、修改、校订,揖手,不多言谢。

今生无所求,唯求,诗意地活着。

目录

情之卷·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片伤心画不成

 天上人间情一诺

 瘦尽灯花又一宵

 但是有情皆满愿

 春情只到梨花薄

初之卷·故作羞

 小立恨因谁

 回头忍笑阶前立

 背立盈盈故作羞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劫之卷·又忆卿

 枇杷花底校书人

 惜花人去花无主

 刚作愁时又忆卿

 忆来何事最销魂

缘之卷·一相逢

 蓦地一相逢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殇之卷·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

 定与韩凭共一枝

 十年踪迹十年心

 此恨何时已

 赢得更深哭一场

 风雨消磨生死别

恋之卷·梨花影

 一片幽情冷处浓

 相看好处却无言

 夕阳潜下小楼西

 而今独伴梨花影

梦之卷·随逝水

 聒碎乡心梦不成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

 暗忆欢期真似梦

 半世浮萍随逝水

 算来好景只如斯

 不是人间富贵花

醉之卷·他生里

 共君此夜须沉醉

 谁道破愁须仗酒

 凭君料理花间课

 谁道飘零不可怜

月之卷·似当时

 辛苦最怜天上月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又误心期到下弦

愁之卷·各自愁

 一种烟波各自愁

 一般易到伤心处

 一事伤心君落魄

 睡起欲写两眉愁

 独自闲行独自吟

 嫩寒无赖罗衣薄

错之卷·当时错

 而今才道当时错

 多情自古原多病

 遍翻眉谱只寻常

 我是人间惆怅客

 当时只道是寻常

后记

 诗意地活着

序言

此一生,与谁初见

我喜欢,夜深时,一个人的独处。

夜色阑珊,独自一人,展开书卷,掬一捧月光入杯,饮一片澄明入心。此刻,我心柔软,一颗心归于安然。

此一生,可有一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有一人,与你共享这称意相宜的寻常风月?

此一生,可有一人,与你遥遥相望,心灵相伴?可有一人,与你许下一世清浅,得半生安然?

此一生,谁与谁擦肩,谁与谁初见?

走过,懂得,无须苛求。有一人懂你,足矣。

不舍的,未必是情深不移。

放下的,未必是情浅缘悭。

爱过,醒悟。爱,原来是一种错,一场悲喜交错。

莫轻许诺言,莫轻言别离。他生缘,凭谁记?

错过,懂得。爱,只在一念之间。

谁能守住一颗宁静之心,不为惊扰?去寻一方心灵的安放之所,孤独终老?谁能放下执念,只求两心相牵,共度流年?

人,本该诗意地活着。

当我们衣食无忧,便以为可以随遇而安,一无所求。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缺少的,恰恰是诗意生存的空间。精神的缺失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

我们缺失的,不是写诗填词的技巧,而是品读吟诵的情怀。

你是否因一首诗而感动?

你是否一个人静静地对着书卷而穿越了空间?

情是诗歌的生命,唯有用真情去品味,方能领悟诗人的情感。

浅吟低唱的词句,跨越时空的阻隔,投射到后世悲哀的轮回中。

世事如落花,我心自空明。

夜阑,人静。借一缕月光,展一卷书,吟一首诗,填一阕词,酌一杯酒。掩卷,我心安然。

有诗,有酒,足以慰平生。

内容推荐

纳兰容若,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容若的词句饱含痴情与哀伤,和他传奇的一生相互交织、相互投射,长久以来被后人解读、追捧。作者薛智勇多年潜心研究纳兰容若之词,他不拘于前人的理解,在《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与情)》一书中,用清新优美的文字讲述了纳兰容若惆怅的一生,用真情解读他那纠缠着悲喜的情词,以及痴狂的爱情。

编辑推荐

纳兰容若的才华在于,将尘世难解的爱恨情仇,用深入骨髓的词藻,以及或深或浅的抒情写景,磨砺成直击人心的锋芒,将世间难以看破的“情”字剖开,让其中的笑或泪,都一一展现。

作者薛智勇痴迷于纳兰容若多年,潜心研读,在“天涯论坛”等网络平台连载阅读心得,广受读者喜爱。他将纳兰其人其诗与尘世的爱恨情仇相衔;其喜其悲,在文字间尽现。

《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容若词与情)》收录的就是他的此类文章。适合对爱情怀抱憧憬的人、在情中有所经历的人、喜欢纳兰性德诗词的人、文学爱好者阅读。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