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飞主编的《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理论与实践》分为上、下两编,体例上采用章节形式,内容上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理论与实务兼顾。本书着眼于解决派驻基层检察室的实践操作问题,在注重实务性的前提下,对派驻基层检察室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阐述。二是当前与长远兼顾。本书主要是根据当前关于派驻基层检察室的规章制度、实践做法编写,同时也进行了必要的前瞻性探讨,比如检察室立法问题。三是省内与省外兼顾。本书以山东省检察机关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的生动实践和理论探索为基础,放眼全国检察机关,对其他省份派驻基层检察室的模式特点也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使读者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吴鹏飞主编的《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理论与实践》系最高人民检察院2016年度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成果。派驻基层检察室是人民检察院派驻乡镇、街道的工作机构,是检察机关促进检力下沉、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的组织形式,是人民检察院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全面总结山东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兼顾其他省市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情况,经过系统梳理,重点采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用案例来论证观点,为当前司法改革和立法完善提供了客观、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弥补了派驻基层检察室研究领域的不足,对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体例上采用章节形式。上编为综合篇,分为六章,分别阐述了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的时代背景、法理依据、构建原则、司法能力、运行机制等重要理论问题,深入分析了我国派驻基层检察室的历史发展规律,为派驻基层检察室运行机制的继续深化与健全完善提供了对策建议。下编为业务篇,分为九章,以山东派驻基层检察室业务工作实践为基础,结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基本理论,详细介绍了派驻基层检察室开展业务工作的具体操作实务,为派驻基层检察室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具体指引。附录部分选登了山东省检察机关出台的六份制度规范,是山东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和规范运行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供各地派驻基层检察室在工作实践中参考。
序
卷首语
上编 综合篇
第一章 派驻基层检察制度概述
第一节 我国派驻基层检察室的发展历程
一、初创发展阶段
二、曲折发展阶段
三、重建探索阶段
第二节 新时期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标准和建设模式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派驻基层检察室的基本建设标准
二、各地主要建设模式
三、山东建设模式简介
第三节 国外社区检察制度的启示
一、美国社区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背景
二、美国社区检察制度主要特点
三、国外社区检察制度的启示
第二章 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大背景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发展
第二节 基层治理法治化与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
一、当前基层检察监督的现状和问题
二、检力下沉在基层权力结构和检察监督体系中的价值
三、推进基层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对检察监督的新期待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
一、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派驻基层检察室的职能作用
第三章 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概念解读和机构属性
一、“派驻”概念释义
二、派驻基层检察室的机构属性
三、派驻基层检察室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的依据和合法性
一、现行设置依据
二、作为派出机构的合法性
第三节 权力制衡理论视角下的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
一、国外对分权制衡理论的应用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权力制衡机制的应用
三、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与完善基层权力制约
第四节 司法改革与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
一、司法改革对基层司法活动的新要求
二、群众参与司法与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
三、司法职业化新要求与派驻检察室建设
第四章 派驻基层检察室的科学构建
第一节 建设原则
一、依法设置原则
二、有限职能原则
三、科学布局原则
四、规范设置原则
五、便民高效原则
第二节 职能定位
一、职能定位应正确处理五方面关系
二、职能定位的应然分析
三、职能定位的实然分析
……
下编 业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