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姜燕著的《老师也曾是孩子》是一部描写作者童年的乡村生活的散文集。《老师也曾是孩子》对乡村的景物、风俗、人物、事件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也令人唏嘘感慨。集中每一篇都属精品,情感充沛、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读来仿佛回到了那个物质贫乏但精神世界异常丰富的年代。
| 书名 | 老师也曾是孩子/满天星书系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郭姜燕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郭姜燕著的《老师也曾是孩子》是一部描写作者童年的乡村生活的散文集。《老师也曾是孩子》对乡村的景物、风俗、人物、事件的描写非常生动有趣,也令人唏嘘感慨。集中每一篇都属精品,情感充沛、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读来仿佛回到了那个物质贫乏但精神世界异常丰富的年代。 内容推荐 郭姜燕著的《老师也曾是孩子》是一部描写许多老师童年生活的散文集,通过对不同生活背景下景物、风俗、人物、事件的描写,展现了与当下儿童生活环境有一定距离感的童年生态,非常生动有趣,也令人心生感慨。书中每一篇散文都情感充沛、文笔细腻,能牵动人心,读来仿佛回到了那个物质相对贫乏但精神世界异常丰富的年代,对当下生活具有启迪意义。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老鼠的尾巴 偷 冰的记忆 好玩的游戏 捡到一颗蛋 自行车的事儿 跳跳跳跳跳 我的“太阳” 牛脾气 那些蜜蜂 一根线的乐趣 颖儿 想当运动员 书 红领巾 虱子和疖子 知了 过年 学习小组 孩子气的父母 生活费 与水玩 文化羊 挖个坑埋起来 捡到钱了 试读章节 梅面无人色,指着那根垂在她床边的电灯绳,说老鼠就在灯绳上,她拉灯绳的时候拉到了老鼠的尾巴.彻底被吓坏了。 “不会吧!老鼠难不成会表演杂技?睡吧睡吧,深更半夜的,别胡思乱想了。” 见我们没人相信,梅哭了:“呜呜呜……本来就是的,不是绳子,就是老鼠尾巴,头上是尖的,我一松手它就跑了。” 我们安慰:“好吧好吧,睡吧睡吧。” 第二天开始,梅闹着不愿意睡那张床了。说她睡不着。 于是,舍长亚芳主动调到了那张床铺。她说。她就不信这个邪,以后谁要起夜就喊她,她给大家开灯。 连续一个多星期,亚芳都平安无事,大家再次笑梅有点神经质,说肯定是她做梦做糊涂了。梅被大家说得有点糊涂了,承认可能自己真的是做梦了。 就在那天夜里,同样的场景上演了,主角换成了亚芳。 她披头散发,也是赤脚,不过没有蹦起来。她哑着嗓子说:“真的是老鼠,会玩杂技的老鼠,我抓了它的尾巴,看着它从墙上蹿到屋梁上去了。明天开始抓老鼠。” “它没有咬你,真是幸运!”我说道。 屋里有老鼠,我们早就知道,不过一向井水不犯河水.我们也就不怎么搭理它们。 也是,每周从家里带来的一点馒头干、花生米什么的,不等老鼠发现它们,就已经被我们消灭了,比起老鼠,我们有着更饥饿的胃,更强大的咀嚼能力。 亚芳和梅是最积极的,她们指挥着大家,并亲力亲为,把床底下的木头箱子、发臭的鞋子和一些乱七八糟的盒子什么的都清理了出来。 我从老师家借了一个大老虎钳子,作为武器握在手中,弓着腰,瞪大眼睛,觉得自己就是黑猫警长。 其实我怕老鼠。 我更怕老鼠尾巴,怕得要死。 家里养的黑猫捉到一只老鼠,它把老鼠堵在墙角,用爪子扒拉着玩弄,咬在嘴里又吐出来,吐出来玩一会儿再咬在嘴里。老鼠奄奄一息,无力挣扎。 我起先看着好玩,慢慢的,觉得那老鼠也太可怜了。我想,作为一只老鼠,死也死得这么难受,真是没天理。 我觉得应该让老鼠死得其所。于是,我就捏着老鼠的尾巴,把它提起来,准备找一个野地把它埋了。 黑猫不肯放过到手的美餐,被我用力踹了一脚才罢休。 老鼠无力地晃荡着,看样子死神已经接收了它。 我找了一把小锹,往田野里跑去。 就在我的怜悯之心膨胀的时候,就在我还没来得及给老鼠掘出坟墓的时候,我只觉得老鼠尾巴在我手中猛地一下坠,不等我明白过来,手指已经狠狠地疼了一下。当我反应过来,明白自己是被手中的坏家伙反咬一口时,老鼠已经趁我松开手的当口,落地,快速逃得不见踪影了。 它是装死的呀!它居然会装死! 我实在是太愚蠢了!黑猫在我身后喵呜喵呜的.它也在笑话我吧。 还是接着说我们抓老鼠的事吧。 我们把屋子角落的东西清理得差不多的时候,果然发现了老鼠,还不止一只,它们似乎是在进行一个集会。 P6-8 序言 这本书写了很久很久。 在我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偶尔会跟学生聊起我小时候的事,他们很喜欢听。在我当老师的这些年,也陆陆续续采访了近百位老师,跟他们聊他们小时候的事。这些真实的故事太有趣了,我从中选择了二十几个,写成了此书。 采访过程中的交谈,经常把我和被访老师带入已经遥远的小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大笑,也会不由自主地叹息。 在讲述和倾听中,我们重温着童年,已经到了中年甚至老年的老师们,被突如其来的童年回忆袭击,纷纷变成手舞足蹈自说自话的孩子。 老师不是生来就是老师。 老师也是从孩子走过来的。 学生们可能并不会想到这些,老师们有时候也可能会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 但当老师们回忆起童年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变回了孩子。 我发现,学生们听老师讲那过去的事情时,有一种无法替代的亲近与欢喜。 这一个个真实有趣的故事,分属不同的主人,其中的“我”并不是同一个人,而是我采访过的许许多多的老师。 我始终认为,当老师变得不再那么一本正经,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把这些故事从老师们的时光深处“打捞”上来,愿它们带来的快乐和温暖能让你会心一笑。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但愿我可以做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