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村和敏著的《绝景村庄全踏破(意大利230村)》图文并茂的描绘了意大利各大区的234座村庄。每个村庄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光是教堂的建筑风格,便有罗马式、哥特式、伦巴第风格、拜占庭风格、诺曼式等,它们将建成之时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传承到了今天。不过更打动吉村先生的,是当地人对村庄的热爱。他们守护着沉淀在历史中的建筑物,珍惜与其他村民间的羁绊,在边境之地以充实的内心和自豪感生活着。每天往返在石板坡上的老婆婆,修缮教堂墙壁的男人们,烹饪着当地食材的主厨,还有在小巷中奔跑嬉闹的孩子们,与这些充满活力的村民邂逅,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国家隐藏在小小乡村中的真正魅力。
从2011年开始,知名摄影师吉村和敏决定夏季和秋季长居意大利,以每天走一个村庄为目标,放慢步调,追寻“意大利绝景村庄”。在游遍中部和南部的村庄后,又走遍了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各个角落。就这样,在四年后的2014年6月,吉村先生终于成功游遍了234座村庄。
每座村庄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村民们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将自然和社会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壮丽风景,都深深打动着吉村先生。数年漫长的旅行,其成果凝聚成了《绝景村庄全踏破(意大利230村)》。当吉村先生穿过村庄大门,进入村子,在石板小路上漫步时,他试着将所见所闻所感,像公路电影一样,展现在大家面前。
皮埃蒙特大区
Piemonte
基亚纳莱
Chianale
红顶石屋成排
位于峡谷深处的村庄
在海拔1800米的国境线边,有座与法国相邻的村庄——基亚纳莱,位于瓦拉伊塔河的峡谷深处。红色屋顶的石头房子依然保留着中世纪的韵味。村中的建筑遗产是村民度过贫穷生活的依靠,从墙边堆着的木头则可以看出农民们为了度过峡谷中的寒冬昕下的功夫。村庄周围有一片825万平方米的偃松林,这片森林曾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中出现过。
这是一座隐藏在山间的小小村庄,跨过山上裸露的地表吹下来的风格外寒冷,让人不禁浑身颤抖。有条河从村子中间流过,仿佛将村子分割成两半,轻快的水声传遍了村庄的各个角落。石桥附近那座1459年建造的圣安东尼奥教堂深深吸引了我。遗憾的是,由于大门上了锁,无法进去参观。届围的山坡是绿草丰饶的牧场,可以看到农夫赶着自己的羊群。
皮埃蒙特大区
Piemonte
加雷肖
Garessio
吸引了许多朝圣者
保留着奇迹的祈祷堂的村庄
村里保留着中世纪建筑物的区域被称作“博尔戈·马吉欧雷”,受到人们的重点保护。加雷肖风光明媚,戈扎诺、卡尔维诺、古雷斯基等著名作家都曾多次造访这里。距离村子两公里的“瓦尔索尔达的圣地”中,有一座人们在15世纪时,为了感谢黑死病结束而建造的祈祷堂。1653年,有一位失明并失聪的少女在这里痊愈,这个奇迹至今依然吸引着许多朝圣者造访此地。
村子的入口处有一幅十分有趣的手绘地图,我了解了村子的整体构造之后,开始在村中散步。大路两旁有一座座相连的三层建筑,路上走着一些村民,但小巷子里没有人。有座房子的墙壁吸引了我,仔细一看.其中只有五扇窗户是真的,其他都是巧妙画上去的。村予外面伫立着童贞圣母升天教堂,我推开门进去参观,壁画和雕像相辅相成、富有动感的空间,使我感到无比震撼。
皮埃蒙特大区
Piemonte
内伊韦
Neive
品味巴巴莱斯克葡萄酒
和历史建筑的村庄
内伊韦位于著名葡萄酒产地——上朗格产区,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巴巴莱斯克葡萄酒、意式香肠和松露做的菜肴。山丘上能体现出村庄历史的部分被城墙包围着,红色屋顶的房子整整齐齐地排列着。18世纪卡斯特博尔戈伯爵的宅邸,现在成了酒庄,入口处有气派的庭院,里面装饰着那个时代的用品,十分精美。1224年建造的钟楼和10世纪的修道院高塔,以及圣罗科礼拜堂也是值得参观的地方。
这座村庄位于种着成片葡萄的山丘上。从远处望去,三座教堂的尖塔为村庄全景带来了难得的美感,让前来造访的旅人们充满期待。村中的道路呈环状,30分钟便可走上一圈。葡萄酒专卖店的墙壁上摆满了当地产的酒,靠近天花板的杆子上还挂着许多意式腊香肠。村中到处都能看到充满历史感的建筑物,它们的一侧立着展板,上面用意大利语、英语和法语写着相关历史。我想在这美丽的村庄住一晚,但所有旅馆都没有空房了。看来秋季来此旅游的话,需要事先预订房间才行。(P36-38)
追寻意大利的最美光辉
1982年,在法国科隆日拉鲁格村(Collonges-la-Rouge)村长的呼吁下,建立起了“最美村庄”协会。以法国为起点,该协会将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诸多国家的广阔乡村美景展现在了世人眼前。我有幸参加这一世界性的巨大项目,得以造访各个村庄并摄影记录了下来。首先,我用四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踏遍法国各个村庄的记录《绝美村庄全踏破——法国150村》。
接着准备记录“意大利最美村庄”的时候,我看了一眼目的地列表,大吃一惊:意大利的最美村庄居然超过230座!我不由得有点退缩,怀疑自己无法走遍所有的村子。
不过,越是看那列表,我越觉得,无论花多少年,都一定要造访每个村庄,将各地的美景拍摄下来。对意大利,关注的焦点大多是罗马、米兰、威尼斯等城市,小城镇和村庄给人的印象总是比较模糊。许多日本人并不知道意大利村庄的情况,也没有关注过。这种现状让我觉得,这段旅程格外有意义。通过巡游村庄,能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意大利这个国家。
2010年6月,我踏上了意大利之旅,第一站是米兰。在机场租了车子后,我对照着村庄列表和详细的地图,先造访了散落于北部的各个村庄。村中的景致富有整体感,人们的生活十分朴素。不过由于其中几座村庄地处深山或小岛,到达目的地花费了不少时间。加上一些村子分成十几个分散的聚落,把握整体情况非常困难。
从第二年开始,我决定夏季和秋季长居意大利,以每天走一座村庄为目标,放慢步调将旅程进行下去。在游遍中部和南部的村庄后,还把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各个角落走了个遍。就这样,在四年后的2014年6月,我终于成功游遍了234座村庄。
各大区的每座村庄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光是教堂的建筑风格,便有罗马式、哥特式、伦巴第风格、拜占庭风格、诺曼式等,它们将建成之时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传承到了今天。我兴致勃勃地走进各家餐厅,品尝使用当地食材烹制的传统菜肴,意大利宽而条、意大利饺子、意大利马铃薯团等,还有幸品尝到了许多种美味的意面,那味道将令我回味终生。
不过最打动我的,是当地人对于村子的热爱。他们守护着沉淀在历史中的建筑物,珍惜与其他村民间的羁绊,在边境之地以充实的内心和自豪感生活着。每天往返在石板坡上的老婆婆,修缮教堂墙壁的男人们,烹饪着当地食材的主厨,还有在小巷中奔跑嬉闹的孩子们,与这些充满活力的村民邂逅,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国家隐藏在小小乡村中的真正魅力。
五年漫长的旅行,其记录成果凝聚成了一本作品集。当我穿过村庄大门,进入村子,在石板小路上漫步时,我试着将所见所闻所感,还有品尝过的一切,都像公路电影一样,展现在大家面前。
当今日本,特别是某些地方的村庄人口正在不断减少,许多村落正面临着无法存续下去的危机。我希望本书中介绍的意大利村庄,能给这些村子的发展带来启发。感谢在漫长旅途中不断给予我支持的人们,意大利“最美乡村”协会的费列罗·普利米会长、NIXITA文化协会的中泽昭宪先生、长谷川惠美小姐,还有在旅途中邂逅的诸位村民们,在此向各位致以由衷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