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林、刘殊、金绪道主编的《项羽专题研究(精)》论集共收论文43篇,分为七辑。第一辑,项羽“乌江自刎”史实考辨,收文6篇;第二辑,项羽“乌江自刎”考证方法研究,收文6篇;第三辑,项羽“乌江自刎”实地考察与文献溯源,收文3篇;第四辑,项羽品格研究,收文10篇;第五辑,项羽形象及史公写人艺术,收文6篇;第六辑项羽与乌江文化研究,收文第10篇;第七辑,项羽研究综述,收文2篇。全书46篇论文,56万言。这本厚重的论文集,开展的项羽专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书名 | 项羽专题研究(精)/史记论丛专辑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桂林、刘殊、金绪道主编的《项羽专题研究(精)》论集共收论文43篇,分为七辑。第一辑,项羽“乌江自刎”史实考辨,收文6篇;第二辑,项羽“乌江自刎”考证方法研究,收文6篇;第三辑,项羽“乌江自刎”实地考察与文献溯源,收文3篇;第四辑,项羽品格研究,收文10篇;第五辑,项羽形象及史公写人艺术,收文6篇;第六辑项羽与乌江文化研究,收文第10篇;第七辑,项羽研究综述,收文2篇。全书46篇论文,56万言。这本厚重的论文集,开展的项羽专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吴桂林、刘殊、金绪道主编的本书《史记论丛》专辑丛书第五卷《项羽专题研究》原题《乌江论坛》,编列为《史记论丛》第五集,于2009年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原版收录论文43篇,分为:项羽乌自刎史实考辨、项羽乌江自刎考证方法研究、项羽乌江自刎实地考察与文献溯源、项羽品格研究、项羽形象及史公写人艺术、项羽与乌江文化研究、项羽学术讨论综述等七组论文。分组体现了鲜明的论战特色,论文针对当时学术界出现一种伪证伪考学风的批判,遏止了某些地方打造假文物的不正之风,捍卫了悲剧英雄项羽形象。篇篇论文有理有据,对于如何评价项羽,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疏理与总结,是一本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著,值得收藏。本次再版,内容上略作调整和审核,更名书题以突出专题研讨的学术价值。 目录 前言 一、项羽“乌江自刎”史实考辨 “项羽不死于乌江说”平议三题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解读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等文九点商榷 项羽自刎于乌江考 项羽“乌江自刎”与“身死东城”是一码事 项羽死于乌江考 二、项羽“乌江自刎”考证方法研究 是谁在误读《史记》?——与冯其庸先生商榷兼质疑卞孝萱先生 项羽“乌江自刎”辨——与冯其庸先生商榷 项羽死于乌江应无疑义 徒劳无益的《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史》《汉》项羽本传对读记——以项羽“乌江自刎”地点考释为中心 考证史实岂能主观臆断——简评冯其庸先生《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三、项羽“乌江自刎”实地与文献溯源 项羽垓下突围南驰乌江路线考察报告 千百年来九头山矗立在滁河南岸 由《项羽不死于乌江考》想到的一些学术问题 四、项羽品格研究 论项羽 项羽与刘邦反秦期间史实钩沉 浅析项羽的败因与历史的反思 楚怀王的废立与项羽的败亡 西楚霸王项羽的人格魅力 项羽的性格与情怀 试析项羽复杂的性格 在“义”的视阈下看项羽的道德错位 历代名家评项羽 也谈项羽述评 五、项羽形象及史公写人艺术 司马迁如何写项羽与李广,使之感动读者两千年 以项羽为例,看太史公“想见其为人”的写人艺术 论项羽的悲剧与崇高 英雄气不短,儿女情更长——项羽形象分析 历代项羽诗颂及其精神意蕴 论现代舞台上的项羽形象 六、项羽与乌江文化研究 项羽“乌江自刎”文化论 项羽“乌江自刎”史实毋庸置疑 项羽乌江自刎,无可怀疑——与计正山同志商榷 项羽乌江自刎是可信的 乌江亭长有话说 项羽败退路线与乌江自刎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商榷 项羽“乌江自刎”四点考证 无鱼作罟,习非成是——再谈项羽殉难于何地 古今学界,识定乌江 七、项羽学术研究综述 《项羽本纪》及项羽研究综述 项羽“乌江自刎”学术讨论综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