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黑骏马/世界经典动物小说精粹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英国)安娜·休厄尔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安娜·休厄尔所著的《黑骏马/世界经典动物小说精粹》自问世后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颇具代表性和性的英语儿童文学。作者以人称叙述了黑骏马一生的经历。黑骏马是一匹性格温顺、精明强壮的良种马,曾几易其主,既为尊贵的庄园主效过劳,也曾沦为伦敦街头的苦力马,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黑骏马》以细致入微的观的观察力和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我们描绘了黑骏马一生的传奇经历。充分体现了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水乳交融。

内容推荐

安娜·休厄尔所著的《黑骏马/世界经典动物小说精粹》讲了一匹马的故事。黑骏马屡次更换主人,在重活的摧残下,它逐渐失去了健壮美丽的体形,患上各种疾病,但依旧勤勤恳恳,最后苦尽甘来。《黑骏马》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让“哑巴动物”开口说话的儿童小说,告诉人们应当怀着温柔的善意对待动物。此书一直位居最畅销的英文小说之列。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我最早的家

 第二章 狩猎

 第三章 我的调教

 第四章 伯特威克庄园

 第五章 美好的开端

 第六章 自由

 第七章 辣姜金杰

 第八章 辣姜金杰后来的故事

 第九章 欢蹄梅里

 第十章 果园里的谈话

 第十一章 直言不讳

 第十二章 遭遇暴雨

 第十三章 魔鬼的标记

 第十四章 詹姆斯-霍华德

 第十五章 老马夫

 第十六章 马房失火

 第十七章 约翰·曼利的教导

 第十八章 快去请医生

 第十九章 只因无知

 第二十章 乔·格林

 第二十一章 离别

第二部分

 第二十二章 伯爵府

 第二十三章 奋起反抗

 第二十四章 安妮小姐

 第二十五章 鲁本·史密斯

 第二十六章 悲惨的结局

 第二十七章 每况愈下

 第二十八章 包租马和赶车人

 第二十九章 伦敦佬

 第三十章 窃粮贼

 第三十一章 失职的马夫

第三部分

 第三十二章 马市

 第三十三章 伦敦的出租马

 第三十四章 老战马

 第三十五章 杰瑞·巴克

 第三十六章 礼拜天的出租马车

 第三十七章 工作;隹则

 第三十八章 真正的绅士

 第三十九章 破烂山姆

 第四十章 可怜的辣姜金杰

 第四十一章 肉店老板

 第四十二章 选举

 第四十三章 偶遇贵人

 第四十四章 老上尉和接班人

 第四十五章 杰瑞的新年

第四部分

 第四十六章 杰克斯与淑女

 第四十七章 悲惨岁月

 第四十八章 农场主和孙子

 第四十九章 我最后的家

《黑骏马》译后记

 附录一 作家档案

 附录二 作品万花筒

试读章节

我能真真切切地记起我的第一个家。那是一大片宜人的草场,还有一个清澈的池塘。池边茂盛的绿树把枝干伸展到了池面之上,灯芯草和睡莲则扎根池底。从这边的树篱望过去,是一片犁过的耕地,从那边的树篱望过去是主人家的大门,就在路边。草场上方是一片冷杉林,下方地势陡然降低,一条小河从那里流过。

那时我还小,不会吃草,还得靠妈妈的乳汁为食。白天,我在妈妈的身边跑来跑去;晚上,我紧紧地依偎在她身边。天热的时候,我们在池边的树荫下纳凉。天冷的时候,就到树林边暖和舒适的马棚里去。

一到我会吃草的年纪,妈妈就白天出去干活儿,晚上再回来。

除了我以外,草场上还有六匹小马驹。他们都比我年长,有几匹几乎和成年马一样高大。我曾和他们一块儿奔跑,玩得非常开心。我们一起绕着草场一圈又一圈地狂奔,使出了十足的劲儿。他们不光跑得快,还会又咬又踢,所以有时候我们玩得很粗野。

一天,我们踢得正欢,妈妈嘶叫了一声,把我唤到身边,对我说:

“下面我跟你说的话,希望你能留心听好。住在这儿的都是很好的小马驹,但他们是拉货车的马,因此,自然不懂什么规矩。而你出身名门,血统纯正:你的父亲在这一带很有名声,你的祖父在纽马克特赛马比赛中得过两次奖杯,你的祖母则是我见过脾气最温驯的。我想你也从来没见过我尥蹶子或者咬人吧。我希望你长大以后脾气温和,举止端庄,绝对不要染上坏毛病。你要心怀友善地履行职责,小跑时四蹄要高高抬起,即使玩耍时也不要咬,不要踢。”

我从未忘记母亲的这番教诲。我知道她是一匹明理的老马,我们的主人十分器重她。她的名字叫“公爵夫人”,但主人总是叫她“宝贝儿”。

我们的主人是一个仁慈善良的人。他给我们可口的食物、舒适的住处,对我们不吝美言。他和我们说话的时候十分亲切,就好像在和自己的小孩子说话一样。我们都很喜欢他,妈妈爱他更为深切。只要一看到主人来到门前,妈妈就会欢乐地长啸一声,小跑到他面前。他会拍拍她,抚摸她,对她说:“嘿,老宝贝儿,你的黑子还好吗?”我浑身乌黑,所以他叫我“黑子”。然后,他会给我一片面包——当然很美味,有时候他会给妈妈带来一根胡萝卜。所有的马都会围到他身边,但我觉得只有我们才是他的最爱。到赶集的日子,总是妈妈拉着双轮轻便马车把主人带到镇上去。

有个叫迪克的耕童时常会到我们的草场上摘树篱上的黑莓吃。等他吃得心满意足了,就来捉弄马驹取乐,朝他们扔石头和棍子,看他们被打得只能跑走。我们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跑远就行,但有时石头打过来还是会伤到我们。

一天他又来寻开心,根本没注意主人就在旁边的草场上;主人站在那儿看了个一清二楚。他猛地翻过树篱,一把抓住迪克的手臂,狠狠扇了他一耳光。迪克被打得又惊又痛,嗷嗷大叫。看到主人来了,我们都跑过去看个究竟。

“臭小子!”他说,“臭小子!竟敢撵小马驹。这已经不是头一次了,但绝对是最后一次。给,拿好你的工钱滚回家去。我的农场再也用不着你了。”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见过迪克。照料马匹的老丹尼尔和主人一样好心肠,所以我们的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P3-P6

序言

全世界所有的少年儿童都喜欢动物,都对动物感兴趣。孩子通过和猫、狗、鸡、乌、金鱼、蟋蟀等走兽飞禽昆虫打交道,才从感性上逐步认清人类的价值和人类在地球上的位置。正由于少年儿童和动物这种天然的友谊,描写动物的作品才经久不衰,备受青睐。

动物小说不同于传统的动物童话、动物故事和动物传记文学。比起动物童话来,动物小说受物种自然属性的严格限制,不能随意违反常规改变描写对象的行为特征,讲究科学性和真实感。比起动物故事来,动物小说的笔触由动物的行为层面进入到心理层面,形象由类型化上升到个性化,并注入哲理意蕴。比起动物传记文学来,动物小说注重艺术构思,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和浪漫色彩。

动物小说破译野生动物的行为密码,揭示不同物种间的行为差异,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能满足少年读者强烈的求知欲。动物小说的主人公是动物,动物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支配,生活惊险曲折,命运跌宕起伏,所以动物小说特别适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口味。动物小说所描写的对象不受人类法律、道德和社会习俗的钳制和束缚,善恶美丑浑然一体,更接近生命的真实。动物小说折射出人生的复杂与严峻,让读者从中感知人世间种种悲剧与问题的原始起因,窥探到生物层面上的终极答案。由此,动物小说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具有久远的生命力,理所当然受到青少年读者的钟情和迷恋。

这次,由江苏译林出版社和“上海吴童文化”工作室联袂推出的“世界经典动物小说精粹”丛书,可以说是世界动物小说的精品荟萃和艺术盛宴。世界动物文学形成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作品汗牛充栋、卷帙浩繁,而这套书的作品,每本都是精中选精,优中择优,编选了《黑骏马》《莱茜回家》《忠犬波比》《野性的呼唤》《白牙》《西顿野生动物故事精选》六部国外作品。可以说,每一部都是某个时期动物小说创作隆起的一道山脉,都是世界动物文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和不朽之作。

这六部作品涉及五位作家。请允许我对这五位作家一一做个简要评述。

加拿大的欧内斯特·西顿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动物小说体裁的开创者。西顿出生在英国的南希尔兹,六岁时和家人一起来到加拿大。他学过自然科学,后来又到法国学过写生画,既是作家,又是博物学家和画家。他天生喜爱动物,年轻时就开始悉心观察、研究大自然里的飞禽走兽;后来又在加拿大的草原开办农场,亲自饲养各种动物;曾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他的动物画。1898年《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出版,为八种不同的动物写“传记”,从它们幼时写到衰老或由于人类的暴虐无道而天亡。这本书获得极大的成功,奠定了他不可撼动的“动物文学之父”的崇高地位,也使得他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并赢得了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友谊。一个多世纪以来,西顿的作品一直是热爱野生动物者的必读经典,广受不同肤色、不同民族青少年的喜爱。

阅读西顿动物小说,能强烈感受到他热爱大自然、热爱野生动物的伟大情怀。因为热爱野生动物,所以他对肆无忌惮猎杀和迫害野生动物的人类予以强烈的谴责。西顿曾公开说过:“自由的野生动物有着高贵的自尊和伟大的情感,它们也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富有人情味的生命。我们人类才是一群靠着发达的头脑肆意毁灭自然、践踏生命的野兽。”西顿毫不隐讳地表达了这样一个理念: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中,动物常常是无辜的受害者,卑鄙下流、不讲信义的反而是人。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直逼人心!这样的观点,今天看来,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一个多世纪前,环保意识远不如今天这般深入人心,以动物的纯真来反衬人类的卑鄙,以动物的善良来对照人类的贪婪,以动物的美丽来反观人类的丑陋,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西顿可以说是全世界首位野生动物代言人和保护神。他的动物小说给几代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他敬畏生命、尊重野生动物的理念,也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动物小说作家,成为动物小说创作永恒的价值追求。

杰克·伦敦是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作家,也是动物小说的开山鼻祖。他一生的经历非常复杂。他是私生子,当过报童,做过工人,当过盗贼,蹲过监狱,做过水手,上过捕鲸船,做过淘金者,做过记者,甚至当过拳击手。他只活到四十岁,对生活绝望而自杀。杰克·伦敦写作的时间也很短,1899年发表第一篇文章,1916年自杀身亡,创作时间十八个年头,却留下了五十多部作品,也算是一位高产的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热爱生命》,讲述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荒野迷路,与一只病狼争夺活下去的机会,最后杀死病狼、靠吃狼肉走出了迷途。

杰克·伦敦还创作了“野性三部曲”:《野性的呼唤》《海狼》和《白牙》。这几部描写动物和野性的小说,用黄钟大吕为动物放声唱出一支狂野的歌,被誉为动物小说的经典之作和开山之作。这套丛书收录了杰克·伦敦两部最重要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牙》。

《野性的呼唤》写一条名叫巴克的狗目睹人世间的冷酷无情,最后在荒野狼群的呼唤下逃入了森林,变成了狼。《白牙》描写一只有四分之一狗的血统的混血狼。它从小失去父母,在弱肉强食的丛林里受尽残酷生活的折磨,被迫去做“斗犬”。人在狗身上押注赌钱,让猛犬自相残杀,人在一旁观赏取乐。经过一系列变故,白牙九死一生,身上伤痕累累,心灵也严重受伤,仇恨同类,仇恨人类,仇恨一切,变成一只暴戾、残忍、变态的狼。这个时候,它遇到了新主人斯科特先生。斯科特先生代表了人类的理性、正义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斯科特先生有一颗包容残缺生灵的爱心。在斯科特先生的悉心调教下,白牙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情,因爱而对主人忠心耿耿,变成一条忠勇的狗,最后与入室作恶的歹徒搏斗,拼死护卫主人家庭。

杰克·伦敦虽然写的是动物,但身为现实主义作家,笔锋所指就是那个时代混乱不堪的美国社会,批判把人异化成兽的恶劣生存环境。

这两部经典动物小说揭示了这样一个跨越时空的主题:饥饿与贫穷会把人变成兽,把狗变成狼;互相仇恨无助于改变苦难的生活,只会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只有爱和信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偏见,让人过上祥和幸福的生活。

从艺术角度看,这两部作品结构精美完整,把“野性——堕落——叛逆——转变”的过程写得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令人信服。语言鲜活优美,极具表达力,无论描写狗,还是刻画人,都能写出其特征和个性,将其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套丛书另一部堪称经典的动物小说是《黑骏马》。这是19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女作家写的作品。有意思的是,这是一位仅有一部作品的作家。安娜·休厄尔十四岁时意外摔伤膝盖,落下残疾,从此终身离不开拐杖。她对动物充满仁爱之心,尤其对马,视之为生活中最好的伙伴。她驾车从来不用鞭子,而是通过缰绳的变化和自己的话语来指弓l马。出于对人类虐待动物的强烈不满,她花了六年时间创作了《黑骏马》。她希望通过黑骏马苦难而又辉煌的一生唤醒人们的善心和同情心,“要仁慈地对待动物”。虽然安娜·休厄尔一生只写了一本书,但这本书却给她赢得很大声誉,自出版之后就轰动欧洲文坛,被译成多国文字,畅销不衰,广泛流传,还多次被搬上大银幕。这本书的问世,还影响了动物文学的发展趋势。这是第一部以马作为主人公的小说。第一次以马的视角来看世界,这在以前的动物文学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因此,《黑骏马》被誉为“第一部真正的动物小说”。

收进这套“世界经典动物小说精粹”的另一本书是英国作家埃里克·奈特写的《莱茜回家》。这是一部写狗的小说,主角是一条名叫莱茜的狗,忠诚、勇敢、执着、善良、坚忍……与主人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情。这是以当时一只苏格兰牧羊犬的真实故事为蓝本写的小说,带有明显的纪实文学风格,用最真实、最细腻、最感人、最温情的笔触描摹出动物丰富深邃的内心和情感世界,抒写了生命的尊严和自由的梦想。世界上写狗的作品很多,但唯有《莱茜回家》被公认是“关于狗的全球性经典小说”,一出版便荣登畅销榜,不仅成为美国每月读书会特别推荐图书,而且出版三年后被世界著名电影公司米高梅搬上大银幕,影片大获成功,也一举捧红了当年的童星伊丽莎白·泰勒。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莱茜的故事又被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改编成七部电影、一部广播剧和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莱茜也因此成为长盛不衰的明星狗。

丛书里最后一部外国小说是美国作家埃莉诺·阿特金森写的《忠犬波比》,也是写入与狗之间生死相依的高贵情感。作者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据说这部小说的素材来源于真实发生的事件。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写一只名叫波比的小狗与老主人相依为命。老主人病逝后葬于教堂墓地,波比忠诚不渝地守护在老主人墓旁,至死也没改变。波比的忠贞得到人们的广泛尊重,死后得到了一座属于它自己的纪念碑。这个题材与人心冷漠、世态炎凉的西方社会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通过一条狗的行为来反观人类自身的行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特殊的现实意义。

毫无疑问,这套“世界经典动物小说精粹”的出版,是动物小说一次辉煌的展览,一次阵容整齐的亮相,一次威武雄壮的检阅。

值得一提的是,这六部作品都是请既精通外文又具有很高文学素养的翻译家重新做的翻译。新译本既保留了经典的高品质,在文字表达上,又恰当地融入了中国元素和时尚元素,增强了文学魅力,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提炼和艺术的雕琢,使得作品焕然一新,更适合中国读者阅读。

这套书里也精选了我的一些动物小说代表作,放在《沈石溪动物小说精选(一)》和《沈石溪动物小说精选(二)》两本书里。

最后,我要为这篇序做一个破题:为什么要用“金子般的心肠”来做这篇序的题目呢?首先要介绍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出自波兰著名作家扬·格拉鲍夫斯基之口。扬·格拉鲍夫斯基也是一位优秀的动物小说作家,曾写过《乌鸦天使》。我借用扬·格拉鲍夫斯基这句名言,想表达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与扬·格拉鲍夫斯基相同,在与动物的长期交往中,我也深有感触,那些可爱的动物有“金子般的心肠”;第二层意思,那些用心血来描写动物灵性的作家也具有“金子般的心肠”;第三,喜欢阅读动物小说的青少年读者都是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人,善良仁慈,也有“金子般的心肠”。

人人都有“金子般的心肠”,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是为序。

后记

安娜·休厄尔于1820年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父亲是投资者兼银行经理,母亲是童书作家和诗人。安娜从小热爱大自然,对马更是有特殊的情感。她在十四岁时膝盖意外受伤,之后只能借助拐杖行走,外出总是坐自己心爱的一匹马拉的车。就是这多年和马相处的经历给了她创作的灵感,于是她从1871年开始写一部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小说——《黑骏马》。书中很多马的生活习性和驾驭马的方法,都来源于作者的亲身感受,而且安娜也和书里描写的那位悄然而至劝说马夫不要虐待马儿的不知名淑女一样,看到马遭受不公平对待,她都会上前劝阻。在母亲的帮助下,安娜的《黑骏马》在1877年顺利出版,但安娜由于多年的病痛折磨,在书出版后几个月就去世了。这本书被她戏称为“小小的一本书”,后来却成为世界经典动物故事,不仅大受读者喜爱,而且逐渐改变了劳役用马的生活状况,促使人们关注动物福利,之后更是催生了很多以善待动物为主题的小说。可惜安娜没有见到这一切。

《黑骏马》是安娜·休厄尔的唯一一部小说,当时在欧洲就得到了巨大的反响,一直到现在都名列最畅销的英文小说前十位,被誉为“第一部真正的动物小说”。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8: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