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军奇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我的光阴,被火车串联

未曾料到,生活的许多节点都与火车脱不开干系。火车不经意间改变了家人的生前与死后,把幸与不幸,希望与遗憾片片串联。

上大学前,没有亲眼目睹过火车。坐火车,更是一种害羞的奢望。父亲是铁路工,回乡探亲,必是大包小包,每次接他,都必须用架子车拉行李。“火车好有劲儿!”那是儿时的感叹。要是能看看这个怪兽那该多好啊!可惜的是,家乡不通火车,父亲回家必须在西安火车站下车,再转长途汽车而回。火车,那时就只能乖乖地待在想象中。

上大学时,送外省的同学回家。第一次进站台,一声进站的口哨响起,黑压压的人,或拖儿带女,或手提肩挑,呼啸向前;地下通道幽暗肮脏,各种口音此起彼伏。人群仓皇奔走的模样,类似电影里的跑空袭。送完同学,居然找不到出口,于是惊慌地沿着铁轨向外走,半天不能走出。天本来黑,心更黑。我惧怕被车站上的人以逃票的“罪名”抓获。最后居然有惊无险地逃出。与火车初次相遇,有点失望,“坐火车,原来如此狼狈”。

大学毕业,前往长沙,参加应聘考试。为省钱,用湖南籍同学的学生证买张坐票,一路紧张,脑海里一遍遍地放映着突然被验票者识破如何回应的画面,光顾着担心,连吃饭都忘了。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居然没怎么睡。事后回想,那次列车上的人,吃吃喝喝,叽叽喳喳,一路嘴不停。他们是快活的,满火车的人是快活的,包括饿肚子的我。因为前方,是希望与目的地。

大学毕业,落脚长沙后,每次返乡,多是乘坐火车。火车的轰隆声、汽笛声,听起来格外亲切。尽管春节回乡的火车上,有人无座,坐进厕所,或睡在座位下,怪味刺鼻,肮脏不堪。火车护佑我回乡,我可以像父亲那样,成为家人惦念的对象;我可以像父亲那样,从包里神气地掏出送给家人的礼物。而车上林林总总的旅人,亦是我感受异乡风情、增长见识的绝佳机会。火车是丰富的,承载着鲜活的知识,隐藏着迷人的奇遇。

一次在国庆节期间乘坐火车去大姐家,正值乘车高峰,从长沙一直站到郑州。下车,吃口饭,换火车,又一路站到安徽宣城,人更拥挤,如木楔子,插进人的肉林,可以站着睡着,不怕倒下。我知道那时兄长也在同一辆火车上,但根本不可能从人海中移步,遑论找到他。那一路的拥挤和劳累,使我居然直接瘦掉几斤。现在想来不可思议,那时居然没一点尿意。如果有,我根本不可能上厕所,只有直接尿裤子了。拥挤的火车,让我领教中国的博大和自己作为中国人的适应限度。

在铁路工作的父亲退休了,在故乡一个风水上佳的坡地,找到一处修墓的平台。他想早早地占位。不与儿女商量,找到当地最好的师傅,一座带着围墙、柏树葱郁的墓地落成。父亲满足了,常言那块地的妙处。好景不长,一条铁路线破山而来,横亘在父亲的墓地与村落之间。涵洞窄小、铁网护路,这下彻底挫了父亲的神气。一个一生服务铁路的工人,晚年最得意的抉择,就这样活生生地被火车击碎。听说修路的也有父亲老单位的人,父亲出乎意料地不去套近乎。墓地附近,他种植的核桃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他不再稀罕。

父亲沉默了,病怏怏的。最后,兄长提议并掏钱,另修了一处墓地。新墓地在爷爷奶奶的墓地附近。爷爷奶奶的墓地先前在谷底,也因修铁路而迁移。父亲是爷爷的长子,一手包揽了修新坟的事务。父亲和兄长,居然被铁路推到相同的人生际遇,各自主动承担了作为长子的责任,让我羞愧。白花去一笔钱,父亲自知难受,不过儿子的主动示孝,让他的脾气好了大半年。

二一三年十一月,父亲离开了我们。这个修过坦赞铁路、脾气火爆的男人,不善玩笑,在晚年活活被铁路开了一个玩笑。每次上坟,兄长都点燃一支香烟,插在父亲的坟头。父亲一生不好酒,不打麻将,唯一的嗜好就是抽烟。烟火袅袅,火车的汽笛声穿山越岭,由远而近,由近而远。

如今我南下广州工作,妻儿留在长沙,火车更是交通的首选。桌面上、抽屉里已散落几百张车票。翻看着它们,想象着一次次返乡时的急切与幸福、归去时的伤愁与寂寞。一张张车票,似乎幻化成储存记忆的碟片。随手拎出一张,都能播放出当时的情景,而光阴的故事,就这样被火车一片片串联。

P2-4

书评(媒体评论)

军奇把书写隔膜、书写成长的故事,放在了对父亲、对故乡的凝望。故乡是我们抵达这个世界深处的一个途径、一个起点。我们出生的村庄是熟悉的故乡,但更大的还是关于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和背后构成社会的那个人群,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理性而深刻地理解故乡,并通过这片土地来认识世界。

——著名作家 阿来

对故土人事的记述,对亲情的缅怀,对少时岁月的回望,李军奇的笔触活泼而有意味,少了常见的对诸类事物的粗暴指点与无端感叹,多了份理解与思考。

——著名作家 王跃文

军奇的文章内容丰富复杂,像万花筒一样呈现他的所见所思,故乡、亲人和往事在他笔下自然流露,时事、新闻和人文烟云也在书中蜿蜒穿梭。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既有交叉,也有偏离,也有重合,但在军奇的这些文字里,精神和现实之间常常有一条巨大的鸿沟——这是一条天然的鸿沟,仿佛上天对下界设定的一种态度,仿佛故乡对流浪设定的一种距离,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这种永远不能抵达的距离——是啊,这样的距离军奇只有用人生的尺度和情感的线索来测量和感受。过去的岁月亲切、清晰,眼前的世界虚幻、模糊。军奇的文章就这样把故乡紧紧抱在怀里大步地往外走,迎头撞上了一个浮躁的社会。

——著名诗人 李亚伟

目录

第一章 故乡上流淌的童年与青春

 我的光阴,被火车串联

 出师有名,行必致命

 山水变迁,有母亲的诉说萦绕

 眷念亲情,以金钱真挚表达

 岁月过往,破碎的校园留驻心田

 清明节的遐想

 山乡巨变,道不尽世情冷暖

 母亲的眼泪

 又飘粽香,难忘那一口香甜

 沉醉在家乡的秋野里

 被焰火灿烂的时光

 失去“跑鞋”的朋友

 原谅,是一种岁月的成熟

 风烟漫漫,无惧飘零

第二章 没有同情,我们都是异乡人

 因为迷茫,所以奔跑

 凡是概括,必有遗漏

 寻回自己的热爱

 无视星空的璀璨

 不做旁观者

 剥去商业的道德外套

 揪出“潜伏菜”

 为豆腐折腰

 用空间兑换幸福

 彪悍的人生需要解释

 被磨损的美好

 真屠夫,裂古开今

 心中的小板凳

 人生莫道不销魂

 没有同情,我们都是异乡人

第三章 愿使岁月静好

 愿使岁月静好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鲁迅的好玩和绝望

 敢于拒绝的聂绀弩

 一个老人对抗着一个民族

 你的偏见,不该如此

 忠于内心的是与非

 幽暗岁月中的精神之花

 被“兜风”的芸芸众生

 让步是一种能力

 不想让身影被黑夜掩埋

第四章 老猫不死,只是境悲凉

 老猫不死,只是境悲凉

 一场无法仲裁的谋杀

 生死相依

 爱的残酷

 攀附,也是一种信任

 江湖无情,美丽无罪

 食铁鸟的真相

第五章 说出隔膜,是最真挚的坦自

 爱得辛苦,只因吞下刀锋

 暗夜何其短,白昼何其长

 当战争不可避免

 残缺的心灵,不确定的爱

 不弃不离残山剩水

 灵魂与信仰

 隔“纸”相视

 滚滚热情

 人性与皮鞭

 深刻的自卑

 轻轻地离开

 天地空荡,神气浩然

 当恺撒脆弱时

 看得见文章,看不见游魂

序言

诚恳地寻找

认识军奇的时候,他已有过17年的记者生涯。在他擅长的人物特写上,能看出他是一个谨慎而质朴的记者。人如其字。是的,他喜欢或者说他向往的是内敛而有意味的书写,不张扬,沉静。闲聊过得知,他之所以喜欢新闻,喜欢和人打交道,在于这个工作能满足他的好奇心,也多少能舒缓自己内心的紧张。

这种紧张,居然自少而来。很难看出貌似温和的军奇,有过如此紧张的童年和少年生活。他是贾平凹同乡,那个商鞅封地的商州,自春秋战国以来,是南北方文化的交汇处,山水青秀,文化杂糅,容易滋养少年的心思。如果有一个不那么顺畅的父子关系,少年就很容易胡思乱想,很可能敏于书写。似乎,这是不幸中的一丝慰藉。

这么多年,军奇一直在繁忙的采访中,学着遗忘,学着做一个称职的父亲,而父亲的突然离世,似乎一下让他木然,如修炼多年的高手,

得知对手的萎落。他试着重新打量父亲,但遗憾的是信息的破碎。自以为很懂世间的喜与恼、爱与悲,在无父的日子,开始怀疑。在军奇的这本书中,能看到他的自责与痛苦。也许在知识的层面上,很多人可以说明事理、知进退,但在人伦的层面,我们不一定真懂该与不该、爱与不爱。

在认识论上,军奇认同人生而隔膜,而父子关系紧张的现实,让他对隔膜多了很多认识。这些文字或尖锐,或温暖,或调皮,或生涩,但都是他认识这个世界的纬度。这些文字,他写了17年,捂了17年。17年,他从愤怒青年,已然成为称职父亲,很难说,他找到坦然,但他一直在诚恳地寻找。

军奇把书写隔膜、书写成长的故事,放在了对父亲、对故乡的凝望。故乡是我们抵达这个世界深处的一个途径、一个起点。我们出生的村庄是熟悉的故乡,但更大的关于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和背后构成社会的那个人群,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理性而深刻地理解故乡,并通过这片土地来认识世界。

在这点上,我看到这本书的诚意和点滴努力。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 阿来

内容推荐

李军奇著的《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精)》是一本漂泊流浪人的告白书。

多少年恍然而过,故乡、故土、故人、故事……致那些在外漂泊流浪的人,愿你能读懂他们的内心。无论你我是否奋斗在路上,无论你我也都难免存在隔膜。故事中,有你也有我。愿我们真挚的内心不再孤单寂寞,在面对无奈与孤独中,诚恳地寻找自我。那些敲动内心与灵魂的话,说出来,就是一种勇敢。

编辑推荐

《懂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精)》是南方报业第一才子李军奇的散文随笔集,作者多年后开始了理性地回望,他试图用审慎的眼光来读懂这个世界——审视着故土的变迁、亲情的眷恋、逝去的青春、残酷的现实以及不可往复的青春……懂得,亦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