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冬季来得有点迟,已经是初冬,才开始第一次降温,这让南方的大多数人都还来不及适应,街头充满了形形色色、缩头缩脑的人。
四川某地区某市,这个距离成都不太远的地级市,从成都来了几个商人。
他们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时间并不久远,虽然身心疲惫,但生活与事业还得坚韧地继续。
落日如血,这个自古被人们叫着太阳的东西,现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巨大而孤寂地挂在冬季灰蒙蒙的天空中。就在监狱高墙的前面远处一个不引人注目的隐蔽地方,有一辆黑色的路虎车停靠在公路边,车上坐着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年轻的女人。
开车的男人是平头,外表很“硬”,表情严峻,任何人看见他都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属于那种很有故事的有型男人;副驾驶座位上的那个女人妆容很精致,与身边男人的阳刚形成了很鲜明的对照:女人的温柔和内在的智慧代表的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阴柔之力,这让见过他们俩的人都觉得他们是很般配的一对,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肯定都是刚柔相济,鲜有对手。
四周的树木散落不成林,黄土坡构成的地势略有起伏,因为是在禁区,人烟稀少。
中年男人的目光盯住远处的监狱,心情起伏翻腾,监狱的灰色高墙虽不是生与死的界限,但毕竟里面是自由的深渊,一旦深陷其中,与世隔绝是少不了的。
他本来计划要去会见一位以前的故人,可那个人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他寻求了很多关系帮助,才得到了来这里探望老朋友的机会,可临到这里他又犹豫不决了。
这期间,男人接听了很多电话,他很公事公办,对旁边的女人也都漠不关心。
只有接听到他太太的电话,他的语气才温柔了很多:“嘉仪,你怀孕很辛苦,好好在海南养着,等我结束了在四川的事情就马上来看你!”
他听研究太阳能的专家太太告诉他,最近在三亚的别墅家中安装了一些新的太阳能设备,有点担心,接连劝告她不要太累了。
旁边的女子假装没有听到男人和他太太之间的亲密对话,她本来想顺便问候一下他的太太,那个她应该叫嫂子的女人:“大姐,身体可好?”可她不情愿,她还很年轻又是单身,她不了解女人怀孩子的辛苦,不过也隐约知道那不是一件很欢娱或者很容易的事情。她只是不想中年男人继续沉浸在家的感觉中,于是截断他的情绪,问道:“大哥,已经快天黑了,我们还有很多的大事要做,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吗?”
女人嗓音很动听,带了一些吴侬软语的腔调,男人却仿佛没有听见她的话似的,没有任何回答,她有点不解地问道:“大哥,我们在这里已经待了两个小时了,我们到底去不去看刘成名呢?” “羽菲,你不了解中泰集团的风云历史,在那段历史中,民营企业高歌猛进真是激动人心。十年一个轮回,从‘民进国退’到‘国进民退’,现在民营企业在经济危机下是举步维艰啊。但那也不是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可以随便去翻阅的历史,敏感啊。”大哥把中华烟抽出一支,然后用都彭打火机很娴熟地把香烟点燃,“我能够把自己的灰道走成正道就很不错了。”
“可是大哥,现在的民间借贷江湖已经有了不少的正规军了,你看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甚至还有民营大集团都参股了区域银行,”女子温柔地说,她想劝慰他,“我们以后会寻找到适合我们走的道路的。”
P12-13
(一)自豪、遗憾及快乐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伟大的时代,但也是矛盾的时代。
“百花齐放”才能够“文艺复兴”,而没有宽容就没有创造。迄今为止,《借贷》系列书遇到的舆论环境是非常包容的,这些文字已经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悟,而是有生命力的东西。我曾经试图对书中的故事重新进行“构思”甚至“设计”,但写出来的文字只能够废弃,因为那些文字好看却不真实。
洋洋洒洒,不知不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已经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小说。这在了解我的朋友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即使是我自己看来也的确算是一个奇迹:从文人变成商人容易,从商人变回文人难。
最初,写《借贷》的时候,我以为我在写回忆录,许量就是我本人;写到后来,我越来越发现他是他,我还是我,我们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许量的身上集合了我的体会和我知道的很多朋友的人生,他的缺点与优点一样鲜明,而且时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你就是他。
我认为,许量是上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年老板,他的最大特点是矛盾。为什么很多老板都会言不由衷,都会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矛盾?除了市场经济的压力之外,人格的分裂和人性的弱点也是重要原因。
文人与商人情结的纠结贯穿许量的事业与人生,其实这样的矛盾与分裂可实最不适合做借贷生意。
我们必须在没有商业文明的丛林法则中穿越,做借贷生意必须面对未来几年的中国经济环境的大变化:一是我们的法制会越来越健全;二是要看清楚民间借贷的新发展,单纯只看抵押物的方法已经过时了,我们不仅要把借贷与投资结合,也要把借贷与实业甚至行业相结合,做金融专家的前提是行业专家。
现在,我的面前放着我写的《借贷》《放贷人》和《资本之鹰》三本书,它们厚而不重,虽然热闹,已经有所作为,但并没有达到我最终的目标:我还在等待和寻找真正志同道合的事业伙伴。
有时候,心情复杂如烈日之下的杂草,要么熊熊燃烧,要么无声无息地腐朽成土壤。我有自豪更有遗憾,曾经很多次设想:如果时间能够回到过去,那么我一定会更加用心去体会我所经历的一切生活,不论是酸甜苦辣还是喜怒哀乐都值得尊重和享受;当然,我的书也应该写得更精彩……
我曾经同样不满意别人写的书和别人的文字,自己写书的时候才知道“心有千千结,下笔如有鬼”的道理千真万确。
很抱歉,写书不可能让人人满足、个个满意的大道理我懂得也希望大家能明白,我很坦然面对毁誉,也将继续写下去。我希望无论喜欢《借贷》系列的朋友还是不喜欢的人,都不要忘记曾经有这样的一个系列书能够让你开心或者开骂。
而书中的人物已经走出了书本,与现实的我们交织在一起。居然有这样奇妙的事情,一本小说就能够给我们带来足够快乐,更带来困惑:《借贷》是现代版本的“庄周梦蝶”吗?许量到底是谁?李锌存在吗?张嘉仪、张娅、李玫等人又在哪里?他们的命运最终会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如果结合到自己的经历,读者们或许会猛然发现,这些人就在你身边甚至就是你自己。
写书很难,写人更是如此。做人要常怀感激之心,非常幸运的是:我的《借贷》处女作,没有变成处理作。谢谢一切喜欢与不喜欢本书的朋友。
但生活与故事还要继续,需要更专心去做自己的事业了,因此,我再次弃笔从商。
快写完本书的时候,已经是国务院发表“新36条”的前后了,对政策的开放,我没有任何激动,也没有资格进行任何的评判。只是记得2005年2月24日出台“非公经济36条”的时刻,我非常激动,书中的的许量也因此而坚定了在民间金融中作为先驱的信念;而我现在却希望书中许量在此时此刻能离开国内去国外学习和准备。 有时候,理想与现实有距离,政策远远没有对策厉害。这些都是事实,但我知道,我们的市场经济只不过还在转型的过渡时期,借贷江湖还远远不是民间金融。
信心与信用是做生意乃至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我们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基石”可惜还很小。作为市场主体,我们彼此的信心与信用还远远没有能够建立起来,但我们已经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了,很容易想象的是:在法律与道德并不完善的社会,“许诺天下,量力而行”的许量们以后还应该去经历怎样的故事。
已经是初夏,但此时此刻,成都的黑夜小雨绵绵不绝,似乎没有止境;阵阵寒意提醒着我的神经。异常的天气与异常的经济危机完全可以相提并论,但愿一年之后,我还有激情去“用心”或者“用脚”去写下一部许量们的故事。
人生需要朋友,它不会因为时间地点心情的变化而改变;这两年,我以书会友的目的已经基本上达到。书中写的事情有些已经做过了,有些正在做,更多的事情却是想做而不能够做。当然,我会与伙伴们努力把理想变成现实。
人生的美好总是暂时的,许许多多感悟只在回忆中才能够永恒;而写书就是最好的回忆,现在,我就用大家都经常使用的一句话来暂时结束本书:
“痛,并快乐着。”
资本之鹰吕志刚
2010年6月初干成都
……
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八年的牢狱生活,不是外人能够体会的艰辛。
我只想起了两个词语:“炼狱”和“男人”。
我们聊起了往事,商战硝烟已经褪去。谈笑间,留下的都是那些未完成的资本大策划的遗骨。新的事业还会开始,就如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所言:“心永远向往未来,而现在却常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终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的确,能够原谅别人已很难,原谅自己更不容易,而人之杰必须首先学会怎么样去宽容自己:资本经营是成功的骗局,而骗局则是失败了的资本经营。
不完美的许量们的“为善而恶”远远比“为恶而善”的伪君子阳光,很哲学的吕老师之类的“为仁而富”也高于依靠体制缺陷和权钱交易而“为富不仁”的隐蔽富豪之辈。无论如何,人生是借贷,也是一个过程,一切都将偿还,天下商道与人道都应该是殊途同归。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去做想做而又能够做成的事情。比如我现在以文人的状态和商人的敏锐进入文化产业:
一、我已经独立投资将《借贷》的故事改编为了社区游戏,计划明年3月面市,希望能够成为民间金融交流的网络平台之一。我们把“中国资本圈”融合成了“资本之鹰之借贷江湖”的电子游戏,“资本会所”和“老板学校”的网络版就在其中。天下放贷人和投资人都是一家,这样的网络平台,需要大家的参与甚至是贡献。网站地址:http://www.139e.com/。
二、我正在组建影视文化投资基金,中国的“文艺复兴”早晚会来,在这个领域去投资既是机遇更是责任。从资金借贷到资本投资是几乎所有放贷人的必经之路。
三、我们已经开始组建“中国资本圈”或者叫民间投资者俱乐部,已经与60多个城市的朋友交流并成为好伙伴。耐心而为,聚沙成塔,有大家的参与,星星之火就真会燎原。
谨把《借贷》《放贷人》《资本之鹰》及本书《民间资本》献给我挚爱的太太陈棘。我们1998年一起创业,没有她的参与和鼓励,就没有“资本之鹰”的事业与这些书。书中美女也自然带上了她不同时期的美,为其夫甚为欢喜。
今年五岁的儿子吕思岑也带给我感动:他三岁多时在新华文轩购书中心突然指着我写的书,旁若无人地大声说:“《借贷》!我爸爸写的书!”此幕,心中永远会牢记。儿子自小喜爱文字和学习,已认识上千汉字,能读书能读报,能够自编自导自演童话故事,为其父甚为欣慰。
资本之鹰 吕志刚2010年8月21日
成都深夜修稿于窗外暴风雨进行中
人、文人、动物与金融
写许量,曾经得心应手;现在却真累,呕心沥血。
书中许量,是一个与我一样的小老板,可以说很小很小,微不足道。人,不出名则可以随心所欲,成了所谓的名人则必须谨小慎微。
曾经有“高贵”的读者告诫我:许量和他的伙伴们经历的事业只是浅薄的资本市场,他们的生活远远不是当今“贵族”的生活,在官场、情场还有商场上都处于“利益链条”甚至“食物链条”上的末端,是既说不上成功也说不上失败,所以没有多少可以成为书中主人翁的“本钱”。
许量是什么样的男人?有富豪说许量的财富不值一提,有权者说许量的世界不过是陷阱中的一方蓝天,可爱却很渺小,还有智者说许量的智慧很有限,更有愤青说许量不过是一个“嗜血的高利贷者”,众说纷纭。
其实,书中的许量越来越不像是一个人,而是像一群人了,他们的现实也远比书中精彩。他们都是在人生路上把坚信与艰辛都紧握在手心的寂寞男人,有点花心多心却又想维护爱情与家庭的纯洁,唯利是图而又慈不带兵,悲不借款,这样的男人复杂又单纯,亦正亦邪,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很多的中国老板其实都是这样“外表光鲜内心虚弱苦闷”,白天在家是温文尔雅的好丈夫,晚上出门是卡拉OK包房里的“叫兽”,矛盾的社会产生矛盾的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许量们不是富豪,不是权贵,但他们也是智者,绝对不能够用“卑微”一词来形容他们,因为这样的万千小老板正好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可以责骂但不可以轻侮。
众所周知,自古人人都说“做人难”,但到底是困“难”还是苦“难”,是“难”过还是“难”得,含义迥然不同。人生不过就是这同样长短的几十年。在辽远的时间与空间中,人生就是“一刹那”,因此做人的可惜可笑与可悲可叹同样存在。“人”,是什么东西?做男做女为官为商,从社会学来说只是人的分工不同;从生物学上来讲,其核心本质就是高级动物,高级哺乳动物而已。用这样的视野来看待人生百态,很多费解的事情都能够迅速地找到答案。
人生的变幻莫测与残余在内心深处而不能够根除的动物性有很大的关系,如同在非洲草原弱肉强食也是动物世界之真理。是人的贪婪与恐惧支配着社会的繁杂运动,比如金融和战争的产生与发展,借贷是仅次于战争的复杂活动,借贷双方是博弈多于合作,这就是“你多我少的财富游戏”,精彩之处在于“得与失,是与非”的那一声叹息。
《借贷》系列书写到今天是第四本了,有一些问题需要重复说明:
第一,许量和书中的吕老师等人“是我非我”,因为文学作品来源生活也必须高于生活。有的读者比我更像许量,许量只是小老板们奋斗或者说挣扎的一个榜样。他的感情世界与商场奋斗很自我,不会也不需要也不能够去曲意迎合所有读者的喜好。而且其中的人生精彩与他从事的行业和财富的多少无关,不少朋友认为许量就是他们,我为此而自豪。
第二,书中涉及的商业机密和借贷的技巧,我能够写到这样的限度已经用掉了全部的勇气,麻烦并不比光荣少,任何书籍都只能够“点到为止”,书友看书能看出我不能写太明白的东西,那才是我心中的知己。
第三,“世界上没有任何真理是绝对真理”这句话其实就是“绝对正确的真理”!这就是传说中的悖论,我的书中暗藏有悖论,我最明白悖论就是人类痛苦与精神疾病的来源。
第四,因为本人能力与时间均有限,系列书中出现一些笔误在所难免,自信点说那是“瑕不掩瑜”,以后修订时一定消灭之。
第五,书中的确有我本人很深的烙印,感情世界远远比商场中的智慧更加博大精深,不懂得感情的商人再有钱也不过是小老板,不值得去书写。当然,我写的感情是几个朋友的综合并非我一个独有,但感情如河流,有主流难免也有支流,真实地去面对感情困惑应该比虚妄叫嚣“爱情唯一”更有价值。爱,不仅仅是物欲,应与生命同行;
最后,敬请读者继续知我容我,我以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好的作品,文人多愁善感并非虚言。
许量为什么要说借贷是江湖而不是蓝海?因为民间借贷泥沙俱下,有很多行为其实与道德无关,而与环境相关联,无论谁来做,目前都难逃脱原罪,有原罪的行业很难得光明正大,因此资本经营与投资才是王道,才是海阔天空令人向往的汪洋大海。
许量并不是借贷行业的代言人也不是逃避者,他正在等待,在继续投资中等待中国的《放贷人条例》的出台。许量知道:《放贷人条例》早晚要出台,它的出台将是民间借贷的第一个标志性的春天,他现在经历的一切夏秋冬都是为之而准备。(最新的传言是修改《贷款通则》关于民间金融的部分)
那时候,也许是梦想,民间借贷的阳光化将带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强大的资金涌入之后,“高利贷”也将逐步被合理合法的利息所替代;那时候,虽然在竞争激烈中没有真本事的人将被无情淘汰,但做放贷人将是真正光荣的事业。
当资金借贷生意的第一笔所得税收光明正大地进入国库的那一神圣时刻,大众的掌声将响起来,上千年以来的“放贷人可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核心的道德将是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为标准;那时候,那些幻想依靠传统文化道德舆论,来对抗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契约精神的赖账行为必将被唾弃;那时候,“信心”与“信用”这两块市场经济的基石才能够真正树立!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胜利,更是新的道德之核心商业文明的彻底建立!
合同神圣,契约必须尊重和遵照执行,与此同时,黑社会、灰社会都将冰雪消融,与民间借贷再也无关。总之,只要在民法的范畴中,就可以调整好借贷的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等复杂关系,那将是所有放贷人甚至是用款人的福气。
时刻准备着,修炼自己,修改别人,民间金融领域最好最后的战士们就是放贷人……
从商十多年,我郁结在心中纠缠的无非是四个字:“四大皆空”。
“看重是非,不重得失”是文人经商与做人之本,否则许量也罢,吕老师也罢,还有我本人,事业与人生的高度与深度都不应该如此,远远不应该这般。如果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志不是看谁的酒更好,谁的金钱更多,谁的权利更大,谁的美色更多,而是看谁更能够从有限的人生过程得到更多的生活体会与感受,那么,我们应该还算得上成功。
人在面对赞扬与批评时,通常有两种选择:坦然面对或者情绪使然。书中的缺点欢迎指正,但我得坦白承认我不喜欢别人无端地说三道四,特别是肤浅看书而不是深刻读书之人。
影视文化的进步不代表文字美感的退化,阅读不仅是一种良好习惯,更是一种做现代人的能力。阅读还是一种文明人必修的品德,而阅读的前提是尊重,我写的不是什么“嗜血高利贷者的无耻辩护”,没有人应该喊出消灭许量们的粗暴口号;我讲述的也不是什么“富豪俱乐部”,更不仅仅是在“言情”。
作为文人,我写的书可能一般,但我用我的个性去刻画书中人物的人性,至少是试图从民间借贷和情感两个战场,从金钱和爱的战争角度来写一群不普通的商人的恩怨故事,这不能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生不能够没有朋友,用美酒饭局可以交朋友,用共同利益会编制出无边无际的关系网络,而只有用人生观才能够结交挚友,那种或许一生无缘相聚但相识的朋友……因为用写书的方式可以形成心灵的新境界,我才可以寻找到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那些人。从此,希望事业不再独行。
世界博大,个人太渺小,唯一剩余的勇气让我抛砖引玉,把本书献给所有能够在官场、商场与情场上“大隐于世”的人:人生诸多事,一笑了之。
此时此刻,我活动了一下因为打字太多而红肿了有点僵直的左手,医生说我已经得了腱鞘炎!还有包括颈椎劳损的身体伤痛并没有让我停止书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豁然回忆起十五年前做贫苦老师诗人之时几句描写苦寒文人的诗句:“就这样一直写,不知白昼不计春夏,将文字编辑成河流。可这河流很瘦,除了饱满的人性感悟,让铺满荒原的贫困稿纸凹下去,富裕的生活站起来!”这原来是所有撰稿人的梦想与光荣,可我已经远离这样的境界,文字不再有以往的飘逸之美。 不得不承认:弃文从商的最大损失是不再贫穷,而不再贫穷也就永远少了一些铮铮傲骨。人生如登山,人到中年,不思进取之后,更急迫的是考虑冲顶高唱凯歌之后的寂寞和如何体面地下山了,我一边体味时光流逝,一边心满意足地步入未知的永恒。
有很多人生感悟需要与读者分享,比如:我已经渐渐习惯了别人的评论,无论好坏,因为必须认识到,做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说人和被人说。但被人批评指正和无端指责是天壤之别,在公平这条大河的两边,一边是一片叫着“指正”的阳光明媚红树林,另外一边是名为“指责”的山穷水尽满山荆棘,这些共同构筑成蔓延数千年的无聊人生娱乐游戏。
人生的本质就是自娱自乐。
如果能够利己利他,事业与爱情,家庭与友谊,都可以是“娱乐”工具。娱乐无限,人生苦短,心有不甘,许量继续“用钱说话”,吕老师继续“智慧做事”。而我继续用文字、用所思所想去刻画红尘俗世,期许总有一天,或许我也能够在一个阳光湿润的下午坐在一把老掉牙的藤椅上撰写出自己的《易经》。
西方如画,东方花开。
人、文人、动物与金融,熙熙攘攘交相辉映,人间正道,道貌岸然,你我都来也,好一个大千世界!
资本之鹰吕志刚
2010年1月21日成都郊外农家
《许量公社》系列图书是以资本运作高手许量为主人公,讲述了其在商场沉浮十几年并不断扩展自己资本疆土的商战系列小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钱的地方就有交易。
资本之鹰著的《许量公社(第4季民间资金)》一书,书中许量已经成了“企业的猎手”,手握重金,像一只雄鹰一样等待着可以收购的猎物。事业上的成功,却无法让生活停下脚步。儿子准备赴华尔街学习,前妻因绝症不治去世。一系列的打击让许量顿然醒悟人生真相,开始改变人生观,思考回报社会的问题。
“许量公社”中国民间金融业实操指南。
商业行为是什么?首先是一种人生态度。做生意是目的还是手段?这是老板与商人的区别;生意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智力游戏,但这样的游戏与电子游戏完全不同,它有可能成就你的人生,但更有可能毁灭你的世界。老板不仅仅意味着财富和荣耀,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
你经营的是钞票,来去的都是钱,但别忘了,融资来的钱并不是你的钱,那是金融的幻象。因此,谦虚是你的本分,你面对硕果仅存的前辈的态度应该升格为谦卑,他们钱不多却有第三只眼,一些看起来并非高深莫测的话已经把你的未来宣判。
大家都习惯了企业经营必须要有一定的商业模式,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资本结构——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的经济改革最核心的就是经济资源的资产化与资本化的进程。
本书为资本之鹰著的《许量公社(第4季民间资金)》,这是一本教你看透“资本运作”与“中国式关系”的长篇商战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