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
《狂骨之梦》,京极夏彦全新梦幻经典之作,隐秘男主角首度粉墨登场。
纵横千年的白骨之谜,在冬天的海边迤逦而来,历史与回忆的狂想曲,与潮骚共入梦。
这是黑暗宿命与人间烟火的对决,至死无休。解开重重谜团,却有一个最干净明快的答案。
| 书名 | 狂骨之梦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日)京极夏彦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只存在可能存在之物,只发生可能发生之事。 《狂骨之梦》,京极夏彦全新梦幻经典之作,隐秘男主角首度粉墨登场。 纵横千年的白骨之谜,在冬天的海边迤逦而来,历史与回忆的狂想曲,与潮骚共入梦。 这是黑暗宿命与人间烟火的对决,至死无休。解开重重谜团,却有一个最干净明快的答案。 内容推荐 是什么样的怨念,历经千余年仍未曾稍减?我是抱着强烈怨恨的白骨,在幽冥入口水井中上下来去,我是众生迷离梦境的主宰,掌握人心深沉的恐惧。至死方休?错!那是开端…… 京极夏彦著的《狂骨之梦》,推理和传统怪奇传说的经典,神秘的事物却有合理的解释。 精妙糅合不可思议的谜团与古老传说,存在与虚无、物质与意识、科学与幻觉、确定性与测不准原理……既离奇又充满理性,华丽而滔滔不绝的辩证,并创独特书写纪元。 目录 总导读/凌彻 独力揭起妖怪推理大旗的当代名家——京极夏彦 狂骨之梦 解说/卧斧 记忆积累内里,骸骨持续做梦——关于《狂骨之梦》 试读章节 我厌恶海涛声。 从遥远的彼方,从意识渐远渐弱的远方,不断接近,寂静却具胁迫感的隆隆声。 我听到的,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什么声音呢?是什么在作响?发出声响的是水?……还是风?或是其他东西?我只感到无边无际的蔓延,无意义的深远,令人丝毫无法安心。 我原本就讨厌海。 在远离海边的地方长大,当我第一次见到那个时,我一直在想,海是从哪里到哪里呢? 海的主体是水?还是在那之下的海底? 光是这点就没个准。 浸在水里的地面算是海吗? 如果是的话,那该死的海浪又是什么? 说到海浪,光想就觉得讨厌,从彼方绵延接近,又拂袖而去。一想到至今仍无法确定,世界上的海岸是否都是如此反复地前来、退去,就几乎要发疯了。因为这么一来,也就是说,海不停地在扩张、缩减它的领土。 本来,那些所谓的海岸,不论沙岸或岩岸,毋庸置疑的,都是陆地。地面连续不断,没有所谓从这里开始是海的领土的分界线。 那么,海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不过就是清澈、普通的水罢了。只是低洼地里积了点水,本来就没什么好不可思议的。 然而,应该很清澈的海,不知何时变成了绿色,有点恶心的颜色,并且开始极其强烈地强调自己的主张。 我想,是那过剩的质量威力起了极大的作用吧。如此透明、连存在本身也异常虚幻的东西,若能聚集如此庞大的量,也会开始强调自己的某些主张吧。海如果很小就不是海,是普通的水。也就是说,正因为那夸张的水量,海才有海的感觉吧。 这是什么笨主张啊。 这世上竟存在着双脚无法探底直立的深海,对此,我还是难以想像。 不……不仅是无法探底直立,而是,这世上存在着比我的身高深数倍、数千倍的海,我认为简直是离谱的玩笑话。然而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脚下空空如也,永无止境往下掉的恐惧感,有比这更令人畏惧的事吗?这跟从高处掉下来不同,不论从多么高的地方坠落,终究有地面在等着你。但海不同,海说不定,没有,结束。 据说深海连光线也照射不到。 应该是透明的水,为什么连光线也阻断了?我苦思不得其解。 亦即,这里也有压倒性数量的意志刻意隔离光线。 真讨厌。 没有对岸,也没有底。 讨厌海。恐惧。 住在海的附近,已经几年了?来到这里后,心情一秒钟也未曾平静。因为不论我在哪里,做什么,海涛声都毫不客气地传进耳里,而且不曾停歇。 白天靠其他事分心,总算捱得过去。 但晚上就很难熬。 一旦躺进被窝闭上眼,声音便毫不留情地到访。没有其他声响。即使我睁开眼睛,黑暗仍夺去我的世界。因此不论以棉被盖住,还是塞住耳朵,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每当夜晚来临,便要承受跳人深海般不安的煎熬。 我拼命地努力入睡。 于是,做了梦。 我漂浮在海上。 榻榻米和棉被都融入黑暗里。 慢慢地,慢慢地往下沉去。 呼吸困难。 空气变成了混入有机物的辣味液体。不知何故,虽然在水中却不会呼吸困难。液体从鼻子和耳朵侵入,塞满肺腑。不觉得难受,只是心中感到不快。 无论何地,无论何时,不断地下沉。 未知的海藻和触感滑溜的浮游生物,碰触我全身上下,每每教人受惊痉挛。即使如此,下降的动作仍不曾停歇,我持续地往下沉。光线永远也到达不了了。 想出声,但海水浸透了肺,我连一个气泡也吐不出来,只有喉咙里的水轻轻地震动了一下。 有东西在。 当然,我是看不见的,仅能感受到恐惧的气息。 到底是什么?伸手,踢脚,也只是徒然地划水,得不到任何答案。 水,远比空气黏稠,越是挣扎越缠住身体,不久之后肉也会一块块剥离。 因浸在水里早已变得皱巴巴的身体肉块,全都破碎溶解在海水里。 扩散开来的碎肉片,使得周围的水变得混浊。浊水蒙蒙地变形、上升。抛下我离去,那原本是我身体的东西,渐渐远去。 最后,只剩下了骨头。身体稍微变轻了,只是,并没有向上浮起,反而持续下沉。 即使经过海水的洗涤,变成白骨,不知为何并没有零落散去,我仍往下沉。恐惧已到达极限,我高声呐喊,但只有颈骨嗒嗒地震动。 醒了。 但我无法动弹。依然是一身骨头,我看见远方水面的圆形微光。 突然间浮了起来。花了无穷尽的时间摇摇晃晃地下沉,浮上来却只是一瞬间。气势过于猛烈,使得骨头终于散开,肋骨和腰骨飞了。背骨只留下咚咚的振动声,依序分解,以骇人的气势向远方飞散而去。只有头盖骨顺势浮出水面,空气侵入眼窝,视野豁然开朗。 啊,那是被切成圆形的夜空。 而我身在井中。 我不记得做过几次这个梦。梦,用一个两个来计算,怎么会是这么困难的事? 即使颤抖着跳起来,过没几分钟,连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也不知道了。大约,是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刻了。 ——啊,原来做了那个梦。 如此想着,我总算稍微镇定下来。不过,说不定我其实做了完全不同的梦。 听见远方的潮骚。 我想再多躺一会儿。于是,大部分时候,就这样又再入睡。 丈夫早上起得晚,往往过了中午才起床出来吃早餐。 外出不归的日子也多。 因此我也没有早起的习惯。 我出生在——房总九十九里〔注一〕海滨的小渔村。 我想是称为一松的海岸。 如地名所示,应是所谓的防风林吧,我记得沿岸有美丽的松木道。 小时候的事情,当然不会记得那么清楚。只是,都离开那里好几年了,却一闻到岸边岩石的气味,或听到海浪的声音,心头仍不禁涌上一股思乡情怀,是因为那片土地的关系吧。 家里应该从事渔业吧。 我不太记得了。 父亲的长相,母亲的长相,总觉得像刷上了一层雾般朦胧,看不清楚。 不过并没有不好的记忆。 应该是说有种教人怀念的、胸口纠结的感觉,是的,换个文雅的说法,可称之为乡愁吧,我一直被这样的情感包围着,因此才会朦朦胧胧的。 我似乎排行老幺。 虽然不太确定,但在印象中,我好像有个哥哥。 或许是年龄悬殊吧,我不记得哥哥陪我玩过。 虽然也是十分暖昧不清的记忆,但我似乎总是一个人在海边玩耍。 P13-17 序言 独力揭起妖怪推理大旗的当代名家——京极夏彦 日本推理文坛传奇 在一九九○年代的日本推理界,京极夏彦的出现,为推理文坛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 书中大量且广泛的知识、怪异事件的诡谲真相、小说的巨篇与执笔的快速,这些特色都让他一出道就受到众人的激赏,至今不坠。 此外,京极夏彦对妖怪文化的造诣之深,也让他不同于一般的推理作家。除了小说以日本古来的妖怪为名,故事中不时出现的妖怪知识,也说明了他对妖怪的热爱。 身为日本现代最重要的妖怪绘师水木茂的热烈支持者,更自称为水木茂的弟子,京极夏彦在妖怪的领域也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京极夏彦对于妖怪文化的大力推广,也绝对是造成日本近年来妖怪热潮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这一切,或许都是京极夏彦当初在撰写出道作《姑获鸟之夏》时,始料未及的吧。毕竟他以小说家之姿踏入推理界,进而在妖怪与推理的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其实可说是无心插柳的结果。他出道的过程,早已成为读者之间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了。 京极夏彦是平面设计出身,就读于设计学校,并曾在设计公司与广告代理店就职,之后与友人合开工作室。但由于遇上泡沫经济崩坏,工作量大减,为了打发时间,他写下了《姑获鸟之夏》这本小说,内容来自十年前原本打算画成漫画的故事。而在《姑获鸟之夏》之前,他不但没写过小说,甚至连“写小说”这样的念头都不曾有过。 《姑获鸟之夏》完成后,因为篇幅超过像是江户川乱步奖与横沟正史奖这些新人奖的限制,所以他开始删减篇幅,但随后便放弃修改而没有投稿。之后他决定直接与出版社联络,询问是否愿意阅读小说原稿。拨电话给讲谈社其实也是巧合,他当时只是翻阅手边的小说(据说是竹本健治的《匣中的失乐》),查询版权页的电话,之后便拨给出版这本小说的讲谈社。尽管当时正值黄金周(日本五月初法定的长假),出版社可能没有人在,但他仍然试着拨了电话。 没想到在连续假期中,讲谈社里正好有编辑在。编辑得知京极夏彦有小说原稿,尽管是新人,仍请他寄到出版社来。京极夏彦原本以为千页稿纸的小说,编辑会花上许多时间阅读,之后还有评估的过程,得到回音应该会是半年之后的事,于是小说寄出之后便不再理会。结果回应来得出乎意料地快,在原稿寄出后的第三天,讲谈社编辑便回电,希望能够出版这本小说。 推理史上的不朽名著《姑获鸟之夏》,就这样在一九九四年出版了。京极夏彦的作家生涯,也就此展开。 相较于过去以得奖为出道契机的推理作家,京极夏彦并没有得奖光环的加持,只是凭借小说的杰出表现才有出道的机会。但他的才能不但受到读者的支持,推理文坛也很快给予肯定的回应。一九九五年的《魍魉之匣》只是他的第二部小说,就能够在翌年拿下第四十九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一出道就聚集了众人的目光,第二部作品更拿下重要的奖项,京极夏彦的实力,由此展露无遗。 而他初出道时奇快无比的写作速度,则是除了小说内容外更令人瞠目结舌的特点。《姑获鸟之夏》出版于一九九四年,接下来是一九九五年的《魍魉之匣》与《狂骨之梦》,一九九六年的《铁鼠之槛》与《络新妇之理》。表面上每年两本的出版速度或许不算惊人,但如果考虑到小说的篇幅与内容的艰深,就能了解他的执笔速度之快了。除了《姑获鸟之夏》不满五百页,之后每一本的篇幅都超过五百页,后两本甚至超过八百页。如此的快笔,反映出的是他过去蓄积的雄厚知识与构筑故事的才能。 两大系列与多元发展 虽然京极夏彦日后的执笔速度已不再像初出道时那么快速,但他发展的方向却更为多元。在小说的领域,京极夏彦笔下有两大系列作品,分别为百鬼夜行系列与巷说百物语系列,此外还有一些不成系列的小说。在小说之外,还活跃于包括妖怪研究、妖怪图的绘画、漫画创作、动画的原作脚本与配音、戏剧的客串演出、作品朗读会、各种访谈、书籍的装帧设计等许多领域,让人惊讶于他多样的才能。 京极夏彦的成功,影响了日后许多推理作家。讲谈社由此开始思考新人出道的另一种方式,不需要挤破头与大多数无名作家竞逐新人奖项,只要自认有实力,且经过编辑部认可,作家就可以出道。一九九六年讲谈社梅菲斯特奖的出现,也正是将这种想法落实的结果。 倘若比较同时期的作家,从一九九四年的京极夏彦开始,西泽保彦出道于一九九五年,森博嗣出道于一九九六年,推理小说界在此时出现了不小的变动。当许多新本格作家的作品产量开始减少之际,前述三位作家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他们出书速度快,短短数年内便累积了许多作品,而且又不会因为作品的量产而降低水平,而是都维持着一定的口碑。此外,更吸引了许多过去不读推理小说的读者,将读者层拓展得更为宽广。 百鬼夜行系列 京极夏彦的主要作品,是以《姑获鸟之夏》为首的百鬼夜行系列。到二○○七年为止,这个系列总共出版了八部长篇与三部中短篇集(编者注:目前已出版八部长篇与五部中短篇集),是京极夏彦创作生涯的主轴,也仍在持续执笔中。由于百鬼夜行系列是他从出道开始就倾力发展的作品,配合上写作前几部作品时的快笔,因此作品数很快地累积,而其精彩的内容,也使得京极夏彦建立起妖怪推理的名声。 京极夏彦的作品特色,首推将妖怪与推理的结合。或许也可以这么说,他是在写作妖怪小说时,采用了推理小说的形式,而这正表现在百鬼夜行系列上。百鬼夜行系列的核心在于“驱除附身妖怪”,原文为“愆物落七L,”。所谓的“惫物”,指的是附身在人身上的灵。在民俗社会中,人的异常行为与现象,常会被认为是恶灵凭附在人身上的关系。因为有恶灵附身,才使人们变得异常,而要使其恢复正常,就必须由祈祷师来驱除恶灵。 百鬼夜行系列的概念类似于此。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灵与想法,有些人的心中可能因为自己的出身或见闻而存在着恶意。扭曲人心的恶意凭附在人类身上,导致他们犯下罪行或是招致怪异举止,真相也从而隐藏在不可思议的表象中。京极夏彦让凭附的恶灵以妖怪的形象具体化,结果正如同妖怪的出现使得事件变得不可思议。阴阳师中禅寺秋彦(即“京极堂”)借由丰富的知识与无碍的辩才,解开事件的谜团,让真相水落石出。由于不可思议的怪事可以合理解释,也就形同异常状态已经回复正常。既然如此,那么造成怪异现象的妖怪,自然也就在解明真相的同时被阴阳师所驱除。 这样的过程,正符合推理小说中“谜与解谜”的形式。京极夏彦曾在访谈中提及,推理小说被称为“秩序回复”的故事,而他想写的也是这种秩序回复的故事。在这样的概念下,妖怪与推理,这两项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类型,在京极夏彦的笔下精彩地结合,成为他最大的特色。 而京极堂以丰富的知识驱除妖怪及解释真相,也让京极夏彦的小说里总是满载着大量的信息。《姑获鸟之夏》中,京极堂所言“这世上没有不有趣的书,不管什么书都有趣”,事实上也正是京极夏彦本人的想法。对于书的爱好,让他的阅读量相当可观,因而得以累积丰富的知识,也随处表现在故事之中。 另一个特点,则在于人物的形塑。身兼旧书店“京极堂”的店主、神社武藏晴明社的神主以及阴阳师这三重身份的中禅寺秋彦,担负起驱除妖怪与解释谜团的重任。玫瑰十字侦探社的侦探梗木津礼二郎,可以看见别人的记忆。此外包括刑警木场修太郎,小说家关口巽,《稀谭月报》的记者同时也是京极堂妹妹的中禅寺敦子等,小说中的人物各有独特的个性,不但获得读者的支持,更成为许多人阅读故事时的关注对象。 巷说百物语系列 京极夏彦的另一个系列作品是《巷说百物语》,这个系列于一九九七年开始发表,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一本,到二○○七年为止共出了四本。本系列的第三本《后巷说百物语》更让京极夏彦拿下了第一三○届直木奖,成为他作家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巷说系列目前共包含上述四本,但还有另外两本小说与其相关,那就是《嗤笑伊右卫门》与《偷窥者小平次》。这两本其实是京极夏彦改写日本家喻户晓的怪谈,使其呈现新貌的作品。但是由于巷说系列的重要人物又市与治平也出现在其中,而且对他们两人的生平有较多描述,因此虽然小说本身的重点在于固有怪谈的重新诠释,但由于人物的重叠,其实也等同于巷说系列的外传作品。而在京极夏彦的得奖史上,这两部作品同样都有得奖的表现,《嗤笑伊右卫门》拿下第二十五届泉镜花文学奖,《偷窥者小平次》则获得第十六届山本周五郎奖。 开创推理小说新纪元 京极夏彦的过人才华,发挥在许多领域上,也让他有着非凡的成就。过去台湾曾经出版过京极夏彦的数本小说,读者们也已经对他有了一些认识。可惜的是,过去都未曾以作品集的形态来全面地引荐与介绍,因此对读者而言,期待度极高的京极夏彦作品,也始终都是传说中的名作,无缘一见。 如今,京极夏彦的小说再度引进,而且是他笔下最主轴的百鬼夜行系列作品全集,读者们可以从完整的小说集中一睹这位作家的惊人实力。足以在日本推理史上留名的百鬼夜行系列,其精彩的故事必然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妖怪推理的代名词,开创妖怪小说与推理小说新纪元的当代知名小说家京极夏彦,现在,就在眼前。 后记 记忆积累内里,骸骨持续做梦——关于《狂骨之梦》 我喜欢想像自己的骷髅即使在死了之后,依旧活在洒满阳光、闹哄哄的教室中。我想要成为未来医学院学生脑海中的谜:这个女人是谁?她从前是做什么的?她为何委身于此呢? ——《不过是具尸体》第258页 若是多年前读过旧译本的读者,对京极堂系列的认识,或许是从《姑获鸟的夏天》开始的;若是去年经由独步文化的新译本接触这个系列,入门书也很可能是《姑获鸟之夏》——毕竟,这本小说故事较短、页数较少、价钱比较便宜,而且还是系列作的第一本书、京极堂初登场的作品。对这个系列的认识从这儿开始,自然没有什么不对。 不过,我初初认识京极堂以及他身旁的一众怪人时,读的是《魍魉之匣》。 《魍魉之匣》从一篇故事中的故事开始,接着由外围角色一一引领主要角色及相关事件出场,最后才由身兼阴阳师、神社主人以及旧书店店长的核心角色京极堂上场,替所有人除魅解惑。因为第一本读的就是如此架构的故事,所以我对京极堂系列的印象一直是“相关人物分别遇上怪事,最后齐聚京极堂的旧书店,由他像个安乐椅神探似的将所有线索串起来”的模样,而读者也终会发现,从某个角度循某个脉络前进,所有不合理在重新整理后都会出现合理的面向。是故,后来回头阅读《姑获鸟之夏》,发现在故事伊始、关口就爬上晕眩坡找京极堂、而京极堂马上开始长达数十页的讲演时,我还觉得有点讶异呢。 在《狂骨之梦》里,京极夏彦将这种形式,推往更夸张的方向。 故事以一名女子梦呓般的自述开场:她对过往的记忆紊乱,仿佛前世与今生相互重迭;她的第一任丈夫曾逃避兵役,而后被杀害、砍掉头颅,自己则在投水自尽后、为现任的丈夫所救;她怨恨某个女人、极端讨厌海鸣声……通篇呓语之后,第二章开始,登场的是在《魍魉之匣》当中露过几次脸的伊佐间一成,他四处旅行钓鱼时,在海边遇到了一个美艳的女子,对他讲述了关于自己身世的故事。这个故事听起来同前一章节当中女子的自述有不少相同的情节,读者似乎能够借机看清第一章呓语心声当中的真相。 不料再往下看,忽然出现奇妙的发展。 研究心理学的降旗弘,因故自我放逐,到牧师白丘亮所负责的教堂打杂。某日,一个女人出现在教堂,对降旗叙述自己早已成为无头尸体的前夫,居然找上门来,后来不但侵犯了自己,还在事后要求她交还理应属于他的骷髅头,不堪其扰的女子于是杀了前夫,再将他的头砍下。不料,前夫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女人只好不断地重复杀人砍头的动作,最后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跑到教堂来寻求谘商。 在我们难以理清头绪的时候,熟悉的角色在下一章现身。 关口出席一场由京极堂主持的葬礼,会后遇上想找他帮忙介绍侦探的志怪作家宇多川崇;在谈话的内容中,关口得知宇多川的年轻妻子行为怪异,似乎有什么精神方面的问题。另一个在前两集中极活跃的角色木场刑警也随后登场,注意起一个关于海边的怪新闻:听说有个金色的骷髅漂在海面上,而且还渐渐生肉覆肤,开始还原成人头的模样…… 各桩匪夷所思的事件不受控制地蔓长,终于在晕眩坡上方那家旧书店汇流。 《狂骨之梦》是京极堂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京极夏彦延续这系列一贯的妖异风格,加入大量南辕北辙的知识,从真言宗到基督教、从弗洛伊德到荣格、从幕府传奇到当时仍然不明其理的脑神经外科病症,这些各自在不同领域发展的知识以及替整个故事奠定基调的妖怪传说,全被京极堂以自身的渊博学识及真知洞见串接整并,建立起事件真相的骨架;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虽然各宗事件有的是新近发生的案件,有的已是陈年旧事,有的是角色年幼时期遇上的梦魇般怪谭,有的甚至可以上追百年前的执念及传奇,但归结出来的结局,在京极堂的解释之下,却不会令人感觉牵强僵硬——事实上,读完全书后再从头重新翻阅,不难发现,其实京极夏彦所有的安排,在一开始便已清楚地展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回故事里的妖怪“狂骨”。 “狂骨”据信是种古籍当中没有的妖怪,为喜欢创造妖怪的鸟山石燕所创,《今昔百鬼拾遗》描述,狂骨为被弃尸在井中的冤死者所化成,骷髅头下垂挂单薄的骨架,披着看似女性的长白发,身体轮廓却难以辨识,在井里汲水桶中以双手垂放、身下无脚的幽灵姿态现身。在《姑获鸟之夏》中,“姑获鸟”这种妖怪的特性与文化变迁,恰恰暗指了事件的重要核心;在《魍魉之匣》里,不但“匣”的意象贯串整个故事,“魍魉”这种本体混沌未明的妖怪,更点出了事件当中浑厄晦黯的核心。与前两本系列作品相较,这回的“狂骨”似乎戏份较少,但倘若再往深里想,就会发现这个书名其实另有深意。 与骸骨意象最有关系的设定,莫过于每桩事件几乎都与骷髅或头颅有关。 被砍掉头的尸体、独自在海上漂浮的金色骷髅、小时候看见男女在骷髅山前合体交欢、在阴暗的神社里遇上四处搜集骸骨的染血神官……无论事件发生时间的远近,骷髅及头颅几乎都是当事人记忆阴影的核心,而“狂骨”的形象,也正以骸骨形态的头颅为主、身躯几不可辨。从另一个角度看,头骨构造看似简单,但却仍能分成数个不同部位,一如链接这些怪事的谜底并不难解,但有人拿到一块牙白色的弧型硬壳、有人捡到半截有洞的盘状物之后,总得要有一个像京极堂这样视角不同并且拥有相关知识的人出场,才能分辨出那是额骨、这是枕骨,再将整副颅骨拼凑、将真相还原。 在谜底开解的最后一章,关口感慨地说,这一切好像是场梦。 关于历史和家族的梦、关于前生和现世的梦、关于幸福和不安的梦,以及关于记忆与自我质疑的梦,在一切明朗的最后回头瞻望,这个故事里的种种不可思议,的确像一个回想起来会觉得疯狂的梦——我们会因而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做了这么一场奇妙的梦?因为我们都知道:记忆是我们确立自己是谁的骨架,但却不是一种坚实的、不容置疑的证据,相反的,记忆可能错置、可能修改,甚至可能在下意识里有选择性地遗忘及变造,变得真伪相掺,一如“狂骨”的传说被创造之后,也与自古以来便已存在的众多妖怪传说一起流传下来。以狂骨串起的梦,不但是这个故事里所有事件的总称,也是京极夏彦对“记忆”一事,诗般的慨叹。 牢记、遗忘、改造或者压抑,记忆埋在身体的深处,悄悄地变化着模样。 或许,待到肉身终于腐化蚀尽的时刻,这些骨骸,仍会睁着眼洞观察世界、编织着真伪已然无关紧要的梦吧?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