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里,我们介绍了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主编的《后现代大学来临》议题的背景和内容。本书上编中,我们呈现了后现代大学的拥护者(鲍曼和斯科特)及质疑者(库马尔和菲尔默)之间的辩论。下编中的文章将大学置于公共领域的背景下展开讨论,这些文章基本上反对用后现代主义观点竭力攻击当今大学的学术生活(雅各比),呼吁大学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梅洛迪),并特别提醒我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布朗和史凯斯)。本书最后一章对上述讨论进行了回顾和评价。
| 书名 | 后现代大学来临/大学之道丛书/北大高等教育文库 |
| 分类 | |
| 作者 | (英)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第一章里,我们介绍了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主编的《后现代大学来临》议题的背景和内容。本书上编中,我们呈现了后现代大学的拥护者(鲍曼和斯科特)及质疑者(库马尔和菲尔默)之间的辩论。下编中的文章将大学置于公共领域的背景下展开讨论,这些文章基本上反对用后现代主义观点竭力攻击当今大学的学术生活(雅各比),呼吁大学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梅洛迪),并特别提醒我们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布朗和史凯斯)。本书最后一章对上述讨论进行了回顾和评价。 内容推荐 安东尼·史密斯、弗兰克·韦伯斯特主编的《后现代大学来临》围绕近几十年来高等教育性质变化的问题展开了雄辩的讨论。针对大学从精英、寄宿制、封闭的英国模式,向更加开放、与社会关系更加密切的美国、欧洲大陆模式转变的历程,《后现代大学来临》探讨了这样一些问题:当前大学所发生的变化,是否足以贴上“后现代”的标签?是否应该以欢迎的姿态,迎接这一变化及其带来的“后现代大学”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并由此颠覆“理性”、“非功利性”、“普遍性知识信念”等现代大学的特征?书中还探讨了现代知识分子的性质、大学参与公共政策、大学与雇主的关系等一系列当前大学面临的关键问题。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变化中的大学理念 引言:大学,想象中的共同体 大学之道? 文凭与工作 大学与社会公正 寄宿制大学的终结? 后现代大学? 上编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 第二章 大学:历史、现状和差异性 引言 “等价物”的分类? 共享的价值观? 后现代背景 “我被谈论,故我在” 学术权威的式微 现代手段并不能够彻底解决后现代问题 第三章 场所的重要性 合理性的丧失 场所的重要性 无望的辩护? 一个特别的场所 第四章 后现代大学? 引言 大众化高等教育 后福特主义及其他 未来的大学毕业生 第五章 非功利性与现代大学 现代大学的形式与理念 现代大学的职能 重新界定大学职能 非功利性与现代大学 下编 社会中的大学 第六章 知识分子:大学内外 二元分类 伪装成“局外人”的“局内人” 被制度化的知识分子 激进的终身教授? 旧式知识分子退出历史舞台 结论: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 第七章 大学与公共政策 引言 超越理想主义的大学理念 大学制度的改革 福利国家的制度改革 信息的商品化 信息经济时代的大学 结语 第八章 大学与雇主:理想与现实 变化中的职业生涯 科层制职业的衰退 从“科层制”人格到“魅力”人格 理想与现实 职业界概况 声誉资本 第九章 结论:一簇充满希望的火焰 想象与现实 已取得的成就 后现代大学? 大学的终结? 公共利益 知识分子与大学 各章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