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沟通容易被带偏?网上信息分不清真假?做决定时总靠 “拍脑袋”?其实,这些都是因为缺乏逻辑思维!
著名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带你手把手拆解逻辑思维的三大模块,从底层概念、演绎推理到数据洞察,带你系统掌握。
读完本书,你将收获四大核心能力的升级:
沟通谈判更高效
沟通时能直击核心,一眼识破对方的逻辑漏洞,如偷换概念、逻辑滑坡等常见套路,不被情绪牵着走,句句都能说得清。
信息鉴别更敏锐
在海量信息面前,能快速分辨造假和以偏概全的数据陷阱,从此不再迷茫,事事都能看得透。
分析决策更理性
遇到复杂问题时,能将零散的信息梳理成一条条清晰的逻辑链条,让决策更加理性和科学,次次都能选得准。
跨学科思维更顺畅
逻辑学是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 “共同语言”。掌握逻辑思维,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学习新领域时就能更快抓住本质,事半功倍。
序言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逻辑学
第一编 逻辑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语言和思维
1.1? 定义:什么是逻辑
1.2? 语言:如何避免沟通中的歧义
1.3? 命题:如何用清晰的概念表达想法
第二章 逻辑关系与逻辑链条
2.1? 复合命题:有哪些基本的逻辑关系
2.2? 真值表:如何判断两个命题逻辑是否一致
2.3? 三段论:如何构建逻辑推理的链条
2.4 论证有效性:为何不能直接从结论倒推原因
2.5? 原则:如何把自然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
2.6? 应用:为什么自认为讲理的人也会吵架
第二编 演 绎
第三章 命题逻辑
3.1? 有效推理:基本的逻辑定律有哪几种
3.2? 简单推理:如何简化复杂的逻辑关系
3.3? 关系链:如何验证推理的有效性
3.4? 可能性:如何理解“必然”“可能”和“不可能”
3.5? 不可能性:如何发现对方的自相矛盾
3.6? 简易真值表法:如何用逆向思维进行论证
第四章 复杂逻辑工具
4.1? 真值树法:如何基于反证法分析问题
4.2? 公理系统:如何从公理出发构建逻辑学体系
4.3? 自然演绎法:如何用简单的推理规则得出结论
第五章 谓词逻辑
5.1? 量词:如何用谓词逻辑表达命题
5.2? 公式:如何使用谓词逻辑进行基本运算
5.3? 三段论:有哪些有效的三段论
5.4? 文氏图:三段论和集合之间有何关系
5.5? 简易工具:如何验证三段论的有效性
5.6? 进阶:如何使用二元谓词逻辑
5.7? 适用:如何使用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法
5.8? 代表性:大学生退学创业靠谱吗?
5.9? 验证:如何用逻辑解释看似矛盾的现象
5.10?补充:谓词逻辑中有何常见关系
第六章 演绎在生活中的应用
6.1? 常见的形式谬误:上了补习班,就一定能考好吗
6.2? 传统的非形式谬误:如何避免感情用事
6.3? 互联网时代的非形式谬误:如何辨别爆炸的信息
6.4? 辨析:如何区分生活和逻辑上的不可能性
6.5? 真理:为什么科学需要证伪
第三编 归 纳
第七章 数据和规律
7.1? 流程和适应性:归纳和演绎有何不同
7.2? 参照系:如何正确使用归纳的方法
7.3? 数据:统计学中的数据是什么
7.4? 变量:如何通过分析数据得到信息
7.5? 图形:如何对数据产生直观感受
7.6? 逆向思维:如何用数据指导生活
第八章 调查与实验
8.1? 概念:调查和实验有何差别
8.2? 幸存者偏差:如何通过调查收集数据
8.3? 抽样:如何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8.4? 缺陷:调查有何局限性
8.5? 实验: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有何优势
8.6? 关键词:如何正确设计实验
8.7? 双盲:如何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九章 处理和分析数据
9.1? 分布:如何确定某个数据在全体数据中的位置
9.2? 数据集合:如何比较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
9.3? 相关性:如何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
9.4? 线性回归:如何通过已知预测未知
9.5? 方差和残差:线性回归模型有何局限性
第十章 数据统计和归纳的应用
10.1? 归纳:如何通过局部了解整体
10.2? 鸿沟:实验环境和真实世界有何差异
10.3? 变异性:为何规律会在真实世界的运用中失灵
10.4? 量化:如何验证一个结论是否成立
10.5? 相似性:如何对两个全集进行比较
10.6? 可信度:冬季出生的人更容易成为职业冰球运动员吗
后记 逻辑学有何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