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秦帝国启示录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马平安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寻踪:秦人创业七百年

秦人的进取与辉煌

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一样,秦人也有自己的特色:尚武、刚猛、不怕困难、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等优秀的性格,也有纯阳纯刚、偏激固执的消极一面。这是由秦人的生存历史所造成,由历史的惯性所铸就的。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为我们收录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个传说,告诉了我们关于嬴秦先祖的一点蛛丝马迹。

司马迁认为,秦的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据说,颛顼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嫡孙。

那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时代。

或许,在那个时代,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秦人的祖先尚处在天地玄黄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漫漫长途中。

传说和史记常常把秦人先祖的图腾崇拜、信仰、事业,乃至体貌特征同玄鸟紧紧联系在一起。

据说,就在这个时期,颛顼帝有了一位名叫女修的嫡孙女。女修长得苗条端庄,勤快能干。

一天,女修正在自家门前翠绿的草地上快活地纺织着。突然,蓝天白云之际飞来了一群黑色的燕子,啾啾鸣叫,展翅低飞,追逐嬉戏,其乐融融。

片刻,有一只玄鸟来到女修的身旁,产下一枚卵后腾飞而去。女修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她放下手中的活儿,捡起了身边这个光泽圆润的鸟卵。端详了一会儿,她忍不住肚中的辘辘肠鸣,就吞吃了这个鸟卵。谁知道,吃下这个鸟卵后,女修竟然怀孕了。

经过十月怀胎,女修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取名大业。

再到后来,大业就成了秦人可以稽查的最早的祖先。

在我国早期的历史上,有一个与秦人族源几乎完全相同的传说,这就是商民族来源说。

《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遥远的洪荒时代,一个名叫简狄的美丽少女,也因为误吞玄鸟之卵,殷商的始祖便由此而生。

玄鸟遗卵,女修吞之而生秦人始祖;简狄吞之而生商人始祖。这两个传说何其地相似!

据《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说,当时的东方有一个“为鸟师而鸟名”的庞大的族群,如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这样看来,嬴秦族群很可能来自共同以鸟类为图腾的东夷集团,甚至是与崇拜玄鸟飞燕的殷商先祖同处一脉。

时光荏苒。

弹指间,大业的后代已经繁衍昌盛。

据说:大业娶的是少典氏之女女华。

“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大禹的时代,正是人类所处的大洪水时代。那时,洪水滔滔,民生疾苦。大禹的父亲鲧就因为治水无方,被尧刑戮。大禹子承父业,继续治理洪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禹治水”。

相传,大禹治水,以身作则,苦心劳身,如履薄冰,兢兢业业,腿毛尽脱。他在外13年,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让洪水归川,使百川入海。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苦尽甘来,大功终于告成。帝舜论功行赏,“帝锡玄圭”。

大禹在受赏时启奏:“赫赫功绩,我一个人不能建立;大费辅佐,功不可没!”

帝舜闻言,十分高兴。他特赏大费一面“皂游”——一面带黑色飘带的大旗。以后秦人崇尚黑色,很可能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大秦帝国崇尚黑色,奉之为帝国政治模式的文化符号;秦始皇与群臣皆穿黑色朝服,帝国民众皆称“黔首”,其历史根据或许源此。

在赏赐大费黑色旌旗的同时,帝舜还给大费赏赐了一名姚氏的玉女为妻。大费拜受后,帝舜又让他为自己驯养鸟兽。

驯养鸟兽,原本就是大费的长项,因为,他从祖上继承下来了驯养鸟兽的丰富的经验。由于事情做得十分出色,奇珍异兽都被他驯养得十分恭顺,帝舜大喜,嘉奖大费,特赐封大费姓氏“嬴”,秦人从此有了自己的姓氏。

P1-3

目录

第一章 寻踪:秦人创业七百年

 秦人的进取与辉煌

 社会大背景:周秦之变

 唯才是举之双刃剑

 秦人性格的优与劣

第二章 实情:天下并非真一统

 幼年嬴政之种种迷雾

 一个优化方案的遗弃

 政流暗涌

 逐客事件

 横扫六合

 为万世开基业

 形形色色的政治敌手

第三章 祸源:成败皆由法家起

 早期的法家

 商鞅模式与帝国政治

 韩非的长短板

 李斯的实用主义

第四章 探迹:千古一帝蜕变记

 苦民的铁证:阿房宫与骊山陵

 解不开的死结:田租、赋税与徭役

 封禅:蜕变的里程碑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焚书:思想统治的极端典型

第五章 异化:并非二世在秉政

 还你一个真实的胡亥

 揭开赵高身世之谜

 篡夺皇权

 赵高祸秦

第六章 夭亡:一曲未尽国已亡

 时机的错失

 烽烟再起

 历史在筛选中等待

 巨鹿:成与败的临界点

 刘邦入关

 最后一段插曲

第七章 安魂: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政”文化符号的形成

 千古功过谁评说

 汉承秦制,凤凰涅槃

第八章 秦殇:进取精神永不朽

 谁应为大秦帝国灭亡承责

 帝国军团的无敌奥秘

 秦帝国的意义

 秦文化的价值

第九章 返观:大秦帝国兴亡进程表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摆在案头的这部书稿,已经是书斋主人从黑发变白发的首席见证者了。

清晰记得,十年前的一个秋日午间,闲来无事,坐在窗前眺望外边的白云蓝天,听室外虫声阵阵,心绪懒散,无由地惆怅发呆起来。

随意从书架上拿出几本书乱翻,这一翻就舍不得放下手来。

明朝冯梦龙所撰的《东周列国志》与现代史学家王遽常所著的《秦史》,虽然已经读过多遍,对其中情节也能够了如指掌、娓娓道来,但这次翻阅却让我的内心又有了新的火苗、新的冲动、新的想法。这个冲动就是,我想再仔细地研读一遍春秋战国的历史。

于是,我决定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再将春秋战国的历史认真地梳理一遍。

这期间,战国时期的《周易》、《鬼谷子》、《商君书》、《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汉代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现代史家王遽常的《秦史》、当代史家马非百的《秦集史》、张分田的《秦始皇传》等书皆又成为了我案头的常翻常览常思考之书。

春秋转换,岁月交替。

“一篇读罢头飞雪”。

在翻阅了尽可能找得到的相关史料后,我的眼前突然映现出了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乱”字。这个“乱”字铺天盖地而来,充斥着我的脑海,不断拍击着我久已经安静下来的心灵,让我惊心动魄,压迫我再次深入思考。

在我的历史记忆中,五千年来,华夏大地一直是乱多治少,乱世长得很,太平盛世屈指算来也就那么几个。东周列国之乱,不过是这个历史长河中让人记忆犹新的一朵浪花罢了。但是,就是这朵浪花,却足以让人知味、让人神往,让人们看到了乱世历史的一个缩影,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盛世时代。

东周列国,让人们品尝、体会到了乱世的苦难滋味,萌生了寻求治世桃源的强烈愿望。

春秋战国的乱世是从周平王东迁开始的。

在此之前,周王朝虽然也有内乱,但基本上还能保持一个“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社会秩序与文化传统;在此之后,“春秋无义战”就开始频频发生,大国诸侯也纷纷崛起。

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战争与血腥味道的时代;

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诡谋、陷阱的时代;

这是一个让人心中的邪恶之念与野蛮天性可以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在这个时代,诸侯欺天子,大夫叛诸侯,家臣杀大夫的事情屡屡发生,见怪不怪,天下已经到了乱得不能再乱的地步。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治的因素亦随之产生。从大乱中寻找出一条走向大治的线索与规律,这大大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本来,以人观事,以事观史,以史来观朝代的兴亡、总结个人的得失荣辱,家国兴亡的经验教训就是本人生活中的极大意趣。终于,在大量阅读与梳理东周史与先秦诸子书籍的基础上,我找到了一条“拨乱反正”的主线,这就是秦人的崛起、扩张,直至统一天下。乱而生治,盛极必衰,岂不正好符合社会变化发展之规律哉!

然而,更离奇的是,世上竟也有没有盛极花刚开放就枯萎的朝代。大秦帝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花费了秦人七百年漫长的创业时间,但却因为内部病变仅仅十五年就被雨打风吹去。

这,打破了中国历史的周期律。

由此,我萌生了想写点东西的愿望,想将秦帝国的治乱兴衰史的线索归纳出来并且浓缩升华。可是,一旦真做起来却谈何容易,苦不堪言,几欲罢手。

首先,得揣摩与吃透秦史。

其次,还得不停地演绎、归纳、总结、升华,理出自己的史观。

另外,最要紧的是,如果不能把这段历史说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更多人从中受益,那出版这部著作还有什么意义?

……

另一方面,在大秦帝国之后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个问题又始终困扰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这就是大秦人创立的王朝模式为何不能长治久安?王朝为什么总是有兴有亡、有盛有衰?其症结何在?它与大秦帝国的立国模式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能否能够永远跳出这个周期律,真的实现秦始皇提出的“万年长久”的万岁目标和长久愿望呢?

正是这些问题,不断地困扰着本人,刺激着本人的好奇心,让本人不惜数年的光阴,徜徉其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站在历史与当今众多学人的肩上,因而有了这部作品的诞生。

俗话说:九九归真。因为“九”在本人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所以本书的结构凑成九章,力求用材料来讲述历史,用历史来观察人生,用人生来透视心灵,用心灵来感悟家国的兴亡以及国人应该担当的天下责任。

本书不打算为历史而写历史,只是希望透过这段具有根源性意义的史料,发掘出一点中国历史背后的“终极价值”,感悟出一点人性深层面的底蕴,找出一个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定律与缘由,以轻松的方式奉送给想了解这一段中国历史的读者。

走笔至此,我忽然想起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随意留下的一首哲理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事实如此,本书只是作者个人对秦帝国兴亡历史的一点有限的感悟,并且做了不同于一般正史的解读,能否对中国早期历史起到一点学习普及其思考借鉴的作用,还愿读者诸君随缘!

马平安

2017年于北京西山脚下

内容推荐

大秦帝国为世界留下了一个“China”的称谓,它创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大业绩,却又在威力无知登峰造极之时轰然土崩瓦解,成败得失,千古功过,谁予评说。马平安著的《大秦帝国启示录》分为九章探讨秦亡之源:寻踪:偏激秦人五百年;实情:天下并非真一统;祸源:成败皆由法家起;探迹:千古一帝蜕变记;异化:并非二世在秉政;夭亡:一曲未尽国已亡;安魂:百代都行秦政法……

编辑推荐

马平安著的《大秦帝国启示录》是一部全景式透析大秦帝国兴衰历程的颠覆性力作!深度剧透大秦帝国的崛起与衰亡之谜!

内容包括:

秦人的进取与辉煌

“唯才是举”之双刃剑

幼年嬴政之种种迷雾

形形色色的政治对手

商鞅模式与帝国政治

李斯的实用主义

还世人一个真实的胡亥

揭开赵高身世之谜

历史在筛选中等待

“秦政”文化符号之形成

毛泽东为什么不同意批判秦始皇

帝国军团的无敌奥秘□谁应为大秦帝国灭亡承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7: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