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在中国发展已二十多年,但至今却没有系统的平面设计理论研究。为了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理论探讨,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学术视野,也为深圳建设“设计之都”的战略目标积累宝贵的理论资源,第三届深圳创意十二月的重点活动之一,“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学术论坛”昨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坛”,众多国内外平面设计师、艺术史理论专家、文化学者就“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平面设计”各抒己见,并且就设计教育、设计的身份认同等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本书为该论坛的文集,供广大同行们阅读参考。
“2007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学术论坛”欢迎词/董小明
第一部分:研讨会
学术主持的话/张弘星
平面设计在中国的背景、现象和反思/毕学锋
“拒斥”与“顺应”——中国语境下的“全球化”与平面设计/刘治治
变革中的中国设计教育版图/许平
深圳市公共文化政策、城市风格与“设计之都”战略/尹昌龙
美术馆与中国平面设计/黄治成
第一场讨论
第二部分:演讲
独立的精神?——飞速变化时代的欧洲平面设计/大卫·柯利
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设计的政治经济学/阿尔佩·埃尔
第二场讨论
第三部分:书面发言、访谈
对中国现代设计现状的几点思考/韩绪
中国平面设计现状/潘沁
“设计之都”让设计师与企业共同发展——平面设计相关产业企业家代表访谈/季倩
顾问设计:设计师职业的兴起和成长/陈红玉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