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
bi jun san she
成语拼读
bì jūn sān shè
使用实例
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 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
成语解释
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典故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成语语法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退让【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成语形式
abcd形式的成语
成语近义词
退避三舍
成语反义词
针锋相对
成语造句
查看更多成语
相似成语- 避祸就福
- 避强打弱
- 避让贤路
- 避影敛迹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 避李嫌瓜
- 避毁就誉
- 避穽入坑
- 避繁就简
- 避溺山隅
- 避迹藏时
- 避祸求福
- 避嚣习静
- 避烦斗捷
- 鄙俚浅陋
- 避迹违心
- 避难就易
- 避难逃灾
- 鄙言累句
- 避难趋易
- 避世墙东
- 避之若浼
- 避世金门
- 避俗趋新
- 避凉附炎
- 避世离俗
- 避世金马
- 避人眼目
- 避井入坎
- 避世绝俗
- 避军三舍
- 避凶趋吉
- 避人耳目
- 避凶就吉
- 避强击惰
- 避坑落井
- 避嫌守义
- 避实击虚
- 避影匿形
- 避强击弱
相似成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