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茶馆龙须沟/无障碍阅读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文学大师,北京人,满族,姓舒,名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发表自己大部分作品的笔名。

老舍的父亲是清朝的“护军”,即守卫宫城的士兵,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的战争中战死,老舍是由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1918年,老舍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十九岁就做了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兼国民学校的校长,后来又陆续做过北京教职员组织公会的小学部委员、京师公立北郊通俗教育讲演所所长、夏期国语补习会经理等教育界的工作。

1924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聘请老舍做中文讲师,老舍因此到了英国。在英国,想念祖国的老舍动笔写小说,寄回国内发表,迅速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成为著名的“幽默作家”。1929年,老舍离开英国,1930年回到中国,在济南做大学教授,一边教书,一边写作散文和小说,六年后决心从大学辞职,专心做“写家”。可是不久之后,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沦陷、国家危亡,爱国的老舍毅然献身于抗日救国的事业,担负起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日常工作的重任,勤勤恳恳地为抗战文艺的发展、为艰苦时世中作家和艺术家们的生活与创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自己在这个时期还尝试着写了大量鼓词、地方戏等宣传抗战的通俗文艺作品。

抗战胜利后,老舍应邀去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老舍立刻怀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回国,积极地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贡献力量。如果说,在民国时代老舍最优秀的创作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那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老舍的文学创作功力则最集中地体现在了戏剧这个体裁上,特别是体现在《茶馆》和《龙须沟》这两部作品中。老舍在民国时代也写过几部话剧,但是真正成就老舍剧作家这个历史地位的,还是《茶馆》和《龙须沟》,正是他的这两部话剧,开创了中国“京味戏剧”这个生命力旺盛的戏剧风格。

1966年,老舍因不堪“造反派”的凌辱,在北京的太平湖自杀。1978年6月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老舍隆重举行骨灰安放仪式,邓小平敬献了花圈。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九卷本、近千万字的《老舍全集》。

内容简介

剧本《茶馆》创作于1956年,发表于1957年《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都剧场公演,至今仍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看家戏”之一。此剧分为三幕,场景只有一个:老北京的裕泰茶馆,但三幕的时间跨度近五十年。第一幕演的是清朝末叶,戊戌变法失败之后的一天,发生在这家茶馆里的事;第二幕演的是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时期,裕泰茶馆修理了门面,重新开业前一天的事;第三幕演的则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民主革命胜利之前这家茶馆的遭遇。

第一幕中,老北京的穷苦人、江湖人、太监、八旗子弟、新兴资本家、流氓打手们悉数登场,既上演了一些言语不合就动手的小冲突,也上演了穷人不得不把亲生女儿卖给太监当老婆、守法的百姓就因为说了一句感慨的话而被捕入狱等大悲剧。此时的社会氛围虽然压抑紧张,但是裕泰茶馆还算是生意兴隆,年轻的茶馆老板王利发应付茶馆里的种种人和事,也算是游刃有余。

到了第二幕,裕泰茶馆看起来装修得更气派了,还办起了住宿公寓,王利发甚至学会了几句“洋文”,但其实茶馆的经营已经捉襟见肘。因为军阀混战、流氓横行,裕泰是未赚钱、先花钱,还时不时面临着食材短缺的危机。在这一幕中,我们看到了军阀政府的走狗们敲诈勒索的无耻嘴脸,看到了八旗子弟中有志气的人自食其力的好样子,也看到了曾为辛亥革命奔走的老政治家心灰意冷的精神困境。第一幕中嫁给太监的可怜女子康顺子,在太监病死之后,领着年幼的干儿子来裕泰茶馆做工了,而当初做这笔缺德生意的那个人贩子则意外地被诬陷为逃兵,丢了性命。

第三幕的出场人物最多,说评书的先生、京剧演员、小学教员,甚至出卖色相的女招待,都在这一幕中诅咒着当时的社会,而得意扬扬的却是那些丑恶的社会渣滓们,甚至太监家里一无是处的侄子、侄媳妇都妄想着当皇帝、皇后。王利发在这一幕中痛感力不从心,他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改良”、放弃经营底线,都挽救不了这家茶馆了,他的孙女连一晚热汤面都吃不到,而那些流氓、恶霸们还在压榨他、逼迫他。他送家里的亲人们离开了北平,撒纸钱祭奠了自己,在茶馆里自杀了。但这最深的黑暗也有着黎明即将到来的希望:当年那个康顺子领来的小孩儿,已经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战士,人们也在传说着“西山的泉水向东流”——北京西山一带从抗战时期起,就是八路军的游击区。P2-4

目录

名师导读

要点提示

茶馆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附录

龙须沟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考点延展

思考提高

序言

阅读,从无障碍开始

在当今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名著阅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课内教学的延伸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明确要求。“新课标”还对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有明确规定,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指定和推荐了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科幻作品等在内的一系列中外名著书目,从国家层面,教育、教学的高度,把名著阅读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中外名著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历代相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在短时间读懂、读通,吃透名著的精髓,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必须跨越各种阅读的障碍。

本社邀约语文教学一线的名师、专家参与编写,精心选择注释底本,推出的这套“无障碍阅读系列”丛书,完全依据教育部的规定和要求设计,并把“无障碍阅读”作为丛书编辑的宗旨,力求扫除中小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障碍,使其在轻松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感受经典名著文学魅力的同时,丰富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技巧,在知识能力和文学素养两方面都得到提高。注释内容与课内教学相辅相成,与考试相对接。

“四个全面”即全面分析、全面解题、全面提高、全面去障,这是本丛书的突出特色。开篇的“名师导读”“要点提示”,帮助读者在阅读名著前迅速了解与作品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示阅读时最需要关注的要点问题。名著正文行间或段末的注解,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对一些难于理解、影响阅读的生僻字、词和作品中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等,都做了全面注释、解析。使学生不用再频繁翻阅字典,查看工具书,让阅读变得一气呵成,省时省力又简单。名著正文后精心设计的“考点延展”,与课内的教学相对应,汇集相关有代表性的真题和模拟题,针对考点,全面解题,在检测阅读成果的同时与考试相对接,使中小学生抓住重点、难点,轻松应试。“思考提高”部分,主要为引导读者回顾作品的精彩情节,思考名著的价值意义,启迪心智,在巩固记忆效果的同时,注重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全书四大优势模块,辅之以准确的注释、精要的解析、精美的图文,与教育部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形成阅读与字词、读写、检测的无缝结合模式,达到“全面去障”的阅读效果。

德国思想家、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对话。”与经典名著的对话,从无障碍阅读开始!

编者

内容推荐

老舍著的《茶馆龙须沟》包括老舍先生的两部著名的话剧剧本,一是《茶馆》,一是《龙须沟》。

《茶馆》创作于1956年。剧作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剧中出场的人物多达数十人,但人物均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本剧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龙须沟》创作于1950年。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中几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两个时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编辑推荐

老舍著的《茶馆龙须沟》包括老舍先生的两部著名的话剧剧本,一是《茶馆》,一是《龙须沟》。《茶馆》创作于1956年,《龙须沟》创作于1950年,这两部作品不仅是老舍在话剧领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无论是《茶馆》还是《龙须沟》,其均用语平实、口语化,但却能够表达深刻的感情,使人落泪。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