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骆驼祥子/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中国北平城里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悲剧故事,在黑暗的社会环境腐蚀下,是怎样由一个善良、本分、富有正义感的人力车夫,在生活上、人格上、政治上一步步走向堕落,最后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历程,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作品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中心,同时又交织着北京穷苦社会的世俗风情。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使得本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声誉。

内容推荐

老舍著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本书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目录

第一章 车夫祥子

第二章 车丢了

第三章 一路逃命

第四章 回城

第五章 拼命赚钱

第六章 酒后乱事

第七章 曹宅拉车闯祸

第八章 高妈和祥子

第九章 虎妞登门找祥子

第十章 偶遇老马

第十一章 遭遇跟踪欺诈

第十二章 再次走投无路

第十三章 回到人和车厂

第十四章 刘四爷贺寿

第十五章 闪电结婚

第十六章 重新开始拉车

第十七章 向二强子买车

第十八章 祥子生病

第十九章 虎妞难产

第二十章 祥子和小福子

第二十一章 祥子堕落

第二十二章 最后的希望

第二十三章 小福子上吊

第二十四章 行尸走肉的生活

《骆驼祥子》读后感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车夫祥子

名师导读

农民出身的祥子在十八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地也没有了,他特别向往城里的生活,觉得在那里赚钱很容易。于是,他到城里租车拉客赚钱,期望靠自己的力气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那么,他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呢?他又是怎样努力的呢?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写作借鉴:小说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点明了主人公祥子的身份,直入主题。】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伶俐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停车的地方)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租车要交纳的租金)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指下午四点以后出车,拉到天亮以前)。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吃用)。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名师点睛:拉车是一项能养家糊口的职业,但是拉十年八年的车就会衰损筋骨,很有可能在拉车途中猝死,由此可见老车夫生活的辛酸。】他们的拉车姿势,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死亡之路。【名师点睛:即使是最底层的百姓也只有到走投无路时才会选择拉车这一行当,可见拉车的卑贱与辛苦,尤其是“死亡之路”一词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与无奈。】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儿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派别。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较比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了。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写作借鉴:对高等车夫衣着打扮的描写,寥寥数语就表现出了他们干净、利落、神气、与其他车夫有所不同的特点。】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说——我们希望——一盘机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了。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较比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P1-3

序言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小说讲述了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因为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祥子无法生存下去,于是他怀着梦想来到北平城,渴望凭借自己的勤劳奋斗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士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拼命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破灭。

祥子再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娶虎妞为代价的。然而好景不长,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不得不卖掉人力车以料理虎妞的丧事。随之而来的是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这彻底吹灭了祥子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被命运捉弄的祥子最终被现实的残酷击倒,从此吃喝嫖赌,四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有梦想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他的“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善良愿望最终破灭,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军阀的乱兵、反动政府的侦探、车行老板的强取豪夺,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过程中的产物,而生存权利的最终被剥夺,则是下层劳动者无法规避的历史命运。

祥子的悲剧又是一个精神悲剧。首先,祥子的生活理想及行为方式,带有深刻的个体劳动者的思想印记,这使他无法凭借个人的奋斗与强大的社会黑暗势力抗衡。其次,祥子善良诚实的性格与现实的压迫,使他无法摆脱与虎妞的婚姻锁链,他的软弱无力决定了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祥子的悲剧被深深地植于市民文化的土壤中,他的带着小生产者印痕的人生理想,他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使他在一切努力都失败后,向命运屈服乃至苟且堕落,这正是传统文化性格中负面因素不断扩大、恶化的结果。

祥子的悲剧还打上了半殖民地畸形发展的都市现代文明的烙印。这种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伴随祥子的人生历程,也在不断地腐蚀着祥子的灵魂。

老舍通过对祥子悲剧的描写,完成着他的双重文化批判:既带着现代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又从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立场出发,批判都市现代文化的弊端。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小说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

后记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的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带来磨难。面对扑面而来的一连串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他的愿望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不断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爷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都说明他所认为的“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买车当车主剥削别人;他所梦想的不过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的生活。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卑微但又正当的生活愿望。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像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全书充满了北京地区的生活风光,不少描写点染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北京风俗画和世态画。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朴素的叙述笔调,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凝练上,都取得了成功。《骆驼祥子》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

编者  2018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这套“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必读丛书”所选书目都是中小学生必读的名著,满足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好奇与探索的需求,有助于他们扩大阅读面,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品位。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建波

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的精华。阅读经典名著,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形成优良品格的重要途径。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左亚文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7: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