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彦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本文集分为现场观察、理论批判、城市意识三个部分,收入作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艺术观点和研究成果,这些文章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对美术史的发展做了深入探究,从中可见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其特性。
| 书名 | 杨小彦自选集(精)/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 |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作者 | 杨小彦 |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杨小彦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本文集分为现场观察、理论批判、城市意识三个部分,收入作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艺术观点和研究成果,这些文章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对美术史的发展做了深入探究,从中可见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其特性。 目录 现场观察 反抗的利润——跨文化的艺术现实及其获利方式 漫画是自由的尺度 创新的焦虑——从一个水墨画家在海外的遭遇谈起 重建艺术家对社会的关怀 2006-2007:“中国奇迹”中的当代艺术 ——广东人民出版社《艺术中国:2007》原序 重返现场 ——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之内部变迁的一种个人观察 当“实验艺术”泛滥时——贡布里希在中国的世俗化 艺术史写作的隐形框架与利益取向 三地孤栖——香港、深圳与广州的文化隔离 理论批判 美学实践观之批判 ——对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的批评性阅读 站在文图之间 读图时代 面对常识——贡布里希的价值 身体与意识形态 ——关于“孝道”与“道成肉身”的提纲 性感的自然——风景中的性别主义 场景与仪式——论视觉的政治修辞术 承认的艺术家 ——作为社会身份之“艺术”“艺术家”及其承认的逻辑 我们时代的艺术理想 写实主义在中国 ——中国现代艺术语境中的“西方主义”及其实践 城市意识 超大城市、城乡冲突与城市贫困化 违章城市——集体无意识的民间狂欢 城市镜像:视觉与心理双重置换 为一座没有公共雕塑的城市而奋斗 城中村现象:疮疤与生产 城中村: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合理 想毁掉一座城市吗?多搞几个“节”! 城市剃刀 还城市自然生长的权利 光溜溜的现代性——城市政绩的一种扩张策略 后望与前瞻——与刘淳对话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