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晋、文森特·莫斯可著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与中国案例研究》选取了八个聚焦中国本土的案例研究,以此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家的经典理论对话。这些案例研究既是全球信息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模式的一个侧影,也是东方中国传播新科技与市场经济、行政权力相互交织而营造的正在生成的知识劳工的社会情境,诸如弹性雇佣制度、苛刻的绩效考核与意识形态管制、强制性的市场经济逻辑、消费社会的标准等多重力量影响着知识劳工的劳动力价值,消解了知识劳工对未来的憧憬。
序言
导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架构
一、政治经济学谱系
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关注焦点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全球研究图景
第一章 传播产业的商品化
一、内容、受众和劳动
二、网络空间的商品化
第二章 传播产业的空间化
一、社会学的空间理论
二、传播产业的集中
第三章 传播产业的结构化
一、结构主义
二、传播与阶级
三、传播与种族
四、传播与社会性别
第四章 信息社会的知识劳工
一、公共电子服务系统挤压的知识劳工
二、知识劳动外包和国际劳动分工
三、妇女与知识工作
第五章 数字民族志: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路径
一、民族志
二、新媒体、“新”民族志
三、数字民族志案例研究
第六章 案例部分
案例一 新媒体、知识劳工与弹性的兴趣劳动——以字幕工作组为例
案例二 “新闻民工”修辞的政治经济语境分析
案例三 知识女工与中国大陆出版集团的弹性雇佣制度改革
案例四 传播新科技与都市知识劳工的新贫问题研究
案例五 传播政治经济学框架中的版权文化——论《版权文化——知识产权的政治经济学》
案例六 男性时尚杂志与后殖民国家西方资本的扩张
案例七 转型中的中国“苹果迷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案例八 中国社交媒体企业营销中的用户劳动和消费主义主体建构:以新浪微博上的杜蕾斯官方账号为例
附录一 《传播与社会的批判研究》序言
附录二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脉络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