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克晶著的这本《中国大屋顶》介绍了,屋顶,又称屋盖,是房屋建筑的冠冕。
屋顶就像人们戴的帽子。帽子有凉帽、暖帽、便帽、礼帽、官帽和军帽等不同式样。戴帽子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凉帽可以遮阳荫凉,暖帽可以御寒保暖。日常出行戴便帽,出席礼仪戴礼帽。帽子还是人们社会身份的标志。古代有一种叫“冕”的帽子,最初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戴的礼帽。后来成为皇帝专用,又称皇冠。屋顶也是这样,由于地域、时代和等级不同,形式、类型多种多样。古代欧洲的希腊、罗马,非洲的埃及,多用石头垒砌宫殿和教堂。门窗砌成圆券或尖拱,屋顶建成半球穹顶或锥形尖顶。中国远古时代黄河、长江流域森林茂密,多用木材构筑房屋。屋顶修成两坡顶或四坡顶。屋面用茅草或草泥。西周发明了砖瓦,南北朝时期出现琉璃瓦。唐、宋以后,皇家和寺庙屋顶建筑多铺装琉璃瓦,其屋顶又高又大,大约为殿堂高矮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