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横财(全球变暖生意兴隆)/同一颗星球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美)麦肯齐·芬克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麦肯齐·芬克著的《横财(全球变暖生意兴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暖问题,聚焦于全球各地的企业家如何从全球变暖问题中发掘商机。全球变暖对地球主要有三种影响:冰川融化、气候干旱、暴雨洪涝。本书作者麦肯齐·芬克走访24个国家,采访了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员,这些人员都在各自的领域或行业中都把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看作是潜在的横财。

内容推荐

全球变暖对地球主要有三种影响:冰川融化、气候干旱、暴雨洪涝。麦肯齐·芬克著的《横财(全球变暖生意兴隆)》作者麦肯齐·芬克走遍24个国家,考察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如何从全球变暖问题中发掘商机,如:以色列商人从融化的冰川中获取水源,气候干燥促进美国加州保险公司的私人消防业务发展,洪涝危机让荷兰建筑师着手建造漂浮的城市。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融化

一、北极热:加拿大捍卫西北航道

二、壳牌战略:当一家石油公司相信气候变化

三、格陵兰岛凸起:独立运动如火如荼

四、发明之父:以色列拯救融化的阿尔卑斯山

第二部分 干旱

五、太大不能烧:公共的大火,私营的消防队员

六、水往钞票流:水源枯竭时,将往何处流

七、农田抢夺:华尔街去南苏丹圈地

八、绿色的墙,黑色的墙:非洲不让撒哈拉沙漠靠近,欧洲不让非洲靠近

第三部分 洪水

九、 印度的长城:如何解决孟加拉国问题

十、 可以出售的海堤:为什么荷兰人喜欢海平面上升

十一、为了更好的生活,研发更好的东西:气候遗传学

十二、解决问题:我们地球工程化的未来

结语:奇幻思维

关于本书资料来源

致 谢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一 北极热:加拿大捍卫西北航道

在实施主权行动的第一天,舰长指挥其率领的护卫舰减速前进,我们拿出机枪,将子弹射向西北航道,感觉好极了。外面雾气氤氲,澄净的海水被我们的铅弹污染,子弹落水后溅起点点水花。我们看不到什么生命,也几乎看不到什么波浪。风是冷的,北冰洋呈现着乏味沉闷的绿色。再也没有什么冰,但是如果真有冰,我们也一定会向它射击的。

我们手里的枪是C7突击枪,实际上就是美国的M16,但是重新进行了命名,就像很多加拿大的武器一样,都冠以爱国标志的字母C。配备这种突击枪的士兵大多是身着迷彩服的勇武青年,来自魁北克著名的魁北克皇家陆军22团,一般被人称作VandOos,源自法语vingtdeux(二十二)。22团的小伙子在后甲板上三人站成一排,每个士兵都由一位强健的海军战士安排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开火。他们先是用半自动步枪,然后换成全自动步枪,打了很多发子弹。步枪之后,他们又换成机关枪,嘟嘟嘟地射击,直到甲板上落满弹壳。射击结束后,他们将弹壳踢到大海里。船上有记者。北冰洋在融化,加拿大在北部边疆拥有了一条新的海岸线,需要开发和保卫。这个时候,他们正在尽最大的努力,来展现他们的勇武凶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全世界明白,不管融化退去的冰层下面露出什么财富,他们都会不遗余力地为之而战。

这艘护卫舰的名字是蒙特利尔号,有两个城市街区那么长,被漆成军舰典型的灰色,装备了两打鱼雷,载有官兵将近250人。舰上有水手、22团士兵、加拿大骑警,有加拿大新闻通讯社的记者和至少两个航空杂志的摄影师,还有因纽特土著的显贵以及来自努纳武特腾加维克公司(Nunavut Tunnngavik 1ricorporated)的观察员。这家处理因纽特事务的公司虽然不是政府部门,但在1999年经与加拿大政府协商,帮助建立了因纽特人自治行政区努纳武特(Nunavut)地区,面积有80万平方英里。我们护卫舰的速度是15.5节,我们的燃料储备达到125%。由于辅助容舱里装的不是水,而是柴油,所以我们洗澡淋浴最多只能使用两分钟。我们的护卫舰奋力地向北驶去,比加拿大皇家海军过去几十年里走得都远。

北极地区主要有两个宝贵的东西:石油和新航线。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eological Survey)的数据,北极地区蕴藏的石油高达990亿桶,天然气高达1670万亿立方英尺,占世界未开采储量的22%左右,其中有些资源并不属于任何国家。冰越少,具备开采条件的石油就越多,就有更多的国家声称要拥有它。同样,冰越少,那条充满传说故事的西北航道就越有可能替代巴拿马运河(Parlama Canal),因为西北航道这条线是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如果通航,从纽瓦克(Newwark)或巴尔的摩(Baltimore)开往上海或釜山的船只可以少走4000英里左右的路程,节省数百万美元的中转费用和燃油费用,所以人们一直觊觎着,只是苦于冰封已久。

北极地区西北航道的两边都有加拿大的领土,但是很多国家,特别是其一直以来的盟友美同,并不认同加拿大可以独享这条水道。对于这个拥有更多人口的邻屑,加拿大人非常讨厌其指手画脚,颐指气使。根据维基解密发布的一份2008年的电报,美围外交官“对加拿大人进行指责,认为加拿大总是跟在美国‘蝙蝠侠’(Batman)的后面,扮演着配角‘罗宾’(Robin)角色”。在这儿,关键的是国家荣誉,而不仅仅是金钱或国家安全。为了彰显此次兰卡斯特行动(0peration Lancaster)的威慑力,保守的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不顾长途舟车劳顿,亲自来到伊卡卢伊特(Iqaluit)。这里曾是美国的军事基地,现在则是努纳武特的首府。哈珀总理不仅来了,而且带来了很多承诺,要建造新的重型破冰船、新的北极战争和培训中心、新的深水港口、新的水下传感器和空中无人机网络。现在,随着他的陆军22团和骑警乘着护卫舰向北驶去,他的靴子也踏在了北极地区的冰上了。

加拿大过去也搞过这样的主权宣示行动,包括2006年的努勒维特演习(Nunalivut exercise)。在因纽特语里,努勒维特的意思是“土地是我们的”。还有上一年的冰冻海狸演习(Exercise Frozen Beaver)活动,加拿大的部队乘坐直升机,抵达汉斯岛(Hans Island)。这个小岛似豆荚状,靠近格陵兰,有0.5平方英里大。丹麦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都声称对其拥有主权,而且在那里安插了据说是防风的钢旗和钢制旗杆,但是人还没走,狂风就立刻把旗帜、旗杆吹倒了。不过,这次兰卡斯特行动是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是第一次利用海冰退去的机会向前推进,又恰逢西北航道首次穿越100周年(第一次穿越是一名挪威人完成的,不过没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通过兰卡斯特行动,加拿大希望宣告自己的目标,即“在北极地区东部广袤的区域,部署大规模的军事力量”。这次行动总共将持续12天,蒙特利尔号护卫舰将率一支由两艘海军战舰和两艘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组成的小型舰队,进入兰卡斯特海湾,也就是西北航道的东入口,然后在那里游弋巡视。天空嗡嗡地飞着阿若拉(Aurora)侦测飞机和格里芬(Griffon)直升飞机。同时,22团的士兵们将乘更小的船只上岸,在海湾的两边都设立起观测站,不过他们需要因纽特预备役军人的陪同,因为必须确保他们不被北极熊吃掉。北边的观测站设在岩石嶙峋的德文岛(Devon Island),是一号观测站。南边的观测站设在冰川覆盖的拜洛特岛(Bylot Island)和相邻的博登(Bordeil)半岛,是二号和三号观测站。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官兵都将守卫着这片高地,时刻注视着西北航道,及时发现入侵的外来者。

在这之前,他们要按加拿大的方式来展示一番,也即模拟阻截。我听见了机枪开火和枫叶旗帜飒飒作响的声音,就溜达着走向舰桥,紧挨着站在蒙特利尔号护卫舰指挥官的旁边。他和他的船员都戴着绿色的头盔,穿着绿色的防弹衣。无线电波噼啪作响,一个加拿大人发出的近似加州冲浪运动员声音的响声充斥着舰桥。这个人在模拟中被当作杀人蜂号(Killer Bee!)的船长,实际上这艘船是鹅湾号(Coose Ba3r),有150英尺长,是一艘加拿大海岸防卫船。这些战争游戏者决定让自己的鹅湾号船充当一艘臭名昭著的“美国”商船,不经允许就要通过西北航道。

……

P3-6

序言

我抵达格陵兰岛的时候,主张分裂的一帮人正聚集在一个社区的体育大厅内。这个地方正好位于去格陵兰岛西海岸的中途。乌佩纳维克(Upernavik)是个有着1100名人口的城镇,在北纬73度,坐落于一个无树的冻原上,距离格陵兰首府努克(Nuuk)以北600英里。我曾与加拿大22团的士兵一起驻扎在德文岛的观测哨所,从那里往东500英里,经过巴芬湾(Baffin Bay),就可以到达这里。但是,丹麦人开发建设的乌佩纳维克很是繁荣,与空洞寂寥的德文岛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这个城镇有一个渔业加工厂,山坡上的墓地里有着水泥墓穴,上面覆盖着塑料花。城镇里还有一条硬化的街道,有一个没有标志的卖酒的小店,这个小店是用一个集装箱改制的。房子是用木头建的,漆着美丽的原色。小孩子在街道上玩耍嬉戏,手机里大声地播放着街舞的曲子。早晨,城镇的街道旁边摆满了黄色的垃圾袋,等着环卫工人用车拉走。与格陵兰岛的其他地方一样,乌佩纳维克呈现着怪异的、错位的现代化特色,从城镇设计上是斯堪的纳维亚式的,但是从排列布局上又不总是那样。

三个世纪以来,格陵兰岛一直是丹麦的殖民地,现在就要迎来石油和矿产的繁荣,这可能会带来新的变化,帮助它呈现新的面貌。也就是说,格陵兰岛可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所造就的第一个国家。我到这儿来是为了参加独立分子组织的路演。一般认为,气候变化将造成灾难,我来恰恰是要见证所谓的一些气候变化受害者开始因祸得福的时刻。很多发达国家的人民以及很多生活在北半球高纬度的人都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困境,只不过格陵兰岛是这一困境的极端案例。这一困境是,如果气候变化对于他们自身的利益并没有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还会有所帮助,那么为什么不欣然接受气候变化呢?

这次路演是自治办公室(Office of Self Governance)领导的,参加人员包括六名格陵兰岛的政客,这些男男女女都穿着牛仔裤、羊毛衫和网球鞋。路演期间,还要举办数十场市民大会。2008年11月全民公决前,他们要抵达格陵兰岛几乎所有的地方。格陵兰岛上有57000名居民,分散居住在57个村庄和18个城镇里。格陵兰岛的面积是83.6万平方英里,是得克萨斯州的3倍大,是丹麦大陆的15倍大。格陵兰岛各居住点之间,几乎没有道路连接。岛上有两个红绿灯,而且都在有着1.5万人口的努克城里。我们的旅行是借助螺旋桨飞机、直升飞机、汽艇和双脚来实现的。

在体育大厅内,一位政客为了暖场,正在给参加人员讲述一个关于鲸鱼的滑稽故事。从20世纪90年代,他就在这儿从事警察工作。他讲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警察局长接到一个电话,打来电话的是个渔民,渔民捕获了一头鲸,不知道该怎样对付它。于是,警察局长就对这位渔民说:“把它放在你的船上吧,我们明天来处理。”  “把鲸鱼放在船上!明天来处理!”那些来参加活动的人,大致有60人,爆发出阵阵笑声。米尼克·克勒斯特(Mininnguaq Kleist)的年龄有35岁,是自治办公室的主任,也是办公室主要的PPT演示者。他笑得直不起腰来,我也假装着笑了,但是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轮到米尼克讲话的时候,他走到幻灯片前面,头上戴着一个耳机,看起来更像是电视福音传道者,不像革命者。城市的居民都坐在篮球筐下面的红椅子上,窗户外面,在渔业加工厂附近的海湾里,有一座冰山。米尼克解释道,几个月以后的投票,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但是独立的路子已经走了一半,这可以称为“自治”,用格陵兰语说就是“那米讷尔索尔奈克”  (Namminersorneq),用丹麦语说就是“塞尔维斯蒂尔”(Selvstyre)。丹麦每年拨给格陵兰岛补贴经费6.5亿美元,每人达1万多美元。丹麦对格陵兰岛的自治表示了认可。

如果全民公投通过,那么格陵兰语将成为官方语言,格陵兰人将在国际法原则下被看作是截然不同的民族。米尼克说:“我们将接管警察事务,还要接管移民、教育和法庭等。”最近,美国地质调查局刚刚宣布了世界上500个已知蕴藏量最丰富的产油区,其中格陵兰西北海岸的水域位列第19位,成为北大西洋上还未开采的墨西哥湾。在我们的南面,靠近迪斯科湾(Disko Bay)的地方,格陵兰的第一批石油开采租约刚刚出售给雪佛龙(Chevron)、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公司。壳牌公司及其合作伙伴不久将申请另一个地块的开采租约,位置在巴芬湾,距离乌佩纳维克100英里。由于冰川退去,地面裸露,人们发现了大量的锌、金、钻石以及铀等矿藏。米尼克说:“格陵兰还将收回对矿产和石油资源的控制权。”

格陵兰人计划自己独享这些矿产和石油资源。根据已达成的协议,格陵兰岛开采资源收益的最初1500万美元归自己所有,但其后的收益要与丹麦共同分享。随着资源开采收益的增加,丹麦每年给格陵兰的6.5亿美元补贴将逐渐减少。最终,经过5年或者10年时间,或者经过15年、20年的时间,如果气候变得足够暖,如果格陵兰人开采的资源足够多,那么,丹麦的这笔补贴可能就没有了,那么,格陵兰就会宣布独立了。在化学里,有活化能,如果加热,就会得到反应。在格陵兰,有全球变暖,如果加热,就会得到革命。但是,这个独立革命要取决于气候变化的速度,需要慢慢来。

乌佩纳维克的镇长是个瘦削的男人,有几颗牙齿已经脱落,米尼克说完话,他站起来,提了个问题。他惊讶地问道:“这些资源开采所获得的钱,还要给丹麦一些吗?”一位穿着黑色羊毛衫的老年妇女问了下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挣那么多钱,有多少会留在我们格陵兰?”

但是,政客们所寄予的期望远远不止矿藏开采。珍贵的高价值鱼类资源,比如鳕鱼、鲱鱼、大比目鱼、黑线鳕等,随着海洋温度的上升,正在向北游动,迁徙到格陵兰的水域。格陵兰岛还涌进很多观看灾难的游客。游客络绎不绝,想要一睹冰川如何滑入大海之中。过去的四年里,来观光的游船数量猛增,增加了250%。商店里出售大量的明信片,显示着不断融化的冰川,上面还写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字样。现在,格陵兰岛南部的农业种植季节已经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延长了三个星期。农业种植时间的扩展就意味着可以种植土豆和萝卜,也会有更多的草,从而养殖更多的羊。格陵兰岛上计划建设一个新的铝冶炼厂,年产量为36万吨,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其将由美铝公司(Alcoa)投资兴建,电力来源为格陵兰岛上汹涌河流里的水力发电。一对施工船只刚刚完成水下高速因特网电缆的铺设,穿过丹麦海峡,将格陵兰岛和冰岛与北美连接了起来。格陵兰岛还将计划建设安放服务器群组(Server Farms)的农场和仓库,这些服务器群组是为谷歌(Google)或思科(Cisco)或亚马逊(Amazon)工作的计算机处理器,将充分利用廉价电力和极高纬度的优势。米尼克解释说:“通常来说,服务器群组需要很多的空调。”格陵兰岛甚至还有融化冰的计划,出口水资源。冰与水委员会秘书处(Secretariat of Ice and Water)建立的网站夸耀道:“格陵兰岛上的冰盖体积大约为170万立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仓库。”投资者如果出售“瓶装水,可以卖200万年”。

后记

在我的英文阅读体验中,麦肯齐·芬克的《横财》是颇有玩味的。芬克积六年之功,采访数百人,行程数万里,而终成此书。以语言来说,芬克遣词造句都非常有讲究,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幽默、风趣、睿智、深邃,展示了语言的精妙和力量。以内容来说,芬克另辟蹊径,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蓬勃商机,无疑会给当今社会应对全球变暖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正因为该书语言的讲究和内容的新奇,此次翻译对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者信手拈来的一个平常的词,特别是孤零零的术语,我往往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了解其后面的背景和相关的资料。就原文的理解方面,玛丽莲·菲舍尔(Mariiyn Fisher)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是美国律师和法律学者,知识面极广,是我在户外徒步时偶遇的。我翻译此书时,她正在我居住的城市里一所大学教授法学。初次同行,在共同的户外爱好之外,我们对很多问题有深入的交流,有倾盖如故之感。后来,几乎每个周末都相约驴行,每次山野行走,我就抓住机会,和她交流翻译中的问题,她都能给我很好的解释。译稿初步完成后,我就一些问题与芬克进行沟通,他对我的疑惑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详细解释和确认。在这里,我要对玛丽莲·菲舍尔和麦肯齐·芬克的大力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气候变暖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给很多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在国际社会呼吁通过减排、节能、适应等措施应对气候变暖的态势下,有些人却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并从中牟利。这钱似乎赚得不那么硬气或理直气壮。芬克为他的著作广泛征集书名,最后采用了windfall这个词。翻译成中文,也是很伤脑筋,难以找到完全合适的词。脑子里曾冒出“不义之财”这个词,但似乎有不正当或不合法之嫌,这与书的内容不完全一致。书稿完成后,再三斟酌,还是把Wlfldfall翻译成“横财”,一是这些钱确有不同寻常之处,不管怎么说,是利用别人的灾难或者从拯救别人出水火之中而赚的,在道德或伦理上显得有点理屈;二是部分学术界专家在提到这本书时也使用横财这个词。windfall这个词的翻译只是一个例子,书中很多句子的理解让我很费思量,翻译起来颇为踟蹰。尽管我努力把握原文的意思,但是翻译中还会存在不足和不当之处,有些地方难以将原作语言的神韵完全传递出来,这是译者要负责的。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国际社会经过多年的艰难磋商,终于在2015年12月12日通过了《巴黎气候协定》,确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减排目标。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宣布,美国将退出该协定。关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虽然有充足的科学证据,但依然是见仁见智,对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更是各打各的算盘,各算各的账。只是,面临气候变暖,几家欢乐几家愁。

最后,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给我这次合作的机会,感谢出版社的戴宁宁主任和莫莹萍编辑,她们的认真负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为本书的译文增色很多。

全球变暖,济南的夏日尤其酷热,其南部山区还是凉爽的,那里的空气也新鲜,少有雾霾的困扰。

王佳存

2017年6月于济南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一名美国记者,麦肯齐·芬克具有非凡的勇气,在本书里揭露了鲜为人知的气候变化受害者和获利者,将气候变化这个看起来眼花缭乱、深奥莫测的话题拉下神坛,使其更加适合普罗大众。

——《华尔街日报》

麦肯齐·芬克积六年之功,到世界各地采访和考察,对我们如何应对越来越变暖的世界进行报道。他向我们展示,理解全球变暖灾难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那些最具有洞察力的人的眼睛,那些人把全球变暖这一灾难看作是一个市场机遇……如何才能了解我们的世界是怎样应对变暖的星球的,这本书会给你答案——都是金钱在作祟。

——美联社

非常棒的书……芬克进行了近距离的、个人独到的观察,他不仅观察了气候变化中可能的赢者,也观察了那些必然存在的输者。

——《琼斯夫人》杂志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