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是作家创作的描写小学生活故事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大头儿子”长大了,成长为了小眼睛小个子的小学生马鸣加。他聪明淘气、天真敏感、鲁莽仗义。为了塑造好马鸣加的形象,作家深入小学校园,细致入微地观察、感受入学阶段的儿童心理和生活,最终以母爱的关怀、细腻的笔触,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马鸣加”们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童趣盎然,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完美地刻画出这个时期孩子必须直面的心理冲突、生理变化等成长之“痛”,展现出真实的童心和完整的童年。郑春华著的《六一节的愿望》是该系列之一。
| 书名 | 六一节的愿望/非常小子马鸣加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郑春华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是作家创作的描写小学生活故事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大头儿子”长大了,成长为了小眼睛小个子的小学生马鸣加。他聪明淘气、天真敏感、鲁莽仗义。为了塑造好马鸣加的形象,作家深入小学校园,细致入微地观察、感受入学阶段的儿童心理和生活,最终以母爱的关怀、细腻的笔触,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马鸣加”们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童趣盎然,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完美地刻画出这个时期孩子必须直面的心理冲突、生理变化等成长之“痛”,展现出真实的童心和完整的童年。郑春华著的《六一节的愿望》是该系列之一。 内容推荐 郑春华著的《六一节的愿望》包括《讨厌的告状大王》《六一节的愿望》《零食大流行》等十个故事。在《六一节的愿望》中,同学们叽叽喳喳地在班会课上分享着自己的节日愿望,一向爱抢话的马鸣加却反常地沉默着。老师觉得很奇怪,便点名请他说。谁料,马鸣加站起来说的话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马鸣加到底有什么奇怪的节日愿望,这个愿望有没有可能实现呢? ………… 目录 下雨天 小喇叭合唱团 第三任同桌 竹竿上的猫 讨厌的告状大王 六一节的愿望 鼹鼠牙 图书角,恐龙展 零食大流行 丁转转的生日 唯有本色最可爱 读“非常小子马鸣加”有感 试读章节 下雨天 等到“乞讨”结束,你猜马鸣加一共讨到了多少鸡腿?有十二个呢!就像一座鸡腿小山,堆在马鸣加的面前。马鸣加一口气吃掉五个,还剩下七个,就把它们全部塞进课桌抽屉里。结果下午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走到马鸣加身边时,忽然停住,用力吸一下鼻子:“你这儿有什么味道?好像是、是炸鸡腿的味道嘛!怎么,你刚才没吃?”老师边问边弯下腰朝马鸣加的课桌抽屉里一看,气得大叫:“你给我出去!带着你的鸡腿!” 马鸣加只好站起来,用手捧着七个香喷喷、焦黄焦黄的鸡腿,灰溜溜也走到教室外面去了。后来马鸣加在教室外面只站了一会儿,就被老师叫进去了,当然鸡腿没被再“叫”进去。 有时候课堂纪律特别好,或者全班测验成绩特别好,老师很高兴,就会给同学们讲自己上一年级的事情。大家听得笑个不停,好像老师一下子变成了小孩儿,跟他们一样大了。可马鸣加从来也不笑,因为他总是没有办法把眼前的老师跟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联系起来,好像老师生出来就是老师。 这样一路想过来,马鸣加就忽然很想去做一件事情。 “妈妈,我想去给老师送伞!”马鸣加一进家门就又拿起一把伞说。 妈妈笑了,说:“好吧,路上小心点儿。” 马鸣加撑一把伞,带一把伞,“噔噔噔”,高兴地又往学校跑去了。 学校已经安静下来,同学们都回家了,大铁门也关上了。马鸣加朝铁门旁边的门房看看,看门的阿婆不在。马鸣加只好收起雨伞,靠墙等在门口。 待会儿老师看见马鸣加,肯定会以为马鸣加没有回过家,肯定会说:“马鸣加,下雨了,别在外面玩了,早点儿回家做功课吧!” 马鸣加就把伞递给老师,说:“老师,我回过家了,我是来给你送伞的!” 老师听了一定会高兴地说:“真的吗?太谢谢你了!”…… 马鸣加这么想着,想得脸上笑眯眯的,连走过来一个人他都不知道。那个人就看着马鸣加也笑眯眯地问:“小朋友,你是来给你的妈妈送伞吗?” “哦,”马鸣加这才回过神来,他摇摇头,“是给我的老师送伞。” 这位婆婆也是撑一把伞,带一把伞。马鸣加就问她:“你是给谁送伞哪?” “给我的女儿,她在这所学校当老师。”这位婆婆说着往学校里面看了一眼,然后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上几年级了?” “一年级。”马鸣加高兴地回答,因为他被表扬了。 “一年级?老师叫什么名字?” “叫……”马鸣加刚说出老师的名字,婆婆就连连摸着马鸣加的脑袋,慈爱地笑起来,好像她心里装满了跟马鸣加有关的事情。 “你一定就是马鸣加!”她欢喜地说。 “你怎么知道的?”马鸣加真奇怪。 “我呀,”她忽然弯下腰对着马鸣加的耳朵说,“我是你老师的妈妈,我女儿差不多天天晚上回来都要给我讲马鸣加的故事。” 马鸣加顿时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想老师的妈妈一定也知道了最近发生的“马鸣加路遇强盗”的故事吧。 正在这时,班主任老师出来了……P6-11 序言 “非常小子马鸣加” 十周年纪念版·序 在我心中,“马鸣加”的故事就是长大了的“大头儿子”的故事,因为这两个人物的生活原型都是我的儿子,其中大部分故事的灵感也是我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的。 2007年至2008年,我在《一年级的马鸣加》的基础上,创作出版了一整套“非常小子马鸣加”。随后“马鸣加”的故事就陆续走进许多小学生的生活,因为在他们的语文书里、学校的推荐书目中以及校园剧里,马鸣加俨然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伙伴之一。 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马呜加既不是三好学生,也不是大队长,发生在马呜加身上的故事也会在绝大多数小学生的成长中发生。无论这些故事在成人眼里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而在童年时代这些故事却是最真实的、最自然的,也是最灿烂的。 当然,当上三好学生和大队长是值得骄傲的,但这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争取到或得到的。而勇气、责任感和善良却是童年时代最美好、最珍贵的品质,如果不具备这些品质,我们的未来能美好到哪里去呢?! 希望我们的“马鸣加”们,不要输在真正的起跑线上。 书评(媒体评论) 全书趣味横生,看似热闹之作,却有能让成人回到童年、儿童找到共鸣的艺术感染力。 ——第八届全国儿童文学奖获奖评语 郑春华喜欢写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往往以一个主人公作为主线写下去。写着写着,这个人物就成了让读者记住的人物。这种方式很适合孩子,因为孩子往往喜欢踏着一个人物的足迹不停顿地前行。现在,中国儿童文学的人物长廊里又有了一个形象,他叫“马鸣加”。 ——曹文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入于童趣,而又出于童趣;以童趣的目光看儿童生活,又以成人的智慧来提升童趣,帮助儿童更快成长。郑春华身上的成人智慧,依然不离童趣、附着于童趣,这就成了郑春华创作的基本特色。 ——周晴(儿童文学作家,《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选刊》主编)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