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师林清玄2018年开年畅销巨作《发慈悲心万物情深--林清玄散文精选》,知名插画师意境作品相互呼应,全彩四色印刷,收录《飞入芒花》《白雪少年》《无声飘落》《入梦入魂入心》等等经典篇目;禅意散文精华篇目,畅销经典,口碑爆棚。
每个人心灵成长中都有一个林清玄,教会你如何思考,如何表达,朴素的语言又充满智慧和哲理,独树一帜;书写微乎其微的事物去道出生命的意义,开启心智。直指心灵的文字,找到前进的动力。
你更慈悲,美好的事物会不请自来。
我们要轻轻的走路、用心的过活;我们要温和呼吸、柔软关怀;我们要深刻思想、广大慈悲:我们要爱惜一株青草、践地唯恐地痛。这些,都是修行。
你更慈悲,广阔浩荡,美好的事物都会不请自来。
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
林清玄愿望三书之一慈悲之书《发慈悲心万物情深--林清玄散文精选》,全新散文精选。特别收录《飞入芒花》《白雪少年》《无声飘落》《入梦入魂入心》等代表性精华篇目,图文四色精美装帧。
我们要轻轻的走路、用心的过活;我们要温和呼吸、柔软关怀;我们要深刻思想、广大慈悲:我们要爱惜一株青草、践地唯恐地痛。这些,都是修行。
你更慈悲,广阔浩荡,美好的事物都会不请自来。
第一部分 情缘相聚,互道珍惜
飞入芒花 咫尺千里 白雪少年 葫芦瓢子 卡其布制服 长命菜
每一片竹叶,都生起清风 马蹄兰的告别
第二部分 忘情也慈悲
忘情花的滋味 无声飘落 惜别的海岸 爱水 南国 发誓
苦瓜变甜 金箭与铅箭
第三部分 万物有深情
入梦入魂入心 冰糖芋泥 姑婆叶随想 盛夏的凤凰花 林边莲雾
养着水母的秋天 散步去吃猪眼睛 有情生
第四部分 微光还在记忆初
过火 阅读故乡的 百个方法 故乡的水土 投给燃烧的感情
滴水到海洋 往事只能回味 鸳鸯香炉 步千金 小千世界
在微细的爱里 有情十二帖
第五部分 切如来欢喜
慈眼欢喜 感同身受 博爱与大悲 幸福的开关 迷路的云
老兵之凋零 忧伤之雨 三生石上旧精魂
飞入芒花
童年时代,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星星点点,
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也不再有了。
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劈砍香蕉树多汁的草茎,然后把剁碎的小茎丢到灶中大锅,与溲水同熬,准备去喂猪。我从大厅迈过后院,跑进厨房时正看到母亲额上的汗水反射着门口射进的微光,非常明亮。
“妈,给我两角钱。”我靠在厨房的木板门上说。
“走!走!走!没看到没闲吗?”母亲头也没拾,继续做她的活儿。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终于看了我一眼。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面黏了一些糖粒。一角钱两粒。
“没有钱给你买金啖。”母亲用力地把柴刀剁下去。
“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我怨愤地说。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没有就是没有,别人做皇帝你怎么不去做皇帝?!”母亲显然动了肝火,用力地剁香蕉块。柴刀砍在砧板上咚咚作响。
“妈妈是怎么做的?连两角钱买金啖都没有?”
母亲不再作声,继续默默工作。
我那一天是吃了秤锤铁了心,冲口而出:“不管,我一定要!”说着就用力踢厨房的门板。
母亲用尽力气,柴刀咔的一声站立在砧板上,顺手抄起一根生火的竹管,气急败坏地一言不发,劈头劈脑就打了下来。
我一转身,飞也似的蹦了出去,平常,我们一旦忤逆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掉,她就不再追究,所以只要母亲一火,我们总是一口气跑出去。
那一天,母亲大概是气极了,并没有转头继续工作,反而快速地追了出来。我正奇怪的时候,发现母亲的速度异乎寻常的快,几乎像一阵风一样,我心里升起一种恐怖的感觉,想到脾气一向很好的母亲,这一次大概是真正生气了,万一被抓到一定会被狠狠打一顿。母亲很少打我们,但只要她动了手,必然会把我们打到讨饶为止。
边跑边想,我立即选择了那条火车路的小径,那是条附近比较复杂而难走的小路,整条都是枕木,铁轨还通过旗尾溪,悬空架在上面,我们天天都在这里玩耍,路径熟悉,通常母亲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选这条路跑,母亲往往不会追来,而她也很少把气生到晚上,只要晚一点回家,让她担心一下,她气就消了,顶多也只是数落一顿。
那一天真是反常,母亲提着竹管,快步地跨过铁轨的枕木追过来,好像不追到我不肯罢休。我心里虽然害怕,却还是有恃无恐,因为我的身高已经长得快与母亲平行了,她即使用尽全力也追不上我,何况是在火车路上。
我边跑还边回头望母亲,母亲脸上的表情是冷漠而坚决的。我们一直维持着二十几米的距离。
“哎哟!”我跑过铁桥时,突然听到母亲惨叫一声,一回头,正好看到母亲扑跌在铁轨上面,砰的一声,显然跌得不轻。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一定很痛!因为铁轨上铺的都是不规则的碎石子,我们这些小骨头跌倒都痛得半死,何况是妈妈?
我停下来,转身看母亲,她一时爬不起来,用力搓着膝盖,我看到鲜血从她的膝上流出,鲜红色的,非常鲜明。母亲咬着牙看我。
我不假思索地跑回去,跑到母亲身边,用力扶她站起,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说:“妈,您打我吧!我错了。”
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这时,我才看见她的泪从眼中急速地流出,然后她把我拉起,用力抱着我,我听到火车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开过来。
我用力拥抱着母亲说:“我以后不敢了。”
这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心版,重新显影,我记忆中的母亲,那是她最生气的一次。其实,母亲是个很温和的人,她最不同的一点是,她从来不埋怨生活,很可能她心里也是埋怨的,但她嘴里从不说出,我这辈子也没听她说过一句粗野的话。
因此,母亲是比较倾向于沉默的,她不像一般乡下的妇人喋喋不休。这可能与她的教育、与个性都有关系。在母亲的那个年代,她算是幸运的,因为接受了初中的教育,日本占领时期的乡间能读到初中已算是知识分子了,何况是个女子。在我们那方圆几里内,母亲算是知识丰富的人,而且她写得一手娟秀的字,这一点是我小时候常引以为傲的。
我的基础教育都是来自母亲,很小的时候她就把《三字经》写在日历纸上让我背诵,并且教我习字。我如今写得一手好字就是受到她的影响,她常说:“别人从你的字里就可以看出你的为人和性格了。”
早期的农村社会,一般孩子的教育都落在母亲的身上,因为孩子多,父亲光是养家已经没有余力教育孩子。我们很幸运的,有一位明理的、有知识的母亲。这一点,我的姊姊体会得更深刻,她考上大学的时候,母亲力排众议对父亲说:“再苦也要让她把大学读完。”在二十年前的乡间,给女孩子去读大学是需要很大的决心与勇气的。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