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著陈恕主编慕苏洋编注的《钟爱一生的古诗词(晏殊词)》是晏殊词选集,且附有解读赏析。晏殊是北宋前期的词坛领袖,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雍容典雅,温润秀丽,对后世婉约词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对晏殊词的解读,既有词句的一般解释,也有新颖独到之处,即从字面意思出发,结合晏殊的生平事迹,把握晏殊思想情感的流变,用他的人生解读他的词作,生动诠释他的诗意情怀。书中还辑录了历代评论,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研究资料,方便读者更好地欣赏晏殊词,内容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 书名 | 钟爱一生的古诗词(晏殊词) |
| 分类 | |
| 作者 | (宋)晏殊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晏殊著陈恕主编慕苏洋编注的《钟爱一生的古诗词(晏殊词)》是晏殊词选集,且附有解读赏析。晏殊是北宋前期的词坛领袖,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雍容典雅,温润秀丽,对后世婉约词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对晏殊词的解读,既有词句的一般解释,也有新颖独到之处,即从字面意思出发,结合晏殊的生平事迹,把握晏殊思想情感的流变,用他的人生解读他的词作,生动诠释他的诗意情怀。书中还辑录了历代评论,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研究资料,方便读者更好地欣赏晏殊词,内容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内容推荐 钟爱一生的诗词华章,穿越千年的灵魂交响,百转千回的侠骨柔肠,慷慨激越的家国情怀……晏殊著陈恕主编慕苏洋编注的《钟爱一生的古诗词(晏殊词)》用年轻的视角解读古老的情怀,用时代的新声吟咏传世的经典,发散式的注解,由此及彼,收获更多知识,散文化的演绎,设身处地,再现诗情画境。 目录 谒金门(秋露坠) 破阵子(忆得去年今日)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 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 浣溪沙(阆苑瑶台风露秋) 浣溪沙(三月和风满上林) 浣溪沙(青杏园林煮酒香)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浣溪沙(淡淡梳妆薄薄衣)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浣溪沙(宿酒才醒厌玉卮)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更漏子(蕣华浓) 更漏子(塞鸿高) 更漏子(雪藏梅) 更漏子(菊花残) 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 点绛唇(露下风高) 凤衔杯(青昨夜秋风起) 凤衔杯(留花不住怨花飞) 凤衔杯(柳条花颣恼青春) 清平乐(春花秋草) 清平乐(秋光向晚) 清平乐(春来秋去) 清平乐(金风细细) 清平乐(红笺小字) 红窗听(淡薄梳妆轻结束) 红窗听(记得香闺临别语) 采桑子(春风不负东君信) 采桑子(红英一树春来早) 采桑子(阳和二月芳菲遍)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采桑子(古罗衣上金针样)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采桑子(林间摘遍双双叶) 喜迁莺(花不尽) 喜迁莺(烛飘花)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少年游(重阳过后) 少年游(霜华满树) 酒泉子(三月暖风) 酒泉子(春色初来) 木兰花(东风昨夜回梁苑) 木兰花(帘旌浪卷金泥凤)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木兰花(朱帘半下香销印) 木兰花(红绦约束琼肌稳) 迎春乐(长安紫陌春归早)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诉衷情(数枝金菊对芙蓉) 诉衷情(露莲双脸远山眉)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胡捣练(小桃花与早梅花) 人娇(二月春风) 踏莎行(细草愁烟) 踏莎行(祖席离歌) 踏莎行(碧海无波) 踏莎行(绿树啼莺) 踏莎行(小径红稀)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渔家傲(杨柳风前香百步) 渔家傲(叶下眠未稳) 渔家傲(脸傅朝霞衣剪翠) 渔家傲(粉面啼红腰束素) 渔家傲(幽鹭慢来窥品格) 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 蝶恋花(一霎秋风惊画扇)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蝶恋花(梨叶疏红蝉韵歇) 菩萨蛮(高梧叶下秋光晚) 秋蕊香(梅蕊雪残香瘦) 滴滴金(梅花漏泄春消息) 山亭柳(家住西秦) 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后记 试读章节 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轻烟,像是含着弥漫不散的愁绪,幽兰上挂着露水,像在伤心哭泣。傍晚寒气飘散,连带着罗幕清寒,静静地凝伫在窗边,窗外有成双的燕子飞过。夜幕降临,明月高悬。月亮如何明白离恨之苦,当我心中黯然忧愁时,不禁怨恨其圆满。自然依据自己的规律流转变迁,离人的爱恨离愁只是天地一隅。我也曾在每一个阴晴不定的日子期待一场相聚,如今却只能在明朗之夜暗自伤心。无心睡眠,就这样在长夜中怀念过往,怀念与她相知相惜的点点滴滴,只有冷风中的点点星辉相伴。“衣带渐宽终不悔”,我的执迷和思恋有多深,此时的伤感悔恨就有多重。朝日的光芒穿过高墙帘幕,新的一天开始了。对我来说新的一天与昨天又有什么分别呢?因为想念的那个人不在,一切都像黄沙笼罩的日暮时分,苍凉而暗淡无光。 昨夜西风吹过碧绿常青的树,无边落叶萧萧零落,似乎一切都凋零了。我独自登上高楼,等待离人的归来,却只感受到寂静无边无际,像天涯般遥远。在那些黄昏和清晨交替的时光里,想要将一切心事交付于纸笔,寄一封信给远方的人,却不知该寄往何处。隔着重重叠叠绵延不尽的绿水青山,她究竟在哪里? 诗词写离愁别恨是常态,写得耐人琢磨、打动人心的也很多,这首词就是如此。词人心中有无限伤感,所以看到菊花含愁、幽兰泣露,产生了移情。由于愁苦深重,所以他从傍晚坐到深夜,继而等到了天亮。很想给对方写一封信,但是恍然发现原来山长水阔,不知那个人行踪何在,于是寄无可寄。满腹的愁苦和心事,不知向谁诉说。 也许思念是一件很苦又很美的事情。在你的千山万水之外,有我在斜阳中无尽幽婉的牵念。在你的山长水阔之外,有我绵绵不尽的相思。与之相似的作品有欧阳修的《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分别之后想念仍在,音信已无,似乎一切都被渐行渐远的时光掩埋。只有在夜深,在季节的轮转时,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似乎诉说着他的幽怨和苦恨。 词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境界阔大,意境高远。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可见这一句所写的不仅仅是爱情。 序言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死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他自幼聪颖,五岁能属文,被誉为神童。十四岁进人仕途,曾任太子舍人、知制诰、判集贤院等。三十岁为翰林学士,三十五岁为枢密副使,四十岁以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礼部贡举,四十一岁为三司使,四十二岁为参知政事,五十岁加检校太尉枢密使,五十二岁加同平章事,五十三岁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成为一代名相。五十四岁罢相外放,六十岁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六十四岁以疾归京,六十五岁去世。 晏殊曾位极人臣,生活优裕,除了晚年被弹劾罢相外放西北,几乎算得上仕途顺利。他虽然没有范仲淹、王安石那样的吏治才能,但热衷于文化教育,乐于提拔人才。欧阳修、范仲淹都曾受到晏殊的奖掖,王安石也曾受到他的好评。 晏殊喜好创作词,著有《珠玉词》。其内容大多抒写离愁别恨相思之情,以及人生短暂所引发的惆怅之思。人生的缺憾,官场的险恶,时光的易逝,都成为词人感伤的原因,共同营造出晏殊词的感伤情调。 文人性质的宴会是晏殊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其词创作的主要场所。《避暑录话》卷上记载:“晏元献公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而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顷见苏丞相子容尝在公幕府,见每有佳客必留,但人设一空案一杯。既命酒,果实蔬茹渐至,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数行之后,案上已粲然矣。稍阑即罢,遣歌乐日:‘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乃具笔札,相与赋诗,率以为常。前辈风流,未之有比。”可见,歌筵酒席不仅是晏殊联络朋友的重要方式,也使晏殊的词作具有浓厚的文人趣味。 晏殊有很多词反映出他对季节风物变化的敏感。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记载:“晏元献公留守南郡,王君玉时已为馆阁校勘,公特请于朝,以为府签判,朝廷不得已,使带馆职从公。外官带馆职,自君玉始。宾主相得,日以赋诗饮酒为乐,佳时胜日,未尝辄废也。尝遇中秋阴晦,斋厨夙为备,公适无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公,日:‘已寝矣。’君玉亟为诗以人,日:‘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枕上得诗,大喜,即索衣起,径召客治具,大合乐。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前辈风流固不凡,然幕府有佳客,风月亦自如人意也。”这则材料揭示出晏殊身上浓重的文人气息,他为花开花落欣喜忧伤,为人生的不圆满郁结悲伤。但是他的词又不因为这样的感伤而沉沦,而是试图站在历史和自然规律的角度自我开解。因此,晏殊词含有一种圆融的观照。“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可以说是其词意境优美,情感圆融的典型例子。 晏殊词写人生的不完满,而情感的不完满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他常常写儿女的相识恨别之情,情感深挚幽婉,也写恋人的分离、衰老的忧愁、花落的无奈。晏殊写出了人们面对变化的伤感和无奈,又试图对此进行开解,如“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词语言清丽,情调闲雅,将理性的思致融人抒情的叙写中,在柔情中透露出旷达的襟怀,导宋词婉约一派的先路,是值得反复吟读的佳作。 后记 品读古典诗词是一种灵魂的享受。婉约派词人都有细腻温柔的心,讲述的也是温暖的感情。晏殊词“圆融”的美名,很多人承认。“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一个人怀人念远的心事,胜在温暖而豁达。尽管有物是人非之感,但是细看自然中的花开花落、燕语呢喃,一切都似曾相识,这何尝不是一种淡定和释然。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一个人在爱怨情仇的泥沼中苦苦挣扎,难道不是作茧自缚?何不坦然处之。 晏殊词有着忧伤内敛的精魂,记录了一场又一场刻骨铭心的分离、执迷不悟的等待。那些花开时节的青春美好,佳人如画,那些季节流转间的凄凉和无奈,总是令人伤感。 花开花落,缘聚缘散,我们能做的无非是惜缘。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