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三不要哭/青铜葵花获奖作品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吴新星
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图片

5b4ea462N91a13b19.jpg

编辑推荐

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奖项之“铜葵花奖”获奖作品,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层层专业筛选脱颖而出,谢冕、王泉根、林文宝、聂震宁、毕飞宇、李洱、徐坤等七位专家联袂推荐;

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题材类儿童文学小说。作品从纯然的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十二岁苏州少年林瑞生的学徒经历,再现了传统戏剧的丰富艺术与民族文化;

作品语言老到,文笔娴熟,字句间充满民国语言习惯的质感和韵味。通过戏班一路北上巡回表演的情节发展呈现期苏州、上海、天津三个不同空间的地域风情与民俗习性,生活日常感强烈,能够引发小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品回眸历史,既有历史的现场感,又有对当下现实的关怀。林瑞生这一形象鲜活而立体,以他为主角的小学徒们在艰苦生存境遇中的不屈抗争与相濡以沫,激荡着人性中温暖的力量;

作者行文考究,作品中关于京剧、民国风物、地域风貌等传统文化知识的描写与介绍均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据。阅读中,可以了解丰厚的有关京剧等传统文化知识,对孩子们的历史、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滋养大有裨益。

(一) 这是一部描写民国时期戏班学徒生涯与苦难命运的历史题材的优秀儿童小说。作品从纯然的儿童视角出发,通过十二岁苏州少年林瑞生的学徒经历,再现了传统戏剧的丰富艺术与民族文化。作者十分熟悉中国戏曲艺术和传统戏班子的运作方式,作品内容充实,史料详实,在历史题材类的儿童文学小说中可谓上乘之作,可补当今历史(而且是戏剧题材)小说空缺之缺。

(二) 作品语言老到,文笔娴熟,字句间充满民国语言习惯的质感和韵味。作品除了对京剧知识的细节书写,又通过戏班子一路北上巡回表演的情节发展呈现了民国时期苏州、上海、天津三个不同空间的地域风情与民俗习性,生活日常感强烈,能够引发小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作品回眸历史,既有历史的现场感,又有对当下现实的关怀。小说中塑造的林瑞生这一形象鲜活而立体,以“小和尚”瑞生为主角的小学徒们在艰苦生存境遇中的不屈抗争与相濡以沫,激荡着人性中温暖的力量,文本中时刻流露着充沛的亲情、友情等向上的光芒,给阅读者正向的精神滋养。

四)作者行文考究,作品中关于京剧、民国风物、地域风貌等传统文化知识的描写与介绍均以详实的史料为依据。阅读这样一部格调高远、内容厚重、情节充实的作品,是小读者与过去的一段深度对话,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理解与精神传承。

内容简介

民国时期,十二岁的少年瑞生迫于生计离家学戏。戏班的学习生涯虽充满艰辛与苦楚,但瑞生坚持勤学苦练,一路随戏班辗转于苏州、上海、天津等地。流离颠沛的生活,不但没有摧毁少年的信心,反而在苦难的历练中更加坚韧、坚强。三年间,瑞生收获了李棠姐、董宝、小七等人珍贵的友谊,体会到浓浓的亲情,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独当一面的“旦角”……

当战争的硝烟四起,在家国危难的关头,每个看似渺小的人物都是落难的“苏三”,持守“苏三不哭”的信念,顽强地活下去。

作者简介

吴新星,浙江宁波人,痴迷于儿童文学的纯真美好,愿意在这块园地里默默耕耘。

文章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读友》《童话世界》《十月少年文学》等,曾获《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儿童文学》金近奖等奖项,作品多次入选各种版本的年度儿童文学,著有小说集《玉簟寒》。

作品《苏三不要哭》获第二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之“银葵花奖”。

内页插图

5b1a27ecN6e665be2.jpg5b1a27f0N396205ff.jpg5b1a27f1N6933cdbf.jpg5b1a27f3N48600343.jpg5b1a27f4N0aae6ffa.jpg

精彩书评

《苏三不要哭》的作者很娴熟地驾驭了小说的叙事,从戏班子里的小孩子们的视野出发,日常感、现场感、地方风俗、饮食起居、方言土语等,小说的元素应有尽有。小和尚瑞生、董宝、李棠、李班主……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各有特色,性格分明。小说将勇敢乐观的品质与质朴真诚、豁达慷慨的价值取向融入轻松展开的故事情节之中,妙趣横生,寓教于乐。

——著名作家 李洱

这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以京剧等传统行当为入口,描写特殊时代人物境遇与命运辗转。主人公瑞生是一个生在绣铺的城市底层少年,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到戏班学戏,最后成为独当一面的旦角。故事以抗战爆发前后为时代背景,通过详尽的细节描述了旧时代城市底层的日常,比较融洽自然地把京剧的各种知识和传统商业的行当展现出来,也让读者感受到动乱年代中底层人们生活的艰难。

——《当代》杂志社社长、资深文学编辑 孔令燕

目录

曹文轩“青铜葵花”序言

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抉择

第三章  苦练

第四章  结友

第五章  定角

第六章  堂会

第七章  搭档

第八章  风波

第九章  上海

第十章  摩戏

第十一章  惊变

第十二章  别离

第十三章  天津

第十四章  封箱

第十五章  赶场

第十六章  鬼月

第十七章  搭班

第十八章  匿迹

第十九章  重逢

第二十章  尾声

精彩书摘

十一 惊变

李棠和瑞生背对着扮戏。李棠很利落地换好戏服,开始勾脸了。这边,瑞生在董宝的帮助下,才换好“王宝钏”的黑色戏服。董宝叫瑞生坐下来,开始给他拍底色:董宝用指头蘸了各色的油彩,调和好,往瑞生脸上抹着;又用红油彩在眼睛处和脸颊上拍出淡淡的胭脂红;接着,给瑞生画眼睛,一双眼睛画得两边出尖、放大;最后,用红油彩把嘴唇涂好,画出元宝形。

董宝给瑞生化装完毕,把身子朝后略微一倾,看着瑞生,笑了:“变得不认识了。”瑞生一看镜中的自己,可不是,只见镜中人看上去分明是个女子,脸上红红白白,那红的仿佛是娇羞时的红晕;一双凤眼眼尾尖尖,瞳孔、眼白黑白分明,明若秋水。瑞生正端详着自己,董宝把他的脑袋凑过来:“瑞生,你要是这样走在街上,我还真不敢叫你。”瑞生朝镜中的董宝皱皱鼻子,扮个鬼脸:“认得出来,你不就成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董宝连忙分辩:“嗳嗳,说到哪里去了,我也没有说你是妖怪。”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说些什么呢,这个时候还有闲情说笑?”只见镜子里李棠姐姐全都装扮好过来了。董宝朝镜子里的瑞生一使眼色,瑞生明白,董宝是在说,李棠姐姐扮了戏也叫人认不出来啦!

李棠过来,见瑞生已经勾好了脸,就和董宝一起帮瑞生勒头(“勒头”就是用水纱网子把所有的头发全部盘起来,让头发紧贴着头皮)、贴片子(“片子”就是戏曲演出时演员额前一个弯弧一个弯弧的假发)、戴网子(扮戏在头上戴的用纱编成的假发),再戴上头面(“头面”就是首饰)。一个“王宝钏”就出现在镜中了。李棠让瑞生站起来,走两步。瑞生依言走了两步,李棠说:“不错不错,你这个王宝钏呀,扮起来很是那么回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8: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