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丁著的这本《奥斯丁文集(共6册经典插图本)(精)》收录了简·奥斯丁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包括:《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
奥斯丁所著六部小说,经过两百年的时间检验,受到一代代读者的交口称赞,部部堪称上乘之作。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曾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
| 书名 | 奥斯丁文集(共6册经典插图本)(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英)奥斯丁 |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奥斯丁著的这本《奥斯丁文集(共6册经典插图本)(精)》收录了简·奥斯丁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包括:《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 奥斯丁所著六部小说,经过两百年的时间检验,受到一代代读者的交口称赞,部部堪称上乘之作。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曾说:“一百多年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 内容推荐 《奥斯丁文集(共6册经典插图本)(精)》的作者奥斯丁的小说没有惊险的情节,叙述亦以平实、细腻见长,文笔清新,思致隽永,尤其是作品的主题也多为作家最擅长的男婚女嫁故事,于平实中愈见其观察细致、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的深厚功力,因而,她的小说一直是女性最喜爱的阅读书目之一。尤其可怪的是,这位以描写家庭题材和恋爱故事见长的女作家还征服了不少男性读者,推出奥斯丁的人包括麦考莱(Macaulay)、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史密斯(Sydney Smith)、菲茨杰拉德(Edward Fitzgerald)和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等。据说,当时还是摄政王的乔治四世所有的住所都被有一套奥斯丁小说,以供随时阅读。迫于他的要求,奥斯丁把自己最喜爱的小说《爱玛》献给了摄政王。在英国文学史上,奥斯丁是少数几位能够与莎翁比肩而立的经典作家之一。 目录 《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 《曼斯菲尔德庄园》 《爱玛》 《诺桑觉寺》 《劝导》 试读章节 《曼斯菲尔德庄园》 第一章 亨廷顿镇的马利亚·沃德小姐是幸运的,大约三十年前,她单凭手中的七千英镑便赢得了托马斯·伯特伦爵士的青睐,后者是北安普敦郡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人,她从而一跃成了从男爵夫人,拥有了豪华住宅和丰厚收入所能提供的一切舒适享受和重要地位。这门显贵的亲事获得了亨廷顿镇的普遍赞扬,连她的伯父,一位律师,也答应至少要给她三千英镑,尽管她在这方面毫无权利可言。她有两个姐妹可望从她的高升中得到好处;尤其有些熟人认为姐姐沃德小姐和妹妹弗兰西斯小姐也像马利亚小姐一样美丽,因此毫不犹豫地预言,她们的婚姻也几乎会同样有利。但是看来世界上拥有大量财富的男子,并不像配得上他们的美丽女子那么多;这样,过了六年之后,姐姐沃德小姐不得不嫁给了一个牧师诺里斯先生,他是她妹夫的朋友,但几乎没有任何家产,而妹妹弗兰西斯小姐的运气更坏。确实,沃德小姐的婚事说到底还不算坍台,托马斯爵士有力量照顾他的朋友,让他在曼斯菲尔德取得了一份教区牧师的俸禄。诺里斯夫妇便这样开始他们婚后的幸福生活,一年有将近一千英镑的收入。但是弗兰西斯小姐的婚姻,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却使她的家庭丢尽了脸面;她嫁给了海军陆战队的一个中尉,他既没有文化,又没有财产,又没有高贵的亲戚,因而毫无指望。在这件事上,她的选择简直再糟也没有了。托马斯·伯特伦爵士从他的原则和自尊心出发,希望他的立身处世无可挑剔,他愿意看到一切与他有关的人都取得体面的地位,也乐于为伯特伦夫人的妹妹尽一切力量,因此他关心这事,然而她丈夫的职业却使他无能为力。在他还来不及想出其他办法帮助他的时候,姐妹之间却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痕。这是双方行为的自然结果,也是轻率鲁莽的婚姻难免要留下的后患。普莱斯太太为了躲避无益的规劝,在正式结婚以前,从未向她的姊妹们透露过这消息。伯特伦夫人一向安闲自在,脾气随顺,懒得多事,只要妹妹不来找她,她也落得不管,不再多费心思。但是诺里斯太太却精力饱满,不肯罢休,以致写了一封长长的骂信给芬妮,指出她的行为荒谬绝伦,并根据可能引起的各种恶果,向她提出了警告。普莱斯太太受到责骂后,十分生气;由于诺里斯太太不可能只就自己发言,因此妹妹针锋相对的回信也把两位姐姐都牵涉了进去;托马斯爵士的自尊心使他受不了这种无礼的指责,于是他们之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断绝了一切来往。 他们的家距离这么远,他们的社交圈子这么不同,几乎排除了在以后十一年中彼此获得对方消息的任何可能,但是使托马斯爵士觉得十分奇怪的是,诺里斯太太竟然还会用气愤的声音向他们报告——就像她时常做的那样——说芬妮又生下了一个孩子。然而到十一年之后,普莱斯太太再也无法保持她的傲慢和愤怒,或者再也不愿失去一家可以帮助她的亲戚了。家庭人口的不断增加,丈夫无所作为,又照旧要结交朋友,喝酒取乐,低微的收入总是入不敷出,这一切使她急于想恢复从前满不在乎地加以抛弃的亲戚关系。她给伯特伦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的悔恨与悲伤,诉说由于过多的子女和几乎一无所有的处境,使她无路可走,只能寻求和解。她现在正预备生第九胎孩子,在抱怨生活困难之余,只得要求他们不咎既往,作即将出世的孩子的教父教母,拉他们一把;她无法隐瞒,这对他们继续扶养现有的八个孩子多么重要。她的长子已经十岁,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很想有所作为,可是她能为他做什么呢?不知托马斯爵士在西印度的商行是否需要人手,可以给他今后的生活提供一个机会?他什么都肯干;或者托马斯爵士是否可以在伍尔维奇给他安排一个职务?或者可否把一个孩子派往东印度? 这封信没有白写。它恢复了彼此间和睦亲切的关系。托马斯爵士捎去了友好的劝导和问候,伯特伦夫人送去了金钱和孩子的衣服,诺里斯太太写了信。 这还只是它的直接后果,不到一年,它还给普莱斯太太带来了一个更大的好处。诺里斯太太常常对别人说,她怎么也不能忘记可怜的妹妹和她的家庭,尽管她做了许多对不起她的事,她似乎仍想为她做点什么;最后她只得承认,她是希望让普莱斯太太的多子女家庭减少一个孩子的负担和开支。 “如果有人肯负责扶养她的长女,那有多好!”她说,“这孩子今年九岁,正是需要关心的时候,可她那个穷苦的母亲恐怕办不到。这会给扶养人带来一些麻烦和开支,但是与这件善事的意义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伯特伦夫人立刻对她的想法表示同意,说:“我觉得这再好也没有了,让我们派人把孩子接来吧。”P1-3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