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养育天之骄子(欧洲王室教养的千年演变)(精)
分类
作者 (加)卡洛琳·哈里斯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卡洛琳·哈里斯的新晋研究力作!让读者近距离接触到欧洲王室的教育,亲历王子和公主的养成;

什么是真正的“富养”?从“至高无上”的贵族,到“平民化”的贵族,看王室千年教育如何演变;

从英国王室到俄国王室再到西班牙王室,从威廉一世到伊丽莎白二世,深入王室家庭,解开贵族养育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场王室历史的盛宴,大量的历史资料、错综的人物关系以及沧桑的历史演变,让读者身临其境,王室历史爱好者必读之!

对于王室父母而言,为人父母将成为其身份的关键部分,这是他们了解民众并与之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养育天之骄子:欧洲王室教养的千年演变(精)》将带我们穿越到中世纪,纵观欧洲王室教养的千年演变,探索欧洲王室的育儿奥秘,了解未来育儿趋势的新方式,成为能够完美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模范父母。

内容推荐

《养育天之骄子:欧洲王室教养的千年演变(精)》由卡洛琳·哈里斯著。

从英国王室到俄国王室再到西班牙王室,从威廉一世到伊丽莎白二世,深入王室家庭,揭开贵族养育不为人知的故事。

什么是真正的“富养”?从“至高无上”的贵族,到“平民化”的贵族。看王室千年教育如何演变。

在过去的1000年间,王室父母们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孩子的:从抵御海盗到躲避狗仔队?剑桥王子威廉和凯特王妃将会为全世界的父母树立榜样。他们对两个孩子——乔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的教育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王室成员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都受到公众的关注,根据当时教育孩子的标准,被褒贬不一。

王室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要面对独一无二的挑战,当然也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中世纪时,养育一名继承人通常意味着培养一名对手,君王有时候会和他们成年的孩子兵戎相见;另外,在战争或革命中失去王位的国王和女王们常常能在和孩子共度的时间中找到安慰。在现代,王室父母常常会因王室责任、海外差旅和小王子小公主们分开,这种情形正在慢慢改变着王室的这一代人。

目录

第一章 “和平者”埃德加与北安普顿的埃尔弗里达

第二章 “征服者”威廉与佛兰德斯的玛蒂尔达

第三章 亨利二世与阿基坦的埃莉诺

第四章 亨利三世和普罗旺斯的埃莉诺

第五章 爱德华三世与埃诺的菲利帕

第六章 理查三世与安妮·内维尔

第七章 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

第八章 亨利八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

第九章 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五世与波希米亚王后伊丽莎白

第十章 查理一世与法国公主亨利埃塔·玛丽亚

第十一章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一世

第十二章 安妮女王与丹麦的乔治

第十三章 乔治二世与安斯巴赫的卡罗琳

第十四章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

第十五章 维多利亚女王与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的阿尔伯特亲王

第十六章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与黑森—达姆施塔特的亚历山德拉

第十七章 荷兰公主朱丽安娜和利珀—比斯特费尔德的贝恩哈德

第十八章 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

第十九章 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斯宾塞

第二十章 威廉王子与凯特·米德尔顿

后记

致谢

拓展阅读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与王后普罗旺斯的埃莉诺共育有5个子女,最小的凯瑟琳与其他4人不同。据巴黎的编年史家马修记载,凯瑟琳“沉默寡言,什么也不会,却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传言称她可能患有’失聪或是自闭症,具体状况无从知晓,但是世人普遍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障碍症——蕾特氏症,主要症状是不会说话、身体发育不良以及机械地捻手。

自孩提时期,凯瑟琳就无法在宫廷中履行国王女儿的职责。尽管如此,亨利三世和埃莉诺对女儿依然付出很大的心血,他们竭尽所能确保孩子身体健康,事事满足。亨利在位时,对于存在智力障碍的继承人尤为关照,满足他们的需求,保证其土地所有权。1255年,亨利颁布了一项法令,“国王有义务为天生残障的孩子保管土地,不能随意浪费或者破坏属于他们的领地;还应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亨利三世还意识到,生命的“所需”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照顾,还包括长久的陪伴。凯瑟琳的处境让她很难与同龄人交朋友,因此亨利为女儿准备了品种繁多的宠物,其中有一只来自温莎城堡公园温顺的小羔羊。

1257年,凯瑟琳不幸天折,年仅3岁。悲痛欲绝的父母举行了公开哀悼。马修提到,“母亲埃莉诺王后因为极度伤心,不幸患病,无论是医师还是他人的安慰都无济于事”。亨利三世也因深陷悲痛患上一场间日疟,命悬一线。为了悼念女儿,亨利和埃莉诺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女儿精心制作了一座纪念碑,碑上刻有木质的小女孩雕像,选用珍珠和紫水晶的镀银装饰。亨利三世还以盛行于13世纪的哥特式风格,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女儿凯瑟琳成为第一位被埋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王室成员,这为以后的王室墓葬设定了先例。

无论是在凯瑟琳有生之年,还是不幸离世之后,亨利和埃莉诺都给予她无限温情关怀,这和亨利三世小时候纷乱的环境不同。亨利三世的父亲约翰王和母亲昂古莱姆的伊莎贝拉对抚养子女漠不关心,而将心思花费在18世纪早期的英格兰政变上,1215年的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成为英格兰历史上首位被限制权力的君主,约翰夫妇的权力游戏也由此终结。《大宪章》反映出伯爵和牧师对王室所呈现出的态度,而其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促进了英美普通法系的发展,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同阶审判”。但是,《大宪章》中的一些条款,将继承法以及民众需向王室提供财政支持合法化。时至今日,条款对亨利及其继承人都产生深远的意义。 《大宪章》规定,“如果(伯爵、男爵或者其他拥有王权土地的贵族)继承人未成年且精神有恙,在没有救助或者土地所有权进行转让的前提下,其成年后必须享有继承权”。1216年,年仅9岁的亨利问鼎王位。在英格兰历史上,自“仓促王”之后尚未有过少年君王。国王的主要职责是率领军队征战疆场,只有具备丰富军事经验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登上英格兰王位,因此女性和儿童的继位要求多被驳回。对贵族阶级而言,他们通过兵役获得身份地位,因而抹杀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将会影响其自身利益。《大宪章》使男爵和骑士后代的继承权合法化,对王位继承可谓影响深远。曾经,抑或是拥有王位继承权的继承人彼此交战,抑或是通过军事冲突之后签订条约,王位继承才能够延续,而后均被长子继承权取代。《大宪章》之后,无论父亲去世时年龄多大,幸存的长子都有权成为国王。王室继承法促使了王室加强对长子的培养教育,因为从宪章中可以明显得出,如果长子能够幸运存活,无论其他兄弟姐妹能力如何,他都将会成为国王。

王室抚养子女需要臣子提供财政支持,《大宪章》对数目也有具体规定,从中还可看出王室年长与年幼子女之间的差异。亨利二世和阿基坦的埃莉诺想要确保4个儿子拥有自己的领地,3个女儿嫁给权高位重的欧洲君主以加强外交联盟。《大宪章》明确规定,君主只能通过公众支持确保长子的经济地位,“任何人均不得向自由民征集‘援助’,赎人、嫁女以及让长子成为骑士除外”。依据《大宪章》,国王也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这一条款成为制约王权的最早尝试之一,也明确规定抚养王室长子是国家的义务,而养育其他兄弟姐妹则是国王和王后的个人职责。

亨利三世9岁登基,在他生命中,父母基本没有参与对他的教育,贵族摄政任命的监护人和家庭教师是他脑海中仅有的父母形象。约翰逝世后,伊莎贝拉返回昂古莱姆,改嫁拥有了新的家庭。随着亨利长大,他在兄弟姐妹的生活中扮演了父母亲的角色,亨利让他们住在家中,保证他们的经济稳定,并且对他们精心照顾。1236年,28岁的亨利迎娶了普罗旺斯12岁的埃莉诺,两人的成长经历却大相径庭。亨利年幼丧父,又被母亲抛弃,而埃莉诺早年和父母及3个姐妹生活在一个感情浓厚的家庭。埃莉诺的父亲是普罗旺斯伯爵拉蒙·贝伦格尔四世,母亲是萨伏依的贝娅特莉丝,3个姐妹是玛格丽特、桑琪亚和贝娅特莉丝,后来分别成为法国、德国和西西里王后。萨伏依的贝娅特莉丝极为重视自己的母亲身份,她经常阅读教育文献,还创作文学作品。

P35-37

序言

2013年7月,刚刚出生的乔治小王子正式出院,而在这一天,初为人父的威廉王子在全世界面前第一次犯下育儿错误。数周之前,各界新闻媒体和摄影师早已通宵达旦驻守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外,等待见证剑桥公爵威廉和公爵夫人凯瑟琳(被媒体昵称为“凯特”)带着新生儿第一次公开亮相。小王子的每一瞬间都逃不过摄像机的镜头,而世界各地的民众都盯着电视机,生怕错过一点一滴。不仅如此,新晋王室父母初次露面也广受好评。威廉的衣袖是卷起来的,仿佛刚为小王子换了尿布,而凯特衣着精致合身,并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产后身材,就连襁褓中可人的小王子似乎都在向人群挥手致意。

当威廉把乔治小王子放入安全座椅时,批评的声音开始不断袭来。依照惯例,这一任务以往都由王室成员委派专员负责,但是威廉却亲自把婴儿座椅绑在车上,像其他新爸爸一样,载着家人驶离医院。据说,儿子出生前,威廉在肯辛顿宫的私宅里就提前练习了组装安全座椅,因为他心里清楚,全世界媒体的焦点都将聚集在他身上。尽管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事情进展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乔治夫妇带着孩子回到王宫后,来自各行各业的父母在论坛上发帖,纷纷指责威廉王子没有按正确的方式将安全座椅安装在汽车上。

在英国育儿博客“宝宝中心”上,一位愤怒的评论者写道:“如果你们翻看婴儿在座椅上的照片,就会发现乔治小王子根本没有被安置妥当!”“这太令人失望了!我打赌他们肯定是太着急了,当时凯特和宝宝一起坐在后座上,希望下次他们在车里,凯特能负责把婴儿的安全座椅装好。”这位评论者还从儿童安全座椅的官方网站上援引安装指南,进而佐证她的观点。不仅如此,在iVillage网站,部分网友还质疑,出生不久的婴儿是否适合坐在安全座椅上。2015年,乔治王子的妹妹夏洛特公主出生了,这一次威廉似乎已经掌握了安全座椅的安装方法。然而,不满的声音再次出现—小公主第一次公开露面时,她的帽子似乎戴反了。

乔治出生后,围绕威廉和安全座椅的争论持续了好几年。2016年5月,英国著名礼仪专家威廉·汉森认为,威廉王子的为父之道破坏了传统的庄严,影响了君主制的发展。他在《每日邮报》中指出:“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衣着得体的专职司机,而非威廉亲自驱车载着王妃与新生儿回到王宫,与普通人无异。”然而,在英联邦国家,却鲜有诸如此类的评论。《你好!》志报道,“威廉王子熟练地将出生仅一天的乔治王子放到后座的安全座椅上,驱车驶离医院”。威廉和凯特曾于2011年和2016年两次出访加拿大,而第二次,王室夫妇每天都腾出时间陪伴随行的乔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这收获了民众的一致赞誉。2016年秋天,加拿大杂志《你好!》发布了威廉抱着乔治的一组照片,当时他们正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首府维多利亚市的议会大厦参加公园派对。媒体在报道时对威廉与儿子的亲密无间大加赞赏,威廉的行为不仅彰显出良好的家教,更代表着王室的公众形象。

王室生活似乎总避不开家庭事务。本书讲述了近千年来20对欧洲王室伉俪在探索育儿之道上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从抵御维京入侵,到躲避狗仔队,王室父母的个人野心、王位的稳定以及子女的需求都早已暗含在为王室子女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之中。过去十余世纪以来,王室子女抑或在宫廷育儿所,抑或远离故土,这都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作为王室父母,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追随先辈们的足迹,不仅担任王朝掌权者,还成为最神圣的父母。

时代更迭,童年的时限与定义已不可同日而语,王室子女的人生经历也随之发生改变。1066年诺曼底征服之前,男子年满12岁便可宣誓效忠国王,但在1483年,理查三世的侄子,年仅12岁的爱德华五世却被认为尚且年幼,不能独立行使王权。一直到18世纪,为了促成外交联盟,王室子女在12岁之前就订立婚约,并且在十多岁的时候就举行结婚仪式。多数国王和王后因要务在身,长期与子女分离,但即使是再慈爱的父母,也希望子女像臣民效忠君主一样,服从父母的旨意,因而他们很少会走进子女的内心,窥探其情感需求。在一个婴儿死亡率较高的年代,王室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多地体现在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关注上,而非子女的个人幸福。18世纪末,一种强调“自然”的育儿方式登上舞台,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开启全新的育儿哲学,不仅考虑子女的个性,而且着眼于他们的情感需要。然而,固有的王室育儿方式也证明了它强大的生命力。进入20世纪,王室子女们抱怨很少见到父母,而且被要求即便成年之后,对父母也要无条件服从。“英伦玫瑰”戴安娜在世时,民众通过摄影师捕捉到的镜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威尔士王妃与儿子们之间的母子情深,这也打破了王室传统。如今,威廉和凯特强调平民化的教育方式,最年轻的王室父母已经意识到王室传统与现代育儿趋势之间的差异。

作为王室父母,威廉和凯特备受世人瞩目,而24小时滚动新闻和无处不在的网络更让公众监督如虎添翼。只要王室存在,王室育儿方式就会受到公众舆论的评判。几个世纪以来,社会各界人士关于育儿都曾提出自己的观点。批判王室育儿方法也成为发泄政治不满的一种途径。直到20世纪,高层政治都是少数群体,尤为男性独揽之事,但是每个人对于婚姻和育儿都有独到的见解。如果王室夫妇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与民众的期望相悖,便很可能成为民间诗歌和宣传册中的嘲讽对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倘若君主和臣民之间势如水火,王室则不得不置身议会或革命法庭捍卫王权及自身的育儿之道。

顺从民意仅仅是王室父母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针对平民,甚至是为富甲一方所撰写的育儿指南几乎没有提及王室育儿的特殊环境。17世纪,新教教士敦促父亲主导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因为母亲可能会“闲了棍子,惯了孩子”。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查理一世则与法国妻子亨利埃塔·玛丽亚订立婚约,规定子女在13岁之前均由妻子全权负责。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尊重子女的天性和自由发展,但是当玛丽·安托瓦内特试图遵循这一建议时,她却发现自己与凡尔赛严格的宫廷礼仪格格不入。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育儿专家提倡父母应鼓励子女自力更生,但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子女仍然有专人负责整理床铺和准备膳食。

王室成员和他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结婚对象。尽管大多数人在国内寻觅配偶,但是王室子女通常都与外国王室联姻,以巩固外交联盟。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王室之间通婚都很普遍,有时意味着结婚双方存在语言上的差异,更欠缺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育儿哲学。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国王的配偶大多来自法国或西班牙地区,因而也将诸如埃莉诺、伊莎贝尔,甚至阿方索等名字推广开来。18世纪,出身德国王室的配偶将自己的传统引入英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圣诞树。

英国公主嫁给外国王子,将本国习俗也带到其他国家,因而常常招致强烈的反对。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和曾孙女们发现,她们的传统习俗、育儿方式,甚至英国保姆在德国、俄罗斯、罗马尼亚、希腊或西班牙都不太受欢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王室成员与英国和苏格兰贵族结婚,而这些贵族比王室更注重家庭隐私。威廉王子是王位的直接继承人,而凯特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其成长经历与威廉王子截然不同。2011年4月29日,威廉和凯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上演了一场世纪婚礼,威廉王子也成为自1660年以来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第一位迎娶平民的王位继承人。在本书探讨的所有王室父母中,只有理查三世和王后安妮·内维尔在同一城堡长大,而且人生观也大同小异。

威廉与凯特共同抚养子女,而且与父亲查尔斯王子感情一直很好。然而,在过去几个世纪,抚养儿子有可能意味着,王室父亲在为自己培养潜在的敌人。征服者威廉的长子罗贝尔曾起兵反叛,与父为敌,佛兰德斯的玛蒂尔达王后在丈夫面前替子求情;亨利二世与3个儿子在战场上兵戎相见,阿基坦的埃莉诺王后则支持儿子与丈夫分庭抗礼。有时,冲突的结局则是致命性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就曾处决大逆不道的继承人。18世纪,王室父母与子女间的冲突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发展,恰如反对党是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与儿子们之间长期敌对的产物。成功的王室父母也不在少数,他们大都与子女建立了亲密的纽带关系,亨利三世、波希米亚国王腓特烈五世、查理一世、路易十六和尼古拉二世俨然在列。

作为王后,不仅需要见证法律章程,在国王征战之际还需代替丈夫行使王权,同时赞助艺术家和音乐家,诸如此类的重任往往优于其为母之道。因而,一代又一代的王室子女大多由祖母、家庭教师或保姆抚养成人。王室中也不乏想要亲自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个例,比如普罗旺斯的埃莉诺,阿拉贡的凯瑟琳和玛丽·安托瓦内特,但是却有质疑声抨击她们引入外国思潮,抑或责难其行为有失王后尊严。然而,王室母亲没有过多地参与育儿,并不代表她们对子女漠不关心,因为她们会吩咐负责抚养子女的亲属和仆人,要求他们随时上报孩子的最新动态,而且将雄心壮志藏匿于心,希冀不遗余力地确保子女谋得王位。第一位被加冕的英国王后—北安普顿的埃尔弗里达曾被指控精心策划了一场谋杀,以确保儿子能顺利继位。

且不论负责抚养王室子女的是何许人士,子女们接受教育的场所亦是摆在王室面前的一道难题。14世纪,位于远郊的宫殿能够让人潮如流的小镇逃离迅速蔓延的黑死病,一跃成为英国王室新宠。进入维多利亚时代,育儿所在欧洲王室涌现,孩子在此食用简餐,偶尔散散步,敞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着不同于父母的生活方式,但是依然还有很多王室子女因王朝战乱,不得不远离故土,背井离乡。阿拉贡的斐迪南国王和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王后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南征北战。为了统一西班牙,斐迪南国王对格拉纳达的埃米尔发动战争,其间子女们一直陪伴左右。三十年战争中,波希米亚国王腓特烈五世战败,被迫和王后伊丽莎白火速逃离布拉格,还差点儿把孩子遗忘在城堡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女王朱丽安娜在加拿大将小女儿抚养成人。当被废黜的君主如查理一世、法国路易十六和俄国的尼古拉二世被囚禁之后,他们的子女也失去了自由,有的甚至丢掉了性命。

即使在太平盛世,君主依然会担心子女的健康与安全。直到20世纪,婴儿死亡率在欧洲依然居高不下,王室也未能幸免于此,随之而来的是道不尽的伤心欲绝,而悲恸的王室父母只能举行纪念仪式,哀悼逝去的孩子。诸如此类的家庭悲剧往往带来持久的政治后果。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在失去独子之后,西班牙的统一受到撼动。祸不单行,他们的孙子还在蹒跚学步之际,却不幸夭折,这也终结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长久联盟的美梦。尼古拉二世唯一的儿子不幸罹患血友病,多次因此差点丧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俄国的君主制,也成为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安妮女王一生怀孕17次,但是仅仅只有一个孩子幸存下来度过了幼年,不幸的是这唯一的孩子未满11岁就夭亡了,斯图亚特王朝由此覆灭,德国汉诺威家族转而登上历史舞台。

有幸活下来的孩子,王室还需为其教育做长久打算。直到18世纪中期,英国国王都亲自率军征战沙场,因而在性格形成期,中世纪统治者的男性后代大多在骑士比武场,学习骑马或挥刀舞剑,就连患有脊柱侧凸的国王理查三世,在继位前都会接受训练成为骁勇善战的勇士。王室年幼的男性后代并没有随父从军,王室更倾向于安排他们学习军事技能以外的知识,因此教会就成为最适合他们的选择。在王室中,如果第2个儿子意外成为国王,如亨利八世和查理一世,他们往往会提高对子女的教育标准,王室女性后代的课程选择则相对多样化一些。在中世纪,国王在外交战时,王后常常代夫管理城堡和领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盛行,王室公主们主要接受人文科学教育,女性史无前例权倾一时。在17世纪和18世纪,课程设置主要侧重于女性能够取得成就的方面,如舞蹈、绘画、仪态礼仪和宗教教义。如今,王子和公主在全职履行公共事务前,都会隐姓埋名进入大学接受教育。

过去,许多王子和公主尚未修完学业,就已经到了离家的年纪。中世纪,英国王位继承人年少时常被送往威尔士执掌家政大权以及学习商业管理。爱德华三世就将他的12个子女送往贵族家庭,这一做法得到中世纪许多君主的效仿。查理一世与亨利埃塔·玛丽亚的长女玛丽年仅10岁时,与母亲一同离开英格兰,前往荷兰和未来的夫君一家住在一起,同时期的其他公主前往他国准备结婚时也大抵是这个年纪。王室父母会经常与子女通信,或者赠送他们礼物,有时还会亲自探望孩子们。在20世纪,查尔斯王子和威廉王子从小就入读寄宿学校,远离父母完成学业。对威廉和凯特的子女而言,他们的成长历程与先前王室后代不同的是,在其快乐美好的童年时代里,父母一直陪伴着他们。有猜测认为,乔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上小学时会选择走读的形式,这样晚上和周末就可以在家中度过。不仅如此,威廉和乔治不太可能像以前的王室父子那样陷入王位之争,而且夏洛特还可以与哥哥享有同样受教育的机会。然而,在过去的1000年里,公众对王室教育的审视成为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欧洲,只要有王室存在,每个人对王室育儿方式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乔治王子的安全座椅,夏洛特公主的帽子,这仅仅是威廉和凯特的育儿方式置身公众视野的开端,千禧年间的王室父母还将在历史长河之中镌刻特有的印迹。

后记

倘若剑桥乔治王子和女王曾祖母一样长寿,那么他将成为国王引领英国君主制迈入22世纪,而人们也一直在嘹望英国和英联邦国君主制的未来。2016年春天,英国媒体就威廉是否有望继任国王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如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近90岁,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已经94岁,且他们履行王室公务的次数已是数以万计,33岁的长孙威廉望尘莫及。直到2016年3月,威廉王子仅仅执行过两次公务活动,还婉拒了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为提名者举办的晚宴,尽管他担任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的主席,晚宴还恰巧在他的一处府邸肯辛顿宫举行。2016年的秋天,威廉和凯特携乔治小王子和夏洛特小公主出访加拿大,这一次堪称颂声载道。尽管如此,英国媒体还是热衷于将祖孙三代进行对比。

民众总是喜欢抨击王室,认为他们并没有忠于王室职责,这似乎已成为一个千年不变的主题。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是君主立宪制度坚实的拥护者,但在描绘自己的国家时他却说,英国“只有一位退休寡妇和一名无业青年”,含沙射影地批判了维多利亚女王及其长子——未来的国王爱德华七世。20世纪早期,沙皇尼古拉二世与皇后亚历山德拉深居简出,大多数时间都与家人隐居在王宫,因而俄国革命爆发之际,他也失去了俄国精英层的支持。当代围绕威廉王子的争议主要在于两方面。批评者认为,作为王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应当沿袭祖辈在君主立宪制下固有的公众形象。相反,在支持者看来,威廉保持相对低调的形象,腾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孩子的成长,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无论如何,两种声音都不约而同地指向王室育儿的未来。

在21世纪,在公众视野下成长的王室后代,其数量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少。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末期,英国有一位君主,还有三代王位继承人,而女王有9个孩子及42个孙辈。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时,她有37个幸存的曾孙。女王最小的女儿比阿特丽丝嫁入巴滕堡家族,而这是黑森·达姆斯塔特(Hesse Darmstadt)家族贵庶通婚的一个分支,因而英国后代的王室血统在欧洲王室中饱受质疑。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期间,从女王长子的子女和孙辈到最小女儿的孩子,王室后代的经历都非常相似。维多利亚乐于抚养后代,并期望在方方面面,譬如选择名字及教育方式上发挥自己的话语权。不仅如此,无论维多利亚的后代成长于英国、德国、罗马尼亚抑或俄国,王室都会委派英国保姆,采用英式育儿方法,并且与其他国家的王室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王室子女渐渐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其父母会向他们灌输公务活动和慈善事业对于王室的意义。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后嗣结婚都必须获得1772年《王室婚姻法》的许可。1887年,英国举办女王金禧庆典,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来自各国的王室后裔们齐聚一堂,成为王室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功吸引了公众的眼球。  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的这些年间,民众能够看到王室大家庭的痕迹,这也是维多利亚女王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伊丽莎白二世的堂弟肯特公爵和格洛斯特公爵,以及堂妹亚历山德拉公主经常代表女王出席公务活动。为庆祝女王寿辰,英国每年6月都会举办皇家军队阅兵典礼。这一盛大庆典以及一年一度在白金汉宫举办的圣诞午宴聚集了很多乔治五世的后裔。王室大聚会是乔治王子与玩伴相会不可多得的见面时机,因此媒体迫切希望捕捉到每一个镜头。英国女演员索菲·温克曼(Sophie Winkleman)与威廉王子的堂叔弗雷迪·温莎勋爵喜结连理。2016年2月,索菲·温克曼接受《你好!》杂志访问时提到,女儿莫德·温莎和乔治王子在20个月大的时候曾在肯辛顿宫聚过一次,两个小孩“相处得很开心”。瑞典公主玛德琳(’Princess Madeleine)是维多利亚女王第三个儿子——康诺特公爵亚瑟王子(Prince Arthur)的后代。2015年,玛德琳公主举家迁往伦敦,随即就有媒体猜测,她的女儿利奥诺会成为乔治王子的新玩伴。然而,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孙辈和曾孙之间的频繁接触相比,乔治与其他王室子女在一起的时间寥寥无几。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钻禧盛事表明,在此之后公众可能再也看不到庞大的王室家庭。尽管女王所有的孩子和很多孙辈于千禧年在英国和英联邦国进行公务活动,但是只有查尔斯和卡米拉、威廉和凯特以及哈里王子与伊丽莎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一起登上“查特维尔精神号”皇家游艇。英国媒体称他们为“王室的领军人物”。维多利亚时期的“王室大家庭”已逐渐简化为只包括君主和直接继承人的小家庭。新的王位继承法改革赋予女性继承王位的权利,但是也强调建立小规模的王室家庭。同期进行的王室婚姻法改革规定,位列王位继承顺序的前6人,需经女王准许才可结婚。现在,王室成员的结婚对象并没有局限于其他王室子女或贵族,而是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因而想要通过婚姻提升在王室中地位的可能性几乎越来越小,而且欧洲王室之间联系越来越少,这意味着一国王室的育儿趋势不太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的家庭生活。王室家庭规模简化,这样意味着除了君主的子女和孙辈,国王和王后的后裔可能不再认为自己是“王室父母”,有义务培养孩子将来在公共场合的不同角色,不仅如此,精简王室还产生深远的政治影响,如出访英联邦国家的次数会减少,慈善机构赞助人的数量也会下降,而最直接的家庭影响将是——在王室育儿方式下成长的子女会愈来愈少。

对于仅剩不多的王室父母,如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为人父母将成为其身份的一个关键部分,这是他们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民众且与之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在过去,与子女关系亲密的王室父母不一定是最成功的君主。作为统治者,他们不但需要远离子女,成年继承人也会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如果王室将陪伴子女放在首位,那么民众就会批判其疏于职守。对于被废黜的君主及其配偶,他们可能会与子女保持亲密,从中谋求安慰,但是在位统治者和他们的直接继承人几乎不会把育儿作为减少王室公务的理由。相比之下,威廉和凯特已明确表示,抚养年幼的乔治和夏洛特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当有人批判威廉没有积极参加公务活动时,威廉强调了作为一名父亲参与子女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威廉在接受BBC王室记者尼克·维切尔(Nick Witchell)的采访时表示:“我极为重视自己的父亲身份,我还是个新父亲,因此对于孩子和家庭我都肩负着新的责任,我希望教会孩子服务和责任意识,这对于我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在21世纪,威廉和凯特作为父母的身份,是有关王室父母角色讨论的焦点。

凯特将养儿育女放在首位,并且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拥有一定程度的隐私,这反映出一种文化趋势,即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乔治王子出生时,在皇家空军搜救队担任全职飞行员的威廉请了两周假,成为王室第一个休产假的高级成员。女儿夏洛特出生时,威廉也做了同样的决定。英国准许新晋父亲休假,这一政策仅仅施行还不到10年,因而威廉休假在全球引发一场讨论,即不同国家如何平衡有偿工作与父母身份之间的关系。批评者们认为,威廉和凯特的公务活动日程都很轻松,因此质疑其对王室职责的承诺。拥护者们大多来自更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他们则称赞这对王室夫妇是新一代决心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开拓者。

美国的家庭研究协会甚至认为,威廉不仅要身体力行,践行自己致力于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承诺,而且应积极倡导改变职场政策,重视为人父母的责任,并指出“威廉能够帮助各行各业的父母。作为拥有两个孩子,而且又工作缠身的一名父亲,他非常了解想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有多难。威廉王子在开诚布公地将为父之道讲出来,引导人们思考最恰当的育儿方式,这会帮助到所有的父母”。威廉和凯特已经成功地提升了人们对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和反欺凌措施的意识,在未来他们也将成为完美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最权威代表。

纵观过去几千年,王室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育儿方式的矛盾,从其为子女所做的种种决定中可见一斑。女王曾有一句名言:“只有国民见证我的存在,才会坚定信仰:’民众希望王室能够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如果王室全身隐退,公众对君主制度的支持率也会下降。然而,王室生活的局限性意味着,王室和公众之间的冲突不仅在宫廷之外饱受争议,在王室成员之间亦是面临种种困难。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宪法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女王、查尔斯王子和威廉王子必须舍弃一定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在常人看来几乎是无足轻重——家庭生活和个人隐私,无拘无束敞开心扉,放飞自我去往梦想之地,自由选择职业,同爱人情定终身……最重要的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是否愿意为了生活在一个镀金的笼子里而做出自我牺牲”。

在欧洲王室,诸如此类的自由在种种迹象中得以彰显,王室成员在漫长的统治接近尾声之际可能选择退隐。下一代王室成员或许会顺应历史悠久的王室传统,赋予自己及后代更多的自由。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给予乔治和夏洛特的成长经历,将帮助他们塑造及引领21世纪及以后王室育儿的新趋势。

书评(媒体评论)

她非常风趣幽默,每次别人问到我母亲时,我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她那爽朗的笑声,那完全是出于真正的开心。

——英国威廉王子于戴安娜王妃逝世20周年纪念时的访谈

女王的孩子们终生都在学习如何行为得体,尽管只有一个人可以继承王位,但所有人都必须为此做准备。他们必须学会如何社交,如何举办舞会以及所有王室成员必备的礼仪训练,当然还有语言训练,以备日后会见其他国家的元首。而且这种训练非常严格。

——BBC专题片《维多利亚女王的孩子们》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5: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