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拾起曾经的梦想,愿做田野上的一棵草,不与百花争艳,不与万树争高,只用淡淡的从容,染一抹绿色的蓬勃,永记初心,砥砺前进,奋斗不止,创作出更多让人们喜爱的精品力作,去攀登生命中新的高度吧!
《花香满径/郑相豪散文选》由郑相豪著。
| 书名 | 花香满径/郑相豪散文选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郑相豪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拾起曾经的梦想,愿做田野上的一棵草,不与百花争艳,不与万树争高,只用淡淡的从容,染一抹绿色的蓬勃,永记初心,砥砺前进,奋斗不止,创作出更多让人们喜爱的精品力作,去攀登生命中新的高度吧! 《花香满径/郑相豪散文选》由郑相豪著。 内容推荐 由郑相豪著的《花香满径/郑相豪散文选》为散文集,内容无非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是对人生的所想所思,是有感而发,有情所抒,是真情实感的宣泄和倾诉。说到真情实感的“情”字,我觉得这既是文学创作重要因素,又是人世间普遍存在的最为宝贵的。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心,哪里就有情。人在旅途,不期而遇是缘分,缘深缘浅都是情。抬头不见低头见,挥挥手,点点头,莞尔一笑,一声问候,看似淡淡的,实则暖暖的,那淡淡的就是情啊! 目录 记忆深处 让生命里花香满径 曲姆的心事 初恋 玉华姐 父爱如山 淡雅如菊的母爱 忙年 拜年的记忆 一件毛衣 故乡的月光 但愿人长久 我的老班长 我为退伍老兵当“红娘” 温暖的回忆 难忘阿里之行 风雪夜宿象皮山 永远的雪莲 又见故乡袅袅炊烟 一个“舞者”的西藏情结 我为祖国守边防 他的灵魂凝聚在雪山之中 远去的故乡 梦绕吹角连营 人间真情 大哥,你好吗? 又是桂花飘香时 看《桃姐》想到的 爱的误解 每晚电话里的一声问候 等待 生命的脆弱更需珍惜 为了每一个生命 坦然面对生命的凋零 让我重回课堂的周老师 心锁 主任的婚事 为爱宽容 一瓶梨罐头 女画家 金叶 童真之心 让人心痛的告别晚餐 锦绣河山 察隅风情 美丽神奇的纳木错 雄伟神秘的布达拉宫 珠江源之美 上山采菌子 美丽的腾冲 神秘的九乡溶洞 沙美岛之美 南戴河观海 穿行在十都历史画卷中 朱鹩的故乡 图瓦人心灵的栖息地 竹之秀美 奇妙的“牛形”宏村古民居 山村感怀 桂林印象 醉在万福牡丹园 花海崇礼 盛夏话荷 重阳赏菊 我爱北京的秋天 弥漫着祥瑞之气的太吴陵 百望山秋韵 野菊的神韵风采 犹有花枝俏 我爱枫叶 偶感有悟 红鲤鱼的呼唤 男儿到死心如铁 撩人心弦的蝉呜 从哈佛严谨的治学作风想到的 没有时间觉得老 知己感悟 夕阳岁月更须珍重 一份震撼人心的自传和遗嘱 最美不过夕阳红 两则令人心动的文明之举 家住梨园 我爱古诗词 兰花情结 让文明素质紧跟时代步伐 书房飘吞 说说读书与阅屏 看病真难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美好日子 后记 试读章节 曲姆的故事尽管已30多年了,但一直让我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那是1980年4月的一天,我作为秘书随自治区党委一位领导到山南地区扎囊县调研。在与县委领导商量这次调研内容和计划安排后,工作组一行住进县招待所。放下东西不久,便见到一位约三十来岁的藏族女士,穿着很干净银灰色藏装,头上盘着好几根梳得很熨帖很整齐的发辫,看去很清秀很精神,她提着红色暖水瓶进来,向我微笑着点了一下头,便很利落地给我泡了一杯茶,然后用半生不熟的汉语介绍自己叫曲姆,是招待所工作人员,有事就叫她。她还红着脸有些胆怯有些羞涩地说:“有件事想给自治区领导反映,不知行不行?”她说着竟然哭了起来。我赶忙劝她不要哭,有什么委屈的事都可以反映,我便立即给自治区党委领导作了报告。自治区党委领导让一同来的自治区藏语翻译局的马副局长一起来,听曲姆反映问题。 曲姆听说同意她反映问题,脸上露出高兴而激动的神色,她双手合拢胸前做出作揖躬身敬礼的姿态。她用藏语说一段,马副局长用汉语翻译一段。我在一旁作了详细记录。 1964年6月,曲姆从自治区举办的职工培训班结业后分到扎囊县招待所工作,招待所归县委办公室管。不久一个叫王庆生的从自治区组织部调到扎囊县委任办公室主任。因无空余住房,王主任就住在招待所里,曲姆也住招待所院内一个两开间的小乎房里。由于工作关系和住得比较近,又都是从自治区调来的,两人的关系逐渐亲密起来。曲姆家在拉萨,有时回家总是给王主任带点好吃的,王主任有时到拉萨开会也常给曲姆买些头饰或衣服什么的。这样两个单身,一来二往感情与日俱增,如同旺火煮酥油茶,浓浓的醇香味很快飘荡出来。 王庆生是四川成都人,1米75的个头,脸色白净,浓眉大眼,人显得干练精神,三十多岁,猛然看只有二十多岁。曲姆刚二十岁,正是豆蔻年华,她有一双很迷人的大眼睛,如饱满的黑葡萄,干净纯粹。开始王庆生对谈到感情方面话题很敏感,常以工作忙、要到办公室加班写材料为由岔开回避。曲姆却非常执着,大有非王庆生不嫁、不追到他誓不罢休的劲头。 曲姆很动情地说,我完全被王庆生英俊帅气迷住了。她用藏语表达:怎么看怎么好,怎么瞧怎么美。王庆生成了她心上的唯一,一天见不到他,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像丢了魂似的发慌,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有时王庆生要下乡,她就祈祷他平安,天天盼他早日回来。当打听到他回来的准确时间,她就提前做好王庆生最爱喝的酥油茶。平时,曲姆风雨无阻给王庆生办公室和住房送两瓶开水,保证他喝水和早晚洗刷用水;他换下的衣服,她悄悄洗好,晒干叠好放床头上;有时晚上王庆生到办公室开会或加班,她及时送去手电筒,有时下雨提前给他送伞。王庆生原在驻藏一个部队任连长,参加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英勇顽强,身负重伤,荣立二等功,住院半年后转业到西藏自治区安排了工作,但身背后却留下三处伤口。每到阴雨天。常红肿发炎,需要有人帮助抹药。曲姆主动承担下来,每天早晚两次帮他抹药,尽管有股腥臭味,但她从不嫌弃,直到炎症消去。 1966年年初的一天,王庆生患重感冒,那天雪下得很大。地上积了五六厘米的厚雪,曲姆冒着纷飞的大雪和零下十多度的严寒到县医院为他取药,帮他用温水服下,到晚上十一点钟,王庆生高烧仍没退去,她又到家里烧了一大碗很浓的姜汤给他服下。她一直守到深夜,不放心离开,实在又冷又困。便找了一床被子在王庆生床边迷迷糊糊睡着了。也不知何时王庆生竟把她搂在怀里,她开始有些心慌,之后便心甘情愿地把做姑娘的身子给了王庆生,这也实现了一直埋在她心上的念想。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她感到浑身从没有过的那种轻松舒心。这样的事有了开头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两人心相悦,就会没完没了。 不久曲姆怀孕了,眼看着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王庆生开始担心害怕起来,表面上装着很高兴,不能让曲姆看出,内心却陷入了极度进退两难的境地。思来想去,最终侥幸心理占据上风,想到扎囊离成都很遥远,那时信息很闭塞,一时暴露不了,即便暴露了再与老婆摊牌也不迟。在曲姆的多次催促下,王庆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只好与曲姆办了结婚手续,并在很小范围内,悄悄请机关几个要好的朋友喝点酥油茶吃点糖果之类的便算举办了婚礼。曲姆不看重这些,只要能与王庆生结婚怎么着都行。 这年10月,曲姆临产。她只好请产假回到拉萨母亲处,便于母亲照顾。没几天便在拉萨医院产下7斤重的胖小子。就在王庆生兴高采烈激动异常准备启程到拉萨亲吻自己宝贝儿子时,成都的老婆却突然出现在县委办公楼里。王庆生已三年没有休假回成都,又听到回去探亲的老乡风言风语。便对王庆生产生了怀疑。老婆的突然到来,让王庆生心慌意乱,措手不及,一时乱了阵脚。他虽然和老婆结婚多年,但由于父母包办,两人几乎没有什么感情,且老婆没有文化,性格孤僻,本想和她离婚,但考虑到已有一女,一直犹豫不决。进藏多年也很少联系。这次老婆突然到来,他深知她不是省油的灯,与其让她闹得满城风雨,不如争取主动。他先安排好老婆吃住,自己主动找到县委领导,如实承认自己犯了重婚罪,违反了党纪国法,愿意接受组织上的任何处理, 由于这个案件涉及到非常敏感的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县委很重视,并很快报告地委,地委也很快组织工作组赴扎囊县调查处理此事。县委机关一位与曲姆要好的人员很快在电话里告诉了曲姆,她听后犹如晴天霹雳,感到很突然很震惊,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也对王庆生没有说实话有些意见,但更多地心有不安,责备是自己主动追求造成王庆生现在的被动处境。她把孩子交给母亲,让弟弟陪同,乘车赶到离拉萨好几百公里的山南地委和扎囊县委,找主要领导汇报是自己主动行为造成的,自己愿意接受处理,要求减轻对王庆生的惩处。她的真诚和善意得到领导的理解。按当时的法律规定重婚罪是要判刑的,尤其在西藏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处理类似的案件更为严厉。工作组经过详细调查和慎重研究,考虑到王庆生主动认错态度好,又曾为保卫边疆负过伤,立过功,工作一直表现很突出,曲姆确有主动行为,也有一定责任,决定给予王庆生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押送回乡的处理。王庆生要求最后见一面曲姆母子,没有得到准许,在县里开完审判大会后直接由公安人员押到机场。这样他很快便离开了西藏,离开了他一直牵挂的曲姆和儿子。 之后。王庆生回到成都,曾多次写信给曲姆,为自己隐瞒真相、不能照顾孩子而自责。忏悔自己的过错造成对她的伤害,希望她照顾培养好儿子,劝她忘掉自己,有合适的可考虑重新成家。曲姆不仅没有责怪怨恨王庆生,而是悔恨自己的主动行为造成他失去党员身份和工作的严重后果。每当自己洗衣服时就会想到王庆生的衣服有没有人给他洗?每当阴雨天就会想到他背上的枪伤犯了没有?有没有人帮他抹药?“每当此时我的泪水就像雅鲁藏布江的水,不知不觉流淌下来。尽管王庆生离开已十多年了,在我心里他似乎从没有离开过我。白天忙工作,想的少些,一到晚上,我满脑子都是王庆生。每晚睡觉前,我都要为他祈祷,愿他平安幸福,十多年来天天如此;夜里睡觉我总梦见和他在一起。醒来时我总是不知不觉泪流满面,这么多年我的泪水也不知流了多少”,她说着说着竟然动情地大哭了起来。大家都做了许多劝说工作,她才稍微平静下来。 曲姆说,“这么多年,我最大的心事是儿子从出生到现在15岁了,王庆生作为父亲,没能看一眼,没能抱一次,这件事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上。孩子很聪明很争气,学习成绩很优秀,从小对民族乐器兴趣很浓,吹笛子拉胡琴一学就会。很有灵气。为培养孩子,我弟弟三十岁没有成家,他的工资全花在为孩子请老师、买乐器上。孩子初中毕业考入内蒙古民族艺术学校。我想到成都约他父亲一起到内蒙古呼和浩特看望孩子,不知领导能不能批准?” 自治区党委领导听了曲姆的要求,感到合情合理,无论什么情况,父子关系是永远改变不了的,更何况事情已过去十多年了,不过事先要做好王庆生老婆的工作。不要为此事造成他们家庭新的矛盾。当天下午经过与县委领导研究取得一致意见。 P5-7 序言 这些文字大多是2009年至今所写的,描述的生活情景有的时间跨度长些,有的是近年作品。內容无非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是对人生的所想所思,是有感而发,有情所抒,是真情实感的宣泄和倾诉。 说到真情实感的“情”字,我觉得这既是文学创作重要因素,又是人世间普遍存在的最为宝贵的。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心,哪里就有情。人在旅途,不期而遇是缘分。缘深缘浅都是情。抬头不见低头见,挥挥手,点点头,莞尔一笑,一声问候,看似淡淡的,实则暖暖的,那淡淡的就是情啊!人的世界,就是情的世界。“情”是岁月的结晶,见心见情,心重方见情真,古今中外,一个“睛”字最纠结人心。谁能说自己没有被情所困,被情所绕呢?人间处处有情啊!所以,一切文学作品来源于社会生活,高于社会生活,但无论何种文学作品形式,都抛不开充满“情”的世界,没有情的作品必然是苍白无力,是不可能打动人教育人的! 我从小就是被一种浓浓的爱国情和鲜血凝成的战友情所打动。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我从二哥床头看到一本《新儿女英雄传》,我随意翻了一下,这一看不要紧,我被书中曲折动人的情节和精彩的描述所吸引,读着读着就入了迷。那时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我就利用晴天的月光,花了一周的晚上,硬是啃下这本长篇小说,书中主人公牛大水和杨小梅英勇抗日和两人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结成的友情爱情深深撞击我幼小的心灵,动情之处,让我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看这部小说虽已过去60多年了,但这部充满情感的小说,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懂得了文学的无穷魅力和力量,真是“春来江水绿如蓝”啊!种下了我对文学爱好的种子,长大立志参军,成为一名像牛大水那样的军人。 每个人都有梦想和追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有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有的经过努力达到自己想追求的;有的虽付出很大的努力,但由于没有客观条件、机会和家庭社会背景等,就不能如愿。就拿自己来说,1963年两次征兵。有了这个机会,我高中毕业如愿当了兵,在绿色军营的大熔炉里演绎着军旅人生。我先在野战部队基层摸爬滚打八年之多,又在集团军和大军区机关宣传岗位打拼了十多年,与文字工作打过很长时间交道,这期间也曾利用业余时间,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发表过如《团长三下机炮连》《好司务长孙乐义的一分钱》和在《瞭望》杂志发表《到阿里高原去》等散文。之后还在高寒缺氧的西藏和贩毒猖獗的云南边防一线坚守过。军旅生涯近40年,有追求,努力过,奋斗过,有顺利,有惊喜,有亮色,也有过挫折,也正是有了火热的军营生活。让我有了丰富的经历和人生的多方历练,使自己对世事和人生的得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从小就喜爱文学,也曾有过当作家的念头,但一直未能如愿。在我的內心深处,总感到作家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称谓,一般人不可能企及的。只有那些有天赋、才华横溢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作家。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埋藏了很长时间。所以,虽有当作家的想法,却没有往上攀的行动。加上军务缠身,没有时间和精力,误了写作的最佳时期。直到我从岗位退下,成了时间的主人,才试着写了一些散文。这些散文多数都发表在《散文选刊》《海外文摘》杂志上,都是经过蒋建伟主编和黄艳秋副主编亲自修改润色刊登出来的,他们为此付出很多心血,这些年。两位主编给了我很多关照鼓励和鞭策。这是我前世修来的缘和福气啊!正是在两位的热心帮助下,我对文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实现作家梦增添了信心。借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深有紧迫感。经过努力,这些年创作几百篇散文随笔。对古诗词也有了兴趣,在各种报刊上登了一百多首。在写作时,我总是下功夫挖掘细节,用真情实感去表达。通过写作实践,更加深了我对文学的热爱,写作成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通过不断地写作,进行再学习,再提高,也总有意想不到的新的人生感悟。每当写完一篇自己满意的作品都有一种悠然见南山之感。 这些年,我曾多次参加《散文选刊》《海外文摘》杂志社举办的采风、作家培训班、发奖和签约会,每当主持人介绍作家郑某某时,我都有些不自在,甚至于脸会不由自主地红起来。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爱好散文和古诗词的写作者,离作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时常想到著名学者季羡林,那可是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的大师。当有人给他各种桂冠时,他感到浑身不自在。他说,去掉“辉煌光环”,就“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泡沫洗掉,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这是一种淳朴之关,含蓄之关。是真正的参透人生的清醒。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拾起曾经的梦想,愿做田野上的一棵草,不与百花争艳,不与万树争高,只用淡淡的从容,染一抹绿色的蓬勃,永记初心,砥砺前进,奋斗不止,创作出更多让人们喜爱的精品力作,去攀登生命中新的高度吧! 后记 我从部队退休后安置在北京朝阳区军休十六所,所里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我们这些退休的军队干部很关心很体贴,照顾得很周到,我们在这里安度晚年很温暖。 我和夫人各有爱好,她爱音乐,喜欢弹奏古筝,家里时常回荡着委婉优美的古筝声。我爱好读书,哪天不读书,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正如一位诗人所说的:“士大夫三天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得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在读书学习中偶有感而发,就写写散文随笔,有了灵感也写些古诗词。每天忙完家务,我们俩都按自己的安排,各忙各的,都感到时间不够用,过得很充实,没有丝毫无聊空虚之感。我觉得做自己喜爱的事,这就是安度晚年的最好的方式了! 夫人对我写作很支持,付出许多心血,这是命运对我的厚爱,是我修来的福。她电脑玩得很熟,每当我写完一篇稿子,她就抓紧给我打印好,并成为我的第一读者,发现不妥及时提出,为我把了道关。我对古诗词平仄掌握得不准,她就给我把脉修改,一首古诗词经过她的推敲润色,出彩了很多。 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都很忙,生活都很幸福。虽不在身边,也时常互动见面。如今赶上好时代,通讯高度发达了,实在想念了,一个视频如同见面。我和夫人身体尚好,没有什么纠结和牵挂的事情,日子过得很惬意,很温馨,很幸福。 这次我有幸结识了对文学造诣很深、与书一直打交道的马奕先生.以及光明日报出版社谢香、郭玫君编辑,在他们的鼎力支持和热心帮助下,顺利完成出版工作。 值此正式出版之际,我衷心向为本书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老师朋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望读者朋友予以斧正。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