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寻常的玫瑰枝(郑毓秀自述)(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郑毓秀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郑毓秀著的《不寻常的玫瑰枝(郑毓秀自述)(精)》由两部分组成。主体部分是郑毓秀女士的自传,附录部分是胡晓进老师写的《自传之外的郑毓秀》。策划者的初衷非“粉”,亦非“黑”。人的一生必有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认知和评价,也难逃他人的评说,而当主角是赫赫有名之士时,能获得的信息就更加是多元的,至于从本书能读到什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读者自己体味。

内容推荐

从小即为小佣人主持公道;反抗裹脚;自己写信退婚;为革命党人运送炸药;参与刺杀袁世凯;以玫瑰枝伪装成枪,阻止“凡尔赛合约”的签署……

郑毓秀著的《不寻常的玫瑰枝(郑毓秀自述)(精)》是一部法律人的传记,一部传奇女性的传记。

目录

一、为自由而战的第一场抗争

二、亲自退婚

三、儿皇帝的统治

四、终成革命党员

五、偷运弹药惊魂记

六、暗杀袁世凯和良弼

七、被袁世凯盯上

八、宋教仁被杀

九、命悬一线

十、一场斗智比赛

十一、出租车上前线

十二、祖母的丧礼

十三、中国的耶路撒冷

十四、玫瑰代枪

十五、“绑架”女学生

十六、魏道明博士

十七、第一桩离婚案

十八、结婚与公职

十九、好友撒手尘寰

二十、起草“民法”

二十一、一九三七年七月

二十二、军人的幽默与情操

二十三、冒死穿越战区

二十四、轰炸南京

二十五、日、德的诡计

__十六、全国女性总动员

二十七、重庆的天空与地洞

二十八、同舟共济的时代

附录:自传之外的郑毓秀/胡晓进

试读章节

一、为自由而战的第一场抗争

大约七岁时,我坐在母亲的膝盖上,瞪着圆圆的眼睛,安安静静,着迷地聆听着古时候流传至今的故事。众多故事之中我最爱的是花木兰,百听不厌,总是一再央求母亲为我说这个故事。

木兰是个生于公元六世纪的女子,父亲是隋唐时代的老将军,他把所有情感投注于木兰和她弟弟身上,除此之外,也特别关爱木兰。长大之后,木兰成了一个容貌出众、教养有素的女子。

然而,在木兰十六岁那年的某一天,父亲从镇上回家,看起来既疲惫又绝望。他看着女儿,眼神极度冷漠,不发一语,就回自己的房间了。

木兰有点担心,随即跟上父亲,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最后他说,这天他在城里得知了敌军正朝他们前进的消息。因此政府发了征召令,每个男人都必须献身保卫中国。然而,木兰的父亲不仅年迈,身体也不好,他知道自己不能去。多年以来,她父亲头一次感到惋惜,因为他们第一个小孩是木兰,第二个才是儿子,而他年纪还太小。

木兰彻夜难眠。到了清晨,她渐渐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去找父亲,宣布这个决定。

“父亲,对您而言,我既是女儿也是儿子。现在我应该代替您从军,保卫国家。”

太阳升起之前,木兰剪短头发,换上一身男装。一大清早,她便戴上父亲的装备,登上他的马扬长而去,代父从军。

十二年的时间里,木兰在军队里担任领袖,真实的性别从来没被发现。她赢了许多战役,军功彪炳,举国上下都把她看作英雄,更为她父亲的名字添上荣耀。战争结束的时候,她得到皇帝召见,授以高官厚禄。然而历经这么多场战役的她,从未感觉如此害怕,于是她请求返乡,回到年迈父亲的身边。

在同袍陪伴下,木兰骑马横跨大半个中国,以伟大将领的姿态回到家乡。抵达家门时,她下了马,脱掉头盔和身上的盔甲,同袍们顿时万分惊讶,因为眼前是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生最初的七年生活经验,是影响孩子未来的重要因素。花木兰对我的意义,就像布狄卡与圣女贞德对于西方孩童的意义。不过,也是因为另一重大的影响——我母亲的个性,这个故事才在我身上显出症状。

一八九六年,我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这城市又被称为“羊城”。出生后的头几年,我住在一个大宅邸里,这个家是前朝的官宦家族。除了少数几个例外,郑家的全部人——父系的堂兄弟,如大伯、二伯和三伯;母系的姻亲,如姨母、表兄弟姐妹——都住在这个地方。这么多人,还加上所有佣人和他们的孩子,都住在同个屋檐下。这里有男人的房间,还有女人和小孩的房间,当然还有佣人的房间,这些房间连接着无数个小庭院、东厢、两厢、南座,正中央区域是正厅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整个大家族规模已经近似一个小村庄,传统家庭中地位最崇高、且能决定家中事务的人就是我祖母,也就是我母亲的婆婆。

祖母个性极为保守、知书达礼(她的中文写得很好),且是个意志如钢铁般的女人。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的个性南辕北辙。在我的人生中,我们注定要发生许多冲突。在我出生后的那十年间,显然我不是她最喜爱的孙子。虽然在祖母人生的最后阶段,她勉强接受喜欢我,但我几乎要了她的命——并不是真的做了什么——我只是一直以来坚持做我自己,到现在也依然是。从童年时期一直到祖母过世之前,每次见到她,我都得对她行磕头礼。然而,自我能走路开始,就不断地忤逆她的意愿,日积月累之下就成就了我们彼此的关系。她的意愿便是我首个必须努力抵抗的障碍。

会走到这步田地,大部分原因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是将军的女儿,表面上看起来安静温柔,是位完美适切的中国妻子,但她骨子里是个革命家,终其一生她都不是很快乐。年轻的时候,她也曾有过自由和幸福的梦想,但后来一一挫败,所以她变成一个顽固的人,这是她的防备之道。她决心不让我步上她的后尘,虽然她外表看起来胆小,也没有受过现代世界的教育,但她总是不停地激励我,要我为自己奋斗、要受教育,要摆脱束缚着中国女人的传统教条。(P1-4)

序言

谈到民国的女人,第一时间让人联想到的可能是“林徽因”,就在策划出版本书时,也有不同意见提出,郑毓秀是谁?!为什么要出她的自传?

郑毓秀,她有诸多噱头十足的身份: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女律师,第一位女审判厅厅长(法院院长),第一位非官方女性外交特使,第一位参与起草《中华民国民法典》的女性……

不仅开创了诸多第一,她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传奇——从小即为小佣人主持公道;反抗裹脚;自己写信退婚;为革命党人运送炸药;参与刺杀袁世凯;乃至巴黎和会期前夕,以玫瑰枝伪装手枪,阻止中国代表在合约上签字……

本书主体部分,即原著“My Revolutionary Years:The Autobiograghy of Madame Wei Tao-Ming”于1943年在纽约出版,基本讲述了以上内容。字里行间足见郑毓秀有胆有识,有勇气,有魄力,有智慧,有追求,乃不同凡响的一位女子。

不过,此次出版的动机与其说是瞻仰一位传奇女性的命运,不如说希望从一个曾经叱咤风云,颇有影响力,占有大量社会资源的人士身上,发现更多的人性思考、制度信息和时代背景。

于是,在本书主体之外,又特意邀请胡晓进老师写一篇导读,意在对郑毓秀充满争议的地方加以补充,从而形成更加完整的、全面的介绍。胡老师称“没给郑毓秀讲好话”,专讲“不太光彩”的一面,如“郑毓秀的博士论文由王宠惠代笔”,反控林语堂和开明书局诽谤,与后任勾结舞弊遭弹劾,诉《铁报》毁谤等公案。凡此种种,胡老师皆提供了翔实的注释。

因此,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主体部分是郑毓秀女士的自传,附录部分是胡晓进老师写的《自传之外的郑毓秀》。策划者的初衷非“粉”,亦非“黑”。人的一生必有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认知和评价,也难逃他人的评说,而当主角是赫赫有名之士时,能获得的信息就更加是多元的,至于从本书能读到什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交由读者自己体味。

此外,有一件与本书有关的好事,是编辑十年职业生涯中最美好的事情,也是一直坚持要做本书的动力之一。在本书付印之际,忍不住想跟每一位读者分享,就是——您面前这本书是一本红娘之书。当决定要做郑毓秀女士自传的时候,我托在台北的一位朋友帮忙购买此书繁体本,托另外一位朋友帮忙从台北捎回北京。然后,又奇妙又美好的事情是,这二位因交接此书的机会相识,然后相知,相爱。

在纸书总被唱衰的当下,让我们看到一本有形的书籍,无论是阅读,还是赠予,还是传递,真的有种不可替代的魔力,也让我直感慨一本书的可能性永远超过想象。在此书出版之际,祝福这一对以书为缘的有情人,祝福他们,永远幸福!同时,我们特意随书制作了一枚有爱的书签,读者自用赠人两相宜。  策划编辑 赵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6: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