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其人
孔子诞生于2500多年前,那是一个礼坏乐崩、天下大乱的时代,而他穷其一生所开创的儒学思想,正是试图为那个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时代重新建立秩序与和谐,并从此深深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十亿人的生活。
孔子的一生历尽挫折与磨难,他的思想和学说并没有被他的时代接受,然而在他辞世数百年之后,他的思想却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坚厚基石,已经沿用并发展了2000多年,而在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他提出的孝悌忠信和任人唯贤、为政以德的理论和主张,依旧深植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之中。孔子坚信“礼”是家国安定的关键,这种观念始终贯穿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至国家典礼下到构成社会生活的核心单元家庭。
悉尼大学王安国教授:
若想了解中国就必须理解孔子,以及他留下的思想和文化遗产。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然而他那些以身垂范的生平事迹,却在辞世近400年后才被后代史学家记录下来。也就在那个时代,历经数百年的动荡与战争,中国进入了一段相对和平与迅速繁荣的时期,许多延续至今的传统观念与文化习俗逐渐形成。这个经济与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就是汉朝,在同一时期,除罗马外世界上再无一个国家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就在此时撰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中评述了不同朝代的君王和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记载了他们的言行事迹以及家族世袭的谱系,《史记》中的《孔子世家》一章就是第一部关于孔子的传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史记·孔子世家》不但记载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和他的言论思想,也包含了司马迁对于孔子的评论和赞誉。时至今日,这段文字仍然是当代学者研究孔子最重要的史料依据。
耶鲁大学金安平教授: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司马迁所著的《孔子世家》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历史上首次尝试,真正第一次将孔子逝世300年后出现的多个故事编纂在一起,通过一个连续的长篇传记还原孔子的一生。我认为司马迁对孔子人性化的一面非常关注,这么一个伟人不仅能够生存下来,还传承了重要的思想,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教导我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当然,孔子全然不知自己的言论最终会对中国人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
传说 司马迁: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生于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的父亲曾是鲁国有名的武士,在与正室妻子生育了9个女儿之后,通过纳妾生下了儿子孟皮,却不幸患有足疾。这让他更加急切地盼望拥有一个身心健全的儿子作为家族的继承人,于是他又迎娶了当地一位17岁的少女。(P3-12)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我们在策划、拍摄纪录片《孔子》国际版前,通过对西方市场的调研,发现西方人对孔子的认知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德国汉学家托马斯·海贝勒在与我们交流时曾说,欧洲人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知之甚少,因此,拍摄一部纪录片让世人了解孔子、了解其思想、了解其思想的当代意义和价值就变得非常必要。
《孔子》国际版的摄制组是由中国和英国的创作人员共同组成的。搭建这样一个国际化团队是为了从创作源头把握纪录片的国际化表达。在创作过程中,触及纪录片的文化传统、社会价值、美学标准、历史评估等问题时,中英团队由于文化背景、信仰、价值观的不同产生过许多矛盾和分歧。但是,双方对专业精神和艺术品质的追求以及传承儒学文化和开展中西交流的目标是一致的。双方通过无数次的越洋电话、会议和对话,在不断论辩、切磋、磨合中逐步取得一致,顺利完成了拍摄制作,缔结了深厚友谊。合作过程鲜明地体现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90分钟的国际版纪录片用80%的篇幅讲述了孔子这位思想家在普通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现代中国产生的意义。坐火车回家的务工者,在孔庙工作的年轻学者,在石化公司上班的员工……英方导演克服语言障碍在拍摄前期花了大量时间与不同职业身份的受访人面对面交流,建立信任,以捕获最自然的情感流露。
文化是沟通世界各族人民心灵的桥梁。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想让全球的观众看到一部不同以往的中国历史纪录片,还原一个活生生的孔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法国文艺评论家艾莲娜·罗谢特在《电视全览》杂志上撰文称,《孔子》这部纪录片致力于勾勒出这位“以德治国”理论家的坎坷人生,并着重表现这位圣人如何根据其生活的时代特征来构筑其思想体系。该片从孔子门徒的记述和司马迁写的传记出发,呈现了儒家学说的概貌,并分析了儒家理论如何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广受推崇和复兴的原因。
在《孔子》国际版的创作中,片子可以放大哪些部分,是价值观的体现,是由导演思想决定的。所有创作始终在我的把控之中。几乎所有重要的现场我都亲自把关,不放过任何细节。可以说,我用心血在拍摄。走进孔子的过程,是痴痴情深和理性思考的过程。我这样的年纪与阅历,得做出能够留得住的片子了。
2017年7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马黎司长一行来到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围绕“合拍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进行专题调研。她充分肯定科教频道近年来在国际合作纪录片上取得的成绩,希望我们进一步和英国雄狮公司联合创作《老子》,深入挖掘中国的思想文化遗产,建议考虑能否形成系列选题,继续探索主旋律作品的国际表达。
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中国与世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往在跨越时空的纪录片中得到汇聚。中国主旋律纪录片走向国际,既需要一个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也需要很多时代与历史的机遇。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往,通过共同努力,携手并肩,使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向着更加深入、更加持久、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
我们正处于纪录片创作的最好时代,《孔子》在国际电视市场的成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源远流长的东方智慧,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日益走近世界舞台,我相信,主旋律纪录片作为承载和呈现东方智慧的文化使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中国魅力。
闫东
序一:在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全球上线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
序二:孔子就在我们身边
孔子其人
传说
哲学
至圣先师
传承
当今
附录一:摄制组名单
附录二:主创人员简介
附录三:中外专家点评纪录片《孔子》
附录四:学者评论
附录五: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导我创作纪录片《孔子》
后记
在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全球上线
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
时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期间,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英国雄狮公司和山东大众报业集团联合出品的展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生平及其后世影响的大型纪录片《孔子》即将正式上线,与全世界观众见面。
孔子作为中华文明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议话题。因此,作为国家媒体的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一部多方位、立体呈现孔子生平及其丰厚的思想遗产的纪录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文化担当。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性人物,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然而,孔子究竟是谁?他的一生有怎样的故事?这些故事怎样促使他创立了不朽的伦理道德哲学?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治国之道、民族之根基且影响至今,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自2013年9月起,中英创作团队历时两年的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前所未有地深入到与孔子相关的人、地点、仪式中去,既包括了历史遗存,也容纳了当今发生的事件,展开了一系列紧张有序的采访和拍摄。摄制组在中国山东、北京、新疆、广东、湖南、湖北等地进行了大量拍摄,特别是通过中国普通百姓回家过年等内容,把镜头对准了中国老百姓团圆的场景,纪实展现了儒家文化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清明节期间,摄制组在山东曲阜忠实记录了2015年孔子家祭的全部过程。情景再现部分的拍摄,则对孔子的一生进行了详细解读。
纪录片《孔子》以精妙绝伦的场景、引人入胜的画面,完成了对孔子的历史与今天的呈现与穿越。这将是一次对孔子与儒家思想的终极的探索与发现,让全球观众了解到,当今孔子与儒家思想依然影响着中国与世界。
纪录片《孔子》的推出,旨在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理解,深化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它将带领全球观众一起探寻孔子的生平与时代,以国际的视角,揭开孔子思想的奥妙。我们都想读懂中国,通过孔子,我们终于能实现了。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1582年,当利玛窦受意大利大主教委派,从遥远的西方文明国度意大利来到当时的明帝国,试图用天主教义来同化中国的时候,他在很多年里一无所成。1594年,他在一位中国儒生瞿太素的点拨下,脱下了曾经以为可以博取某种身份的僧袍,穿上儒服,戴上儒冠,摇身一变成为受人尊敬的“泰西硕儒”之后,他或许才真正理解了孔子之于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帝国的影响力之大。
正如他在《中国传教史》中所说: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许多西方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并论。故此,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并感激他留下的遗产。
同一年,利玛窦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这是儒家经典最早被译成西方文字。由于利玛窦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曾被雅称为“基督教的孔夫子”。
利玛窦和与之同期的传教士们,并没有在中国取得传教事业上的实质性的进展,却使得孔子这位中国古代先哲的著作得以远渡重洋,先在巴黎问世,随后被传向了更广阔的西方世界。
孔子思想影响广及海外,从启蒙运动的中国趣味到东亚文化圈,一直到现在的孔子学院,儒家作为世界重要的思想资源,孔子亦被认为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纪录片《孔子》以开放性的当代视野,创新性的电视影像风格,讲述鲜活的故事,解读深邃的思想,站在历史与今天、中国与世界的高度,去发现孔子由凡而圣的生命历程及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在此,我们热切地期望,汇聚各方面精英力量创作出的纪录片《孔子》,能够为中外观众奉献一部值得长久记忆的经典作品。
李挺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孔子作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形成及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作用和影响。孔子思想中的许多基本观念,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渗透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之中。
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摄制组著的《孔子(汉韩对照)》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向世界展示了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孔子摄制组著的《孔子(汉韩对照)》以开放性的当代视野,创新性的电视影像风格,讲述鲜活的故事,解读深邃的思想,站在历史与今天、中国与世界的高度,去发现孔子由凡而圣的生命历程及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汇聚各方面精英力量创作出的纪录片《孔子》,能够为中外观众奉献一部值得长久记忆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