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流浪途中的玫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宗崇茂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仁青宽卓

洁白整齐的牙齿当然好看,但藏人说,若镶上金子或银子,才是最好看的。

这是藏地的传统与习俗。仁青宽卓的几颗牙齿就镶了金子。她是日加的妻子,乌黑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在这一带草原上是出了名的美人。

二十一岁的宽卓嫁给三十一岁的日加已有六个年头。据说,在一次锅庄舞大会上,宽卓动听的歌喉征服了野马一样的日加。

每天早晨,当草原上的一切还在沉睡之中,仁青宽卓就已起身,先是挤满两大桶奶,然后再把刚刚撒下的还冒着热气的牦牛粪收集到一起,以便晒干后当做柴火用。晚上,日加领着吃饱了的牛羊回来,就把牛羊交给了仁青宽卓,由她一一归拢,用绳子圈好。

仁青宽卓家的帐篷就在我们工地不远处。因此,有时她打完了酥油,或是到很远的山脚下背水时,都会路过工地,充满新奇地到处转悠,但我们却从未听到她说过一句话。当着仁青宽卓的面,我曾和日加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她在一旁默不作声。后来,我与日加成为好朋友,每次到她家喝茶喝酒时,她仍旧只是低头忙碌着。我想,也许只有在这天寒地冻的高原上,才会造就出如此安静的女子吧。

但日子一久,我不免感到疑问:“她不会说汉话吗?她的公公和丈夫的汉话讲得很棒啊。”

于是,她再来时,我就开始尝试着逗她说话。她只是无声地笑,大眼睛盯着我们。也许是禁不住我们的死磨硬缠,有一天,她的嘴里终于蹦出了三个字:“听、不、懂。”

哦,听不懂?转念一想,却更是糊涂:“这三个汉字咋说得如此顺溜?难道她只会说这三个字?”就继续追问,她仍是摇头:“听、不、懂。”

那一次,下了一夜的大雪。我们尚未起身,隐约从雪地上传来缥缈的歌声。草原上没有电,谁在放碟片?歌声越发清越嘹亮了起来,小戴掀开帐篷的门帘,大声叫道:“快来啊,快来啊,宽卓在唱歌呢!”

我条件反射似的一骨碌爬了起来,套上大衣跑出帐篷。只见仁青宽卓抄着双手,正从我们搭建的房子中一间一间走过,边看边唱。几乎同时,她也瞥见了我,歌声立刻停止。我向她拼命挥手,又指指自己的耳朵,意思是请她继续唱下去,但她却像一只受惊的狍子,迅速朝自家的帐篷跑去……

又有那么一次,她在阳光下教自己三岁的儿子高贝跳舞,被我们其中的一个看见并大声嚷了起来。舞蹈立刻停止。我们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下次看到宽卓唱歌跳舞,再也不惊动她了,真是断了自己的耳福与眼福!”

那天下午,突然而至的暴风雪使我们不得不停下手头的活。又冷又无聊的我们钻进了宽卓家的帐篷。只有宽卓和儿子在家。她给我们让了座,又开始在燃着干牛粪的炉火上为我们热酥油茶,给每人倒上一碗。我们的手脚慢慢暖和起来。男主人不在,一时竟不知如何与宽卓打开话题,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还未听她说过几句话呢。突然想起那天早晨她一人唱歌的情景,听她唱一支完整的藏歌或是跳一支锅庄,几乎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一个固执的愿望。

我们便说出了心中的想法。但请求了半天她就是不肯。大伙儿铁了心似的你一言我一语继续恳求着,她终于用手指指自己的脸,说:“一个人,羞,羞。”我们说:“你那天不是一个人唱得挺好吗?哪怕唱几句也行。”她站起身,像是为我们的诚恳所动,但旋即又坐了下去,说:“你们听不懂,你们听不懂。”

说完,无论我们再怎么样“花言巧语”或苦口婆心地请求,她就是不肯抬头。脸上,映着两朵格桑花一样的红。P3-5

目录

第一辑 海拔4200米上的人生

 仁青宽卓

 日加

 草原邻居

 老高原

 “大老王”

 拉煤人

 他们

 代写情书

 “曹铁矿”

 在黑暗中喝酒的两个男人

 饿“狼”传说

 翻车记

 我从草原来

 一个女子的死

 荒凉大漠中的一棵绿色小树

 那陵格勒之沙

 告别那陵格勒

第二辑 烛光照耀草原

 祁连路七十六号

 与一只黑狗的相望

 柴达木三日

 烛光草原

 江仓之冬

 雪无言

 人鼠恩怨

 江仓之狼

 多吉家的牦牛

 洗澡的故事

 对手

 悄悄铺一条回家的路

 攀着月光的藤蔓

 面对雪山,大声呼喊

 带着钥匙去流浪

 沙漠里开什么花

 我的纸包着我的火

 碎裂的冰块

 帐篷里的美女

第三辑 宗格庄物事

 故园乱拍

 另一座村庄

 老去的家

 父亲的碗

 天堂里不用拐杖

 驼二爷

 草人人

 宗格庄:春天物事

第四辑 平凡的奇迹

 湿的瓦

 一只皱苹果

 南门桥唱戏的那个人

 挖地者的春天

 在敬老院

 血性

 陪存良回到一段青春岁月

 秘方

 春天病札

 月光漂白的草原

第五辑 享受“阔大而无时间”的生活

 深山苗寨

 镇远的斑斓之夜

 蝴蝶事件

 旅途中,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

 凤凰,凤凰

 佳木斯的早晨和一位老者

 抚远的夜晚与日出

 呼玛:偶然之地的偶遇之缘

 写给莫涅依尔·夏韧

 北极村流水账

 把地狱留给身体,把天堂赐予眼睛

 拉萨的面孔

 绛红·雪白·金黄·爱神

 高处的纳木错

 低处的香巴拉

序言

行走是倾诉的理由

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高调地标榜自己是一名流浪者。一个文青,如果没有一点流浪的冲动,都不好意思卖弄自己那点文采。那时三毛刚刚离开人世,她的流浪散文风靡华人世界。“流浪”是1980到1990年代初期的“潮”,是文青们的“范儿”,跟现在的“宅潮”“暴走潮”一样,相当澎湃。可是今天,当我们再用流浪这个话题与他人交流时,鲜有知音。流浪,几乎已成为一个历史的词汇——直到这几年,我遇到苏北作家宗崇茂,才有机会重拾这个话题。崇茂谈流浪,写流浪,并把“流浪”用到自己散文新书的书名中,以昭然天下。

崇茂跟我有着相似的心历,甚至相似的人生游历。自命不凡的青春,与体制的反复纠缠,远走西部的峥嵘,以及人到中年对文字世界的深度回归,等等。但他更有我不能到达的勇气与苦难——会计专业毕业,一份体制内的好工作。企业改制,下岗后举债创业,书生经商无道,投资血本无归,陷入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深渊,自我放逐远走青海谋生。在异乡,漫长的心灵挣扎几乎让精神崩溃。苦难不足惧,可惧的是他被巨大的失败阴影笼罩着,无法带着一种坦然回到故乡,回到他熟悉的那个群体中来。人生最大的痛不是无家可归,而是有家不能归。所以,当崇茂向我说起这些,并通过他的文字,让我更进一步深入他的世界时,我的亲切感是不言而喻的,而亲切之后被唤醒的青春隐痛,更是达到了漫溢的程度。在这部真实哭泣的文字书稿面前,陪着作者洒几滴热泪,一定算不上矫情。

《流浪途中的玫瑰》是宗崇茂在行走路上留下的足迹和心迹。它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远走和挣扎于西部的,回归和踟蹰在家乡的,欢畅而沉思在旅途的。几部分表达的对象虽然不同,但流浪却是它们共通的主题——行走意义上或精神层面的。各部分写作风格的差异也是显性的。例如,回到家乡后的生活记叙,其创作风格与前者截然不同。除了继续“垂爱”于底层人物的命运与生活外,在写作时,他追求一种简洁、细腻而冷静的文字风格,努力让语言获得一种简单和平静的力量,这大概是他人生惊涛骇浪平复后的一种宁静使然。他对旅游文字的写作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追求——可以让人看到风景之中“人”的存在。比如,“享受‘阔大而无时间’的生活”,不止于写沿途的壮美风景,更有过程之中丰富的细节及人之生趣。写东北旅游的系列文字,他别具一格地采用了书信体的方式,娓娓道来,读来似身临其境,亲切有加。

书中最厚重、最能体现主题的部分,当然是他的青藏岁月。在平均海拔四千二百米的高原上,固然有赏阅不尽的自然风光,但这样的风光不是用来走马游览的,而是包裹于苦难生活外面的一层布景。成年累月驻扎于草原和沙漠中,在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世界之外”,他不得不首先与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作战,与上气不接下气的呼吸作战,与断断续续的睡眠作战,与草原和荒漠一样无涯的时间作战,肉体和精神都处于极度困苦之中。但对于一个有着流浪情结的人,这种受难式的体验似乎成为一种必要,为他带来了一条更为深远的意外之路。在草原和沙漠中的漫漫长夜里,他把阅读和写作当做漏进内心的光源,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用文字塑造出一个又一个高原异乡人的群像,并企图从中找到自我:《荒凉大漠中的一棵绿色小树》《老高原》《“大老王”》《一个女子的死》《拉煤人》《在黑暗中喝酒的两个男人》……边缘者生命的卑微与挣扎,随时消殒如大漠水滴的命运,得到了丰富的记录与呈现。更有一组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作品:《柴达木三日》《翻车记》《月光漂白的草原》《饿“狼”传说》《攀着月光的藤蔓》……高原生存之艰难,背乡离家之愁痛,精神无依,呼告无人之哀绝,说字字泣血并不为过。这些散文彰显出的风格,如北方老酒,炽热,醇厚,狰狞,凸显出文字背后作者的那种怆然、粗犷及血肉缠绵之情怀。正是通过这些文字,崇茂在异乡的废墟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另一个故乡——那精神之宫殿。流浪也让他如帕斯卡尔所说,成为一个“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的人”,从而也完成了自己的宣泄与破碎、内化和重建。

“无论在异乡,还是故乡,我一直都在流浪。这些文字,被我视为流浪途中苦难所赐予的玫瑰。”当崇茂把这部书稿交到我手中时,我当然感受到一束玫瑰带给我的鲜活、湿润、刺痛和幽香。我相信,这玫瑰,是上苍赐给他的“艳遇”,也是读者的福分。“因为芬芳,我原谅了玫瑰所有的刺。”经历苦难之后的崇茂,依然对命运深怀感恩之心。行走不止,幽香无尽。不管多么疼痛,这束玫瑰都值得他,也值得我们久久抱之入怀。

2016年6月

于南京玄武湖畔

(丁捷,著名作家、亚洲青春文学奖获得者。)

内容推荐

《流浪途中的玫瑰》是作者宗崇茂近年来写作散文的精品合集。文章记述了作者从平原漂泊到高原,从异乡又回到故乡,他的人生饱尝冷暖,跌宕起伏。他用简洁而细腻生动、冷静却触手可烫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活而平凡的人物形象。他用他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们:生活就像玫瑰,苦难就像那玫瑰上的刺,因为芬芳,我们可以原谅所有的刺……

编辑推荐

著名作家宗崇茂新作品集,饱含了他十年的创作心血,带着玫瑰的芬芳来到我们的身边。

宗崇茂著的《流浪途中的玫瑰》语言简洁、细腻、大气;娓娓道来,感情真挚,感人至深。

饱尝冷暖、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简洁而细腻生动、冷静却触手可烫的魅力文字。

作者笔下描绘的鲜活而平凡的底层人物形象告诉我们:生活就像玫瑰,苦难就像那玫瑰上的刺,因为芬芳,我们可以原谅所有的刺……

无论在异乡,还是故乡,我一直都在流浪。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8: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