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作者石鸥基于历史经验、现实观照与未来憧憬的学术建构,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梳理了中小学外语教科书60余年来的发展演变过程,更透过外语教科书知识的选择、话语的表达、插图的构成等,让我们感受到新中国不同时期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实验的诉求和启蒙力量。本书体系完整、结构严谨、资料翔实,基于实物的大量的教科书图片,既记录着新中国教科书直接的、鲜活的、详细的发展历程,也展现了作者的严谨的学术态度:研究教科书一定要基于教科书实物,一定要见教科书。读该书,可以对中国基础教育教科书60多年的发展脉络有较完整的理解与把握,可以为教科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基础。
概述
第一章 “苏化”时期的外语教科书(1949-1957)
第一节 书坊出版的外语教科书
一、外语学习以俄语为主
二、外语教科书没有上教科用书书目
三、书坊出版的各类中学外语教科书
第二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成立与外语教科书的统一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成立
二、外语课的设置、取消与恢复
三、外语教学大纲的颁布
四、《英语》教科书
五、《俄语》教科书
第二章 全面探索时期的外语教科书(1957-1966)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的外语教科书
一、外语教学中英语俄语比例的调整
二、中学外语教材座谈会召开
三、教科书编写出版权限的下放
四、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语教科书
五、各地编写的适应学制改革的外语教科书
第二节 十年制外语教科书
一、十年制学制对教科书的要求
二、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年制《英语》、《俄语》课本
第三节 十二年制外语教科书
一、关于外语科的一些新规定
二、《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的颁布
三、《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的制定
四、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中学外语教科书
五、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外语暂用课本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外语教科书(1966-1976)
第一节 “复课闹革命”阶段的外语教科书
一、“停课闹革命”——“文革”初期之教育与课本
二、“复课闹革命”及其英语课本
三、各地《俄语》课本
第二节 “回潮”与“反回潮”阶段的外语教科书
一、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的短暂强调
二、“批林批孔”运动的蔓延
三、“不学ABC,照样当接班人”的观点泛滥
四、各地中学试用课本《英语》
五、各地中学试用课本《俄语》
六、其他少数语种课本
第四章 外语教科书的恢复、探索与改革(1976-2000)
第一节 外语教科书的拨乱反正(1976-1981)
一、外语教科书的过渡
二、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科书
三、全日制十年制俄语课本
第二节 外语教科书的全面改革(1982-1985)
一、十二年制学制的恢复与中小学教学计划的调整
二、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化
三、《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
四、修订的五年制小(中)学课本《英语》
五、供高中起点学生用的三年制《英语》课本
六、高级中学暂用课本《英语》
七、中小学俄语、日语教科书
第三节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时期的外语教科书(1986-2000)
一、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二、高级中学外语教科书
第五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的外语教科书(2000-2011)
第一节 课程标准外语教科书
一、课程标准外语教科书概览
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三、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四、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俄语》
五、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日语》
第二节 修订教学大纲及实验外语教科书
一、义务教育阶段外语教科书
二、高中修订教学大纲的外语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