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聆听元曲(让孤旅的人生有无限风景)
分类
作者 琹涵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本将元曲融入其间的情感散文集。

 《聆听元曲:让孤旅的人生有无限风景》不同于一般的散文集,它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元曲的体会融为一体。纵使只是寻常生活,因着经典文学的加入,日子也可以变得如诗如歌,隽永有味。

55个温暖动人的故事,给年轻人带去生活的正能量。

每篇文章讲述一个真实动人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可能也就发生在你我身边。这本书能让人更加理性地看待当下的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更有诗意。

琹涵是知名散文家,她的书无一不美,本本都是带着阳光和祝福的礼物书,在台湾地区一版再版。著名山水画家毛树来,亲自为本书绘制插图,图文并茂更加好读。

内容推荐

元曲不假雕饰,是来自内心的呼唤和呐喊。仿佛冲破了一切世俗的樊篱,直指本心。我手写我口,最是酣畅淋漓,元曲最接近我们的真实性情。

《聆听元曲:让孤旅的人生有无限风景》作者琹涵深入寻常生活,当心情相近时,便援引元曲,或为印证或为画龙点睛,将对生活的体味与对元曲的感悟融为一体。

元曲让我们明白,风雨困顿都是人生的常态,所有的坎坷和不幸都会过去,还赠给我们更深刻的人生智慧,我们又能重新领受阳光温暖的俯照。

目录

导读:亲近元曲的真挚洒脱

卷一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倾听

《大德歌秋》风飘飘  关汉卿

 向往黄芦岸

《沉醉东风渔父词》黄芦岸白蓣渡口  白朴

 所爱

《驻马听吹》裂石穿云  白朴

 特别的旅程

《折桂令》想人生七十犹稀  卢挚

 从容过日子

《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枯松倒倚  卢挚

 一粒微尘

《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刘因

 就是要赢

《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贯云石

 早春的温柔

《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  郑光祖

 生命的意义

《叨叨令自叹》筑墙的曾入高宗梦周文质

 靠自己,最好

《庆东原西皋亭适兴》兴为催租败薛昂夫

 唤回远去的昨日

《清江引-秋居》白雁乱飞秋似雪吴西逸

 风铃声响

《庆东原江头即事》闲乘兴曹德

 最是一年春好处

《折桂令江头即事》问城南曹德

 温馨的所在

《清江引咏梅》芳心对人娇欲说  贯云石

 落雨的清晨

《梧叶儿三月》春三月  无名氏

卷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清冷天气

《大德歌;冬景》雪粉华  关汉卿

 秋天的菱角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王恽

 一起去旅行

《凭阑人金陵道中》瘦马驮诗天一涯  乔吉

 倾听寂寞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我的梦

《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  张可久

 孤单

《凭阑人江夜》江水澄澄江月明  张可久

 旅游中,遇见的小朋友

《拨不断会稽道中》墓田鸦  张可久

 落寞的身影

《水仙子》秋风飒飒撼苍梧  刘庭信

 那夜最后的客人

《普天乐》树权丫  王仲元

 记得苦难

《后庭花·怀古》孤身万里游  吕止庵

 沉默岁月

《落梅风》人初静马致远

 更深的爱恋

《天净沙·即事》莺莺燕燕春春  乔吉

卷三 伤心莫唱,南朝旧曲

 唯有遗忘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  白朴

 迟来的幸福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  关汉卿

 借与不借

《凭阑人·寄征衣》欲寄征衣君不还  姚燧

 谁在暗夜流泪

《山坡羊》伏低伏弱陈草庵

 不舍的心

《一半儿》败荷减翠菊添黄胡祗通

 漫漫长路

《小桃红·杂咏》淡烟微雨锁横塘盍  西村

 莲花心事

《小桃红·采莲女》采莲人和采莲歌  杨果

 相见不如怀念

《干荷叶》千荷叶刘秉忠

 了然

《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  乔吉

 水色的季节

《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闹排场经过乐回闲  乔吉

 幸福模样

《山坡羊·题情》青鸾舞镜  曾瑞

 坦然与平安

《鹦鹉曲·渔父》侬家鹦鹉洲边住  白贲

 意外的收获

《阳春曲·春景》残花酝酿蜂儿蜜  胡祗通

 化为感恩

《一半儿》南楼昨夜雁声悲  无名氏

卷四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人生的窗口

《惜芳春·秋望》千山落叶岩岩瘦 乔吉

 快乐银发族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笙歌梦断蒺藜沙  乔吉

 戏耍去

《四块玉·述怀》衣紫袍  曾瑞

 仍惜此情

《天净沙·秋》庭前落尽梧桐  朱庭玉

 快乐,就在此刻

《水仙子·乐闲》铁衣披雪紫金关 张可久

 问遍岁月

《人月圆·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  张可久

 梦里天堂

《折桂令·隐居》护吾庐绿树扶疏  刘庭信

 温暖的光

《天净沙·闲居杂兴》近山近水人家   汤式

 一盏茶的时光

《殿前欢·大都西山》冷云间  唐毅夫

 走过花季

《梧叶儿》桃腮嫩  无名氏

 秋水长天

《落梅风·江天暮雪》彤云布  无名氏

 但愿

《塞鸿秋·山行警》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  无名氏

 浪漫情怀

《山丹花》昨朝满树花正开  无名氏

 有一窗乡景

《寿阳曲》千年调  阿鲁威

跋:走向豁达洒脱的人生

试读章节

倾听

平日,你是个乐意倾听的人吗?

我安静,也常有倾听的机会。多年倾听下来,逐渐修正了我的一些想法。那些省思和启发,也让我变得更好。

说话的人常需要别人的倾听,就像演戏的人需要观众一样。要不,说给谁听,演给谁看呢?或许,你会说,也可以自说自话,说给自己听啊。只是,老是喃喃自语,说个不休,不也显得有些寂寞和奇怪吗?

我想,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希望被理解,有所共鸣吧?

那么,你是那说话的人,还是倾听的人呢?

记得小时候,每次放学回家,母亲都在厨房里忙,我就跟前跟后,忙着把学校里发生的事一一告诉母亲。母亲不得闲,不可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来听我说,但她偶尔会回答我一两句,让我知道,她都听进去了。我有一种笃定的安心,也觉得很快乐。

母亲是个善于倾听的人,亲子关系非常好。即使在她辞世多年以后,我们仍然深深思念着她。

来自母亲的身教,我也愿意倾听。

听大自然的天籁,风声雨声、鸟鸣虫唱,大自然的声响从来是尘世中最美的乐章,足以为我们洗涤尘劳,更觉得清心自在,充满了力量。有谁能说,那不是酷暑中的一贴清凉剂呢?尤其,在历经挫败困顿的时刻,常给了我们最大的抚慰和鼓舞。让我们仍然愿意鼓起勇气,继续前行。借此,得以一一走过各种艰难的关卡,平安涉渡所有红尘的风雨忧愁。

大自然,的确是我们心灵的导师。

有一次,我在元曲中,读到一首关汉卿的《大德歌·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秋风飘飘吹拂而过,秋雨潇潇下个不停,扰得即使是“睡仙“陈抟也睡不着了。越想越懊恼,越听越伤心,泪珠就像是窗外那止不住的雨点,成串地落了下来。等到秋蝉安静了,想不到蟋蟀又跟着叫起来。天啊,还有那淅沥沥,细雨不断打在芭蕉上的声音。

好有趣味。全篇描写的都是声音,借大自然的种种声响来烘托出秋夜的凄凉。然而,真正的主旨却在相思。也由于声音的描述传神,还被认为是曲中的《秋声赋》呢。文学家的高妙,多么让人佩服。

当然,我也听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什么是自己人生真正的向往,如果我有理想,不就应该奋勇前行吗?纵有忧患,也应视为寻常。越是困难,越应该有大无畏的精神,倘若就此裹足不前,怀忧丧志,不也显得可笑?

如果能审慎遵从内在声音的指引,相信我们都可以活出真正的自己。

听别人的倾诉,则是一种尊重和同情。尘世的苦楚如此繁多,未必时时都能顺遂。愿意倾听,也是一种陪伴。即使未必有什么真知灼见可以倾囊相授,然而,倾听和陪伴里另有温暖,也让人觉得不孤单。

尤其,在人生有些阅历之后,我发现,那些在事业上卓然有成的人都善于倾听。他们清楚自己内在的憧憬,积极地追求,也愿意聆听别人的建言,有容乃大,而且在不断的修正里,步履坚定,也更快地接近人生的理想。

的确充满了智慧,而智慧使他们成功。

至于,倾听是一种艺术吗?我不知道。

平凡的我,由于乐意倾听,我的人缘也向来很好,或许,这是额外的收获吧,哪是事先所能预知的呢?

P3-6

后记

走向豁达洒脱的人生

人生是一条漫漫长途,我们茁壮成长,也在其中努力地学习。

年少的时候,我们执着专注,不肯妥协,我们一板一眼,向着理想迈进。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顾,有的实现,有的失落。我问自己:这样的人生,你满意吗?更重要的是,你快乐吗?

如果是不快乐的一生,纵使飞黄腾达,又有什么意义呢?纵使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值得吗?

但愿我拥有的是一个豁达洒脱的人生。

在我读元曲时,更是感慨很深。

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为我们文学史上的三大韵文文学,地位无可摇撼,可见其崇高,的确,这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唐诗曾经是我们童年时的歌谣,陪伴着我们长大,自然耳熟能详。中学时代我们读宋词,仿佛是唐诗的“进阶版”,和我们幽微的心事相结合,也不曾有困难。那么,元曲呢?为什么一般的人知道元曲的不是那么多?

元曲的出现比较晚,被后世创作者引用的机会也没有那么频繁,读者只是因为接触较少,共鸣不多。我们对熟悉的事物总觉得比较亲切,对元曲,因疏离而感到陌生,多么可惜。

脍炙人口的元曲名作,我们还是熟悉的。只是数量上,恐怕远不及唐诗和宋词。

唐诗、宋词固然精美,还伴随着背后的故事,或感人或有趣,一代又一代地流传,几乎成为我们民族的印记,当然更是深刻而不可忘。

元曲呢?这些年来有更多的人投入挖掘和整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绩也会斐然可观。这么丰美的文化遗产,当由全民所共享,全世界的华人所共有。

元曲最吸引我的,是它的真性情。那种不假雕饰,来自内心的呼唤和呐喊,仿佛冲破了一切世俗的藩篱,直指本心。质朴动人在此,震撼的力量也在此。

因为元曲是最接近庶民生活的,真实的平凡百姓哪里需要文绉绉地说话?我手写我口,最是酣畅淋漓,直抒胸臆就好,这般活活泼泼的生命,是元曲最迷人的地方。真挚豪放,不拘小节,马致远、张养浩的作品多是这样的。马致远的襟抱性情不愧为大家,张养浩则磊落深厚让人佩服。

读元曲,让我们明白,风雨困顿都是人生的常态。然而,如果我们够豁达洒脱,必要时试着放下,留白天地宽;甚至,有时候,舍与得的关系微妙,有大舍,才有大得。只是,年轻时候的我们又如何明白这些呢?

我愿意相信,生命中,所有的坎坷和不幸毕竟都会成为过去,而还赠给我们更深刻的人生智慧,我们又能重新领受阳光温暖的俯照。

《聆听元曲》中所选的不乏名家之作,我以为,名家名作必有其高妙之处,值得再三观摩欣赏,当然不宜错过。特别的是,也选了不少无名氏的作品。无名氏就属于非名家吗?我从来不是这样看待的。由于年代距离今日久远,加之天灾人祸不断,有的作者,姓名或亡佚,或不知所终,幸好有作品流传下来,却只得以无名氏示人。虽然不尽公平,但我们感谢这些留下的作品。能如此源远流长,历经岁月的淘洗,依旧是珍贵的。

对这许多“无名氏”,我们心生敬意。

现代的人生活都太紧张了,面对着各种沉重的压力,在求好心切之下,更产生了许多精神上的问题,例如失眠、焦虑、胸闷、恐慌等等,还有抑郁症缠上身来,都应该正视,而不宜掉以轻心。

去运动,去唱歌,去阅读,去游山玩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许可以得到部分的纾解。

元曲充满了奔放之美,能抒发内在的抑郁,也让我们因此取得了心灵的平衡。的确,朗读元曲也是纾解压力的方法之一,要不要试一试呢?

大家一起来读元曲吧。

美,从来就是一种心灵的疗愈方法。

这本书我们选的,多为小令。

重读这本书,我发现选用最多的是张可久和乔吉的作品,他们都是清丽派的代表人物。想来,学习中文系对我是有影响的。他们的文字清新典雅,也是我所喜欢的,尤其,元曲中,张可久在小令的创作上用心最勤,着力最深,留下的作品也最多。

到底创作者凭借的是他的才华,还是努力呢?

最近,我读卡恩的《白鸟之歌:大提琴家卡萨尔斯的音乐和人生》。书里,卡萨尔斯有一段敦促年轻音乐家的话,最是深得我心:不要因为你刚好有才华而感到虚荣。那不能归功于你,不是你的成就。重要的是你用你的才华做了什么。你必须珍惜这份礼物,不要贬低或浪费你的天赋。要努力,不断努力来滋养它。所有对艺术极致的追求,所面临的艰难和困境都是相似的。他卓越的见解,其实,也更周延地阐发了才华和努力的关系。

已经决定重新出版《聆听元曲》,就在再次修订一字一句之余,我发现所选的散曲都是自己很喜欢的,而且我尽量做到不偏废。

如果你问我:到底元曲中的清丽派和豪放派,在心里,我更爱哪一种呢?

我其实是一样地喜欢。就像我们的性格,有阳光的明亮照眼,有时也会有阴雨的低回缠绵。平日我以温良恭俭待人,偶而也会有率直、不顾情面的痛陈,如怒目金刚的一面。那都是我啊,只是未必为别人所尽知罢了。

所以,我会喜欢元曲,也在于它更接近我的真实性情。

孜孜矻矻,我以欢愉的心情重加整理《聆听元曲》,努力想做到最好。  这多么像是我呈献给您的一束花,缤纷而且美丽,其间还有我真诚的心意。

当您打开了书卷,请读慢一点,再慢一点,跟飞扬的心情一起,愿您走向豁达洒脱的人生,并且永远快乐。

琹涵

二〇一七年初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