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习明主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成果集(精)》包括七个部分:课堂讨论篇收录了五个专题讨论的部分学生发言和教师总结要点,其主题词是“明辨是非、崇德修身、择善固守”;社会体验篇收录了部分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题材作业,包括描写家乡、介绍家人、记叙个人成长经历和参加第一次大学生运动会的感想等,体现了“感悟生活、吸取能量、培养美德”的主题;课外阅读篇收录的是比较优秀的读后感、观后感,其意图是“对话经典、开阔视野、提升人格”;校园调研篇收录了三篇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意在“直面现实、发现问题、探索对策”;微电影篇收录了四个比较优秀的微电影剧本,目的是“再现矛盾、演绎人生、砥砺品格”;志愿服务篇收录了九篇志愿服务记录与总结,突出了“服务他人、提升自我、和谐社会”的宗旨;评价与报道篇收录了部分学生在期末考查时的答卷和我所指导的研究生所写的关于微电影展评的报道,旨在倾听学生的建议,进一步改进教学。
王习明主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成果集(精)》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展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过程及其成果。这些成果既包括学生对整个课程或某个方面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包括专题讨论的记录,还包括学生阅读经典的体会、在日常生活和志愿服务中的感悟、自己创作的微电影剧本和自主完成的校园调研,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知情意行的提高。
课堂讨论——明辨是非、崇德修身、择善固守
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
大学生是否应该做兼职工作?
友情、恋情、爱情、亲情
大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课堂学习与团队活动的关系?
大学生应如何当干部才能在品德修养上进步?
社会体验——感悟生活、吸取能量、培养美德
我的家——恩施屯堡乡林家湾
广安市观阁镇码头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的爸爸
平原升起的金星
烟笼寒水月笼家
影响我一生的人
唯有乡愁不曾闲(那山那水那家人)
记忆中的香格里拉——山东东营仙河镇
我心中的那一方热土——广东茂名旺罗村
儋州排浦镇瓜兰村是我的家乡
海南屯昌美鹤园村是我永不忘记的地方
春风吹又生的原上草
我的老家在海南文昌宝峙村
我的故乡在福建东山岛
父母给我最真挚的爱
我的家乡在云南大理中江老街村
心中藏之,无日忘之——我的家乡福建仙游西林村
我的根在松嫩平原的宋战武屯
回一趟小镇喝一碗家乡
热情的静悄悄——福建闽侯甘蔗镇
女娲补天处,美玉名天下
我生命的摇篮——贵州石阡
我的家乡——海南澄迈巷头村
来自大山的呼唤——六盘水梭嘎乡
一隅绿洲——云南元谋上你莫村
故乡的情愫——记海南乐东农村
我的家在贵州水城水库村
那一方净土——海南陵水加卜村
千里之外的思念——我的家乡寿光郝家村
我的家就在琼海大路镇深蚯村
福建龙岩高石村有我念念不忘的地方
我的故乡吉林大口钦
乐光农场华侨队是我家
汗水浇灌梦想——我的第一次大学生运动会
奋斗的青春——我的第一次大学生运动会
我的至亲至爱
广安春节习俗
成长的味道
课外阅读——对话经典、开阔视野、提升人格
时代所感,光阴之殇——读《万历十五年》
我们应如何择业——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居里夫人》观后感
《居里夫人》观后感
缅怀先烈,开创未来——读《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思无邪——读周振甫《诗经译注》有感
读爱因斯坦的《社会与个人》有感
读罗素《西方哲学史》有感
带着无限的梦想和渴望——观电影《居里夫人》有感
摘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观电影《居里夫人》有感
放飞青春梦想——读《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有感
观《恰同学少年》有感
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观《恰同学少年》有感
用我的手点燃世界的蜡烛——观《居里夫人》有感
用力摘星的女人——观《居里夫人》有感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观《居里夫人》有感
用你的手摘一颗星星——观《居里夫人》有感
读《论语》心得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读《人心与人生》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校园调研——直面现实、发现问题、探索对策
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的调查报告
微电影——再现矛盾、演绎人生、砥砺品格
手机风云
变化
爱拯救灵魂
重拾良知
志愿服务——服务他人、提升自我、和谐社会
期待更美的家乡
在回报母校中成长
志愿者,且行且悟
我为教学狂
返乡志愿服务
行在路上,与服务他人相伴
欢聚今日之光村,服务我镇之践行
青春是我们的名片,服务是我们的志愿
行虽静,心却暖
反馈与报道——倾听建议、改进方法、提高实效
期末考查答卷选
关于微电影的报道
附录: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与志愿服务作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