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著名家编译委员会编译的《绿山墙的安妮/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是一部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是一本感动家长、老师和孩子心灵的读本。故事讲述的是,一对上了年纪,家住亚芬里小镇绿山墙的独身兄妹马修和马瑞娜,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说起话来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安妮天真热情,虽然身世凄凉,历尽苦难,但她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也因此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下,安妮渐渐变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在马修去世后,为了照顾马瑞娜,她坚决地放弃了到大学深造的好机会。
蒙哥马利著名家编译委员会编译的《绿山墙的安妮/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讲述了纯真善良的女孩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后被绿山墙农舍的一对老兄妹收养,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并以其独特的生命活力,给绿山墙农舍和整个亚芬里村庄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朝阳般的青春气息。文章通过安妮的经历教会人们如何在逆境中坚强地站起来,并且充满希望和期待,造就自己的人格,使人生焕发出智能的光辉。
绿山墙农舍是一栋非常大的房子,周围有一片大大的果园,距离林德太太家还没四分之一英里远。绿山墙农舍当初是马修的父亲修建的,他的父亲也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因此,绿山墙农舍远离亚芬里其他住房,掩映在一片树林之后。要是从亚芬里的大街上看去,压根就看不到绿山墙的影子。如今,这座房子的主人是马修和他的妹妹马瑞拉。
“两人远远地住在这个地方,能有什么好生活?难怪马修和马瑞拉性格都那么古怪。有那么多树也没有用,人总不能和树做伴吧?我要是天天对着它们,大概都要发疯了。不过,马修和马瑞拉肯定早就习惯了。哎呀,人的适应能力还真强啊!”林德太太一边走,一边在心里念叨着。
很快,林德太太已经从小路走进了绿山墙农舍的后院。她仔细打量着,院子里苍翠一片,收拾得干净整齐,一边栽着高大的柳树,另一边是笔直的白杨。地上看不见一块碎石或者一根散落的树枝,如果有,那一定逃不过林德太太那双敏锐的眼睛。林德太太暗自点头,她觉得马瑞拉和自己一样,收拾起家务来既勤快又仔细。
林德太太敲了敲厨房的门,得到准许后便迈步走了进去。绿山墙的厨房是一个非常宽敞明亮的房间,里面收拾得异常整洁,看上去就像好久不用的客厅一样。房间有东、西两面窗户,透过西面的窗户可以看到后院的景色,东面的窗户则被团团的葡萄藤染成了绿色。
马瑞拉正坐在东面的窗前,手里织着东西。这时,她身后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晚餐用的餐具。
林德太太进了门,立刻把桌子上的东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桌子上摆着三个盘子,看来马瑞拉在等马修带回什么人来一起吃晚餐。但那盘子又都是普通餐具,说明来的不是什么特别人物。可是马修为什么要穿得那么讲究,还驾着马车呢?林德太太更加疑惑,这个一向寻常的绿山墙农舍忽然在她心里变得神秘起来。
两个邻居见面,马瑞拉轻快地打了招呼,请林德太太坐下。马瑞拉和林德太太是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人,或许正因为如此吧,她们倒能像好朋友那样和谐相处。
马瑞拉长得又高又瘦,一头黑发中间夹杂几缕银丝,总是用两个发夹牢牢地盘在脑后,使她整个人看上去既严厉又刻板,事实上她也的确是这样一个人。不过还好,她有时也会流露出些许有趣的表情,才让她看起来没那么难以令人接触。
林德太太寒暄了两句,便开门见山地说:“我今天看到马修出远门,还担心你身体不舒服,以为他是请医生去了。”
马瑞拉的嘴角动了一下,露出会心的微笑,她早就料到林德太太会来,看到马修破例出门,这位好奇的邻居一定会来探个究竟的。 “哦,我身体一直很好,只是昨天有点头痛。”马瑞拉不紧不慢地说道,“马修去布菜特河车站了。我们打算从新斯科舍省①的孤儿院里领养一个男孩,他乘今晚的火车来。”
如果马瑞拉说马修是去接一只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林德太太也不会感到像现在这样吃惊。她愣在那里,整整五秒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显然,马瑞拉没有和她开玩笑,可她宁愿相信马瑞拉是在说笑。
“你说的是真的吗,马瑞拉?”林德太太终于回过神来。
“当然是真的。”马瑞拉依旧淡淡地说道,就好像他们领养一个男孩和管理绿山墙的农场一样平常。
林德太太感到自己受到了巨大的震动,她在心中惊叫:“天哪,男孩!马瑞拉和马修竟然要领养一个男孩,从孤儿院里!简直是疯了!”
“你们怎么会想到要这样做呢?”林德太太用不满的语气盘问着。对于这么重大的事,她的邻居竟然没事先征询她的意见,她当然要感到不满了,而且她也不支持他们这么做。
P3-4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1874—1942),出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两岁时母亲去世,幼年与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她从小就擅长编故事,189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04年,蒙哥马利在翻阅一部随笔时无意中看到一则故事:一对年老的夫妇,本想收养一名少年帮忙农事,谁知阴差阳错收养了一名女孩。蒙哥马利因此灵感进发,创作出《绿山墙的安妮》一书。1908年,这部书刚一出版,就一跃成为畅销书。之后她又陆续发表了几部“安妮系列”小说,有《埃文利的安妮》《岛上的安妮》《安妮的梦幻屋》《炉边的安妮》等。此外,她还创作了20部长篇小说、几百篇短篇小说,还出版了一部诗集和自传。
《绿山墙的安妮》是“安妮系列”小说的第一部,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安妮这个小姑娘的可爱形象。
安妮自幼父母双亡,童年生活充满坎坷,但她的内心是充满阳光的,她对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与感激之心。她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和乐观精神,二是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安妮来说,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天都有新的期望。在来到绿山墙农舍后,安妮以独特的生命活力,给绿山墙农舍和亚芬里村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活力,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再加上安妮的勤奋好学,最终她由“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安妮的个性极其鲜明,她纯真善良、性格倔强、乐观开朗。面对美好的大自然,面对新鲜的事物,她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安妮的眼中, “美好的早晨应该享受,怎么可以绝望呢”?安妮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一心热衷寻找自己“灵魂的知音”。作者采用了大段的语言描写来塑造安妮的“喋喋不休”,这种独特的语言描写着重表现了安妮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活动,既突出了她的与众不同,也令整部小说充满了童真童趣。就连马克·吐温也被这个极富个性的小姑娘所吸引,称她为“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文学形象”(这里的爱丽丝指《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主人公)。
此外,这部小说之所以能给人“甜蜜”之感,也与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描写分不开。小说一开始,就通过一条安安静静、极具灵性的小溪,将读者带到一种清澈、美好的氛围之中。之后,作者饶有兴致地描写了被树丛环绕的恬静而安详的绿山墙农舍、颇有梦幻色彩的“闪光之湖”、美丽的“白雪皇后”、令人心旷神怡的“白桦小径”、随着季节变化的大自然美景……在作者的笔下,这些风景宛如仙境。而小说中的人物就在这样细腻、美好的田园风光中徐徐登场。小说融人情美与人性美于一体,彰显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动人艺术场景,令人神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所描写的这些风景均以其出生地——爱德华王子岛为原型,由于本书的世界性影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各国游客慕名前往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探访安妮的足迹。
《绿山墙的安妮》问世之初,正值加拿大乡土文学热潮空前高涨的时期,因此,这部极富地域色彩的小说便被许多人称为“无与伦比的加拿大小说”;而那个叫安妮的红头发小姑娘,更一度成为爱德华王子岛和加拿大的文化象征。迄今为止,《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小说已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全球销售超过五千万册,且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对这部小说的喜爱经久不衰。
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文学形象。从没有人能把童年生活描写得如此甜美可爱。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