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本书编选组编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中国制度之美

潘维

如同欣赏油画,审美需与观察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而审丑则需尽量近距离。国内学人近距离观察中国,能看到很多丑。在海外长期生活或有长期海外生活经历的学人,往往对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更有信心。

不仅距离产生美感,有长期海外生活经历者还有比较的优势,知道各自有难处,只是难的内容不同,也就不盲从众议。在美国住独栋房子很爽,但修房、打理前后院的开支是很沉重的负担,遑论每年2%以上的房产税。中国城里人住脚不落地的公寓楼,房价昂贵,楼里楼外的公共卫生及秩序还让人闹心,但不用交房产税,而且“装修”后就不用“打理”了。美国人享受了很多中国人没能享受到的东西,但中国人一般有现金存款,美国人一般没有,大多是“月光族”,因为养老、医疗、汽车等保险费用很高。

发达国家的人均工资已经高到一定程度,进入了第三产业时代,低端的第二产业都挪到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去了。因此,那里的基础设施完备,空气质量好,给弱势者提供的福利更令人羡慕。而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福利体系还在襁褓之中。石化、钢铁、水泥、玻璃,都是高污染、低收入企业,这些企业将随着工人工资增长和产业升级而逐渐被市场自然淘汰。处于第二产业时代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不能为解决污染而强行关停石化、钢铁、水泥、玻璃之类的企业,否则会制造大规模的失业问题。

一旦基础设施建好了,城市容纳了绝大多数人,收人高了,就可以将这些企业转移到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虽然相对落后、污染严重、贫富迅速分化,却生机勃勃,类似高铁那样更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日俱进,展示着强劲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这令西方国家感到恐惧,并不断“忽悠”我们改变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政策。

虽然我曾经在发达国家长期生活,但也比较熟悉欠发达国家。比较了其他欠发达国家才知道,接受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低端产品生产是种“大能耐”。那要求大量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劳动者和相当程度的交通、运输、电讯等基础设施,还要求开放却能保持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在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除个别城市外,做到上述这些要求非常难。在很多欠发达国家,因为缺乏产业和税收,中心城市以外的辽阔地区处于准无政府状态。开放很重要,能弥补发展程度的落差。然而,因为发展程度的巨大落差而实行开放,势必会引发急剧的社会变动,使维护社会秩序变得艰难。笔者十几年前在朝鲜随意给了乞丐两块钱人民币的“施舍”,后来才知道该国城市里的人均月工资仅合人民币7元一一外国旅游者在扰乱人家的社会秩序。  中国人均7000美元的GDP与发达国家4万—5万美元的人均GDP相比是落后的现实。这种现实导致无数落后的现象。然而还有一个现实:世界1/4到1/5的人口,以高速发展,在从1950年算起的六十年里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并准备从2010年算起的未来六十年里赶上发达国家。在未来三十年,每十年翻一番,中国的人均GDP就能达到5万—6万美元。这是邓小平在1980年指的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能变——到2080年不能变。变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就失去了动力和方向,就会一直落后,就无法消除种种落后现象。

P10-12

目录

第一篇 伟大的中国时代

 伟大的中国时代 潘维

 中国制度之美 潘维

 中国人,你要自信! 张维为

 中国文明螺旋式上升,世界文明史的伟大奇迹 孙正聿

 理论自信源于伟大实践 孙正聿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何以如此吸引世界? 宋鲁郑

第二篇 中国道路与中国挑战

 中国道路与中国挑战 潘维

 政治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张维为

 中国政治改革没有榜样 宋鲁郑

 个“不”,希望外国朋友听得懂 宋鲁郑

第三篇 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的“选贤任能”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 张维为

 中国的治国理念与制度选择(上) 王绍光

 中国的治国理念与制度选择(下) 王绍光

 中华因中国模式而腾飞 潘维

 中国崛起与全球秩序重组 朱云汉

 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宋鲁郑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是的,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40年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政治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大国全面崛起已是不争事实。回首40年道路历程,回望40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展望未来中国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其意义可谓重大:一是坚定信心,坚定中国民众走中国道路的信心;一是为那些未能正视中国的人提供欣赏中国、理解中国更有力的佐证。

正如潘维先生所说:我们在国内生活,每天都遇到不愉快的事,并为之愤怒。但我们有距离的观察在所有的丑恶之上看到了美,看到了中华体制的合理性,看到了我国未来的远大希望。世界上的成就都是有代价的,成就越大,代价也越高。美国的成功之路和中国的成功之路都不是例外。正是成功复兴的希望鼓舞我们保持乐观,不断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奋勇前行。美国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结尾中说:“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因此,在世界政治制度演变进程中,我们要有定力,保持“政治自信”,为实现“中国梦”不屈不挠地奋斗。而这正是本书策划者的初衷!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不仅是理论工作者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也是出版者所应有的担当与使命。《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国》一书邀请孙正聿、潘维、王绍光、张维为、朱云汉、宋鲁郑等著名学者倾力撰稿,其中部分作者拥有十余年的海外工作、生活经历,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经济模式有着比较客观、理性的认识。我们冀望以中外制度对比之形式,以他们最具理性客观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世界政治制度演变脉络,以便读者通过观察世界而更好地理解中国、读懂中国。

最后,需要特意说明的是,本书所收文章,作者不一,其表达习惯未必一致,除非特别必要而做技术性处理外,一般不做统一修改,以尊重各位先生之习惯。敬请周知。

本书编选组

2017年12月1日

内容推荐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40年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政治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大国全面崛起已是不争事实。回首40年道路历程,回望40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展望未来中国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其意义可谓重大:一是坚定信心,坚定中国民众走中国道路的信心;一是为那些未能正视中国的人提供欣赏中国、理解中国更有力的佐证。

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国编选组编的《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国》一书汇集了孙正聿、王绍光、张维为、潘维、朱云汉、宋鲁郑六位当代著名专家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精彩言论,这些学者均拥有十余年的海外工作、生活经历,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经济模式有着比较客观、理性的认识。本书通过对比中西方社会状况,揭示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论述中国模式的优势。以中外制度对比之形式,以学者最具理性客观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世界政治制度演变脉络,以便读者通过观察世界而更好地理解中国、读懂中国。

编辑推荐

21世纪以来,西方社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和挑战,西式民主日益失灵,而中国依然保持着和平崛起态势,稳步走向中华民族的复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理解和解读呢?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国编选组编的《我们为什么看好中国》中,六位专家学者对西式民主与中国模式进行比较和解读,引用大量实例,分析中国何以有前途。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