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名千古垂青史--抗日英雄武克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武克鲁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留给人民的纪念却是永久的,他为党为人民建立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政协山西省祁县委员会编的《英名千古垂青史--抗日英雄武克鲁》为我们介绍了武克鲁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内容推荐

政协山西省祁县委员会编的《英名千古垂青史--抗日英雄武克鲁》介绍了武克鲁(1921—1945),中国共产党党员,祁县独立营营长兼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在抗日战争中,他带领战士,出生入死地活动在敌人的心脏,出奇制胜地打击着日本侵略军。他那传奇式的光辉形象,一直受到祁县人民的敬仰,他的英雄业绩,至今仍广为传颂。

目录

序 岳谦厚

弘扬民族精神继承革命文化 李郁明

抗日英雄武克鲁李谦光 李劲松

 一、投笔从戎斩敌倭

 二、壮士尽出革命家

 三、英雄少年家国情

 四、状元桥畔立壮志

 五、国难激起抗日情

 六、铁心不当亡国奴

 七、初露锋芒快人心

 八、针锋相对破敌阵

 九、独立寒冬争奇妍

 十、攻心斗勇扫敌威

 十一、克敌制胜先士卒

 十二、英雄虎胆捣敌巢

 十三、拔据点敲牙震虎

 十四、大刀砍出革命路

 十五、克敌制胜奏凯歌

 十六、临危受命挑重担

 十七、尖刀直刺敌心脏

 十八、洒尽热血保太行

 十九、名标青史万古传

附录

 一、武克鲁简要年表 武建青李郁明田建陈晓虎

 二、武氏家族世袭表 武建青田建

 三、武氏家族代表人物简介 武建青田建

 四、《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节选) 民政部优抚安置局

 五、《山西省祁县革命烈士英名录》(节选)

 六、歌颂武克鲁的文艺材料 李谦光

 七、抗日英雄武克鲁

 八、人物传·武克鲁

 九、歌曲《武克鲁》 卜兴鱼波词

 十、我的两点回忆(节选) 常向先

 十一、克鲁完小的教学与生活 孟野青口述渠珠整理

 十二、克鲁学校 段达海

 十三、缅怀抗日英雄武克鲁 李谦光

 十四、刻骨铭心的岁月·综述(节选) 孙步桥

 十五、刻骨铭心的岁月·关爱

 十六、在祁县二高小的日子里 闰逢莲

 十七、催人奋进的克鲁学校 杨永承

 十八、青春在这里闪光 贾升贵

 十九、刻骨铭心的岁月·诗歌 段建定 刘秀峰 鱼波 卜兴

 二十、抗日战争时期祁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参考资料

跋李谦光

后记

试读章节

克,克敌制胜;鲁,与虏谐音,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之意。可不是吗,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里就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句子。一般都把“胡虏”“鞑虏”当作外族侵略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抗日的青年另起了化名。克鲁的妻子本名闫伦桃,上山参加抗日后化名石芳。

看来对于克鲁二字做何解释并不重要,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解释都表现了这个书香门第的书生壮怀激烈,少有大志。

在竞新学校,武克鲁不仅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也受到了传统的基本的思想教育。据竞新高十二班毕业生赵世俊、高十三班毕业生郭生鹏回忆:竞新学校的文化课非常扎实。从五年级起,除以审定教材为基础外,还由各科教师编选课外补充教材,假期还分科举办补习班,由本校升入中学的优秀生义务教课。所以竞新的毕业生实际已达到初中一年级的水平。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非常重视。讲课中常以古人岳飞、文天祥为榜样,以今人杀敌守土抵御外侮的勇士为旗帜,培养学生救亡图存,为国捐躯的思想。高十四班毕业生范大煊在回忆录中写道:“就在这儿我受到了‘人格是第一生命’的教育,学习语文、历史、地理课程,爱国主义思想深深扎根在我们心底。”

由于竞新学校教学质量高,毕业生可免试进入太谷铭贤中学。所以,太原国师极力推荐其优秀生来竞新任教。这些青年教师思想活跃,精神焕发,给竞新带来勃勃生机,使竞新学校学风、校风为之一新。

竞新学校高十一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郭少仙先生是国师毕业生中的佼佼者。毕业初,他执教于徐沟县,后竞新以重金聘来。先生治学严谨,知识渊博,教学有方,堪称一代名师。他秉性耿直,富有民族气节。抗战开始,祁县沦陷,他就辍教回乡,在夏家堡“蓬首蓄须,沉湎于民乐戏曲研究,实则国耻未尝一日忘也。先生集文天祥、史可法、顾亭林、傅青主等人之史绩终日揣摩,心有所得辄记之,以自勉。日久缀成一集题为《励志日记》”。

1946年,郭少仙曾被选为祁北区夏家堡代表。先生在执教期间,言传身教,注重实用。常结合国家、社会实际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32年一·二八事变,上海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日。先生在作文上让学生写“致蒋光鼐、蔡廷锴书”;1937年祁县沦陷前夕,学校请牺盟会特派员来校为学生做抗日讲演,教游击战术。先生编写了小话剧、活报剧组织学生在街头演出,增强了县城抗日气氛。可以这样说,竞新学校使武克鲁受到了爱国家,爱民族的启蒙教育,而郭少仙先生则是主要的启蒙老师。

武克鲁和郭老师的关系非常密切。据郭老师的女儿郭二丁1993年3月15日来函回忆:“武克鲁是父亲最喜爱的学生,父亲是武克鲁最崇敬的先生。武克鲁不论在祁县还是后来到省城上学,所有寒暑假时间几乎都和父亲在一起,或向父亲请教学识,或帮助父亲干些杂事,可谓形影不离,无所不谈。武克鲁决定上山抗日受到家庭阻拦时,多次找父亲商量。父亲坚决和他站在一起,为他出谋划策,帮他处理一个个实际问题,使他尽快地把决定变为行动。武克鲁上山后,不论工作多么繁重,或捎信来,或派人来,从未中断与父亲的联系。他们之间感情的深厚程度确实非同一般。”(p10-11)

序言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7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要“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同时要面向全球征集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特别要“做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整合全国学术机构和研究队伍,“协调各地党史、军史、档案、政协文史资料、地方志、社科院、高校等部门和机构的力量”开展全面研究,并积极“扶持民间研究”。而此次祁县政协广泛征集抗日英雄武克鲁烈士相关档案、史实、照片、当事人回忆等资料并撰写其生平事略(传记)的所作所为,正好因应了习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抗战研究”的系列指示,体现了“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精神,达到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展示研究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阵地”的目的。

山西是华北抗战的主战场,山西人民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据有关统计,八年全国抗战期间,山西人民仅参加八路军的青壮年就达70余万人,参加民兵、自卫队和游击队等地方抗日武装的青壮年更达数百万人之众,涌现出许多父送子、妻送夫、母亲送儿郎、兄弟相争上前线“打鬼子”的感人故事(见罗焕章著《山西抗日根据地与中国抗日战争》,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大学编《“抗日根据地与太行精神”研讨会论文集》,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大学2005年6月印,第24页)。同时,长期而残酷的战争又使山西人民付出了1661534人的伤亡代价,约占当时全省总人口的九分之一(见《山西省人口伤亡汇报表》《山西省政府关于抗战期间人口、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山西省档案馆档案,档案号B13-1-75)。武克鲁烈士及其家族即是其中的光辉典范和先进代表。

祁县是中国晋商崛起之重镇,亦是三晋人文底蕴厚重之场域。在吾人专注于中共革命史和山西抗战史研究的近二十年中,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是该县征集、整理的地方党史或地方文史资料十分丰富,不仅量大质高,且具有时间序列上的连续性和内容空间上的完整性,这在山西百余县市区中是走在前列的。相信祁县政协及相关部门会将此项事业继续坚持到底并不断“做大”“做实”“做强”,为地方史志和中国现当代史研究累积更多的“鲜活”素材或史料资源。

是以为序!

2017年10月14日于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

后记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祁县政协组织人员编辑的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英名千古垂青史——抗日英雄武克鲁》,即将付梓并与广大读者见面。

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英名千古垂青史——抗日英雄武克鲁》全书约18万字。本着对文史资料力求真实准确、实事求是记录的原则,我们先后对书稿内容多次征求意见,数易其稿。在此书的编辑过程中,从体例的确定到资料的收集,从统稿校对到书稿完成、付印等环节,编辑人员认真负责、集思广益,精心成书。编辑的过程,也是每个搜集整理者自己的心灵再一次得到洗礼和净化的过程,大家从中受益匪浅。特别是88岁高龄的李谦光先生,用二十五年时间撰写了抗日英雄武克鲁的事迹,还编写了戏曲、评书等歌颂武克鲁的作品,并题了跋。在成书之时,李先生和老伴卢秀梅又对书稿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校定。

武克鲁烈士之侄祁县三中教师武建青、武克鲁烈士之侄女古交市银河镁业有限公司武建丽等武克鲁烈士的亲友,提供了大量资料,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正值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更加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县政协委员的倾力支持。知名历史学者、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岳谦厚教授为本书作序。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韩志强,祁县中小企业局吕钢荣,民政局李义明、原世英、李国胜、刘风琴,史志室郝春辉、段达海、董艳平、郭燕萍、岳丽霞,档案局范森然、王珏,新闻中心刘学斌,广播电视台吴遵民,政法委武玉龙,新华书店渠生泉,祁县中学李光年,公安局范家杰,九沟景区程晋旺,来远镇刘补生、杨世贵等倾心相助;县人民武装部、公安局、民政局、史志室、档案局、贾令镇、来远镇等单位给予大力支持;我县文史爱好者为本书的编辑提供了大量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虽多方收集资料和数番校正,仍不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与专家教正。

编者

2017年11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8: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