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政治哲学史(第2卷)(精)/政治哲学史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彭永捷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董仲舒论天人之际的治道

 第一节 董仲舒之问题意识

 第二节 元:更化的动力

 第三节 天人之际

 第四节 以民从君,以君从天

 第五节 法天而治

 第六节 德教

 第七节 学校、选举与士大夫

第二章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王莽“受禅”与改制

 第一节 从尧舜禅让到王莽“受禅”

 第二节 经典诠释与秩序建构

 第三节 再辨德与位

 第四节 得天下与治天下——政权合法性的建立与维系

第三章 《白虎通义》的教化哲学

 第一节 三统论

 第二节 礼乐论

 第三节 纲纪论

第四章 《太平经》的自然政治哲学

 第一节 自然政治哲学

 第二节 自然政治哲学渊源

 第三节 《太平经》的自然思想

 第四节 太平之世的政治理想

 第五节 “致太平”的施政原则

 第六节 政治实践——黄巾起义

第五章 王通的正统论与道统论

 第一节 王道正统论

 第二节 王道道统论

第六章 韩愈的仁义道统论和文化中国说

 第一节 唤醒儒家的古文运动

 第二节 世存经典辩华夷

第七章 王安石的新外王政治哲学

 第一节 北宋儒学的整体规划与引庄入儒——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历史、思想背景

 第二节 天道性命与礼乐刑政——王安石的政治哲学建构

 第三节 孔孟之道与孔荀之制——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定位与评价

第八章 司马光的礼治政治哲学

 第一节 国家治乱本于礼

 第二节 礼治秩序

第九章 朱熹的天理秩序

 第一节 天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第二节 亲亲、尊尊——理想家庭秩序的设计

 第三节 格正君非的政治设计

第十章 南宋浙东学派的经世哲学

 第一节 观察浙东学派的新视角

 第二节 浙东学派的法度论

 第三节 治人主体的政德养成问题

 第四节 浙东学派的历史观和浙东道论中的认识论与本体论取向

第十一章 黄宗羲的分权政治哲学

 第一节 以三代之治为理想目标的政治设计

 第二节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具体落实

 第三节 民主启蒙还是传统民本:围绕黄宗羲政治思想的论争

索引

内容推荐

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令“独尊六经”,儒家仁义之道成为王朝立国的价值基石。王莽受禅与改制,儒家仁政理想与现实政治效能之间的张力得以检验。记录汉代讨论治国根本思想的《白虎通义》,明晰了关注性情、风俗、礼乐以复三代之治的教化政治学。道教经典《太平经》侣导基于自然政治价值丽追求太平理想之治的自然政治哲学。隋末唐初,王通需要面对和思考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华夏正统与王道道统问题。唐代韩愈提出了仁义道统说和文化中国论。北宋时期,王安石推明天道以革新人事,他的新学提供了一套用于变法的政治哲学。同时,司马光以礼治思想重构家国秩序。南宋时期的朱熹,勾绘了一个仁义流布的天理世界。而同一时期的浙东学派,则以经世之学引人注目。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是儒学为仁义之道开辟道路、重构政治制度的代表。彭永捷主编的《中国政治哲学史(第2卷)(精)》所选取的政治哲学主题,主要是儒家占主导地位局面下中国政治哲学发展演变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体现了儒家政治哲学所面临的种种具体情境,也展现了儒家政治哲学坚守仁义价值的内在品格和变通应世的理论活力。

编辑推荐

彭永捷主编的《中国政治哲学史(第2卷)(精)》是《中国政治哲学史》第二卷。这一卷承担的内容,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涵盖了从汉代至明末清初的漫长岁月。

本书在选材上围绕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形成的政治辩论和重要政治文献记载的有关政治问题。相较于单个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这些事件或文献,对于生活在如今时代的人们了解古人的政治生活及其关于政治生活的理论思考,提供了聚焦式的直观观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6: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