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大会·我的智慧成语世界(儿童彩绘版)”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专家团队为小学生精心打造的趣味成语文化读本。《成语里的笔墨纸砚》就是该系列读本之一。书中每个成语从故事、文化、应用、游戏四个角度切入,通过智慧故事、名家点评、智慧点滴、智慧贴士、成语欢乐谷、智慧拓展六大板块,带你听成语故事,品成语智慧,辨析成语易错点,玩成语游戏,拓展成语知识,让古老的成语智慧点亮今天的生活。
《我的智慧成语世界(成语里的笔墨纸砚儿童彩绘版)》由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编著。
| 书名 | 我的智慧成语世界(成语里的笔墨纸砚儿童彩绘版)/中国成语大会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成语大会·我的智慧成语世界(儿童彩绘版)”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专家团队为小学生精心打造的趣味成语文化读本。《成语里的笔墨纸砚》就是该系列读本之一。书中每个成语从故事、文化、应用、游戏四个角度切入,通过智慧故事、名家点评、智慧点滴、智慧贴士、成语欢乐谷、智慧拓展六大板块,带你听成语故事,品成语智慧,辨析成语易错点,玩成语游戏,拓展成语知识,让古老的成语智慧点亮今天的生活。 《我的智慧成语世界(成语里的笔墨纸砚儿童彩绘版)》由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编著。 内容推荐 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编著的这本《我的智慧成语世界(成语里的笔墨纸砚儿童彩绘版)》收入的成语,都和笔墨纸砚有关。它将带你进入智慧成语世界,你会汲取中国传统价值观,被“董狐之笔”中史官刚正不阿的精神所感动;感悟祖先的智慧,通过“半部论语”明白读书不在多而在精的道理;辨析易错成语,掌握“满腹经纶”“大笔如掾”等的准确用法;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知道“文不加点”中的“点”可不是标点,而是古人修改文章时会涂上一点。 目录 笔 笔走龙蛇 大笔如椽 董狐直笔 生花妙笔 双管齐下 投笔从戎 下笔成文 信笔涂鸦 一笔勾销 画 按图索骥 画饼充饥 画地为牢 画虎类犬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墨守成规 惜墨如金 棋 举棋不定 棋逢对手 书 半部论语 读书百遍 焚书坑儒 开卷有益 满腹经纶 牛角挂书 罄竹难书 手不释卷 数典忘祖 写经换鹅 著作等身 文 断章取义 连篇累牍 七步成诗 诗礼之训 文不加点 文质彬彬 约法三章 纸 力透纸背 洛阳纸贵 纸上谈兵 纸醉金迷 字 一字千金 一字之师 字斟句酌 成语欢乐谷参考答案 成语小状元 成语小擂台 试读章节 笔走龙蛇 智慧故事 你还记得《西游记》里的唐僧吗?其实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他就是唐朝著名的僧人玄奘法师。“笔走龙蛇”的故事与他的徒弟有关。 这个徒弟是谁呢?当然不是上天入地的孙晤空,而是玄奘现实生活中的弟子——怀素。 相传有一天,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在府上宴请宾客。客人们正在畅饮时,贺知章离开座位,出去迎宾,原来厅堂匕来了—位年轻的僧人。 贺知章向客人们热隋地介绍道:“这位是玄奘法师的高徒,他叫怀素,是位出家人,但不戒酒,写得一手好草书。” 酒过三巡,贺知章起身向来宾敬酒:“今日难得相聚,我们请李白赋诗助兴如何?” 李白并不推辞,说道:“我来赋诗,怀素法师来挥毫,我们一起助兴。” 怀素豪饮一杯,泼墨挥毫,酣淋漓,好不痛陕。不—会儿,纸上尽是灵气飞动的草书。 李白赞叹不已,咏了一首《草书歌行》:“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时时只见龙蛇走……”意思是说:有位少年法师名叫怀素,他的草书独步天下……他挥毫泼墨,围观的人满眼只见龙蛇游走……李白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怀素醉酒后恣肆、张扬、挥笔疾书的隋景。 贺知章评论说:“怀素挥毫,左盘右旋,确实是只见龙蛇走啊。好字!” 怀素的字,李白的诗,贺知章的评论,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笔走龙蛇”从此成为形容书法雄健活泼的成语。 智慧点滴 怀素是怎样练就一手好字的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勤奋。 怀素自幼勤学苦练。买不起纸,他便在寺院附近种植芭蕉树,夜以继日地在芭蕉叶上临帖挥毫。寒来暑往,他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名家。 现代社会人们虽然多用电脑打字,但是书写水平代表着一个人的修养。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汉字与书法艺术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写好每一个汉字。 智慧贴士 刚开始练字时要中规中矩,一般要从楷书开始,一笔一画地写,可不能在纸上龙飞凤舞。 另外,练习书法时,下笔要讲究“一波三折”。在书法中,平捺被称为“波”,“一波三折”指写捺笔时不能一笔下去,平铺直叙,而是应该在运笔过程中转换三次用力方向,这样笔画会显得矫健、生动,具有节奏美。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波三折”的含义发展变化,被用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形容事情进行过程中阻碍、变化很多。 大笔如椽 智慧故事 东晋文人王珣(xun)从小聪明伶俐,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年仅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 有一次,为了试试王壬句的胆量,大司马桓温在幕僚们都在的时候,骑了一匹马从后堂冲进大厅。幕僚们都被吓破了胆,只有王珣一人然自若、纹丝未动大家赞叹说:“王珂现在还能稳如泰山,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还有一次,桓温为了考验王殉的才学,派人偷偷拿走了王珣的发言稿。令人惊讶的是,王珣马上重写了一份,跟前一份没有一个字重复。桓温因此对他更加敬佩。 一天晚上,王询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送给他一支很大的笔,大到就像椽子那样。醒来后,他说道:“很快就会有很重要的文章要我写。”不久,晋孝武帝突然驾崩,有关的文告都由王珣起草。 这个故事演化出一个成语——大笔如椽。“椽”指放在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片的木条。“大笔如椽”指像椽子那样大的笔,用于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 智慧点滴 “大笔如椽”这个成语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王殉没有发言稿能马上重写一份,是因为他认真准备,发言内容早已烂熟于心。朝廷放心把重要公文交给他来写,是因为他平日刻苦努力,也懂得展露才华。 像王殉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大文学家鲁迅先生。他曾经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鲁迅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努力,也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生活中,我们如果想有一番成就,就一定要下一番苦功。王珣如果平时不努力,就不会有出众的文采,后来也不会被重用。如果你也想写出精彩的文章,那么在平时练习写作的时候,就应该珍惜每一次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智慧贴士 “大笔如椽”中的“椽”字容易读错,正确读音是chuan,“椽”字和“喙”(hui)字很像,一定要加以区分,不要混淆。 “大笔如椽”的近义词有“生花妙笔”“神来之笔”“笔扫千军”等,有的形容文章好,有的形容文章有气势,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 “大笔如椽”的反义词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等。 P1-5 书评(媒体评论) 华夏文明是薪火相传的,而我们却数典忘祖、抱残守缺。成语雅俗共赏,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坚持下去,时间久了,便“化成天下”,价值就会展现出来。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成语是前辈凝练下来的文化遗存,但它不是死文物,而是活文化,我们的生活多可以用成语来表达。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典故,浓缩了中国古人的智慧,成语虽然来自我们的祖先,来自先贤,但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我们的血脉,这才是成语的魅力所在。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成语是有温度、有倾向性、有褒贬的。从根本的正道沧桑讲,准确地把握成语的内在含义,才是继承和使用成语最好的方式。 ——毕淑敏(著名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