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为人之道(人道须知译注本)》为《人道须知》的白话文释文本。由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荣德生编写完成,讲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家庭、生活、自治、处世八个做人道德规范、处事原则,在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现今也有积极意义。
| 书名 | 中华为人之道(人道须知译注本)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为人之道(人道须知译注本)》为《人道须知》的白话文释文本。由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荣德生编写完成,讲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家庭、生活、自治、处世八个做人道德规范、处事原则,在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现今也有积极意义。 内容推荐 荣德生先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毕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在这些“财富”中,《人道须知》这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中华为人之道(人道须知译注本)》为《人道须知》的白话文释文本。该书前四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阐明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把这些优秀文化的发源、传承,到发展至当时的社会现状,都做了分析和归纳。后四卷“家庭”、“生活”、“自治”、处世”,指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处事方式和行为规范。 目录 自策铭(荣毅仁) 《人道须知》再版前言(荣智健) 出版说明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卷一 孝悌 宗旨 首论孝 次论悌 总论孝悌 卷二 忠信 论忠 论信 论忠信切于日用 卷三 礼义 论礼之本体 论礼之实用 论义之本旨 论义之实用 论礼与义相合为用 卷四 廉耻 论廉之本义 廉之真伪 论耻 无耻之各种原因 有耻之各种效力 因贪而亡其廉耻者约举数事 因奢而亡其廉耻者约举数事 保存廉耻莫如行俭 统论以上四卷 卷五 家庭 根本第一 教育第二 规范第三 警惧第四 妇职第五 卷六 生活 大旨 材能 职业 循序 互助 结论 卷七 自治 自治之定义及范围 自治之关系 自治之纲要 自治之分类 自治应兴之利 自治应革之弊 卷八 处世 处世之原理及其大要 论交 说恕 慎言 避嫌 杂述 总论以上四卷 跋 试读章节 孝不可改变于妻子 人子娶妻之日,乃为成人之始,当握定①爱亲主意,为其妻之先导。其妻而贤,在室孝父母,既嫁必孝舅姑②;如或不贤,当徐徐变化其气质,不可操之太蹙,激成意气。凡见其妻之不礼于舅姑,当先自任咎,以平父母之心,以启其妻之悟。积而久之,当能就范。如或不悛③,父母亦谅其子之无他矣。至于妻既生子,其爱子之心,必远过于爱舅姑,尤不可听所欲为。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甘为私室之忠臣,而成家庭之逆子也。 释文 男人娶妻之日,就是成人之始,应当牢牢掌握爱戴双亲的宗旨,为妻子做榜样。妻子贤惠,在家必敬爱父母,出嫁后一定孝顺公婆;如果不贤惠,就要慢慢改变她的脾气性格,不能操之过急,造成意气和成见。凡见妻子对公婆无礼,应该先自己检讨认错,以此消除父母的埋怨,启发妻子的省悟。长此坚持下去,就能使妻子遵循规矩。如果这样妻子还不改过,父母也会体谅儿子真是没有别的办法。至于妻子已经生了孩子,她对孩子的爱一定会远远超过对公婆的爱,尤其不能听任她为所欲为。看重钱财,偏爱妻儿,不顾父母的供养,甘心做自己小家庭的忠臣,而就会成为大家庭的逆子。 孝不可离间于朋友今世言交友,难矣。人不能绝朋而无交,当握定其守正之主见,不可随友变迁。友或瞰①吾家之富,视为外府②,合股营业,中其阴谋;友或瞰吾家之贵,恃为护符,构祸招尤,冀同兔脱③。吾为朋友所利用,而对于父母,或因取求不遂,而生忿恨;或因请托不允,而生怨望。平日爱亲之心,至是消亡大半。尝见有世家之子,少岁声誉鹊起,一经出外交友,累及其亲,几致破家者,孝子之心忍乎! 释文 现在的人谈到交友,真是难了。人不可能没有朋友、没有交游,但应当把握坚守正道的主见,不能随逐朋友而改变。朋友有的是眼红我家有钱,把我家看成是他的第二个仓库,跟我合股经营,结果我中了他的阴谋;有的是看中我家显贵,把我家看做他的靠山,为非作歹,希望犯了事可以像兔子一样逃脱猛犬的追赶。我被朋友所利用,而对于父母,却因为没有满足我的索取,就心生怨恨;或者因为请托不成,而心怀不满。平时敬爱父母的心,到这种时候就消失了大半。曾经见过有的世家子弟,小时候好评之声此起彼伏,后来外出交了朋友,结果连累双亲,差点破家,孝子的内心怎么能忍受得了呢? 孝莫难于盖愆① 人子得贤父母事之,幸也。不幸而父母或激于盛气,或狃于偏见,得罪于乡党州闾。为子者于此,顺之则助虐,逆之则拂情,当思有以感格②之。古语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其或屡谏不从,断不可忿争,致伤和气。宜积诚相感,俟其觉悟,斯为上策。如或无效,惟有痛自修省③,以期见谅于人,消释嫌怨。至父母既殁,举其平日所负于人之事,悉更正之,此不得援“三年无改”之说议其非,何也?子于父母,不忍听其终陷于非道也。此谓之“盖愆”,为能以后之善,盖前之愆也。 释文 人子有通情达理的父母可以侍奉,是幸运的。不幸父母或被盛怒所刺激,或为偏见所干扰,得罪了乡亲邻里。做子女的在这种场合,如果顺从父母就是助长其过错,忤逆父母又碍于情面,那就应当耐心诚恳地劝阻感悟他们。老话说“父母有过,子女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去劝止”。如果有时候屡次劝说父母都不接受,也绝对不可以带着情绪与父母起争辩,以至于伤了和气。应当坚持以诚相待感动他们,等父母自己觉悟。这才是上策。如果还是无效,那就只有子女自己修身反省,求得他人的谅解,消除他人的意见。等父母作古之后,再拿他们平时愧对别人的行为,逐一加以改正,这不能借口“三年无改(父母之过)”的古训来挑剔子女的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子女不忍心长久听任父母背负不义的名声。这就是所谓“盖愆”,意思是能以后人的善行,去抵消前人的过错。P22-25 序言 荣德生先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毕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在这些“财富”中,不仅有几十家面粉、纺织、机器制造等工业企业,十几所学校、上百里道路、百余座桥梁和梅园、锦园等风景园林,还有他经营和发展企业的独特理念和成功经验,以及许多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建树,《人道须知》这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底的一天,无锡严金海先生到苏州联系工作,来出版社小憩,无意间谈起无锡荣家,提到80多年前荣德生先生亲自组织编写的《人道须知》,并出示了他随身带来、荣毅仁在中学读书时圈点过的影印复制本。在初步翻阅了这本书稿后,出版社领导当即提出,希望能重新出版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很符合当下正在大力倡导学习、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潮流。后通过陈文源教授,向荣智健先生转达了我们的愿望,得到他的支持和赞同。2015年7月,经重新校点的《人道须知》繁体字竖排本由我社出版;9月16日,在无锡市纪念荣德生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举行了《人道须知》再版首发仪式。荣智健先生亲自参加纪念大会和首发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人道须知》再版发行,成为纪念荣德生先生诞辰14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海内外荣氏亲属和各界代表的一致好评。《人道须知》发行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在纪念建党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又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原先提出的三个“自信”以外,加上了“文化自信”,并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把弘扬传统美德和坚定文化自信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而《人道须知》这本仅有七万多字的书,正是对这种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核心内容的一个总结。该书前四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阐明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把这些优秀文化的发源、传承,到发展至当时的社会现状,都做了分析和归纳,对当时的社会弊病和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揭露,内容精当,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分析透彻,所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也都切实可行。该书后四卷“家庭”、“生活”、“自治”、处世”,指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处事方式和行为规范,具体翔实,通俗易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习和掌握书中讲述的那些为人之道、处事方式和行为规范,弄明白书中指明的那些道理,正是可以让我们懂得知荣辱、守道德、讲责任,让我们有向上、向善的力量所在,从而更加自觉地坚守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人道须知》前四卷成稿于1926年,后四卷成稿于1930年,原是为小学教师在每天早晨的的朝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的辅助教材,由荣德生先生亲拟大纲,请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前清翰林江霄纬和荆梦蝶两位老先生执笔编写。由于时代因素,书中内容难免带有一些局限,有的内容与现今社会不相适应,但是那些时代的烙印和局限,那些不相适应的地方,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记录,同样值得我们去认识和了解,从中吸取教训和营养。在文字表述上,《人道须知》是浅近的文言文写作,读起来虽然并不很困难,但在白话文通行的今天,一般读者还是有些障碍。为了让更多读者方便阅读,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和精华,我们决定出版简体字横排注译本,特请江南大学陈文源教授对全书作注释和校译,并根据江霄纬在本书开头所说“宗旨,专发明为人之道”,将书名定为《中华为人之道》。陈先生曾担任江南大学荣氏研究中心主任,潜心研究荣氏家族史三十多年,是国内荣氏研究的知名学者。先生年届耄耋,不辞辛劳,历时将近一年,对书稿反复修改,表述力求通俗精准,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令人钦佩,谨向他表示衷心感谢。 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荣智健先生,感谢他对本书出版给予大力支持,并同意我们把他去年为《人道须知》再版写的《前言》和荣毅仁先生在1930年读了《人道须知》第二版后写的《自策铭》一文收入本书。 古吴轩出版社 二○一六年七月二十日 后记 跋 吾国三十年来举办学校教育,而成效微薄,不外两种原因:一为漠视家庭责任,一为不谙①社会情形。以是学废半途者固属无成,即学而卒业者亦鲜实用。宗铨意见如此。尝思作课余之补助,惟苦无相当方法。昔年曾商之江太史,得其慨允,编订《人道须知》八卷,已出版四卷,又“家庭”一卷未刊,即归道山,所定“生活”、“自治”、“处世”三卷,未及编出。今春荆先生梦蝶续成三卷,以符原定卷数。 夫日人以崇拜阳明良知之学而富强。吾亦应改良教法,以牖民智②而利民生。要之,人贵自立。欲自立,必修身,故上四卷皆修身语。人必有家庭,有家庭必求齐家之道,故继之以“家庭”。齐家尤赖有生计,故继之以“生活”。群众生活必讲自治,自治则社会安定,公私两得,故继之以“自治”。凡人必有朋友亲戚之往来交际,故复终之以处世之道。此书之设想如是而己。 至于生活方法,千端万绪,自有科学分类教科。士农工商,声光化电,航路矿冶,分出百工百艺。人能自择一业,专心实习,无不成一家。若其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懒惰性成,不加研究,便是百无一成。观美国发明电学家爱迪生,其电光普照全球,而实起于个人思想,成业如此,有益国计民生岂浅鲜哉!是以士生今世,不限于读书能文之一途也。 此书之成,江、荆二子尽数月之力,参酌古今,尤注意近今家庭、社会生活之指迷①,俾补科学之不及,而策人人入正轨,从事进德修业。读者幸玩索②之,当有所得也。 荣宗铨识 释文 我国三十年来举办学校教育,而成效微薄,不外两种原因:一为漠视家庭责任,一为不谙社会情形。因此学业半途而废者固然属于无成,即使学到毕业的也少实用。宗铨意见如此。曾经想要作课余的辅助,只是苦于没有相当的方法。前几年曾与江太史商讨,得到他慨然答允,编订《人道须知》八卷,已出版四卷,“家庭”一卷没有刊印,他就去世了,所定“生活”、“自治”、“处世”三卷,未来得及编出。今春荆先生梦蝶续成三卷,就符合原定卷数了。 日本人靠着崇拜王阳明的良知之学而富强。我们也应当改良教法,以开启民智而有利民生。总之,人贵在自立。想要自立,必先修身,所以前四卷都是讲修身的话。人必有家庭,有家庭必求齐家之道,所以继之以“家庭”;齐家尤其依赖有生计,所以继之以“生活”;群众生活必须讲自治,自治则社会安定,公私都有好处,所以继之以“自治”。凡人必有朋友亲戚往来交际,所以最后以处世之道作为结束。此书的设想就是如此。 至于生活方法,千头万绪,自有科学进行分类教学。士农工商,声光化电,航路矿冶,分出百工百艺。人如能自己选择一个行业,专心实习,无不自成一家。如果他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懒惰性成,不加研究,便是百无一成。请看美国发明电学的科学家爱迪生,他的电光普照全球,而实际起于他个人的思想,成就这样的事业,有益于国计民生,岂浅鲜么!因此有知识的人生活在今世,不限于读书能文的一条道路了。 这本书的完成,江、荆两位先生耗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精力,参酌古今,尤其注意为当今家庭、社会生活指点迷津,希望能够弥补科学所顾及不到的地方,从而激励每个人都走上正轨,从事进德修业。读者如能仔细体味探索,一定会有所收获。 荣宗铨识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