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咸咸海的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陆俊文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在岛屿之间

从公寓走往图书馆的路上,我常能看到那些白衣黑带的修女,她们平和优雅的面容总让我想起在厦大校园里漫步的南普陀和尚。

刚来台湾的时候冬天还没有过去,转眼现在已经入了夏。学校建在台中近郊的大肚山麓,纬度正好和厦门岛平行。三月底南投地震,我在床上沉睡被摇醒,隔海相望厦门的同学说他们也晃荡了一阵。总归是一衣带水,不只是忽冷忽热的气候相似,连昼夜不停的风也一样有劲。

由于天主教会学校和原先女校的缘故,这里显得过分的安静。习惯了在厦大看每天来往如织的游人,对这里一到周末便人去楼空的校园并不大适应。所以除了躲进图书馆看书,便是到附近镇上沾沾人气儿。

沙鹿镇上的早市很热闹。我曾在一个周日的清晨把两个朋友送上去台北的火车,因为路况不熟,只得询问路人。偏偏答我的婆婆不通晓国语,她提着菜篮子手脚并用,一口断断续续的台语,指着对面的路,七拐八弯地比画。我只得不停地点头又摇头,于是拖着行李箱穿进了热闹的集市里。要赶火车,却又卡在了这难以前进后退的人流中。原本冷清的街道在这时候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果蔬摊点。我一边抱怨着,却一边看到了穿着缀花薄衫的阿嫲们心满意足地抱着大颗的菠萝。这熟悉的市井味道,仿佛是从鹭岛厦禾路的街摊蔓延而来,缠绵着咸咸的海风,还有浓浓的人情。

只可惜鹭岛一年四季从各地涌上岸的游人太多了,拥挤到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地。而沙鹿这里,公路上看过去都是清清静静,一路延伸着通往山道,两旁参差的独栋小楼,常让我想起日本电影里小镇的图景。

我住的公寓是可以看到海的。从走廊或是阳台探出头去便是整个台中市景,沿着边同蓝天过渡的部分便是海。西海岸的水没有东海岸那么汹涌澎湃,总带点郁郁寡欢的柔情,又常常同天色一道暗下来。太远了,也只能目触些模糊的痕迹。

对台中市的印象长久地停留在了绿园道。那天晚上和三个朋友从广三SOGO出来,要去附近的诚品书店,路上却被街头唱歌的艺人吸引住了。一个吹萨克斯,一个弹着电子琴演唱,两个人看上去至少都有三四十岁的年纪了,可他们却分明笑得那么开心。他们就站在一条公路边缘的一棵大树下,身后是奔驰着飞过去的汽车,眼前是围了好几圈驻足聆听的市民。有年轻的刚吵架又和好的情侣;有推着婴儿车出来散步纳凉的年轻母亲;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刚下班还穿着一身正装的白领。我们坐在一条水泥砌成的长砖上,才坐下去他就开始唱王菲的那首《人间》。惊讶于他那温柔细腻的嗓音,虽不似王菲那般轻盈空灵,却把这“人间”唱得如此真挚而沧桑动情。那天晚上稀疏的叶间落下零星的雨滴,风扑面而来,我们就这么长久地坐在那里听他们的唱和与吹奏。直到十点整,他们的时间到了,人群要散了,我们才迟疑地挪动脚步离去。

回忆起来,总让我觉得那两个沉醉地吹着萨克斯和入情地抚琴而鸣的老男孩同诗人那么地相像,站在那里,就有足以打动人心的力量。

对一座城市的喜爱常常就在这样的不经意里。就像想起花莲会想起那个和当地人一起在南滨公园边打沙滩排球的夜晚;想起绿岛就会想起望海轩老板嚼着槟榔和我们调侃时的笑语;想起垦丁就会想起在庭院里饮着梅子酒和友人把酒言欢的那份闲情。而台中绿园道唱歌的街头艺人,成为了我每次站在公寓阳台眺望,都会想起的场景。

其实在厦大白城沙滩上也常常会有某个夜里在海风中吹着萨克斯的年轻人,我看见过他好几回,有时候涨潮海浪漫上来了,周围已经寥落无人,而他仍在独自对着海独奏。孤独的背影和曲调不得不让我想起费里尼《大路》里的小号、杰索米娜的笑。有些人总是那么执着地去追逐一样东西,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而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在跨出去一小步的时候就哆哆嗦嗦把脚从满布荆棘的小道上收回来踏在平稳的土地上。

时间是个太过迷人的东西,却也是个太懂得催人泪下的药剂。

想起在杭州的时候,爬宝石山,下来在半山腰路遇一家叫“纯真年代”的书吧。隐蔽在丛林之中,轻掀珠帘进去,为里面沉静安逸的阅读气氛所吸引,随手把书架上的书翻开,封页间留有作者馈赠的笔迹。事后得知书吧的主人竟是一对爱文学的夫妻,还都是厦大的校友,妻子读外文系,丈夫读中文系。想想更惊呼,几年前所读到,林丹娅老师在散文中提到的那对在西子湖畔开书吧的神仙眷侣,她的那个朋友,不正是这间书吧的主人吗?因为十年前的一场重病,在迷离边缘的她毅然在西湖边开一家书吧,而她丈夫也倾其所有为她开店。之后她病愈,辞掉了高校的工作,专心打理这家书吧,成了远近文人名士流连的一方小天地。十年,书吧从西湖边迁到了宝石山上,每年都在负债亏损,可他们仍旧坚持着,开文学沙龙,办书吧活动。

……

P15-18

目录

散文

在岛屿之间

迈过人生的国境线

海边的日子

咸咸海的味

老麦的咖啡馆

永恒和一日

小说

回忆安德烈叶夫

向威廉王子借床

寻找马龙

楚浮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最后的凝视

序言

岛屿的秘密

槟城的马来语原意为,生长着槟榔的岛屿。我在胶片上看这座城市,骑楼像厦门的沙坡尾老街,墙画则颇似台中的彩虹眷村,重洋远隔却亲切熟悉。

有槟榔树的地方总会有海,有温热潮湿令人爱恨交织的气候。

在绿岛时,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时时刻刻都在嚼着槟榔,他的牙齿变成深棕色,穿着花绿宽松的衬衫,哼闽南语歌谣,说话大大咧咧精神充沛,憋了一肚子的荤段子,只为路上给我们解乏找乐趣。绿岛是我在台湾最喜欢的离岛之一,澎湖狭长,兰屿热情,而绿岛温润沉静,如果了解这座岛上关押政治犯的历史,那么,看到的每一寸浪花,每一粒砂石,都会因此而充满特殊意义。

南寮浮潜,我曾看到过海豚。同伴说那不过是我的幻觉,然而尽管恍惚,我却仍旧告诫自己那是真实。在五颜六色的热带鱼群和珊瑚之间,那只灰白色的漂亮身体,敏捷地从我脚底下滑过,转瞬即逝。

人生中有许多这样的刹那,罕见、美好,却无法捕捉,甚至无法形容。我们常会愚蠢到希望能再次遇见,于是像守株待兔那样,不辞辛劳。

但契合的相逢,往往靠的是运气。

我很少故地重游,因为害怕物已非旧。多年前刚到厦门时,站在沙坡尾的岸堤边,看退潮后白鹭纷飞觅食,停泊的船只灯火渐次,是颇具闽味的码头。如今听闻封港整修,岸边又拔地而起高耸的双子塔大楼,热闹是热闹,却少了从前的心境,也少了古早的从容。

曾有蛋民告诉我,先前的沙坡尾,是出海前往金门、澎湖的避风坞。台湾刚刚光复那几年,许多艘大船将香烟、石材运载过去。此外,皇金瓮、棺材和纸钱也是重要的货物。起初我诧异,日治时期的台湾,并不缺乏这类物资,但转念一想,那个年代的台湾人把闽南当作故土,或许烧纸钱,也要取自故乡,用以表达魂归故里的忧思。

我曾无数次地站在椰风寨远眺对岸,厦门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和金门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牌匾遥遥相望,如两尊石像,历经数十载对峙,而今又重归于好。想象当年战火纷飞,炮击金门单打双停,那些重重砸下的炮弹,最后都变成了日用刀具,叉返销大陆,兜转之后,成了一代人心中的记忆。

金门有金沙镇的蚵仔面线,厦门有民族路的乌糖沙茶,二者皆是我喜欢的食物,再算上常吃的叻沙和肉骨茶,这里头有说不清的滋味。或许是伴随着漂泊游船,从福建一路荡至南洋,也仍旧保留的淡淡乡愁。

台北的春天总是下雨。基隆港码头常年锁在雾中。空气里能嗅到一股阴沉潮湿的味道,人的举手投足,都显得缓慢温吞。在台中念书时,借由散文课老师的推荐,而读了一青妙的《我的箱子》——因整理老宅而意外发现的红色箱子,唤醒了家族尘封多年的秘密与自己的身世,父亲是台湾五大家族基隆煤矿颜氏长子,母亲是日本石川县人。令我感慨的不是颠沛流离人事变迁,而是在那个时代下,唯有沉默,才能存活。

日本有小津安二郎,庆幸台湾有侯孝贤。每次重温《悲情城市》或是《恋恋风尘》,都不由得将人物心境投射己身。许多故事借由影像而被人铭记,也有许多,还在等待合适的机缘。

岛屿是个迷人的词,但更迷人的是岛上往事。

所有的岛,都是不规则的弧形。它们最终将自己绕成一个完满的圆,在大海上孤立出一方天地。

我们在空中看到的岛屿轮廓,总以为是它的全貌,但其实还有另一半尚未挖掘的,深藏海底。

每次听到货轮长长的鸣笛,或是看到有灯塔彻夜通明,我都会想,那真像是一种强烈的讯号,在示意每一个途径的人:故事要开始了,请你走到最近的一个码头,打开那只漂洋过海集装箱里埋藏的秘密。

是为序。

2015年8月

内容推荐

《咸咸海的味》收录了陆俊文近几年创作的共12篇作品。作品背景发生在作者生活、旅行过的岛屿,在不同的岛上遇到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生活经历。或短暂相遇,或长久共处,有在涠洲岛上看守教堂的少年,也有在东山岛上避世隐居的年轻情侣,有身处异地的思乡感叹,也有四处游走的青春豪情。有相遇,有别离,岛屿是一个栖身之地,也是自省的媒介。人生如岛屿,孤独自在,历经漂泊。

编辑推荐

陆俊文有一种天生的文艺气息,他凭借得天独厚的灵气与扎实清丽的文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个人特色,创作了大量或赚人热泪、或令人怅然若失的作品,赢得众多读者青睐。2015年陆俊文带来的是一本全新的图文集,《咸咸海的味》收录了他以岛屿为主题的6篇散文和6篇小说,作品在情感上引发极强的共鸣,文艺气息充斥纸面,弥漫着淡淡的愁绪,却也有不羁的洒脱。整本书犹如一个有关夏日大海的文艺电影,在阅读的过程中扑面而来的是咸咸的海味,风猎猎地吹,而人如孤岛,纵使相逢,也是过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