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开始了
反犹太主义
根据纳粹德国的种族主义学说,犹太人成了纳粹要对付的首要目标。这被写进了一系列法律和虚假的理论中。即便如此,在20世纪30年代,纳粹对犹太人的政策又发生了变化。
在1933年的大选之后,发生了一系列f昆乱无序的攻击事件。在维尔茨堡,一个犹太人因为和非犹太人有暧昧关系而被公开羞辱,并且被判入狱。
冲锋队的暴徒进入村庄,冲击在德同境内的犹太人家庭,殴打犹太人;犹太人被刮掉胡子,或者被强迫喝下蓖麻油。
鲁迪·班贝尔全家都是犹太人,居住在纽伦堡。1933年,纳粹冲锋队来了,他们“带走了我的父亲,还有住在纽伦堡的很多犹太人。他们被带到一个长了很多草的体育场,被强迫用牙齿咬下杂草,然后,排着队吃下它们……这是为了羞辱他们,提醒他们是最最低等的低劣种族,并且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不久,纳粹组织抵制犹太人的商店。他们用油漆在商店乱涂乱画,对于那些打算继续做生意的店主,冲锋队员会站在商店门口进行恐吓。
1935年,《纽伦堡法案》将纳粹的反犹太主义写入法律。犹太人被迫从德国的国土上搬离,并被明文禁止与雅利安人结婚。
1936—1937年,对犹太人的压制暂时有所缓解,原因是当时的经济部部长沙赫特提出抗议,因为他担心迫害犹太人会引发不良的经济后果,并且因为奥运会于1936年在柏林举行。但是,潜在的种族仇恨依然存在。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犹太人因受到抵制而被迫放弃经商。阿尔农·塔米尔的父亲开了一个香烟工厂。不久,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和他一直有密切商业往来的香烟经销商,无法卖出他的香烟。这种抵制进行了不到两个月,他的工厂就被迫关闭了。
法律还规定,犹太人不得从事公务员等职业。
阿尔农·塔米尔成长在一个可怕的、充斥着反犹太主义思想的环境中。这影响了他对非犹太德国女孩的态度:“宣称‘犹太人正在污染我们’的可怕的漫画开头和标题使得人们认为,但凡要有和一个德国女孩仅仅成为好朋友或者更亲近一点的想法,就是一种败坏社会风气的行为。”
低俗的大众媒体在漫画中把犹太男人画作淫荡的恶魔,引诱了无辜的德国女孩。
塔米尔在一个建筑工地工作的时候,听到一个纳粹党员宣称,在他的村庄里有一个犹太女人是一个女巫。据称,她可以把自己变成一匹小母马。
几百年来,这样拙劣的反犹太主义思想在欧洲社会始终作为一条主线延续着。然而,它现在竞被德国这样一个组织良好的现代国家的政府积极鼓励着。
1938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终于在“水晶之夜”(又称“碎玻璃之夜”或“帝国水晶之夜”“11月大迫害”)爆发了。在德国驻巴黎的外交官被波兰的一个犹太人暗杀后,约瑟夫·戈培尔向希特勒请示,能不能动用他的纳粹党突击队员对付德国的犹太人。希特勒同意了他的请求,11月9日,攻击开始了。P10-11